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法對水稻產(chǎn)量和品質作用效果與機理的比較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為了進一步完善水稻高蛋白高產(chǎn)高必需氨基酸栽培技術,本研究采用田間裂區(qū)試驗探討了習慣栽培法、高蛋白高產(chǎn)栽培綜合技術體系(即綜合栽培)、綜合栽培改良Ⅰ(生物有機肥替代10﹪化學氮肥量)、綜合栽培改良Ⅱ(生物有機肥替代20﹪化學氮肥量)四種不同栽培法對水稻功能葉和籽粒碳氮代謝關鍵酶—硝酸還原酶、蛋白水解酶、谷草轉氨酶、蔗糖磷酸合成酶、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以及產(chǎn)量、糙米氨基酸組成及含量、糙米蛋白質含量與產(chǎn)量的影響。結果表明: 1.與習

2、慣栽培法相比,水稻綜合栽培改良Ⅰ能明顯提高功能葉硝酸還原酶、蛋白水解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和籽粒ADPG焦磷酸化酶及功能葉和籽粒中谷草轉氨酶活性,增強水稻氮素吸收、同化及氨基轉移的能力,促進功能葉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碳水化合物向蔗糖轉化及籽粒淀粉合成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水稻高產(chǎn)高蛋白高必需氨基酸的形成。 2.與綜合栽培改良Ⅱ、綜合栽培和習慣栽培法相比,水稻綜合栽培改良Ⅰ能明顯提高水稻產(chǎn)量、糙米中的蛋白質含量和蛋白質產(chǎn)量。綜合栽培改良Ⅰ早稻產(chǎn)

3、量達5767kg/hm2,分別比綜合栽培改良Ⅱ、綜合栽培和習慣栽培法提高了4.55﹪、6.15﹪、13.81﹪,晚稻產(chǎn)量達6108kg/hm2,分別提高了2.95﹪、5.31﹪、9.23﹪;早稻全氮和蛋白氮含量分別為19.63g/kg、19.32g/kg,晚稻全氮和蛋白氮含量分別為18.80g/kg、17.80g/kg,將全氮,蛋白氮折算為粗蛋白或蛋白質含量,則相當于早稻糙米粗蛋白含量提高了0.24、3.87、16.96g/kg,蛋白質

4、含量提高了0.24、4.70、17.08g/kg,晚糙米粗蛋白含量提高了5.00、7.85、18.98g/kg,蛋白質含量提高了4.22、6.31、18.86g/kg;早稻蛋白質產(chǎn)量達545kg/hm2,分別提高了8.13﹪、8.35﹪、34.57﹪,晚稻蛋白質產(chǎn)量達546kg/hm2,分別提高了7.69﹪、13.04﹪、31.57﹪。 3.與綜合栽培改良Ⅱ、綜合栽培和習慣栽培法相比,綜合栽培改良Ⅰ能明顯提高水稻糙米氨基酸總量以

5、及水稻第一、二、三限制性必需氨基酸賴氨酸、蘇氨酸、蛋氨酸的含量,改善糙米氨基酸的構成比例。與其它3種栽培法相比,其氨基酸總量為121.36g/kg,分別提高了8.36﹪、10.54﹪、67.54﹪,賴氨酸含量為4.84g/kg,分別提高了16.21﹪、18.34﹪、71.94﹪,蘇氨酸含量為4.48g/kg,分別提高了11.03﹪、11.72﹪、65.01﹪,蛋氨酸含量為1.55g/kg,分別提高了11.91﹪、12.32﹪、105.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