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藥學,全國高職高專規(guī)范教材課件,主講:孟萍,目 錄,總論解表藥清熱藥瀉下藥祛風濕藥芳香化濕藥利水滲濕藥溫里藥行氣藥消食藥,驅蟲藥止血藥活血化瘀藥化痰止咳平喘藥安神藥平肝藥開竅藥補虛藥收澀藥其它藥,總 論,中藥能做什么?,中藥美容中藥強身中藥治病,一、什么是中藥?,中藥是在中醫(yī)理論的指導下,用以防病治病的天然藥物及其簡單加工品。,中藥含義的內涵,理論指導 中醫(yī)理論用途
2、 防病 治病物質來源 天然藥物(植物、動物、礦物) 簡單加工品(物理、化學、生物加工),中庸之醫(yī),“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素問·四氣調神論》,二、什么是中藥學?,中藥學是專門研究中藥基本理論和各種中藥的來源、采制、性能、功效及臨床應用等知識的一門學科。,三
3、、中藥的起源,神農嘗百草《史記》載:神農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yī)藥。中藥是人民群眾在生產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偶然中毒 嘗百草 知性能 知療效 反復實踐 淘汰 主動嘗試 (效差、劇毒)
4、 指導實踐 口述至文字 實踐 理論 肯定 檢驗理論 (效佳
5、、微毒),,,,,,,,,,中藥起源圖解,四、中藥學的發(fā)展概況,東漢《神農本草經》 現(xiàn)存最早的藥學專著南朝《雷公炮制論》 第一部制藥專著唐《新修本草》 世界最早的藥典明《本草綱目》 載藥1892種,科學巨著,,,五、現(xiàn)代繼承與發(fā)展,中藥資源普查 (各個地方藥志)民間方藥挖掘 (各種藏藥、蒙藥、苗藥等)中醫(yī)藥著作整理 (《中藥大辭典》等
6、)中藥人工培植 (天麻、砂仁、麝香等)中藥藥理研究 (小檗堿、人參皂苷、甘草甜素等),六、中藥的來源,根據物質來源劃分1、植物類 根、莖、葉、花、果實、種子2、動物類 全蟲、角、甲片、皮、貝殼、甲殼 膽、病理產物、糞便3、礦物類 硫化物、氧化物、鹵化物 碳酸鹽、硼酸鹽、硫酸鹽,黨 參,黃 芪,葛 根,龍膽草,根,麻 黃,川貝母,肉蓯蓉,莖,百 合,葉,?!∪~,蘇 葉,艾
7、 葉,大青葉,花,菊 花,紅 花,合歡花,芫 花,果實,山 楂,佛 手,大 棗,白豆蔻,種子,巴 豆,白芥子,瓜蔞仁,刀 豆,全蟲,地 龍,全 蝎,土 鱉 蟲,甲片,穿山甲,角,水牛角,羚羊角,皮,蟬 蛻,阿 膠,貝殼,牡 蠣,石決明,海蛤殼,甲片,龜 板,鱉 甲,病理產物,?! ↑S,糞便,鼯 鼠,五靈脂,礦物,石 膏(硫酸鹽),自然銅(硫化物),磁 石(氧化物),鐘乳石(碳酸鹽),根據地理位置來源劃分 云 廣 川
8、藏 東 北 江 浙,道地藥材?,七、中藥的命名,1、與產地有關,本身包含地名?。薄⒛z原產于山東東阿縣的阿井?。?、巴豆產于巴蜀強調道地藥材 道地藥材:功效穩(wěn)定雄厚,歷代沿襲下來主產于 某一特定產區(qū)的中藥材。 廣陳皮(新會皮)——廣東 杭菊——杭州 川連、川芎——四川,2、與形、色、氣味有關,因味得名:細辛、甘草、五味子、苦參因色得名:黃連、紅花、板蘭根因形態(tài)得名:牛膝
9、、白頭翁、木通因生態(tài)得名:夏枯草、冬青因氣香得名:木香、麝香、檀香因氣臭得名:魚腥草、臭椿因質地得名:滑石,3、與功效有關,益母草——對產婦有益骨碎補——對骨折有利石決明、決明子——都可明目合歡花、夜交藤——都可安神防風——防避風邪外襲蓯蓉——補而不峻,有從容和緩之性王不留行——活血行滯,走而不守,雖有王命也不能留其行,4、與采制有關,霜桑葉——霜打以后采摘的桑葉側柏炭、姜炭、血余炭——炒炭存性生用以止血斂澀,5
10、、與古代傳說有關,部分藥屬于紀念某一醫(yī)生創(chuàng)造而命名,這跟世界尊重科學家首創(chuàng)精神的意思相同使君子——潘州郭使君治療小兒科疾病常用的藥何首烏——有位姓何的老人,因吃了它而獲長壽且須發(fā)變黑而得名牽牛子——傳說中田野老人牽牛謝醫(yī)而得名還有劉寄奴、杜仲、徐長卿等,6、與外來語的翻譯有關,胡麻仁、羌活、番紅花——從外國而來補骨脂(破故紙)——“婆胡子”的音譯(就好比巧克力、美利堅等的音譯)曼陀羅——梵語“細小圓形美麗的花”的意思訶
11、子——原名訶黎勒,梵語“天主持來”的意思,思考問題 中藥是產于“中國的藥物”嗎?,7、與避諱有關,避帝王的名諱 延胡索-玄胡索(避清康熙帝玄燁的名諱) ?。鳎ū芩握孀诿M) 薯蕷-薯藥(避唐代宗李預名諱) ?。剿帲ū芩斡⒆谮w曙名諱)群眾喜吉厭兇 白僵蠶-佳蠶 茯苓-福臨 旋復花-全?;?8、其 它,一物多名現(xiàn)象 蚤休(重樓、七葉一枝花) 大黃(西莊、錦紋)藥名錯別字現(xiàn)象
12、 牛膝-牛夕 蒲公英-卜公英主張藥名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八、中藥的采收,植物類中藥的采收 全草類藥材 葉類藥材 花類藥材 根據需要 果實和種子類藥材 藥效最高 根和根莖類藥材 樹皮或根皮類藥材動物類中藥的采收礦物類中藥的采收,,九、中藥的炮制,定義 是根據中醫(yī)藥理論,按照臨床應用和調劑、制劑的不同要求,以及藥材自身特性所采取的一項傳統(tǒng)制藥技術。(建昌幫飲片)目的1、除去雜質和非藥用
13、部分2、便于制劑和貯藏3、矯臭和矯味4、轉變藥物的性能5、減少或消除藥物的毒性、 烈性或副作用,中藥的炮制,炮制常用輔料液體輔料-酒、醋、蜂蜜、生姜汁、鹽水、膽汁等固體輔料-稻米、麥麩、土、滑石粉、白礬、河沙等炮制方法 1、修制(不水火制)-純凈、粉碎、切制 2、水制-潤、漂、水飛?。场⒒鹬疲?、炙、煅(明煅與暗煅)、煨 4、水火共制-煮、蒸、淬等?。?、其它制法-發(fā)酵、制霜、法制
14、 中藥炮制技術,十、中藥的性能,概念是中藥作用的基本性質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中藥理論的核心內容: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和毒性性能與性狀的區(qū)別,性能與性狀的聯(lián)系,中空者大多疏氣發(fā)表(蘇梗、荷梗、木通)諸花皆散(紅花、玫瑰花、辛夷)介類潛陽(石決明、牡蠣)蟲類搜風(地龍、蜈蚣、全蝎)種仁類滑腸(牛蒡子、桃仁、火麻仁)芳香類通氣(藿香、砂仁、陳皮)根多補益
15、(人參、何首烏)刺善祛風(鉤藤、蒺藜)藤類通絡(夜交藤、絡石藤)血肉有情之品多填精,性狀影響決定性能,(一)四氣五味,四氣 1、定義-指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又稱“四性” 溫熱藥-能夠減輕或消除寒證的藥物(人參、干姜) 寒涼藥-能夠減輕或消除熱證的藥物(石膏、黃連) ?。?、作用 溫熱藥-溫中、散寒、助陽、益氣 寒涼藥-清熱、瀉火、解毒、平
16、肝?。?、平性藥 指藥物的寒熱之性不明顯,作用和緩 五味?。薄⒅饕感?、苦、甘、酸、咸、(淡、澀) 包括味覺和嗅覺,,,(一)四氣五味,2、作用 辛-發(fā)散、行氣、活血、開竅、化濕 甘-補益、和中、緩急 泄-清泄、降泄、通泄 五味 苦 燥濕 酸(澀)-收斂、
17、固澀 咸(淡)-軟堅散結、瀉下、滲濕、利尿氣與味的關系 (不同角度闡釋,二者合參) 1、同味不同性 辛溫解表-風寒感冒 辛-解表、發(fā)散 辛涼解表-風熱感冒 ?。?、同性不同性 辛溫-發(fā)散解表-風寒感冒 溫-消除、減輕寒證 甘溫-補中益氣-脾胃虛寒,,,,,,,,,(二)升降浮
18、沉,各種疾病在病機和證候上表現(xiàn)的趨勢不同 向上-嘔吐、咳喘 向下-瀉痢、崩漏、脫肛 向外-虛汗 向內-表證不解、疹毒內攻 升降浮沉的定義: 藥物在人體內作用的趨勢——升浮和沉降升降浮沉的作用 升浮—上行向外-升陽發(fā)表、祛風散寒、涌吐、開竅 沉降-下行向內-瀉下、清熱、利尿滲濕、重鎮(zhèn)安神、潛陽
19、 息風、 消導積滯、降逆、收斂、止咳平喘,,(二)升降浮沉,影響藥物升降浮沉性質的因素藥物作用趨勢的雙向性 麻黃——發(fā)汗和平喘利水 川芎——上行頭目和下行血海,并旁達四肢,(三)歸 經,定義:指藥物對于機體某部分具有選擇性作用依據:臟腑、經絡理論 肺臟病變 —— 咳嗽、氣喘、胸悶、氣短 治療 桔梗、杏仁 歸肺經
20、 氣味、升降浮沉、歸經的綜合應用 熱-黃芩(苦、寒) 寒-干姜(辛、溫) 虛-百合(甘、溫) 實邪(痰飲)-葶藶子(辛、苦、大寒),,,,肺病咳嗽,,(四)毒 性,中藥作用?。?、治療作用 副作用 2、不良作用 毒性副作用: 在常用劑量時出現(xiàn)的與治療需要無關的不適反應。 牛蒡子-
21、辛涼解表藥——疏散風熱(治療作用) 滑腸(副作用)毒性: 指用藥后引起機體損害性反應,往往因用藥劑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而引起,與人的體質因素也有關?! 「阶印⑴Ⅲ杆?,十一、中藥的應用,配 伍,用藥禁忌,劑 量,煎服法,(一)配 伍,定義 根據病情需要和用藥法度,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配合應用,稱為“配伍”配伍關系,(一)配 伍,1、相殺——功效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能明顯地增
22、強其原有療效。 (并列關系) (如:石膏與知母,乳香與沒藥) 2、相使——以一藥物為主,其余藥物為輔配合應用,能提高主要的療效。?。ㄖ鞔侮P系) 黃芪(補氣) 黃芪提高茯苓利水的功效 茯苓(利水)3、相畏——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 (生半夏畏生姜)
23、4、相殺——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生姜殺生半夏)5、相惡——兩種藥物合用后,由于相互牽制而使原有功效降低, 甚至喪失?! 「山档忘S芩的清熱功效 干姜 黃芩 黃芩降低干姜的溫中功效 6、相反——兩種藥物合用后,能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 ?“十八反” “十
24、九畏”,,,,,,(一)配 伍,配伍關系的目的與使用原則藥物七情 單味藥的應用和藥與藥之間的配伍關系總結為七個方面,即藥物“七情”。包括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和相反。,(二)用藥禁忌,配伍禁忌 “十八反” 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 ≡尻舅炀銘?zhàn)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笆盼贰薄 ∪焉镉盟幗伞。?、原理:有損胎元,有損母體,有損產程?。?、分
25、類: 禁用-毒性較強或藥性猛烈的藥物 慎用-通經祛瘀、行氣破滯以及辛熱的藥物 服藥時的飲食禁忌(忌口) 1、疾病對飲食的禁忌 2、藥物對飲食的禁忌 生冷、黏膩、腥臭等不易消化和有特殊刺激的食物,思 考 題?,下列方劑有無配伍禁忌:脾虛濕勝之咳喘 黨參10g 茯苓10g 白術10g 瓜蔞仁、皮各10g 款冬花10g
26、 杏仁10g 百部10g 藜蘆3g 柒劑 肝郁氣滯之肝硬化癥 柴胡9g 白芍15g 陳皮9g 香附9g 郁金9g 枳殼10g 茯苓10g 炙甘草6g 丹參10g
27、 女貞子10g 五味子10g 丁香9g 大棗3枚 伍劑,,,,,,,,,(三)劑 量,定義?。薄挝端幬锏某扇艘蝗樟俊 。ǜ稍锼幬铮。?、方劑中各藥的相對用量?。场⒅苿┑膶嶋H服用量 劑量的確定?。薄⒏鶕幬镄阅艽_定劑量?。?、根據配伍、劑型確定劑量?。?、根據個人、季
28、節(jié)、地理環(huán)境確定劑量劑量的計量單位 要求科學化,規(guī)范化 換算: 1兩=30克 1錢=3克,(四)煎服法,先加水400ml煎取200ml藥汁,再加水300ml煎取100ml,與前藥汁混合,分兩次飲服,,砂鍋,忌鐵鍋,,水質純凈,漫過藥物2cm,先武后文,,,(四)煎服法,砂仁、鉤藤,辛夷、車前子,人參、鹿茸,阿膠、芒硝,三七、琥珀,(四)煎服法,用藥法?。?、內服藥劑 方法——溫服 時間——一般飯
29、后服 滋補藥——飯前服 驅蟲藥和瀉下藥——空腹服 健胃藥和對胃腸刺激較大的藥物——飯后服 截瘧藥——發(fā)作前2小時服 安眠藥——睡前0.5-1小時服 次數——一般兩次?。病⑼庥盟巹。场⑨槃?、噴霧劑等,,第一章 解表藥,一、含義凡以發(fā)散表邪,解除表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解表藥。 功效:發(fā)散表邪 適應證:表證二、性味特點:
30、 辛味,主入肺、膀胱經三、衍申作用及適應證: 利尿退腫——水腫 止咳平喘——咳喘 透疹——疹發(fā)不暢 初起兼有表證 止痛——風濕痹痛 消瘡——瘡瘍,五、選擇用藥及配伍 1、針對病性選擇用藥(發(fā)散風寒或發(fā)散風熱) 2、針對病人配伍用藥(虛人外感的配伍) 3、針對四時季節(jié)配伍用藥(夏季與秋、冬季的用藥
31、不同)六、使用注意 1、中病即止,以免發(fā)汗太過。 2、年老體弱者及婦女胎前產后不應發(fā)汗太過。 3、表虛自汗、陰虛盜汗及瘡瘍日久、淋病、失血 者,雖有表證也應慎用。 4、本品多為辛散之品,入湯劑不宜久煎,防止有效 成分揮發(fā)而降低藥效。,第一節(jié) 發(fā)散風寒藥,麻 黃,類 別 植物原植物 麻黃科植物草麻黃,中麻黃和木賊麻黃藥 材 草質莖,處方用名 麻
32、黃,麻黃絨,炙麻黃絨性味歸經 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功效應用 麻黃峻汗表實寒,風水痹痛與咳喘 ?。卑l(fā)汗解表——風寒實證,常與桂枝相須為用 風寒喘咳(三拗湯) 2宣肺平喘——喘咳實證 寒飲喘咳(小青龍湯) 肺熱喘咳(麻杏
33、石甘湯) ?。忱[——水腫兼有表證(越婢加術湯) 4溫經止痛——風濕痹痛,陰疽及痰核等用法用量 煎服,3-10g使用注意 表虛自汗慎用 陰虛盜汗慎用 虛喘慎用,,名老中醫(yī)用藥心得——麻黃(李佺),對“夏不用麻黃”、“有汗不得用麻黃”之說,醫(yī)界人士盡皆知之。千百年來,多有人以麻黃為發(fā)汗解表第一藥,屬發(fā)汗重劑,畏而不用,以求穩(wěn)妥。個人的看法卻有悖于先賢。動物實驗和臨床應用證明
34、,常規(guī)劑量的麻黃并不致汗,或僅致小汗。曾用于肺虛者患者,動輒汗出、喘咳,也未見大汗亡陰、亡陽之例。麻黃單用(不配伍其他發(fā)汗藥物,不啜熱粥),發(fā)汗力量緩和,有汗之人或夏月易汗之季用,亦無過汗之虞。 中藥的應用,以復方配伍形式居多,單味藥與復方的作用不完全相同,甚或完全不同。麻黃與桂枝并用,如麻黃湯,在桂枝通陽暢行營衛(wèi)氣血的基礎上,其辛散宣透功效得以最大限度發(fā)揮,發(fā)汗力量陡增,成為發(fā)汗解表峻劑;若無桂枝相輔,也無其他發(fā)汗藥配合,
35、如麻杏薏甘湯,則麻黃發(fā)汗力弱;若與石膏為伍,石膏之大寒可抑制麻黃溫散之性,雖仍有宣肺透邪之效,卻無發(fā)汗之力,故越婢湯用麻黃治風水汗出,麻杏石甘湯用麻黃治熱壅汗出而喘??傊辄S用于無汗和有汗病證,其機要在于配伍 《黃河醫(yī)話》,名老中醫(yī)用藥心得——麻黃(朱進忠),
36、山西省中醫(yī)研究所前所長,已故名老中醫(yī)李翰卿老師說,諸家都云麻黃辛苦而溫,宣肺氣、開腠理、透毛竅、散風寒,具有發(fā)汗解表之功,是發(fā)汗作用最強的一個藥物。若與桂枝配伍則發(fā)汗的作用更強,虛人用之不慎,可使汗漏不止。然新陳不同。曾記得在北洋軍閥混戰(zhàn)初期,當時遇傷寒病,開麻黃湯后沒有一例發(fā)汗者,初開麻黃6g,后開9g,最后開至18g,服法遵仲景法,一例也未發(fā)汗。反復診治視均為“太陽病,頭痛發(fā)熱,身疼腰痛,骨節(jié)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或“太陽病,或已發(fā)
37、熱,或未發(fā)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的典型證候,久久不得其解。及至到數個藥鋪一看,才稍有所悟。因地處雁北,麻黃滿山遍野茫茫皆是,患者用藥均用自采者,藥鋪所存者均為數年至十幾年的陳貨,陳久者辛溫發(fā)散之功已減,甚至已消失殆盡,所以前列之麻黃均無發(fā)汗之功。乃囑患者一律改為新鮮麻黃9g(干品),果然服后效如桴鼓,汗后病愈。自此以后,凡用麻黃湯、大青龍湯發(fā)汗解表者,一律應用麻黃采后1年之內者。
38、 《黃河醫(yī)話》,名老中醫(yī)用藥心得——麻黃(郝現(xiàn)軍),麻黃性辛主散,為發(fā)散風寒要藥。筆者臨床發(fā)現(xiàn)麻黃具有顯著的補益作用,在大隊補益劑中加小劑量麻黃(一般在10
39、g以下),能助補益之力。麻黃系空心走表,能助黃芪、人參的補氣溫陽作用。凡辨證屬氣虛證而見面色恍白、氣短乏力、氣喘者,用人參、黃芪、山藥配以小劑量麻黃取效更捷。小劑量麻黃同時具有升提助發(fā)中氣作用,凡氣虛下陷或久瀉者,用補中益氣湯配以少量麻黃,其升提作用更為明顯。此外,麻黃還具有健胃作用,對脾胃虛寒者可在辨證方中加用麻黃。
40、 郝現(xiàn)軍,王冠發(fā).臨床用藥心悟.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5,39(11):25,桂 枝,類 別 植物原植物 樟科植物肉桂藥 材 嫩枝,處方用名 桂枝,蜜桂枝性味歸經 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功效應用
41、 桂枝溫衛(wèi)善解肌,溫經通脈化水氣 表實無汗(麻黃湯)1. 發(fā)汗解表——風寒表證 表虛有汗(桂枝湯)
42、 風寒濕痹(桂枝附子湯) 2. 溫經止痛——寒凝血滯諸痛證 胃寒腹痛(小建中湯) 血寒經閉,痛經(溫經湯)
43、 胸痹心痛(枳實薤白桂枝湯) 痰飲證(苓桂術甘湯) 3. 助陽化氣——陽虛癥 蓄水證(五苓散) 心悸,脈結代(炙甘草湯),,,,,,,?,用法用量
44、 煎服,3-10g使用注意 外感熱病,陰虛火旺,血熱妄行忌用本品辛溫助熱,易傷陰動血 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用麻黃與桂枝的功效比較,,名老中醫(yī)用藥心得——桂枝,鄒良材經驗
45、:陰虛型肝硬化腹水臨床以陽行陰利小便。按陰陽互根的機制,陰虛患者可在養(yǎng)陰柔滋淡滲的基礎上,略佐通陽藥物,借助膀胱的氣化作用達到“以陽行陰”的目的。主要藥物為桂枝,用量在3g以內,加入煎劑中,正如近人曹炳章云:“凡潤肝養(yǎng)血之藥,一得桂枝,化陰滯而陽和。” 《浙江名中醫(yī)臨床經驗選輯》 張琪經驗:桂枝是張老治發(fā)熱常用之藥?!秱摗冯m有” “桂枝下
46、咽,陽盛則斃”之禁,但張老在臨床并未囿于此說,治療發(fā)熱已入里內伏少陽時,與柴胡配伍,共奏疏解透達之功;與生石膏配伍,則無性溫助熱之慮,因此常用獲微汗出而愈之效。尤其對發(fā)熱有肢節(jié)煩痛者,柴桂合用其效尤佳。若挾有痰濁溫邪者,桂枝用之更宜。因為痰濁濕邪屬陰,非陽不化,故用桂枝溫陽行氣,以助祛溫化濁、豁痰散結。因同時伍用清熱之劑,故大可不必擔心“陽盛則斃”。 《中國百年百名中醫(yī)臨床家叢書——張琪》
47、,名老中醫(yī)用藥心得——桂枝,言庚孚經驗:言老治療妊娠惡阻,善取桂枝,每于方中,習加桂枝。一般醫(yī)家,用之甚少?!R床一般用于風寒表證、痛痹、寒飲、蓄水、心陽不振、胸痹、虛寒胃痛以及寒證經閉、痛經等證。言老對《本經疏證》就本品之論,歸納為桂枝有和營、通陽、利水、下氣、行瘀、補中之功。言老認為,惡阻一證,其要莫過于阻。實阻者宜下、宜通、宜行;虛阻者,宜補中、宜和營。因此,無論虛實之阻,桂枝均能及,豈可不入湯煎乎?實則量宜重,虛者治宜緩。熱宜
48、輕取,寒宜重劑。此為入藥之要訣也。 《名老中醫(yī)醫(yī)話》石景亮經驗:桂枝是氣分藥,又是血分藥,既能解表,又能和營,既能化氣通陽,又能通絡止痛,還能降逆平沖,作用廣泛,可謂是能運用到下下內外表里諸多病證之藥。在桂枝的應用上,有人所謂”無汗不得用桂枝“之說,是
49、指桂枝湯而言,并非指桂枝一味而論。因此有人認為桂枝能“止汗”,實屬只看到現(xiàn)象,未窺探其本質的誤解。 《石景亮老中醫(yī)遣方用藥的經驗》,紫 蘇,類 別 植物原植物 唇形科植物紫蘇藥 材 地上部分,處方用名 紫蘇、蘇葉、蘇梗性味歸經 辛、溫。歸肺、脾經功效應用 紫蘇散寒兼理氣,風寒氣滯兩相宜 1 發(fā)汗解表——外感風寒,咳嗽痰多(杏蘇散)
50、 氣滯胸悶(香蘇散) ?。?行氣和胃 偏寒(配藿香、半夏、生姜) 脾胃氣滯、胸悶嘔吐 偏熱(配黃連、竹茹) 偏氣滯痰結(配半夏、厚樸)
51、 3解毒——魚蟹毒 ?。窗蔡ァ獨鉁硬话灿梅ㄓ昧俊〖宸?,3-10g。不宜久煎蘇葉與蘇梗的功效比較,,,名老中醫(yī)用藥心得——紫蘇,祁振華經驗:祁老認為,蘇葉性溫入血分,少用不發(fā)汗而能解肌散風,如外感風寒三、四日不解,常用荊芥穗配蘇葉,解表散寒。若表證兼胃寒者,用蘇葉可起宣肺散風寒、芳香止嘔、溫中和胃作用。
52、 《祁振華臨床經驗集》郝現(xiàn)軍經驗:紫蘇味辛性溫,功能發(fā)散風寒,行氣寬中,安胎,解毒。臨床發(fā)現(xiàn)紫蘇具有良好的化濁醒腦開竅作用。治療肝性腦病時,在清熱解毒藥中加用紫蘇可起到防治肝性腦病的作用。一般用量20~30g。 郝現(xiàn)軍,王冠民.臨床用藥心悟.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5,39(11):25,名老中醫(yī)用藥心得——
53、紫蘇,陳笑夫經驗:紫蘇葉,除了常用于治療感冒風寒,作為發(fā)散藥之外,還偏重于用來治療某些腹瀉(相當于過敏性結腸炎),而收良效。這種腹瀉,在急性發(fā)病后,往往余“毒”未清,常因飲食不節(jié),反復發(fā)作。遷延日久,遂致釀成慢性。該藥的適應范圍:主要是病人有可追憶的食物過敏史,并有類似急性胃腸炎的發(fā)病過程。引起發(fā)病的食物,主要是海產品中的蝦、蟹、蛤類及某些魚。急性發(fā)病是,腸鳴、腹痛、腹瀉、嘔吐,并有惡寒發(fā)熱等。重用紫蘇葉(帶莖)30g,配陳皮10g,加
54、焦山楂10g,焦麥芽10g,焦六曲10g,炒蒼術10g,姜川樸10g,干姜5g。此方應用一兩劑即獲顯效。但治療必須徹底,方可免于導致慢性。 到了慢性階段,腹瀉時發(fā)時止,一日數次,夾有黏液,腸鳴,腹痛綿綿,食欲減退。治療用藥,仍以紫蘇葉(帶莖)30g為主藥,配陳皮10g,并因證選用溫中、補陽、理氣等藥。如青木香3g、桔梗9g,山藥20g,蓮子15g,炒白芍15g,干姜3g,甘草9g,直至癥狀完全消失。
55、 《醫(yī)海拾貝——江蘇當代老中醫(yī)經驗選擇》,生 姜,類 別 植物原植物 姜科植物姜藥 材 根莖,處方用名 生姜、生姜皮、生姜汁、煨姜性味歸經 辛、微溫。歸肺、脾、胃經功效應用 生姜解表止嘔吐,溫肺止咳并解毒 ?。苯獗砩⒑飧酗L寒(本
56、品發(fā)汗力弱) 2溫中止嘔——“嘔家圣藥”,增強止嘔藥作用 胃寒嘔吐(小半夏湯) 各種嘔吐 胃熱嘔吐(配黃連、竹茹等) 妊娠嘔吐(配其他止嘔藥) 3溫肺止咳——風寒咳嗽、痰白清稀 4解毒——半夏、天南星等藥毒和魚蟹毒,,用法用量 煎服,3-10g生姜汁與生姜皮的功效比較,名老中醫(yī)用藥心得——生姜(張登如),產后飲食慎用生姜解
57、按本草皆云生姜性溫而散,產后血虧氣弱之人,豈可用此燥烈之品?而乃風俗習慣,產婦飲食,動輒投生姜調味,寒性之人,食之猶可;若熱性之人,食之如炎添薪,其害不可不知。故張老認為產后飲食應慎用生姜為佐料。曾治一產婦,產后即厚用生姜投入湯饌之中,數日后口干咽燥,仍強以食之,漸至心煩身熱,肌肉削瘦,不欲進食,此熱證已極,氣血消爍。此時恰好鮮梨上市,張老囑其多吃鮮梨,方挽頹勢。 產后有宜溫之說,故食物常用生姜作調味,嬰兒有宜熱之言,故襁褓
58、雖夏天亦如冬天之厚。為此俱多引起疾病。寒者溫之,熱者涼之,用需適宜,非謂生姜不可用。 林加梅,張登如老中醫(yī)用藥經驗介紹. 新中醫(yī),1997(sl):16,香 薷,類 別 植物原植物 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藥 材 地上部分,處方用名 香薷性味歸經 辛、微溫。歸肺、脾、胃經功效應用 香薷辛溫散暑寒
59、,化濕和中利水強 ?。卑l(fā)汗解表,和中化濕——陰暑證(香薷飲)夏月麻黃 夏月外感風寒,內傷暑濕,證見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嘔吐腹瀉等?。怖[——水腫、小便不利(薷術丸)用法用量 煎服,3-10g。冷服 利水消腫膿煎使用注意 表虛有汗忌用 陽暑證忌用,紫蘇、生姜與香薷的功效比較,麻黃與香薷的功效比
60、較,荊 芥,類 別 植物原植物 唇形科植物荊芥藥 材 地上部分,處方用名 荊芥、荊芥穗、荊芥炭性味歸經 辛、微溫。歸肺、肝經功效應用 荊芥辛散肌表邪,感冒癢疹及出血 1 解表——外感表證(性平和) 風寒者(荊防敗毒散) 風熱者(銀翹散)2 透疹 麻疹不透(透疹湯)
61、 風疹瘙癢(消風散)3 消瘡——瘡瘍初起兼有表證 偏風寒(敗毒散) 偏風熱(銀翹敗毒散)4 止血——吐血、紐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不宜久煎,,,,名老中醫(yī)用藥心得——荊芥,祁振華經驗:荊芥穗有清頭目、利咽喉、祛上焦風熱的
62、作用。因此荊芥為感冒、氣管炎、肺炎、扁桃體炎早期解熱散風之要藥。又荊芥穗辛散透達入血分,故兒科常用天麻疹、水痘、腮腺炎、風疹等疫毒感染之早期,有宣透之功。祁老還曾治療一例幼兒濕疹并發(fā)感染,高熱不退,用荊芥穗15g、黃連10g,水煎,內服四分之一,余下熏洗而獲愈。 《祁振華臨床經驗集》謝海洲經驗:荊芥有疏散風邪而能解除痙攣功效,與薄荷等份應用,粉碎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次服用
63、10g,每日3次,可用治感受風邪所致之口眼歪斜(面神經麻痹)。 《謝海洲臨床經驗輯要》,名老中醫(yī)用藥心得——荊芥,連介一經驗:荊芥穗一藥,體輕性揚,辛溫發(fā)散,解表退熱,又走血分,可除血虛發(fā)痙,發(fā)散而不傷氣,入血而不傷陰。雖其屬平庸之味,然臨床對證施之,確能獲神效。 新中國成立前,開封紙坊街房主高某之妻,產后發(fā)熱,住入教會醫(yī)院,欲求病速去,保母子平安。外國醫(yī)生予以大量西藥退熱之品
64、,并敷冰袋,圖降其熱,然其熱不退反增,以致壯熱神煩,病情日漸危重。乃延余求治。吾詳詢病情,細究病機,其證由產后受風,屬血虛表實,遂取荊芥穗9g,紅糖30g,囑以荊芥穗煎湯沖化紅糖,趁熱頓服。約1時許,汗出熱退,身涼神安,家中調養(yǎng)數日而盡愈,洋醫(yī)奇而不解。 中醫(yī)治病,絕非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而是據證施治,詳首席證候,明立治法,精當選擇藥。高氏之妻,時值產后,產后之人血虛多挾滯,血虛于內,寒閉于外。外國醫(yī)生不明此理,用發(fā)汗更傷氣
65、陰,施冰袋更增外寒,則病不愈反劇。吾雖以芥穗平庸之味,但發(fā)散適中,避麻、桂發(fā)汗太過之弊,又以紅糖為引,趁熱頓服,走氣入血,祛瘀化滯,去腐生新,甘溫益氣,補血散寒,二藥諧和,一表一里,氣陰復而寒邪卻,經脈暢而郁熱解,故而藥到病除。 《黃河醫(yī)話》,名老中醫(yī)用藥心得——荊芥,郝現(xiàn)軍經驗:臨床發(fā)現(xiàn)荊芥具有良好的軟堅散結作用,特別是治療皮膚表層的硬結腫
66、塊時,在大劑活血化瘀藥中配用荊芥,可引藥力走表以奏軟堅散結之功。中醫(yī)學認為,荊芥、羌活等氣味深長之藥俱能散結、辟惡,并能通達經絡,透肌膚,促進血液循環(huán)。此外,荊芥配夏枯草對頭部腫瘤效好。 郝現(xiàn)軍,王冠民.臨床用藥心悟. 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5,39(11):25劉弼臣經驗:小兒出疹必疾病喜用“
67、荊芥、連翹”。劉老常謂“清其表而涼其內,功在荊翹”。荊翹一方面是指荊芥和連翹兩味中藥,另一方面是指翁仲仁《痘疹金鏡錄》之“荊翹飲” 。 “荊翹飲”中只有“荊芥、連翹”兩味藥物,但卻可“外清表熱,內涼里熱”之雙解功效。因此,劉老甚喜用其治療小兒多種出疹性疾病,如小兒濕疹、小兒蕁麻疹、小兒風疹、小兒水痘等。 徐榮謙,等.劉弼臣教授臨證用藥特色精粹.
68、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7,22(10):693,名老中醫(yī)用藥心得——荊芥,周文川經驗:荊芥穗有入血搜風之功效。曾遇一新生兒(5天)患臍風,口噤不開,項背強直,家長相求治之,以期死里求生,當時因偏僻鄉(xiāng)村別無他藥可施,見其家中懸荊芥1捆,囑以荊芥穗半兩(15g),蟬蛻1兩(30g),煎水少少與之頻服。事隔3載又重逢,不期此兒活潑天真地給來客搬凳。家長告云,此兒當年服藥后,口噤、背強直頓消而愈。嗣后余又治3例“四六風”,
69、均以此法獲生。由此可知《本草綱目》云芥穗“入足厥陰”,《食性本草》稱謂“主血勞風氣” “祛風理血”不假。余佐蟬蛻,入血搜風之力捷妙。 《黃河醫(yī)話》張志禮經驗:(荊芥)配防風能入肌膚,宣散風邪,止癢之效更強,常用于治療急性蕁麻疹,風膚瘙癢癥等;配金銀花、土茯苓各等份研細末,再加熟地黃熬膏為丸,梧桐子大,每日早晚服百粒,茶水送下,可治疥瘡(《本草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