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顯微鏡下多血管炎外周血單個核細胞TLR/MyD88信號通路基因表達譜的研究
目的:比較顯微鏡下多血管炎活動期患者和健康對照組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TLR/MyD88信號通路相關(guān)基因的mRNA表達水平,從而篩選差異表達基因。
方法:采用病例-對照研究,篩選10例活動期顯微鏡下多血管炎(病例組)和10例健康對照人群(健康對照組)作為研究對象,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分離研究對象的外周血單個核細胞,提取總RNA之后逆轉(zhuǎn)錄合
2、成cDNA,采用基因芯片(人TLR通路免疫相關(guān)基因芯片)技術(shù)檢測TLR/MyD88信號通路相關(guān)基因的mRNA表達水平,使用熒光定量PCR(RT-PCR)方法驗證基因芯片結(jié)果。
結(jié)果:①顯微鏡下多血管炎活動期患者與健康對照組相比,84個TLR/MyD88相關(guān)基因中有23個基因有差異性表達,其中有13個基因表達量上調(diào),分別是IRAK3(1.5倍,P=0.0205)、TLR4(1.57倍,P=0.0165)、TOLLIP(1.65倍
3、,P=0.0191)、 CXCL11(1.67倍,P=0.0461)、 FADD(1.83倍,P=0.0239)、 TLR6(1.93倍,P=0.0213)、IRF7(1.97倍,P=0.0498)、CD14(2.02倍,P=0.0454)、BCL3(2.02倍,P=0.0312)、TLR1(2.42倍,P=0.0280)、CXCL9(2.51倍,P=0.0498)、MUC1(3.11倍,P=0.0132)、IL10(10.17倍,P=
4、0.0367),其中差異表達較明顯的是MUC1(3.11倍,P=0.0132)、IL10(10.17倍,P=0.0367)。有10個基因表達量下調(diào),分別是CXCL10(-1.51倍,P=0.0404)、SARM1(-1.56倍,P=0.0121)、TLR10(-1.57倍,P=0.0499)、ATF3(-1.58倍,P=0.0034)、CIITA(-1.69倍,P=0.0237)、JUN(-1.86倍,P=0.0127)、 RIPK2(
5、-1.91倍,P=0.0131)、CHUK(-15.26倍,P<0.0001)、IFNA7(-16.13倍,P<0.0001)、SOCS1(-22.35倍,P<0.0001),其中差異表達較明顯的是CHUK(-15.26倍,P<0.0001)、IFNA7(-16.13倍,P<0.0001)、SOCS1(-22.35倍,P<0.0001)。②RT-PCR驗證結(jié)果從23個有差異性表達的基因中隨機選取6個基因進行RT-PCR驗證,RT-PCR
6、技術(shù)檢測基因表達倍數(shù)變化分別為分別為MUC1(2.78倍,P=0.0392),BCL3(1.99倍,P=0.0138),IRF7(1.88倍,P=0.0116),IL10(2.91倍,P=0.0125),TLR10(-1.86倍,P=0.0203),JUN(-1.81倍,P=0.0408),驗證結(jié)果顯示基因芯片檢測的差異表達與RT-PCR檢測的差異表達趨勢一致。
結(jié)論:本研究發(fā)現(xiàn)顯微鏡下多血管炎活動期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多個TL
7、R/MyD88信號通路相關(guān)基因表達水平發(fā)生了變化,這些異常表達的相關(guān)因子涉及Toll樣受體、TLR負調(diào)控分子、接頭蛋白基因、與TLR相互作用的蛋白基因、TLR效應(yīng)因子基因、TLR信號通路下游基因、轉(zhuǎn)錄靶基因及炎癥細胞因子,表明TLR/MyD88信號通路可能是導(dǎo)致顯微鏡下多血管炎發(fā)病的一條重要免疫調(diào)節(jié)信號通路。
第二部分顯微鏡下多血管炎外周血中性粒細胞TLR/MyD88信號通路基因表達譜的研究
目的:比較顯微鏡下多血管
8、炎活動期患者和健康對照組外周血中性粒細胞中TLR/MyD88信號通路相關(guān)基因的mRNA表達水平,從而篩選差異表達基因。
方法:采用病例-對照研究,篩選20例活動期顯微鏡下多血管炎(病例組)和12例健康對照人群(健康對照組)作為研究對象,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分離研究對象的外周血中性粒細胞,提取總RNA之后逆轉(zhuǎn)錄合成cDNA,采用基因芯片(人TLR通路免疫相關(guān)基因芯片)技術(shù)檢測TLR/MyD88信號通路相關(guān)基因的mRNA表達水平,
9、使用熒光定量PCR(RT-PCR)方法驗證芯片結(jié)果。
結(jié)果:①顯微鏡下多血管炎活動期患者與健康對照相比,84個TLR相關(guān)基因中有18個基因有差異性表達,其中有13個基因表達量上調(diào),分別是TRAF3(1.52倍,P=0.0237)、NFKB1(1.65倍,P=0.0086)、LY96(1.85倍,P=0.0002)、IRF7(1.93倍,P=0.0188)、IRAK4(1.93倍,P=0.0224)、TLR6(2.00倍,P=0
10、.0092)、CASP1(2.01倍,P=0.0032)、 TBK1(2.06倍,P=0.0145)、 IRAK3(2.50倍,P=0.0066)、TLR10(2.55倍,P=0.0048)、IL10(2.70倍,P=0.008)、JUN(2.90倍,P=0.0006)、MAPK14(3.06倍,P=0.0015),其中差異表達最明顯的是MAPK14(3.06倍,P=0.0015)。有5個基因表達量下調(diào),分別是TNRC5(-1.53倍,
11、P=0.0003)、TLR7(-1.85倍,P=0.0284)、SIGIRR(-2.10倍,P=0.0227)、 CIITA(-2.26倍,P=0.0205)、MAP3K7IP1(-2.28倍,P<0.0001),其中差異表達最明顯的是MAP3K7IP1(-2.28倍,P<0.0001)。②RT-PCR驗證結(jié)果從18個有差異性表達的基因中隨機選取4個基因進行RT-PCR驗證,RT-PCR技術(shù)檢測基因表達倍數(shù)變化分別為IL10(1.80倍
12、,P=0.0478),TLR10(2.50倍,P=0.0224),NF-KB1(5.27倍,P=0.0057),TLR7(-10.65倍,P=0.0027),驗證結(jié)果顯示基因芯片檢測的差異表達與RT-PCR檢測的差異表達趨勢一致。
結(jié)論:本研究發(fā)現(xiàn)顯微鏡下多血管炎活動期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細胞中多個TLR/MyD88信號通路相關(guān)基因表達水平發(fā)生了改變,這些異常表達的相關(guān)因子涉及Toll樣受體、TLR負調(diào)控分子、凋亡相關(guān)基因、與T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顯微鏡下多血管炎5例臨床分析
- 顯微鏡下多血管炎肺損害的診斷探討
- 顯微鏡下多血管炎1例報道及分析.pdf
- 顯微鏡下型多血管炎(MPA)六例分析.pdf
- 合并肺間質(zhì)纖維化的顯微鏡下多血管炎.pdf
- 顯微鏡下多血管炎的臨床特點及預(yù)后分析.pdf
- 不同時期顯微鏡下多血管炎的胸部CT影像研究.pdf
- 白芍總苷對糖尿病大鼠腎組織TLR-MyD88信號通路調(diào)節(jié)的研究.pdf
- 顯微鏡下多血管炎臨床病理分析及嗎替麥考酚酯維持治療的效果評價.pdf
- 顯微鏡下型多血管炎患者血漿抗MPO抗體、銅藍蛋白和MPO之間相互作用的研究.pdf
- 豬TLR7和MyD88基因克隆,組織表達譜分析及MyD88酵母表達的研究.pdf
- 參與LPS-TLR4-MyD88信號通路的新型介導(dǎo)分子的研究.pdf
- 斑馬魚TLR信號通路TIRAP與MyD88分子的克隆表達及功能研究.pdf
- TLR4-MyD88信號通路對乳腺癌侵襲性影響的實驗研究.pdf
- 顯微鏡下腸炎
- 顯微鏡下的世界
- TLR4-MyD88信號因子在乳腺癌表達及意義的實驗研究.pdf
- 顯微鏡下的圖片
- 比對顯微鏡比較顯微鏡
- TLR4-MyD88信號通路與大鼠遠程缺血后適應(yīng)腦保護作用關(guān)系的實驗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