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兩譯本之順應翻譯比較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語》是中國最具影響力儒家經(jīng)典作品之一,不僅在中國享有至高的文學地位,而且其影響力亦波及海外。自十八世紀以來,各種《論語》英譯本的相繼出現(xiàn),吸引了眾多學者從譯者、文化角度對不同譯本進行研究。盡管如此,關于不同《論語》譯本的研究因不夠客觀可行而差強人意。隨著翻譯研究的語用學轉(zhuǎn)向,語用學領域的最新理論-“語用順應論”為研究《論語》譯本差異提供了較為全面可行的理論視角。 在順應理論和翻譯實踐基礎上,翻譯可被視為譯者在語言和非語言層面

2、上一種動態(tài)選擇和順應的過程,體現(xiàn)在譯者、語言和語境相互之間的交際模式中。在此基礎上,翻譯最終是譯者通過不同的翻譯策略和譯者主體性,實現(xiàn)對翻譯目的、社會歷史語境的語言順應過程。這為研究不同譯本的出現(xiàn)提供了一種嶄新的順應研究視角。 本文在順應視角下對辜鴻銘和安樂哲的《論語》英譯本進行了對比研究。盡管二者都為了順應對先前譯本不滿,消除文本誤解和傳播儒學的共同目的,但各自譯本在詮釋儒家核心詞匯和篇章安排等方面的風格卻大相徑庭。這是因為晚

3、清時期的辜氏順應了當時西方翻譯界崇尚流暢式翻譯主流,為了消除西方讀者理解譯本的陌生感而順應了西方文化取向,而安氏是為西方世界尋求儒學真正的價值內(nèi)涵,盡量消除西方讀者對中國哲學的成見而順應了中國文化取向。由此,辜氏主要采取了歸化翻譯策略,安氏則選擇了異化翻譯策略,但二者的翻譯都是為了順應各自的翻譯目的和時代需要。 本文嘗試將語用順應論引入翻譯理論,不僅有助于《論語》英譯研究,而且有助于拓展翻譯研究視角,為儒家經(jīng)典翻譯研究提供有益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