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稻秈粳亞種基因組的比較研究及藥用野生稻的比較核型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利用亞州栽培稻(Oryza sativa L.)的秈稻亞種“廣陸矮四號”(Oryza sativa ssp.indicacv Guangluai No.4)的基因組總DNA 作為探針,不同的洗脫嚴謹度條件下對自身和粳稻亞種“日本晴”(Oryza sativa ssp.japonica cv Nipponbare)進行基因組原位雜交(genomic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雜交信號在兩個亞種

2、染色體的分布相似,表明它們親緣關系較近。通過采用不同洗脫度,雜交信號出現(xiàn)明顯不同的帶型分布,尤其是在95%的洗脫嚴謹度下,秈稻和粳稻第1、7、8、9、11 染色體上的雜交信號帶型明顯不一致,說明即使在基因組親緣關系極近的亞種之間個別染色體同源性程度也較低。這幾條同源性相對比較低的染色體可能是進化中比較活躍的染色體,易于發(fā)生各種遺傳事件,是染色體組進化中的“先行者”,它們的變化可能最終導致了整個基因組水平上的差異并體現(xiàn)在亞種以及種間差異上

3、。 2. 利用同時分布在栽培稻(O. Sativa)和藥用野生稻(O. Officinalis)第9和第11 染色體上的緊密連鎖的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標記為探針,對藥用野生稻進行熒光原位雜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xiàn)ISH)。比較分析了栽培稻和藥用野生稻的第9和第11 染色體。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與藥用野生稻的常規(guī)核型分

4、析不同,本研究中所確定的藥用野生稻第9和第11 染色體不是遵循染色體長度隨染色體編號遞減的順序進行的,而是在比較分子遺傳圖基礎上結(jié)合染色體常規(guī)核型分析進行的,是比較基因組學細胞水平上的研究,有助于在同一個屬中對不同種作比較研究。 3.基于AA、CC基因組中高度重復序列C0t-1DNA 雜交帶型,對栽培稻、藥用野生稻進一步進行了比較核型分析,并構(gòu)建了相應的雜交帶型模式圖。研究發(fā)現(xiàn)栽培稻和藥用野生稻第9和第11 染色體著絲粒與端粒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