謝兆豐肝病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總結、傳承與發(fā)揚謝兆豐老中醫(yī)治療肝?。ǜ窝?、肝纖維化)的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臨床提出乙肝后肝纖維化的基本治療大法,并評價加味散瘀消癥湯治療慢性乙肝后肝纖維化的療效與安全性。
   方法:
   采用回顧性研究與前瞻性研究相結合、傳統文獻研究與現代信息挖掘技術相結合、理論研究與臨床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谖墨I整理,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全面收集謝兆豐老中醫(yī)歷年公開發(fā)表的有關治療肝炎、肝纖維化的論文、論

2、著、讀書筆記、心得體會、講稿、以及保存較為完整的肝病醫(yī)案,從中分析整理、歸納概括謝師治學行醫(yī)的理念、學術淵源、對肝臟生理、肝病病理的認識以及肝病辨證論治的規(guī)律。利用數據挖掘技術,構建113例肝病醫(yī)案初診信息數據庫,運用SPSS15.0進行描述性分析,挖掘謝兆豐老中醫(yī)肝病臨床診療規(guī)律與經驗?;谂R床跟師學習,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規(guī)范、全面采集謝師臨床肝病診療信息,包括四診、辨證分析及處方用藥,抄錄臨床典型案例,客觀體現謝兆豐老中醫(yī)肝?。?/p>

3、性肝炎、肝纖維化)辨證論治的思路與規(guī)律。臨床研究采用單中心隨機對照單盲設計方法,臨床驗證加味散瘀消癩湯治療慢性乙肝后肝纖維化(HF)的療效。選擇符合診斷標準的肝纖維化患者60例,隨機分為2組,其中治療組40例,對照組20例。在給予常規(guī)保肝治療的基礎上,治療組給予加味散瘀消癥湯(以謝師驗方散瘀消癥湯為基礎,結合個人認識,加用大劑黃芪等),每日1劑,每劑煎2次,早晚分服;對照組給予大黃(蔗)蟲膠囊口服,2次/d,4粒/次。2組均以12周為1

4、療程,連用2個療程。分別在治療前,治療第12周、第24周及療程結束后第12周檢測相關指標,評價其療效及安全性。
   結果:
   謝師肝病學術,源于《內經》、仲景之學,博采諸家所長。臨床十分重視氣血、脾腎與肝臟之間的生理關系。認為肝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氣血失調既是肝病發(fā)生的病因,也是肝病的病理產物。作為后天之本的脾胃,在防治肝病和養(yǎng)生方面有著重要意義。臨證尤其重視脾胃的功能狀態(tài),處方用藥強調必須處處顧護脾胃,膳食調護主張

5、辨證與辨體相結合。肝病恢復期,特別重視益腎扶正。認為在肝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濕邪是肝病發(fā)生的關鍵因素,瘀血是肝病過程中所形成的階段性病理產物,而毒邪則是肝病發(fā)生的主要因素。肝病病位主要在肝,但與脾、腎相關,病理機制是濕熱瘀毒、相互搏擊、氣血失調,病之后期肝、脾、腎三臟虛衰,病理性質總屬虛實相雜。臨床辨證,主張四診合參、中西結合。治療肝病,強調辨證,重視整體,治病求本。臨床處方用藥,廣擷博采、融會貫通、靈活多變。
   謝師治療慢性

6、乙肝,依據疾病發(fā)展程度,①染病早期,清化濕熱;②疾病中期,養(yǎng)陰護肝;③病變后期,攻補兼施;④病漸恢復,補益脾腎。肝纖維化之治療,謝師歸納為八法,分別是:①疏肝理氣法、②活血通絡法、③散瘀消癥法、④清熱利濕法、⑤滋養(yǎng)肝腎法、⑥養(yǎng)血柔肝法、⑦健脾和胃法、⑧溫補腎陽法。謝師強調活血化瘀應貫穿于肝病治療的始末,創(chuàng)制肝病化瘀十法,即①解毒化瘀法、②祛濕化瘀法、③行氣化瘀法、④消痰化瘀法、⑤逐水化瘀法、⑥軟堅化瘀法、⑦益氣化瘀法、⑧養(yǎng)血化瘀法、⑨柔

7、肝化瘀法、⑩溫陽化瘀法。謝師對肝病患者的護理及其調養(yǎng)提出四宜四忌,即①宜精神舒暢,忌郁怒焦慮;②宜飲食合理,忌偏嗜不節(jié);③宜起居有常,忌勞逸失度;④宜合理治療,忌過分施藥。
   信息挖掘研究:從113例病案中獲取基本病機7個,總頻次257次,分別是肝郁氣滯(81.41%)、肝膽濕熱(6.19%)、絡脈瘀阻(45.13%)、脾虛濕困(57.52%)、胃失和降(30.09%)、肝腎陰虛(9.73%)、脾腎陽虛(2.65%)等7條;

8、證素10個,總頻次555次,即肝(94.69%)、脾(60.18%)、腎(12.39%)、膽(6.19%)、胃(27.43%)、毒(100.00%)、瘀(45.13%)、濕(63.72%)、熱(11.50%)、虛(69.91%)。臨床癥狀56個、746例次;舌質表述4種、208例次;舌苔表述4種、113例次;脈象表述8種、231例次。臨床主要治法8個,總頻次448例次,分別是疏肝理氣(85.84%)、活血化瘀(69.91%)、化濁祛濕(

9、63.72%)、清熱解毒(76.99%)、益氣健脾(60.18%)、理氣和胃(27.43%)、滋養(yǎng)腎陰(9.73%)、溫補腎陽(2.65%)。113例臨床使用中藥92種、計1566味次,平均每方13.86味。疏肝理氣藥8種、296味次,活血化瘀藥10種、237味次,化濁祛濕藥12種、210味次,清熱解毒藥10種、136味次,益氣健脾藥10種、238味次,理氣和胃藥8種、85味次,滋養(yǎng)腎陰藥12種、163味次,溫補腎陽藥8種、36味次,其

10、他藥物14種、165味次。
   臨床研究:以謝師驗方散瘀消癥湯為基礎,結合個人認識,加用大劑黃芪,提出益氣化瘀是治療乙肝后肝纖維化的基本大法。2組患者治療前各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治療24周后,臨床綜合療效,治療組顯效14例、有效21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7.00%;對照組顯效3例,有效9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60.00%(P<0.05)。治療24周時治療組癥狀積分降低明顯(P<0.01),且優(yōu)于對照組(P<

11、0.01)。與治療前相比,治療第24周,2組HA、LN、PC-Ⅲ、Ⅳ-C均有降低(治療組P<0.001,對照組P<0.01),但治療24周與治療前HA、LN、PC-Ⅲ、Ⅳ-C各項差值2組間比較,P均<0.01。治療第24周,肝功能主要指標AST、ALT、GGT、ALP、TBIL、DBIL、ALB,較之治療前,治療組改善明顯(P<0.01);對照組除TBIL、ALP外(P<0.05),其余多數指標改善不著(P>0.05)。PT組內比較,第

12、24周時,治療組改善顯著(P<0.01);對照組無明顯改善(P>0.05)。門脈直徑、脾厚及脾靜脈直徑組內比較,治療組第24周指標降低明顯(P<0.05或P<0.01);對照組脾厚P<0.05,余P>0.05。治療組隨訪12周各項指標較治療第24周時均無顯著變化(P>0.05)。觀察過程中未發(fā)現明顯不良反應。
   結論:
   謝師學有淵源,師有所宗,肝病理論獨特,臨床經驗豐富,治療效果顯著,應積極挖掘與傳承謝師肝病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