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與牙髓細胞共培養(yǎng)對細胞增殖、礦化及IL-1β分泌影響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牙髓病、根尖周病是造成牙體組織損傷的的常見病,在世界范圍內均有較高的患病率。越來越多的基礎和臨床研究表明,牙體牙周損傷與全身健康有著密切的雙向關系。
  干細胞是一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及較強增殖能力的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的細胞。干細胞按照其來源可以分為胚胎干細胞和成體干細胞。2006年,日本學者通過轉染特定的基因組合將已分化的體細胞重編誘導產生一種新型多潛能干細胞,這種干細胞稱為誘導性多潛能干細胞。在牙齒再

2、生修復的研究領域,成體干細胞、胚胎干細胞和誘導性多潛能干細胞均已開始應用。
  胚胎干細胞來源于胚胎發(fā)育期的胚泡,可以在體外長期保持未分化狀態(tài),并具有分化為機體內任何一種體細胞的潛能,而成體干細胞則來源于已經發(fā)育成熟的組織,是一種多能干細胞或單能干細胞。
  牙髓干細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是存在于牙髓細胞(dental pulpcells,DPCs)內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及較強增殖能力的間

3、充質干細胞,為廣泛應用于牙體缺損修復研究的牙源性成體干細胞。DPSCs在齲損與牙髓損傷情況下作為替代成牙本質細胞的前體細胞,參與牙髓損傷修復。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one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一類非造血來源的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細胞。由于其具有向多種中胚層和神經外胚層來源的組織細胞分化的潛能,且具有來源損傷小、易恢復、易培養(yǎng)等優(yōu)勢,成為目前備受關注的干細胞。研究發(fā)現,BMSCs生理狀態(tài)下具有定向遷移到

4、多種組織的能力,其遷移至損傷區(qū)的能力更強且具有促進損傷修復的功能。在牙髓損傷修復研究中,亦發(fā)現BMSCs具有參與牙髓牙周損傷修復的功能。亦有學者通過BMSCs移植證明其具有參與修復牙體、牙周組織缺損的能力。
  干細胞的治療作用涉及干細胞的存活能力,調節(jié)微環(huán)境和旁分泌,動員和募集宿主自身的干細胞參與組織再生。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治療效果并不只是通過分泌具有生物活性的因子實現的,移

5、植的MSCs的另一個重要作用體現在其分化能力上。干細胞的定向分化為其發(fā)揮作用的重要方式,BMSCs可以根據其所處的環(huán)境主動轉化為相應類型的細胞。有研究指出干細胞的分化不僅涉及細胞所處的化學微環(huán)境,物理微環(huán)境對干細胞分化的影響也有著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BMSCs這一具有促進牙髓及多種組織損傷修復能力的間充質干細胞,可能通過物理接觸或者旁分泌方式對DPCs產生影響從而促進牙髓損傷修復,本實驗通過BMSCs與DPCs體外共培養(yǎng),探

6、究兩者共培養(yǎng)的可行性及其對細胞生物學性能的影響,為BMSCs的臨床應用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目的:本研究通過體外共培養(yǎng)探究BMSCs與DPCs共存情況下對細胞生物學性能的影響,為牙齒組織工程學選擇合適的種子細胞及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應用于臨床牙髓病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材料與方法:
  第一部分大鼠牙髓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
  4w齡SD大鼠經戊巴比妥鈉腹腔麻醉后脫頸處死,75%酒精浸泡15min,超凈臺內手術取出

7、下頜骨后浸泡于75%酒精5min,用含雙抗PBS溶液反復沖洗2-3遍洗凈酒精后剔除下頜骨表而肌肉組織。用鉗子夾碎硬組織,取出牙髓組織,剪除根尖1/3。將取得的牙髓組織剪成約0.5 mm×0.5 mm×0.5 mm大小組織塊后用含雙抗的PBS溶液沖洗兩遍,3mg/mLⅠ型膠原酶,37℃恒溫振蕩搖床消化約10min,至組織松散接觸。加入少量培養(yǎng)液,輕輕吹打,800 rpm離心3min,棄上清,洗去膠原酶。用牙科探針將組織碎塊移入培養(yǎng)瓶內,以

8、0.5cm間距均勻鋪于濕潤的培養(yǎng)瓶底,向瓶內加入4mL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養(yǎng)基,將培養(yǎng)瓶倒置,使組織塊與培養(yǎng)基暫不接觸,置于37℃、5%CO2的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4h后輕輕翻瓶,3d常規(guī)換液。原代細胞生長融合至80%時,傳代培養(yǎng)。
  第二部分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鑒定
  4w齡SD大鼠經戊巴比妥鈉腹腔麻醉后脫頸處死,75%酒精浸泡消毒15min,超凈臺內手術取出脛骨、股骨,用含雙抗PBS溶液反

9、復沖洗2-3遍后剔除骨表面軟組織。含雙抗的PBS反復沖洗脛骨股骨,剪開股骨、脛骨干骺端。注射器吸取DMEM/F12培養(yǎng)基反復沖洗骨髓腔以及干骺端,至骨干呈白色。洗出液800rpm離心3min,離心后棄上清,吸取含10%FBS的DMEM/F12培養(yǎng)基重懸細胞,1mL皮試針反復吹吸混勻細胞后移入25cm2培養(yǎng)瓶,37℃、5% CO2恒溫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棄去半小時內貼壁的細胞,將暫未貼壁的細胞移至另一培養(yǎng)瓶,24h首次換液,以后每3-4d更換培養(yǎng)

10、基。直到10d左右,細胞生長至約80%融合進行傳代培養(yǎng)。去除原培養(yǎng)基,用無菌PBS緩沖液緩慢沖洗三次,加入1mL0.25%含EDTA的胰酶消化1min左右,在倒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tài)的變化,當少量細胞變圓變亮即將慢慢脫離瓶底時,迅速加入2mL含10%FBS的DMEM/F12培養(yǎng)基終止消化,不吹打細胞,僅將已消化下來的細胞常規(guī)傳代培養(yǎng),棄去原培養(yǎng)瓶中未消化下來的細胞。
  重復上述傳代方法三次后,取第3代BMSCs,MTT法繪制細胞

11、生長曲線;流式細胞技術鑒定細胞的間質干細胞表面標志物的表達情況;以3×105/孔密度接種在6孔板培養(yǎng),待細胞生長密度達到80%后,加入DMEM/F12礦化誘導液(含10%FBS,0.1uM地塞米松,50uM維生素C,10mMβ-磷酸甘油),BMSCs礦化誘導14d后茜素紅染色,倒置顯微鏡下觀察成骨情況;以3×105/孔密度接種于6孔板中,待細胞生長密度達到80%后,更換為成脂誘導液(含10%胎牛血清的培養(yǎng)基加入1μM地塞米松,200μM

12、消炎痛,0.5mM IBMX,10μg/mL胰島素),隔3d換液。成脂誘導21d后,油紅O混合液染色,倒置顯微鏡下觀察脂滴的形成情況。
  第三部分接觸式共培養(yǎng)對細胞增殖及礦化能力的影響
  分別將第3代BMSCs和DPCs以及兩者1∶1比例混合細胞以5×103/孔的細胞量接種于96孔板,MTT法繪制細胞生長曲線比較接觸式培養(yǎng)對細胞增殖的影響。分別將第3代BMSCs、DPCs以及兩者1∶1比例混合細胞以3×105/孔密度接種

13、于6孔板中,待細胞生長密度達到80%后開始礦化誘導。誘導7d,14d后,收集提純各組總RNA,用qRT-PCR方法檢測OCN,OPN,ALP,DSPP等礦化相關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達。對經誘導的各組細胞進行茜素紅染色觀察鈣結節(jié)形成情況。
  第四部分接觸式共培養(yǎng)對細胞IL-1β分泌的影響
  分別將BMSCs、DPCs及按1∶1比例混勻的混合細胞分為三組,以3×105/孔細胞密度接種于6孔板,接種后第3d細胞生長密度達到8

14、0%左右后,更換為含LPS濃度分別為10ng/mL、100ng/mL的含10%FBS的DMEM/F12培養(yǎng)基,陰性對照組不加LPS。將LPS刺激2h及對照組的細胞提取總RNA,進行qRT-PCR檢測共培養(yǎng)對LPS刺激情況下細胞炎癥相關因子表達的影響。
  結果:1.成功分離培養(yǎng)大鼠牙髓細胞
  改良組織塊酶消化法原代培養(yǎng)3d左右,便有細胞從牙髓組織塊周圍遷出。大鼠牙髓細胞光鏡下排列較為集中,形態(tài)以多邊形為主,邊緣處細胞生長較

15、為稀疏,內部緊密處細胞較多??傮w上細胞形態(tài)呈多角形,細胞成簇生長,胞質豐富,細胞核圓,居中。傳代后細胞增殖較快,呈生長均勻的多角形、鋪路石樣細胞。
  2.成功分離培養(yǎng)鑒定大鼠BMSCs
  全骨髓貼壁法原代培養(yǎng)接種后鏡下可見大量大小不一呈圓形或類圓形混合細胞;24h后便有細胞開始貼壁,第4d左右可見明顯細胞克隆團塊形成;約10d左右,細胞密度達到80%左右融合時,可進行傳代培養(yǎng)。經三次傳代后,細胞呈均一的長梭形,排列成漩渦

16、狀成纖維細胞樣形態(tài),間雜少量亮圓形細胞,總體上細胞形態(tài)一致性增高。培養(yǎng)獲得的細胞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及成骨、成脂能力。流式細胞標志物檢測發(fā)現,造血干細胞表面表達的標志物CD34、CD45為陰性,陽性率低于1%,間充質干細胞表面標記物CD44、CD29、CD90均為陽性,雙峰。
  3.體外接觸式共培養(yǎng)對細胞增殖及礦化能力的影響
  兩種細胞以1∶1比例混勻接種,數小時后細胞貼壁良好,倒置顯微鏡下可見多角形細胞及長梭形細胞混合生

17、長,生長狀態(tài)良好。共培養(yǎng)組細胞增殖能力較單獨培養(yǎng)組明顯增強。qRT-PCR結果顯示,礦化誘導1w到2w各組細胞均表達RUNX2、ALP、OCN、OPN等礦化相關基因,且表達量隨著礦化時間的增長有增強趨勢。其中礦化誘導第二周,BMSCs的RUNX2、ALP、OCN表達量顯著升高,有顯著性差異(P<0.05)?;旌霞毎MRUNX2、ALP未見明顯升高,但OCN、OPN表達顯著升高,且高于其余各組。礦化誘導培養(yǎng)14d后,DPCs表達牙源性礦化

18、相關基因DSPP顯著升高,混合細胞組有升高趨勢,但無統(tǒng)計學差異。
  4.LPS刺激接觸式共培養(yǎng)的細胞對細胞IL-1β分泌的比較
  qRT-PCR結果顯示,BMSCs、DPCs及共培養(yǎng)組各組細胞在LPS刺激下表達IL-1β,且隨著LPS劑量增加表達量增高。其中,DPCs組相對表達較低,混合細胞組表達量較高。
  結論:1.運用改良組織塊酶消化法培養(yǎng)出原代大鼠DPCs,獲得的細胞具有較好增殖能力及良好礦化能力,為后續(xù)實

19、驗提供細胞學基礎。
  2.本研究通過相對直接的分離培養(yǎng)方法,培養(yǎng)出有較旺盛增殖能力的貼壁細胞,所獲細胞的表型和生物學特性與BMSCs相符合,為后續(xù)實驗提供穩(wěn)定、可靠的細胞來源。
  3.BMSCs與DPCs兩種細胞共培養(yǎng)可以在不減弱成牙能力的基礎上顯著提高細胞增殖力及礦化能力,從而促進組織損傷修復,為BMSCs促進牙髓組織再生提供基礎依據。
  4.BMSCs與DPCs共培養(yǎng)可影響細胞的抗炎性能,具體作用方式及作用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