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外源抗黃矮病基因Bdv2的標記開發(fā)及對突變體的鑒定.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麥黃矮?。╳heatyellow dwarf disease,WYD)是小麥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蚜蟲傳播的大麥黃矮病毒(BYDV)引起,常造成巨大損失。小麥的近緣種—中間偃麥草對大麥黃矮病毒具有高度抗性,已至少包含三個抗黃矮病基因,分別定位于7St、7E、和2Ai—2染色體上。其中有一個基因被精確定位在中間偃麥草7X(St)染色體長臂端部,被命名為Bdv2。通過遠緣雜交與生物技術已將中間偃麥草的黃矮病抗性基因(Bdv2)導入普通小麥基

2、因組,選育出抗黃矮病的小麥.中間偃麥草易位系HW642等。為了檢測追蹤通過遠緣雜交導入小麥背景的外源染色體,使用含外源染色體的附加/易位系及其親本材料,基于小麥第七群已定位EST,開發(fā)外源染色體特異的EST—PCR標記,旨在快速有效地追蹤和檢測與小麥第七同源群抗黃矮病基因相連鎖的標記,本試驗共設計了75對基于定位在小麥第七同源群染色體上的EST引物,在AGE—PAGE—SSCP分離擴增產物,篩選出中間偃麥草抗黃矮病7XL染色體特異標記1

3、4對(比率是18.7%),標記開發(fā)結果表明,利用小麥已定位EST開發(fā)小麥近緣種特異的EST—PCR標記是可行的。而且這些EST—PCR標記不同于中間偃麥草2Ai—2染色體抗黃矮病基因,14個EST—PCR標記與Bdv2相連鎖的那條特異帶已經克隆測序并通過序列分析,結果指出這些特異帶的序列信息顯示了很高的同源性與原始wEST的序列,BLAST結果也顯示了這些序列分別編碼蛋白激酶P450,中心蛋白(RCA),轉導蛋白(G—蛋白亞基)和假定的

4、蛋白。 因攜帶Bdv2的中間偃麥草染色體片段與小麥部分同源染色體親緣關系遠、很難發(fā)生交換分離,難以精細定位Bdv2與分子標記之間的遺傳距離,分離抗黃矮病基因非常困難。然而,創(chuàng)造不同類型的抗黃矮病基因Bdv2感病突變體,可為Bdv2、分子標記精細定位、Bdv2基因分離和研究Bdv2介導的抗黃矮病機制提供堅實的材料基礎。本試驗采用兩種誘變方法獲得突變群體,一種是化學誘變劑甲基磺酸乙酯(Eethyl methanesulfonate)

5、EMS誘變處理小麥HW642種子,另一種60Co—γ輻射誘變小麥HW642雌配子成熟期(開花前2~3天)進行成株輻射,后與普通小麥雜交,將獲得的M2代材料接種毒蚜BYDV—GAV,進行了生物學性狀與一些農藝學性狀的鑒定,并對M2代接種進行表型感病鑒定,EMS表型發(fā)病變異率約為13.7%,在分子水平上,檢測突變頻率是7.3%;60Co—γ表型發(fā)病變異率約為10.7%,在分子水平上,檢測突變頻率是58.3%。部分感病突變體通過基因組原位雜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