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玉米粗縮病是由水稻黑條矮縮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fijivirus,RBSDV)引起的一種系統(tǒng)侵染的病毒病害,具爆發(fā)性和流行性。該病害主要由昆蟲介體灰飛虱(LaodelphaXstriatellus Fallen)以持久性方式傳播。其典型癥狀為葉背脈上出現(xiàn)蠟白條突起和植株矮化。
采用人工接種方法,研究了玉米感染RBSDV后細胞組織的變化。在防蟲網室內,人工接種RBSDV于3葉1心期至5葉
2、1心期鄭單958植株上。10天后,每天調查癥狀表現(xiàn),抽雄孕穗期測量植株上部幼嫩莖節(jié)長度;對病株和健株的葉脈、莖節(jié)組織進行切片,熒光染色后顯微鏡下觀察細胞數(shù)量、形態(tài)變化,測量莖節(jié)縱切片的細胞長度。結果顯示:玉米感染RBSDV后,葉脈和莖節(jié)組織的韌皮部細胞畸形、數(shù)量劇增,且排列紊亂。感病植株的節(jié)間長度縮短,細胞伸長受阻。本研究通過組織細胞形態(tài)觀察,明確了RBSDV侵染玉米后所致外部植株矮化、葉背蠟淚狀突起等典型癥狀與內部組織細胞形態(tài)的變化相
3、關。
采用間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法(ID-ELISA)檢測RBSDV濃度和內源激素水平。結果表明,在植株的幼嫩莖尖組織、根和葉片中,赤霉素(GA)、生長素(IAA)、脫落酸(ABA)和玉米素(ZR)的含量變化有不同的特點。在幼嫩莖尖組織中,GA、IAA、ABA和ZR中沒有明顯差異,在健株中依次為11.910 ng/g.fw、783.338 ng/g.fw、67.878 ng/g.fw和20.460 ng/g.fw;在病株中依
4、次為10.634 ng/g.fw、639.460 ng/g.fw、57.087 ng/g.fw和18.600 ng/g.fw。在根部,GA的水平發(fā)生明顯變化,且GA的含量隨病情加重而降低;在病毒侵染過程中,GA雖有微量增加,但含量和增加速度顯著低于健株對照。從苗期、拔節(jié)期、大喇叭口期到抽雄孕穗期,病株中GA依次為:4.775 ng/g.fw、5.071 ng/g.fw、7.093 ng/g.fw和5.311 ng/g.fw;健株中依次為
5、:8.473 ng/g.fw、11.910 ng/g.fw、17.647 ng/g.fw和21.898 ng/g.fw。ABA的含量在病株根中高于健株,病株為 201.158 ng/g.fw,健株為88.096 ng/g.fw。在葉片中,病株中GA含量(3.151 ng/g.fw)顯著低于健株(13.162ng/g.fw)。病株中ABA的含量(504.974 ng/g.fw)顯著高于健株(135.125 ng/g.fw);且病情越重,A
6、BA含量越高。從苗期、拔節(jié)期、大喇叭口期到抽雄孕穗期,病株中IAA的含量依次為:909.411 ng/g.fw、2148.906 ng/g.fw、1850.980 ng/g.fw和1626.061 ng/g.fw;健株中IAA的含量依次為:511.615 ng/g.fw、1154.404 ng/g.fw、1728.876 ng/g.fw和1837.064 ng/g.fw。ZR的含量在病株中低于健株,從苗期、拔節(jié)期、大喇叭口期到抽雄孕穗期
7、,依次為:20.244 ng/g.fw、28.868 ng/g.fw、47.623 ng/g.fw和25.602 ng/g.fw;健株中依次為:37.714 ng/g.fw、56.232 ng/g.fw、81.906 ng/g.fw和77.701 ng/g.fw。
以上結果表明,RBSDV侵染玉米可致根和葉片中GA含量明顯降低、ABA含量明顯升高;可致葉片中ZR的含量明顯降低。且隨病情加重,GA、ABA和ZR的含量變化更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稻黑條矮縮病毒玉米分離物的分子特性及其侵染體系.pdf
- 侵染玉米的水稻黑條矮縮病毒遺傳變異及其致病途徑解析.pdf
- 玉米自交系植株水稻黑條矮縮病毒的積累.pdf
- 水稻矮縮病毒和水稻黑條矮縮病毒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其應用.pdf
-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與水稻齒葉矮縮病毒協(xié)生作用研究.pdf
-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
- 水稻黑條矮縮病的防治
- 基于miRNA和siRNA策略抗水稻條紋病毒和水稻黑條矮縮病毒的研究.pdf
-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分子檢測方法的研究.pdf
- 水稻黑條矮縮病毒分子生物學.pdf
-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對水稻磷代謝機制影響研究.pdf
- 白背飛虱基因組測序及其受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侵染的轉錄組分析.pdf
- 水稻對水稻黑條矮縮病毒的反應和抗性轉基因水稻培育研究.pdf
- 原核表達雙鏈RNA抗水稻黑條矮縮病毒和水稻條紋病毒研究.pdf
- 溫度、水稻生育期和白背飛虱態(tài)對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傳播的影響.pdf
- 番茄斑萎病毒和水稻黑條矮縮病毒CP和RdRp的轉基因煙草構建.pdf
- 與水稻黑條矮縮病毒P6互作的水稻寄主因子及與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毒CP互作的白背飛虱介體因子篩選.pdf
- 抗黑條矮縮病水稻的篩選和分子檢測.pdf
- 水稻與水稻黑條矮縮病毒p5b互作基因的篩選.pdf
- 水稻黑條矮縮病病原檢測方法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