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A單倍體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Duchenne型肌營養(yǎng)不良癥的臨床初步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及目的:
   Duchenne型肌營養(yǎng)不良癥(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是一種X連鎖隱性遺傳性致死性疾病,以進行性四肢近端骨骼肌萎縮無力、小腿腓腸肌假性肥大為特征,是最常見的神經(jīng)肌肉疾病,發(fā)病率為1/3500男嬰。
   定位于X染色體短臂(Xp21.1-21.3)上的抗肌萎縮蛋白(Dystrophin,Dys)基因(即DMD基因)突變是本病致病的根本原因,其編碼427KD的

2、細胞骨架蛋白即抗肌萎縮蛋白(dystrophin)??辜∥s蛋白可維系和保持肌纖維膜的穩(wěn)定,可防止肌肉收縮時的各種機械因素的損傷。DMD基因發(fā)生的無義突變、移碼突變等導致患者肌肉中抗肌萎縮蛋白完全缺乏或者產(chǎn)生截短的無功能的蛋白,導致肌纖維逐漸變性、壞死等DMD具有診斷意義的特征性病理表現(xiàn)。
   DMD患兒雖然在新生兒期就出現(xiàn)肌纖維壞死及血清CK升高,但早期肌肉無力的癥狀常未引起重視,直到2~3歲左右才被發(fā)現(xiàn)。確診指標包括DNA

3、遺傳學分析和(或)抗肌萎縮蛋白檢測。3~5歲左右患者出現(xiàn)典型的鴨步步態(tài),起立及上樓梯困難。隨后出現(xiàn)腓腸肌假性肥大、四肢近端肌肉無力,Gowers征陽性。疾病進展導致的脊柱前凸使患者生活依賴輪椅。進行性的肌肉衰退導致患者在9~13歲喪失行走能力,且呼吸肌、心肌逐漸累及。20歲左右因呼吸肌、心肌萎縮、無力,呼吸和(或)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
   盡管明確DMD疾病基因及病理基礎已有20余年,但尚無有效阻止病情不可逆性惡化和治愈的方法。藥

4、物治療、成肌細胞移植治療(MyoblastTransplantation Therapy, MTT)效果欠佳,基因治療和iPS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stem cells)治療存在導致細胞突變、原癌基因激活的風險。DMD不僅使得患者幼小心靈遭受疾病折磨,更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和身心負擔。
   干細胞的橫向分化理論為造血干細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transplantati

5、on,HSCT)治療DMD提供了理論基礎。1999年Gussoni等證實了骨髓造血干細胞、全骨髓細胞均具有向肌細胞轉(zhuǎn)化的潛能,2000年,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神經(jīng)科DMD研究課題組觀察到經(jīng)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的mdx鼠運動功能及生命期限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肌肉活檢證實抗肌萎縮蛋白表達。2002年Gussoni等報道1例1歲時由于嚴重的X連鎖聯(lián)合免疫缺陷而接受骨髓移植并在12歲時被確診為DMD的患者,該患者DMD惡性進程明顯得到遏制,肌肉活檢發(fā)

6、現(xiàn)了有供者來源的肌肉細胞,證實外源性人類造血干細胞具有向骨骼肌細胞分化發(fā)育的能力。眾多動物試驗及臨床個案的成功為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Allo-HSCT)治療DMD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為DMD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HLA單倍體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transplantation,haplo-HSCT)解決了異基因供者來源問題。但與HLA全相合相比, HLA單倍體相合造

7、血干細胞移植存在植入失敗率高、造血重建慢、移植物抗宿主?。╣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反應重、免疫重建遲、致死性感染發(fā)生率高、移植相關死亡率高等風險。近年來,隨著造血干細胞移植相關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成熟,HLA單倍體相合的造血干細胞移植發(fā)展迅速,已成功跨越HLA限制,使單倍體相合干細胞移植成為治療的可選擇方案之一。本課題在倫理委員會的批準下,開展了HLA單倍體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DMD的臨床初步研究。<

8、br>   方法:
   1.研究對象的選擇本課題以基因和蛋白診斷明確的DMD患者為主要研究對象,選取標準包括:4歲<年齡<16歲,肝腎功能正常(排除因DMD引起的肝酶升高及肌酐異常),左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值>40%,患者及其家屬自愿申請參加此臨床研究,了解治療風險,簽署知情同意書,并且獲得珠江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DMD患者的健康直系親屬作為供者選擇人

9、群,采用直接核苷酸序列分析(Sequenceing-based typing, SBT)進行HLA配型的檢測,選擇與患者至少5/10相合的親屬作為供者。
   2.移植方案
   患者移植前進行自體造血干細胞動員、分離、凍存?zhèn)溆?,保證患者安全。4例患者均選用清髓性的FBCA預處理方案:氟達拉濱Flu30mg/m2/d×5d(-9,-8,-7,-6,-5d);白舒非BU0.8mg/kg/q6h/d×4d(-8,-7,-6,

10、-5d);環(huán)磷酰胺CY60mg/kg/d×2d(-3,-2d);兔抗人胸腺細胞球蛋白ATG2.5 mg/kg/d×5d(-5,-4,-3,-2,-1d)。供者經(jīng)G-CSF動員后分離采集外周血/骨髓干細胞,分離結(jié)束30min內(nèi)輸注給患者。應用環(huán)孢素A(CsA,3mg/kg/d)+短療程甲氨蝶呤(MTX,+1d15mg/m2,+3、+6、+1id分別10mg/m2)的方案預防GVHD的發(fā)生。應用前列腺素E1、肝素鈉預防肝靜脈阻塞病的發(fā)生,應

11、用美司鈉解救、水化、利尿、堿化等預防出血性膀胱炎(hemorrhagic cystitis,HC)的發(fā)生,患者術前應用更昔洛韋清空病毒及抗感染藥物的預防性、及時應用預防重癥感染的發(fā)生。移植+1d起使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TPO)等刺進造血功能恢復,促進造血重建。
   3.術后造血及植入情況的監(jiān)測術后檢測血常規(guī)明確患者造血重建情況。供受者性別不同者應用熒光原位雜交(fluorescence in

12、 situ hybridization,F(xiàn)ISH)的方法檢測X、Y染色體探針信號明確嵌合比例。供受者性別相同者應用定期用短串重復序列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short tandem repeat,STR-PCR)技術檢測患者外周血的短片段核苷酸重復序列,明確植入狀態(tài)。
   4.術后原發(fā)病的監(jiān)測術后每周檢測患者血清CK等肌酶的變化,擇期對患者外周血進行DMD相關基因的檢測,明確

13、基因糾正情況。隨訪觀察評估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和檢查肌力、反射的變化。
   結(jié)果:
   1.4例患者納入本研究4例男性患者符合納入標準,入組本研究。中位年齡9歲(6~16歲),以下稱病例1、病例2、病例3、病例4。4例患者DMD基因檢測結(jié)果分別為Exon51缺失、c.2804-1G>T突變、Exon2-44缺失、E6c.436C>T突變。4例DMD患者與供者HLA配型均為單倍體相合,相合位點依次為5/10(母親)、7/1

14、0(父親)、6/10(母親)、5/10(母親),其中病例3供受者血型不合(供者A型,受者O型)。
   2.移植干細胞數(shù)4例患者接受供者外周血及骨髓單個核細胞(mononuclear cell,MNC)的中位細胞數(shù)為8.19×108/kg。其中病例1輸注2次供者外周血干細胞、1次骨髓干細胞,3次共接受MNC為6.68×108/kg。病例2接受外周血及骨髓干細胞各1次,MNC總數(shù)為10.6×108/kg。病例3和病例4只接受1次外

15、周血干細胞,MNC分別為9.7×108/kg、5.56×108/kg,病例4接受的CD34+細胞數(shù)為2.45×106/kg。
   3.造血重建及植入情況4例患者移植后造血均成功重建。中性粒細胞>0.5×109/L的中位時間為+11d(+10d~+13d)。脫離輸注,血小板維持在>20×109/L的中位時間為+10.5d(+10d~+13d)。血紅蛋白>90g/L的中位時間為+12.5d(+12~+28d)。4例患者多次檢測結(jié)果

16、均顯示完全獨立植入。病例1移植+14d應用STR-PCR檢測示供者獨立植入,+83d、+343d、+507d應用FISH法檢測結(jié)果均提示完全嵌合。病例2在+13d STR-PCR檢測提示供者獨立植入。病例3在+15d FISH檢測提示完全嵌合。病例4移植+15d、+87d FISH檢測均提示完全嵌合。病例3供受者血型不合(患者為A型,供者為O型),在移植后+90天左右,患者血型轉(zhuǎn)變?yōu)镺型。病例1術前合并G6PD酶缺乏癥,術后經(jīng)檢測G6P

17、D酶缺乏已被糾正。
   4.移植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4例患者造血重建后均出現(xiàn)了I度aGVHD,發(fā)生aGVHD的中位時間為+23d(+15d~+33d)。2例患者出現(xiàn)了Ⅰ度cGVHD,發(fā)生的中位時間為10.5d(+108~+113d)。給與糖皮質(zhì)激素、CD25單抗、間充質(zhì)干細胞輸注等處理后得到有效控制。目前4例患者分別隨訪至+654d、+338d、+325d、+275d,均無GVHD癥狀。4例患者中病例1和病例4分別于+30d、

18、+27d出現(xiàn)了出血性膀胱炎,4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發(fā)生口腔黏膜炎(oral mucositis,OM),出現(xiàn)OM的中位時間為+4d(-11~+17d)。只有病例4,于+194d出現(xiàn)并發(fā)帶狀皰疹。4例患者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感染,其中3例為肺部感染,1例表現(xiàn)為腸道感染,只有1例患者在+5d時出現(xiàn)CMV感染。經(jīng)對癥抗感染治療后,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現(xiàn)重癥感染相關并發(fā)癥。
   5.術后原發(fā)病變化情況本研究中4例患者移植后外周血血清肌酶

19、較移植前有所下降,外周血檢測基因缺陷被糾正。4例患者在移植后+50d內(nèi)肌力較移植前稍有下降,+150d左右開始患者運動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雙側(cè)腓腸肌較前變軟,并隨著時間增加,肌力漸恢復至移植前水平。病例1隨訪至術后21月,患者肌力較前改善,表現(xiàn)為上肢持物力量的增加及行走時間的延長。其他3例患者術后隨訪至+338d、+325d、+236d,患者肌力穩(wěn)定至術前水平,沒有像其自然病程一樣進行性惡化。
   結(jié)論:
   1.

20、HLA單倍體相合的造血干細胞移植雖然存在高風險,但仍可用于治療Duchenne型肌營養(yǎng)不良癥。
   2.應用FBCA的預處理方案可保證DMD患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成功植入,環(huán)孢素A+甲氨蝶呤的方案可有效預防DMD患者在HLA單倍體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后嚴重GVHD的發(fā)生。
   3.DMD患者在HLA單倍體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后,外周血血清肌酶下降,缺陷基因被糾正,近期隨訪觀察到患者運動功能不同程度改善。但其遠期療效仍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