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茄尼醇是一種九聚異戊二烯醇,廣泛存在于茄科植物中,含量以煙葉中最多,是合成輔酶Q10和維生素K2的必要原料,其本身也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本課題以廢次煙葉為原料建立了一套包括提取、皂化、結晶、樹脂純化等工藝的茄尼醇提取與純化方法。以茄尼醇的提取率和粗品純度為考察目標,采用有機溶劑熱提取方法,確定了適宜的提取條件為:提取劑正己烷、液固比14:1、浸取溫度50℃、搖床頻率175rpm、原料粒度20-40目。在此條件下提取率為91.42%,浸膏
2、純度為18.05%。為強化提取效果,采用了超聲輔助提取和氨浸預處理輔助提取新工藝,與傳統(tǒng)有機溶劑熱提取效果對比,超聲輔助提取明顯縮短了提取時間,而氨浸輔助提取提高了提取率和粗品純度。
以所得粗品浸膏為原料,研究了堿法、酶法皂化方法,轉(zhuǎn)化結合態(tài)茄尼醇為游離態(tài),提高了茄尼醇收率。結果顯示堿法皂化可使茄尼醇純度由18.05%提高到28.14%。進一步選擇甲醇作為溶劑進行重結晶純化,兩次結晶純度可達65.96%,4次重結晶,茄尼醇純度
3、可達91.85%。以65.96%茄尼醇為原料,利用NKA大孔吸附樹脂動態(tài)吸附,乙醇等度洗脫,可得純度為83%的產(chǎn)品。
在得到高純產(chǎn)物后,利用綜合光譜學方法(紫外可見吸收、熒光和同步熒光光譜、圓二色光譜)以及位點標記方法,在模擬人體環(huán)境下,系統(tǒng)、量化地研究了茄尼醇與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機理。利用熒光光譜數(shù)據(jù),計算了結合常數(shù)和熱力學參數(shù)(ΔH,ΔS,ΔG),進而通過對熱力學參數(shù)的分析得出,結合過程都是自發(fā)的,起主導作用
4、的結合力為氫鍵或者范德華力。利用紫外可見吸收、圓二色光譜分別分析了茄尼醇與HSA結合后,對HSA氨基酸殘基附近微環(huán)境以及α螺旋等結構的影響。選用華法林、布洛芬、地高辛三種位點標記物進行了位點競爭實驗,結果顯示,HSA結構中位點siteI(subdomainIIA)是其與茄尼醇的首要結合位點。根據(jù)能量傳遞理論,計算出了茄尼醇-HSA的結合距離(4.29nm),能量傳遞的發(fā)生具有很高的可能性。
利用同樣方法,考察了茄尼醇的重要衍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煙葉中茄尼醇的提取與分離研究.pdf
- 馬鈴薯莖葉中茄尼醇高效提取純化新工藝.pdf
- 廢次煙葉浸膏中純化茄尼醇的研究.pdf
- 從煙草中提取精品茄尼醇的研究.pdf
- 從廢次煙葉中提取茄尼醇的研究.pdf
- 茄尼醇的制備研究.pdf
- 茄尼醇的合成研究.pdf
- 煙草中茄尼醇的測定、浸提和純化研究.pdf
- 廢次煙葉中茄尼醇的提取提純工藝研究.pdf
- 廢次煙葉中提取分離茄尼醇的工藝研究.pdf
- 酶法提取茄尼醇及有機體系中酵母轉(zhuǎn)化茄尼醇產(chǎn)CoQ-,10-的研究.pdf
- 南瓜尼的合成及其與聯(lián)苯胺的相互作用研究.pdf
- 綠茶中EGCG提取純化方法及其與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pdf
- 動態(tài)皂化萃取、結晶與柱層析法結合提取茄尼醇的研究.pdf
- 超臨界萃取技術提取煙草中茄尼醇的工藝研究.pdf
- 廢次煙葉中茄尼醇的提取、分離技術研究.pdf
- 亞麻籽環(huán)肽分離純化及其與金屬離子相互作用研究.pdf
- 萃取和結晶與柱層析結合提取高純度茄尼醇.pdf
- 蘆薈大黃素、低聚殼聚糖與HSA的相互作用.pdf
- 低毒水溶性量子點與HSA相互作用機制及其分析應用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