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學視角下魯迅小說三個英譯本的對比研究_14578.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借助接受美學中的期待視野、目標讀者等相關概念,通過對比研究,探討魯迅小說的三個英譯本的目標讀者和接受狀況。
   接受美學是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研究理論。該理論認為期待視野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變化而不斷刷新的,是人類知識經驗和智慧的動態(tài)積累。不同的譯者,因其文化背景、知識信仰、價值觀念、期待視野等方面的差異,會對文本的翻譯做出迥異的處理。不同文化背景的譯文讀者對同一作品有著不同的期待視野,讀者不是消極被動地

2、接受文學作品,而是能動的參與者。讀者的反應也影響著一部作品的接受狀況,因此譯者在翻譯中應考慮到讀者的期待視野,在文化背景和語言習慣上對目標讀者予以關照。
   本研究來自魯迅的部分小說,其作品在國內外文學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國內外共有18位譯者將之譯成英文。楊憲益的譯作在國內享譽最高,國外英譯中比較突出者則是威廉·萊爾和茱莉亞·羅威爾。目前國內對楊譯本研究較多,對國外的譯本研究較少,上述三位譯者來自不同的語言文化背景,創(chuàng)作

3、于不同的年代,對其譯作的對比研究具有可行性。本文重點不在于評論譯本的得失,而是探討譯者在翻譯策略和對目標讀者關照上的差異及其對譯作接受的影響。
   由于譯者生活的年代、國籍及其目標讀者定向的差異,他們在腳注、尾注;略譯、全譯;直譯、意譯的處理等策略及對目標讀者的關照上各有特點。楊憲益以直譯全譯為主,雖然附有部分腳注,但在許多文化背景的翻譯上存在省略的現象;萊爾以其生動的美語口語為特色,對文化背景的翻譯做了大量的補充,其腳注是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