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market failure市場缺陷,externalities (spillover effects),positive,negativeexternalities occur when firms or people impose costs or benefits on others outside the market.外部效應是指某一個體單位從事其經(jīng)濟活動對其他個體單位產(chǎn)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響,但并不因此而承擔相應的成本
2、費用支出或從中分享好處。有負效應和正效應之分。 舉例:河流污染,漂亮花園,外部性,外部效應:一個人的行為對其他人造成福利具有無補償?shù)挠绊懀欢窒銦煾舯谛『⒁固浣逃录夹g發(fā)明美麗外部效應造成市場配置失效!因為很多具有外部性的市場根本不存在。,外部性與無效率,外部性使得個人需求與社會需求、或者個人供給與社會供給發(fā)生偏離,從而使得實際的產(chǎn)量與社會最優(yōu)的產(chǎn)量發(fā)生偏離;具有正外部性的物品市場供應不足;具有負外部性的物品市場供應過
3、度;案例分析:義務教育&大學教育&教育券,,,,,,S,DS社會價值,DP,,,,,教育(供給不足),,,,,,DP,Sp,吸煙(供給過度),,,,,,,Ss社會成本,1按財政支出的用途分類2按政府職能(費用類別)分類3按經(jīng)濟性質分類4其他分類,(一)財政支出的分類,一、按財政支出的用途分類,按財政支出用途分類,是財政部門管理財政支出最重要的一種分類方法。我國現(xiàn)行國家預算支出類級科目的建立,就是采用這種方法。
4、按這種分類法,我國財政支出可分為:國內基本建設支出、增撥企業(yè)流動資金支出、挖潛改造資金和科技三項費用支出、地質勘探費支出、公交商部門事業(yè)費支出、支援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支出和各項農(nóng)業(yè)事業(yè)費支出、價格補貼支出、文教科學衛(wèi)生事業(yè)費支出、撫恤和社會救濟費支出、國防費支出、行政管理費支出和其他支出。,二、按費用類別分類,按政府為實現(xiàn)職能所需費用的性質來進行分類,如果把政府職能劃分為經(jīng)濟管理職能和社會管理職能,那么國家財政支出就形成了經(jīng)濟管理支出和社會管理支
5、出。我國主要分為:前者包括經(jīng)濟建設費,后者包括社會文教費、國防費、行政管理費和其他費用。,財政支出的分類,按照政府職能和活動范圍分為:經(jīng)濟建設支出、科教文衛(wèi)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國防支出、債務支出、其他支出;,社會保障支出,經(jīng)濟建設支出,教科文衛(wèi)支出,國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首位,三、按經(jīng)濟性質分類,按財政支出的經(jīng)濟性質分類,可將財政支出分為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兩類。所謂購買性支出,就是政府向企業(yè)和個人購買產(chǎn)品與勞務的支出。這種支出與
6、市場經(jīng)濟中企業(yè)和個人的購買支出沒有性質上的差別。所謂轉移性支出,則是政府將財政資金無償?shù)刂Ц督o某些企業(yè)和個人的一種支出。,購買性支出與轉移性支出在財政支出總額中所占的比重大小,反映出政府在一定時期內直接動用社會資源的能力。,Adam smith的稅收原則,瓦格納的稅收原則,瓦格納的稅收原則,公共收入原則收入充分,收入彈性國民經(jīng)濟原則選擇有利于保護稅本的稅種稅種的選擇要考慮稅收轉嫁的問題。社會正義原則普遍原則,平等原則稅務
7、行政原則確實原則,便利原則,節(jié)省原則,稅收的原則,何謂公平,何為受益公平?,受益多,繳稅多資源?部分公共產(chǎn)品?社會保障?,何為能力公平論?,何謂相同?,收入相同?勤奮工作和輕松工作的人收入不同乞丐和窖藏黃金財產(chǎn)相同?支出相同?,偏好不同?美食家和日光浴愛好者公務員和外企員工,效率原則,制度效率,稅務管理成本,申納成本有些看起來公平的制度,因為計算繁瑣也不能實施稅收欺騙:兩套賬,現(xiàn)金交易,以物換物,現(xiàn)金,交易的第
8、二職業(yè)逃稅的風險偏好,經(jīng)濟效率,稅收扭曲超額負擔超額負擔大小與需求彈性有關赫伯格三角損失需求彈性一般,需求彈性為0如何避免稅收扭曲?需求彈性為0商品稅。是否公平?總繳稅(對人,對商品普遍征收)是否公平?,稅制的設立,以所得稅為主體稅收稅基:寬廣稅率:公平累進,效率比例總結:稅基盡可能大,采用同一稅率拉姆齊法則;對不同彈性商品采用不同稅率,稅負轉嫁,轉嫁種類:前轉,后轉,混轉;超額轉,不充分轉,充分轉供求彈性和轉
9、嫁需求完全無彈性,購買者處于不利地位,稅收易于向購買者轉嫁。如日常必需品。需求完全彈性,購買者處于有利地位,稅收不易于向購買者轉嫁。如奢侈品。,需求完全無彈性,P D s+t p, s p
10、 q數(shù)量不變,價格差為稅收,完全需求彈性,P s+t
11、 s d q Q2 Q1
12、消費數(shù)量急劇下降,無法轉嫁,稅負轉嫁,供給沒有彈性,供給者無法做出反應,稅收向供給者轉嫁。如資本密集產(chǎn)品,生產(chǎn)周期長的產(chǎn)品。供給富有彈性,供給者可以做出反應,稅收不易于向供給者轉嫁。如勞動密集產(chǎn)品,生產(chǎn)周期短的產(chǎn)品。,供給完全無彈性,P s P1 P2
13、 d d, q數(shù)量不變,價格下降的幅度是稅收,供給完全有彈性,P
14、 S, P2 P1 S D
15、 Q1 Q2 q供給數(shù)量減少,價格上升,價格差為稅收,,如果商品的需求彈性大于供給彈性,稅收向后轉嫁或不能轉嫁的部分較大。如果商品的供給彈性大于需求彈性,稅收向前轉嫁的部分較大。,稅收轉嫁與課稅范圍,課稅范圍寬廣,購買者一般不會改變原有抉擇,那么商品的價格提高較為容易,易于轉嫁。課稅范圍狹窄,驅使購買者改變購買抉擇,商品的價格提高受到限制,稅收難以轉嫁,稅收轉嫁與經(jīng)濟交
16、易,與經(jīng)濟交易無關的,直接對納稅人征收的稅,如所得稅,一般難以轉嫁。通過經(jīng)濟交易過程間接對納稅人課征的,如對商品的 課稅,容易轉嫁。,第十三章 政府間財政關系,第一節(jié) 財政關系的基本問題,一、政府間財政關系的概念二、財政分權,一、政府間財政關系的概念,政府間財政關系(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relations):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在公共收支上的權責關系。財政聯(lián)邦制(fiscal federalism)
17、:實行聯(lián)邦制國家采用的一種制度,指在各級政府之間劃分稅收收入和公共支出的一種制度安排財政管理體制(fisc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也稱預算管理體制,通常定義為處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各級地方政府之間財政關系的基本制度。 ——確定財政管理的主體與級次、公共收支的劃分原 則與方法、財政管理權限的劃分以及財政調節(jié)制 度和方法等。 ——地方各級政府沒有公共收支的立法權。,二、財政分權,財政
18、分權(fiscal decentralization):征稅權和支出權向下級政府的下放,或者說,地方政府擁有一定程度的財政自主權。 ——在發(fā)達國家,財政分權是“后福利國家”時代為低成 本提供公共服務而進行政府重組的有效工具 ——在發(fā)展中國家,財政分權旨在掙脫治理無效、宏觀 經(jīng)濟不穩(wěn)定和低經(jīng)濟增長的陷阱 ——在經(jīng)濟轉型國家,財政分權是計劃經(jīng)濟體制轉向市 場經(jīng)濟體制的直接結果 ——在拉丁美洲國家,財政分
19、權源于人民追求民主的政 治壓力 ——在非洲國家,財政分權主要是服務于國家統(tǒng)一,(一)財政分權的衡量,衡量指標地方政府的審批預算權、舉債權、征稅權、就業(yè)人數(shù)占公共就業(yè)總人數(shù)的比重、公民參與和影響本轄區(qū)財政決策的程度等兩個主要指標——地方政府公共收入自主權——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占國家公共支出的比重,1. 地方政府公共收入自主權,衡量指標——地方政府自身(本級)公共收入占國 家公共收入的比重——地方政府
20、總公共收入構成—地方政府 自身公共收入占地方總公共收入比重——地方政府的稅收控制指數(shù),(1)地方政府自身(本級)公共收入占國家公共收入的比重,(2)地方政府總公共收入構成,(3)地方政府的稅收控制指數(shù),稅收自主權指標及權重,2. 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占國家公共支出的比重,第一,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建立,我國地方政府公共支出比重明顯提高,從20世紀80年代平均56.8%,上升到90年代平均69.7%,到本世紀初再
21、創(chuàng)新高,達到70.2%,比80年代初上升了23.6%。這表明,我國財政分權程度越來越高。第二,選取1998年的情況同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地方本級公共支出比重高于所有國家?!覈?998年地方公共支出比重比聯(lián)邦制國家同期平均水平(46.3%)高出53.6%;其中,比該比重最高的國家(加拿大,60%)還高出18.5%,比該比重最低的國家(德國,35%)高出103%?!c單一制國家同期平均水平(32.1%)相比,我國地方公共支出比重高
22、出122%;其中,比該比重最高的國家(丹麥,56%)高出27%,比該比重最低的國家(法國,18%)高出295%!——上述比較結果,不得不令人深思:我國的財政分權是否太過分了?尤其我國還是單一制國家!,(二)財政分權的優(yōu)缺點,1. 財政分權的優(yōu)點——財政分權使政府產(chǎn)出更適合當?shù)仄?——財政分權鼓勵政府間財政競爭 ——財政分權有助于制度創(chuàng)新 2. 財政分權的缺點——財政分權可能導致資源配置無效率 ——財政分權難以實現(xiàn)公平收入
23、分配,優(yōu)點一:財政分權使政府產(chǎn)出更適合當?shù)仄?優(yōu)點二:財政分權鼓勵政府間財政競爭,蒂布特模型:“用腳投票” 財政分權從三個方面鼓勵地方政府間競爭。 第一,地方政府要想方設法做到“以民為本”, 盡可能滿身當?shù)鼐用竦母鞣N需要。第二,地方政府會努力加強管理,以最低可 行的成本提供公共服務。第三,約束收入最大化的政府行為,限制地 方政府的過度征稅權。,優(yōu)點三:財政分權有
24、助于制度創(chuàng)新,對于許多政策問題而言,沒有人確切知道其正確答案是什么,更不能肯定是否存在一個在所有情況下都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因此,最好讓每個地方政府走自己的路。多樣化的政府管理制度,會增加找到解決新問題方法的機會。,缺點一:財政分權可能導致資源配置無效率,1.地方公共物品的提供不足——公共物品具有外部性 2.有些地方公共物品的提供不符合規(guī)模經(jīng)濟:公共圖書館,缺點二:財政分權難以實現(xiàn)公平收入分配,對高收入群體征稅→補貼低收入群體
25、→其他轄區(qū)的低收入群體設法遷入→高收入群體可能遷出→彌補人均稅基的縮小→提高對現(xiàn)有高收入群體課征的稅率→ 進一步迫使高收入群體遷出對高收入群體的征稅規(guī)定上限→隨著低收入群體遷入本轄區(qū)→可用于低收入群體的人均再分配資金就會減少。,第二節(jié) 支出責任安排,支出責任安排(expenditure responsibilities assignment)是處理政府間財政關系、設計財政管理體制的最基本的制度安排 一、支出責任安排的原則 二、支
26、出責任安排的狀況,一、支出責任安排的原則,(一)各級政府財政職能定位 (二)公共物品的層次性(三)基本原則,(一)各級政府財政職能定位,中央政府更能有效地履行經(jīng)濟穩(wěn)定和收入分配職能,并負責區(qū)域經(jīng)濟的協(xié)調發(fā)展地方政府則在資源配置領域里發(fā)揮重要作用,并負責本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二)公共物品的層次性,全國性公共物品應由中央政府提供區(qū)域性公共物品應由?。ɑ蛑陛犑?、自治區(qū))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應由地方政府(市、縣)提供對于那些具有明顯利益外
27、溢的公共物品,或由上級政府提供,或由臨近上下兩級政府分擔提供,(三)基本原則,經(jīng)濟效率原則(economic efficiency principle) ——規(guī)模經(jīng)濟原則(principle of the economies of scale) ——政府間競爭原則(principle of intergovernmental competition) ——公共定價原則(principle of public pricing)
28、 財政公平原則(fiscal equity principle) ——經(jīng)濟外部性原則(principle of economic externalities) ——財政均等化原則(principle of fiscal equalization) 政治責任原則(political accountability principle) ——享用和控制原則(principle of access and control)
29、——居民參與原則(principle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行政效率原則(administrative effectiveness principle) ——地理適宜原則(principle of geographic adequacy) ——管理能力原則(principle of management capability) ——政府間靈活性原則(principle of intergove
30、rnmental flexibility),原則 結果,二、支出責任安排的狀況,從國際比較來看,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支出格局顯然有些問題。我國地方政府承擔的教育、衛(wèi)生、治安、文化等支出過多,特別是福利性支出(包括社會保障補助支出)本來應由中央政府負主要責任,而我國卻主要安排給了地方政府。不過,需要提請注意的是,雖然各國在支出責任安排上也一定的普遍做法,但國情不一,傳統(tǒng)各異,再加上支出責任安排的原
31、則本身就需要協(xié)調,所以,在不同的支出項目上,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到底如何分擔責任,視不同國家而定。其實,支出責任是否得到有效履行,其中兩個關鍵問題是:第一,不管哪一級政府承擔哪種責任,重要的是責任要分清,分工明確;第二,事權(責任)要與財權對稱,相應的財源和財力是確保有效履行責任的保證。,第三節(jié) 收入責任安排,一、收入責任安排的原則二、分稅制,一、收入責任安排的原則,公平原則 ——再分配性稅種應當安排給中央政府 ——稅基分布不
32、公平的稅種應當集權化 效率原則 ——在征收管理上具有規(guī)模經(jīng)濟的稅種應當集權化 ——稅基不流動的稅種應當安排給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應盡可能用使用費和受益性稅種為其公共 服務提供融資 穩(wěn)定原則 ——具有經(jīng)濟穩(wěn)定功能的稅種應當安排給中央政府 ——收入比較穩(wěn)定、能比較準確預測的稅種應當安排給 地方政府,二、分稅制,分稅制(tax sharing system)是具體安排各級政府收入責任、劃分公共收入的一
33、種制度 —分稅額,即先按稅法統(tǒng)一征稅,然后將稅收收入總額按一定比例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分割?!侄悪?,即分別設立中央稅和地方稅兩個稅收制度和稅收管理體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享有相應的稅收立法權和調整權?!侄惵?,即按稅源實行分率計征。一般采用兩種方式,一是上下級政府對某一稅基按各自既定比率征稅,二是上級政府對某一稅基按率征稅的同時,代下級政府按其稅率課征并將稅款轉給下級政府(稱之為稅收寄征),在稅法上通常采用地方附加形式。
34、—分稅種,即在稅權主要集中于中央政府的情況下,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分割稅種,形成中央稅、地方稅和共享稅。,1994年分稅制改革的基本目的,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除了要實現(xiàn)進一步完善稅制、建立規(guī)范的財政管理體制等長期目標之外,其短期目標就是要盡快提高“兩個比重”——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chǎn)總值(GDP)的比重和中央財政收入占國家財政收入的比重。從下表看出,實行分稅制之后,“兩個比重”的確提高了,特別是受體制直接影響的中央財政收入占國家財
35、政收入的比重,立竿見影。,兩個比重”(%),第四節(jié) 轉移支付制度,政府間轉移支付(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 system)又稱政府間補助(intergovernmental grant),是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財政撥款。 一、轉移支付的必要性二、轉移支付的形式三、我國現(xiàn)行轉移支付制度,一、轉移支付的必要性,一、轉移支付的必要性,外部性:地方政府提供的地方性公共物品有時存在外部
36、 性;中央政府提供 ,但產(chǎn)生效率損失。縱向均衡:上下級政府之間的收入能力與支出責任的大 體相當。但如果它們存在著收入與支出在縱向級 次政府間的不均衡問題:中央政府的財權大于事 權,而地方政府的事權大于財權。那么,地方政府 的收支缺口如何彌補?橫向均衡:同級地方政府之間在收入能力與公共服務能 力(支出水平)上
37、存在差異。需求收入彈性:地方稅制缺乏收入彈性,導致地方政府 在滿足新增公共服務需求上,捉襟見肘,而稅制 富有彈性的中央政府應予以補助。,二、轉移支付的形式,有條件補助(conditional grants)也稱為分類補助(categorical grants):中央政府在向地方政府提供補助時,在一定程度規(guī)定了補助金的目的,地方政府要按規(guī)定使用這項資金,因此也稱為特定目的轉移支付(specific purpose
38、transfers)。有條件補助又分為配套補助、限額配套補助和專項補助。無條件補助(unconditional grants):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補助金使用沒有規(guī)定任何限制條件,因此也稱為一般目的轉移支付(general purpose transfers)。,(一)無條件補助,無條件補助是一次性總額轉移支付,實質上是一種收入分享(revenue sharing),(二)配套補助,配套補助(matching grants):中央(
39、地方)政府對某項特定活動每補助1元,地方(中央)政府必須相應地配套一定資金,它是有條件補助的一種主要形式,(三)限額配套補助,限額(或封頂)配套補助(matching closed-ended grants):中央政府在提供配套補助時,規(guī)定了它愿意補助的最高限額。限額配套補助制度是為了控制中央政府的補助成本過大,(四)專項補助,專項補助(earmarked grants):中央向地方政府提供一筆固定的資金,規(guī)定必須用于某種公共物品的提供
40、上,三、我國現(xiàn)行轉移支付制度,二、我國現(xiàn)行個人所得稅的特點,(一)把納稅人分為居民和非居民(二)實行分項所得稅制(三)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并用(四)實行定額與定率相結合的扣除方法(五)以個人為單位計算納稅(六)源泉扣繳和個人申報相結合,第四節(jié)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計算,一、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工資、薪金所得,按照九級超額累進稅率和費用扣除標準以及有關規(guī)定計算應納稅額。其計算公式如下: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
41、215;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每月收入額-2000或4800元)×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二、個體工商戶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 應納稅額的計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以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按照五級超額累進稅率和其他有關規(guī)定計算應納稅額。其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全年收入總額-成本、費用及損失)×適用稅率-速
42、算扣除數(shù),三、對企事業(yè)單位承包、承租 經(jīng)營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jīng)營、承租經(jīng)營所得,與個體工商戶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一樣,按照五級超額累進稅率和有關規(guī)定計算應納稅額,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 扣除數(shù)=(納稅年度收入總額-必要費 用)×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四、勞務報酬所得
43、應納稅額的計算,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應注意費用扣除和加成征收的規(guī)定:1.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每次收入額-800)×20%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每次收入額×(1-20%)×20%3.每次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
44、元的: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每次收入額×(1-20%)×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五、稿酬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稿酬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1-30%) =(每次收入額-800)×20%×(1-30%)(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
45、所得額×適用稅率×(1-30%)=每次收入額×(1-20%)×20%×(1-30%),六、特許權使用費、財產(chǎn)租賃所得 應納稅額的計算,特許權使用費、財產(chǎn)租賃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每次收入額-800)×20%(2)每次收入在4000
46、元以上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每次收入額×(1-20%)×20%,七、利息、股息、紅利及偶然所得 應納稅額的計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它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每次收入額×20%,八、關于應納稅額計算的特殊規(guī)
47、定,(一)關獎金的計算征稅問題(二)特定行業(yè)職工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計稅問題(三)在涉外企業(yè)、機構工作的中方人員取得所得的征稅問題(四)在境內無住所的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征稅問題(五)關于退職費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六)關于企業(yè)經(jīng)營者試行年薪制后的征稅問題,(七)關于單位或個人為納稅人負擔稅款 的計征辦法,單位或個人為納稅人負擔個人所得稅稅款,應將納稅人取得的不含稅收入換算為應納稅所得額,計算
48、征收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如下:(1)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費用扣除 標準-速算扣除數(shù))÷(1-稅率)(2)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 扣除數(shù)公式(1)中的稅率,是指不含稅所得按不含稅級距對應的稅率;公式(2)中的稅率,是指應納稅所得額按含稅級距對應的稅率。,,(八)關于雇主為其雇員負擔個人所得稅的計征問題(教材P26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