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乙型腦炎是經蚊叮咬傳播的嚴重威脅人畜健康的一種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急性傳染病。豬是乙型腦炎病毒的重要儲存宿主和擴增宿主,是乙型腦炎的主要傳染源。為了有效防止乙型腦炎的流行,保護人畜的安全,對河南省豬感染乙型腦炎病毒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 本研究先從血清學方面對乙型腦炎病毒的免疫保護情況做出評估,又從分子生物學方面對可疑病例進行了該病毒的分離鑒定。自2008年5月份以來收集的河南省12個市的801豬血清,使用豬乙型腦炎病毒ELISA抗體檢
2、測試劑盒檢測豬的JEVIgG抗體,以分析河南省豬群對乙型腦炎病毒免疫保護情況。在此期間,對全省各地區(qū)疑似乙型腦炎的發(fā)病豬場共收集病料22份,用細胞培養(yǎng)的方法分離病毒,對新分離的病毒進行RT-PCR鑒定。結果如下: 1.①2008~2009河南省全省乙型腦炎抗血清體陽性率為47.94%。部分地區(qū)抗體陽性率僅為10.00%,普遍較低下,有些地區(qū)更是處于高危發(fā)區(qū)。②從各季節(jié)對比看,5、6月份乙型腦炎抗體陽性率較低,不足40%,8月份血
3、清抗體陽性率最高,達到55.99%,7月份緊隨其后,達到47.50%,這可能是豬場普遍在夏初采取免疫的結果。⑨從全省各年齡階段的豬乙型腦炎血清抗體檢測結果發(fā)現(xiàn)母豬的血清抗體陽性率達到78.67%,公豬的血清抗體陽性率達到75.00%,而哺乳、保育、育肥仔豬的血清抗體陽性率較低,從這可以看出公、母豬陽性率高主要是由于多次免疫的結果,免疫的保護率與疫苗質量、豬體帶毒相互交叉感染和技術員操作有關。而哺乳、保育、育肥仔豬的陽性率低,可能的原因是
4、仔豬機體抵抗力差,或者濫用藥物,導致部分仔豬感染了乙型腦炎病毒,造成免疫失敗或免疫抑制。因此,為保證人類的安全,養(yǎng)豬業(yè)的健康發(fā)展,除了加強對成年豬的免疫外,重點要對仔豬的預防保護,防止豬乙型腦炎病的發(fā)生與流行。 2.從收集的22份病料中,成功分離到1株病毒,命名為HeN1株。該病毒可致PK-15細胞產生細胞病變(CPE),產生病變的時間為2~4d。為了更進一步分析該毒株,我們設計了1對引物,利用RT-PCR技術檢測乙型腦炎病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西豬乙型腦炎病毒的分離鑒定及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pdf
- 河南省乙型腦炎病毒的分離鑒定及分子特性分析.pdf
- 河南省病毒性腦炎流行病學與病原學調查.pdf
- 河南省乙型腦炎病毒的分離鑒定及E基因進化分析.pdf
- 豬流感病毒的分離鑒定和豬流感血清流行病學調查.pdf
- 豬源乙型腦炎病毒河南分離株的全基因測序及進化分析.pdf
- 河南省豬2型圓環(huán)病毒分子流行病學調查.pdf
- 豬乙型腦炎病毒ELISA抗體檢測試劑盒的研制及豬源乙型腦炎病毒的分離鑒定.pdf
- 兒童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查及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pdf
- 華南部分地區(qū)家豬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pdf
- 蘇州市居民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查.pdf
- 河北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pdf
- 河南省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流行病學調查及CHHeN-ZZ株培養(yǎng)特性研究.pdf
- 豬源呼腸孤病毒分子流行病學調查及分離株的鑒定.pdf
- 乙型肝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學調查.pdf
- 張家港市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查.pdf
- 松江區(qū)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學研究.pdf
- 河南省立克次體流行病學調查.pdf
- 深圳市常住人口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查.pdf
- 西尼羅病毒與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及其免疫交叉保護作用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