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民眾抗爭動員研究——以利益取向與價值取向的抗爭動員為比較視角.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著名學者丁學良在《辯論“中國模式”》一書中寫道:“過去二十余年來中國所有‘維穩(wěn)’方面的演進發(fā)展,都立足于一個基本判斷:企圖推翻本政權的個人和組織太多樣、太復雜、太頑固、太隱蔽、太有資源、太有能力、太與時俱進、太不可輕視。因此,‘維穩(wěn)’機構必須每時每刻準備反擊,最好是先發(fā)制人。”這種判斷是否屬實?政府的應對又是否有效?這就需要評估和分析我們社會中民眾抗議的動員能力。對民眾抗爭動員進行分析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抗爭政治理論里,對民眾動員能力

2、的研究,主要體現在“動員結構”的分析中,所謂“動員結構”,就是促成集體行動參與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管道,而這種管道就是社會運動組織以及事先存在的人際網絡,“動員”就是創(chuàng)造動員結構、以及準備和執(zhí)行抗議行動、向運動的表演者和公眾傳達可見的運動成果的過程。動員需要諸如人力、金錢、知識、框架、技巧,以及及時通報運動進展信息以影響他人的技術工具等資源。
  本文主要采用抗爭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對民眾的抗爭動員進行分析和研究,從一些已有的學術文獻中

3、選取田野調查案例進行分析。由于民眾的抗爭類型紛繁復雜,需要選取一個角度對其進行動員的分析與比較。于是,筆者將我國當下的民眾抗爭類型分為“價值取向”和“非價值取向”兩種類型,劃分的標準主要是從表達抗議訴求的主體和訴求內容受惠主體是否一致,如果表達抗議訴求的主體與受惠主體是一致的,那么這種抗議行動取向就是“非價值取向”的抗議行動;如果表達抗議訴求的主體與受惠主體并不一致,參與者有為他人爭取利益的追求,那么這種抗議行動取向就是“價值取向”。為

4、了進一步表述“非價值取向”的內涵,筆者用“利益取向”來替代“非價值取向”這個概念,具體而言,如果一件抗議事件的目標指向是為了爭取自身利益(主要是物質利益),比如要求提高征地補償款、要求不要在其居住點附近修建垃圾場、要求為其提供生活保障等等,這種抗議行動取向就是“利益取向”;如果一件抗議事件的目標指向是為了爭取社會公道、要求政府的公正對待,或者自由、民主等一些普世價值,那么這種抗議行動取向就是“價值取向”。但有些情況下,參與者中會出現一部

5、分是為了自身利益參與抗議行動,另一部分是為了一種社會公平、公正而參與抗議行動,因此,筆者又進一步區(qū)分出四種抗議類型:純粹利益取向的抗爭行動、純粹價值取向的抗爭行動、利益取向中出現價值取向的抗爭行動和價值取向中出現利益參與的抗爭行動。
  本文在四種抗議類型中分別選取一些典型案例對其進行動員分析,主要從動員結構、動員主體、動員技術、動員機制四個角度對這四種抗議行動進行動員分析,得出的主要結論是:第一,在動員結構上,利益取向的動員結構

6、是一種“圈”狀動員結構,緊密而狹窄;而價值取向的動員結構是一種“網狀”動員結構,疏散而廣闊;第二,在動員主體上,利益取向者和價值取向者都具有一定的動員主體秘密性、主要由積極分子發(fā)動動員的特點,但價值取向的民眾抗爭動員體現地更為明顯,動員主體擁有的資源越多,秘密性程度就越低;第三,在動員技術上,利益取向者的動員技術側重于尋求問題的解決;而價值取向者的動員技術側重于喚起更多人的參與。利益取向的抗爭行動在人力資源的獲取上更具備優(yōu)勢,而價值取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