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系白血病的分子遺傳學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論文包括二部分:(一)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分子遺傳學研究;(二)兩例非典型慢性髓細胞白血病的臨床及實驗室特征研究。
  第一部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分子遺傳學研究
  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中多種常見白血病基因的突變情況,初步探討這些基因突變是否協(xié)同參與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發(fā)病機制及其與 APL病人的臨床表現(xiàn)、細胞遺傳學和分子危險度分層的關系。
  方法:病例來源于2005-2010年期間在

2、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住院診斷和治療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84例,采用患者的骨髓標本提取基因組DNA,再以PCR方法擴增目標DNA,直接進行DNA測序,分析FLT3-ITD、WT1、FLT3-TKD、TET2、N-RAS、ASXL1、EZH2、MLL-PTD、IDH1、CBL、JAK1、DNMT3、c-Kit、NPM1、IDH2、RUNX1及JAK2(V617F)等基因突變在AML中的作用。
  結果:
  1.在84例初治A

3、PL患者中,有23例FLT3-ITD突變陽性(27.4%),F(xiàn)LT3-ITD均為框內雜合突變,重復片段長短不一;12例WT1突變陽性(14.3%),9例FLT3-TKD突變陽性(10.7%),7例TET2突變陽性(8.3%),5例N-RAS突變陽性(6.0%),4例ASXL1突變陽性(4.8%),2例EZH2突變陽性(2.4%),MLL-PTD、IDH1及CBL各1例陽性突變(1.2%);而JAK1、DNMT3、c-Kit、NPM1、I

4、DH2、RUNX1、JAK2(V617F)等常見白血病相關基因在樣品中未發(fā)現(xiàn)突變。84例APL患者發(fā)生基因突變的患者總計51例,突變率為60.7%。
  2. FLT3-ITD突變陽性患者較野生型患者相比,明顯具有高白細胞計數(shù)特點(WBC=24.3×109/L VS WBC=7.2×109/L),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4);而在中位年齡、血小板、血紅蛋白及原始細胞百分比等方面,與野生型患者無明顯差別(P>0.05)。N

5、-RAS突變陽性患者具有低血小板計數(shù)的特點(PLT=70.0×109/L VS PLT=21.5×109/L),且與野生型患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2);突變陽性患者的中位年齡明顯偏大,但統(tǒng)計學無明顯差異(P>0.05);而白細胞、血紅蛋白及原始細胞百分比與野生型無明顯差別。具有 FLT3-ITD突變或 N-RAS突變的患者總體生存期(OS)較無相關突變組患者明顯縮短(OS=39.1月 VS OS=71.7月/OS=24.

6、79月 VS OS=68.02月),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0.028)。WT1、FLT3-TKD、TET2、ASXL、EZH2等基因的突變型與野生型患者臨床特征無明顯差別;而MLL-PTD、IDH1及CBL等基因由于突變例數(shù)太少,和JAK1、DNMT3、c-Kit、NPM1、IDH2、RUNX1、JAK2(V617F)等基因一樣,未與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3.對84例APL患者均做了染色體核型分析,單純t(15;

7、17)70例,變異型t(11;17)1例,t(15;17)伴其他染色體異常13例,其中+8者4例,17號缺失者2例,9號缺失者2例,t(7;12)者1例,+21者1例,+15者1例,-Y者1例,+6者1例,-6者1例,7q+者1例,11號缺失者1例。細胞遺傳學與臨床特征及突變的關系:附加其他核型異常的APL患者與單純t(15;17)的患者相比,初診原始細胞百分比、白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及中位年齡等臨床特點無明顯差異;其總生存期(OS)

8、與單純t(15;17)患者有明顯縮短(28.94月VS67.10月),但差異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576)。附加異常的 APL患者發(fā)生突變的幾率(6/13)并沒有明顯高于單純 t(15;17)的 APL患者(45/71),且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219)。
  結論:
  1.本實驗驗證了FLT3-ITD基因在AML及APL患者中的重大意義,突變率與前人報道大致相同,與在AML中一樣,F(xiàn)LT3-ITD基因突變是APL

9、患者的不良預后因素;另外,我們還發(fā)現(xiàn)N-RAS與APL疾病發(fā)生及預后的重要相關性,有5例病人發(fā)生了N-RAS第12號氨基酸的突變,有3種形式的突變形式,即c.G35>T/p.Gly12Val、c.G35>A/p.Gly12Asp、c.G34>A/p.GLY12Ser,且均為雜合突變;雖然突變例數(shù)較少,突變氨基酸序列發(fā)生的變換不一樣,但是經過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突變與患者的總體生存期有著明顯的相關性;突變患者還有較低的血小板計數(shù)等臨床特征,而高白

10、細胞計數(shù)及細胞遺傳學方面尚未發(fā)現(xiàn)有明顯聯(lián)系,這可能是本研究樣本數(shù)較少造成的。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FLT3、RAS基因所致信號轉導通路的基因突變與PML-RARα致轉錄因子突變協(xié)同參與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形成,即“二次打擊”學說;提示 APL的臨床診斷過程中的分子遺傳學水平檢測、預后危險度分層甚至這些突變發(fā)生機制的進一步研究是有必要及重要意義的。
  2.通過我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APL患者細胞遺傳學附加異常對患者的預后及生存率無明顯影

11、響。目前國內外對這一方面研究還尚少,復雜細胞遺傳學異常不影響 APL患者預后可能與 APL靶向治療后緩解率高,生存期長,觀察時間較短有關,尚需要繼續(xù)隨訪;另外,本研究患者例數(shù)較少,需要擴大樣本量進一步驗證結論正確性。
  第二部分:兩例非典型慢性髓細胞白血病的臨床及實驗室特征研究
  目的:絕大多數(shù)慢性髓細胞白血?。–ML,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患者具有特征性染色體易位t(9;22)(q34;q

12、11),形成特異性的BCR-ABL融合基因,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效果良好。然而,極少數(shù)CML患者中,不具有此類特異性遺傳學特征,而伴有其他基因可與其他伙伴基因相互易位,形成新的融合基因,此種 CML在2008WHO分型中被歸入骨髓增殖性腫瘤(MPN,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中的非典型慢性髓細胞白血?。╝CML, atypical CML)。為了進一步認識aCML及探討其分子靶向治療機制,本文對2例罕見

13、的伴有BCR-JAK2及ETV6-PDGFRβ融合基因的aCML病例進行了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特征、靶向治療及療效觀察等方面研究。
  方法:挑選2例臨床診斷為非典型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細胞,按常規(guī)制備染色體懸液,經低滲、固定后收獲細胞,R顯帶、吉姆薩染色后進行核型分析。采用9p24((5’-D9S1969和3’-SHGC-149694))紅綠雙色探針(KREATECH)分析細胞分裂間期和分裂期的雜交信號;設計BCR/JAK2

14、及ETV6-PDGFRβ引物PCR擴增產物并序列分析。
  結果:患者1,男性,28歲,因“發(fā)現(xiàn)白細胞升高四月”于2010年8月就診,外周血常規(guī)提示WBC50.1×109/L,PLT159×109/L,Hb128g/L。外周血涂片:中性粒細胞83%,淋巴細胞8%,單核細胞8%,晚幼粒細胞1%。骨髓形態(tài)提示骨髓增生極度活躍,粒系明顯偏高,粒紅比例偏高。骨髓組織活檢(塑料包埋)提示MDS/MPN骨髓象,aCML可能性大。應用流式細胞術

15、進行骨髓細胞的免疫表型分析,結果提示未見異常表達,粒系比例增高伴成熟障礙。R顯帶染色體核型分析提示:46,XY,ins(22;9)(p11;p13p24)[20]。依據(jù)核型分析顯示9p24斷裂點,分析可能累及位于9p24的JAK2基因,應用9p24/JAK2探針進行的FISH檢測結果顯示,大約50%的細胞出現(xiàn)陽性分離信號,證實存在JAK2基因的重排。RT-PCR提示BCR-ABL融合基因陰性,而BCR-JAK2引物進行PCR擴增得到特異

16、性條帶,測序證實為BCR/JAK2融合基因。該例患者診斷為伴有ins(22;9)(p11;p13p24)/BCR-JAK2的非典型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予以α干擾素及羥基脲治療,隨訪至2012年5月仍處于血液學緩解中。
  患者2,男性,55歲,因“發(fā)現(xiàn)白細胞升高半月”于2012年6月來診,外周血常規(guī)提示WBC40.8×109/L,PLT278×109/L,Hb145g/L。外周血涂片:中性粒細胞82%,淋巴細胞3%,單核細胞2%,

17、嗜酸性粒細胞1%,嗜堿性粒細胞2%,晚幼粒細胞10%。骨髓形態(tài)提示粒系比例增高,粒紅比例偏高,紅系可見類巨幼樣變。應用流式細胞術進行骨髓細胞的免疫表型分析,結果提示1%幼稚群體,髓系表型,粒系比例增高伴成熟障礙。R顯帶染色體核型分析提示:46,XY, t(5;12)(q33;p13)[20]。RT-PCR提示 ETV6- PDGFRβ融合基因陽性。該例患者診斷為伴有t(5;12)(q33;p13)/ETV6-PDGFRβ的非典型慢性髓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