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鮮肉貯藏過程菌相分析及腸桿菌科生長預測模型建立.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熱鮮肉是指凌晨屠宰、清晨上市,上市時還保留一定溫度的畜肉。熱鮮豬肉大多來自小作坊,屠宰環(huán)境差,污染源非常復雜。此外,熱鮮肉受季節(jié)溫度影響非常大,尤其在夏季,其表面微生物生長速度非???然而,現(xiàn)今仍有半數(shù)以上居民選擇熱鮮肉。因此,熱鮮肉食用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借助PCR-DGGE可快速全面地分析熱鮮肉貯藏過程中的優(yōu)勢腐敗微生物。而應用微生物預測技術可快速有效地對熱鮮肉的貨架期和腐敗程度進行有效評估。本研究結合運用傳統(tǒng)微生物培養(yǎng)和

2、PCR-DGGE技術分析熱鮮肉在不同溫度貯藏過程中的菌相變化,揭示熱鮮肉貯藏過程中優(yōu)勢腐敗菌,并建立優(yōu)勢腐敗菌腸桿菌科細菌在熱鮮肉上的生長預測模型,為熱鮮肉銷售過程中的質(zhì)量監(jiān)控和安全管理提供科學依據(jù),具體研究內(nèi)容和結果如下:
   1、取蘇食屠宰場宰后1h的熱鮮肉,分別于5℃、15℃、25℃和30℃下貯藏,每隔適當時間取出測定菌落總數(shù)。結果表明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熱鮮肉中的菌落總數(shù)逐漸增大。熱鮮肉在5℃、15℃、25℃和30℃貯

3、藏時,菌落總數(shù)分別在約14d、75h、19h爭16h達到最小腐敗量7.21g(CFU/g)。
   2、應用PCR-DGGE研究熱鮮肉在5℃、15℃、25℃和30℃貯藏時的菌相變化,結果表明,熱鮮肉在不同溫度貯藏時,初始菌相基本一致,主要污染菌有巨大球菌屬、克雷伯氏菌屬、檸檬酸桿菌屬和埃希氏菌屬。而在貯藏過程中,菌相變化有差異.結合不同溫度的情況,綜合分析可知,熱鮮肉貯藏過程中的優(yōu)勢腐敗菌主要有腸桿菌科細菌、巨大球菌、不動桿菌和

4、氣單胞菌。
   3、將活化后的腸桿菌科細菌接種到宰后1h的內(nèi)部無菌的熱鮮肉上,置于滅菌培養(yǎng)皿上并分別于5℃、10℃、15℃、25℃和30℃貯藏,建立腸桿菌科細菌在熱鮮肉上的生長預測模型,并對模型進行驗證.結果表明,修正的Gompertz模型能很好的描述不同溫度下腸桿菌科細菌在熱鮮肉上的生長狀況.對最大比生長速率(μmax)和延滯時間(Lag)分別建立平方根模型(Belehradek),呈良好的線性關系。結果表明,建立的預測模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