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煮散顆粒的藥學部分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藥煮散是湯劑的一種,遵循中醫(yī)辨證論治的基本理論,既保持湯劑優(yōu)勢,又具有節(jié)約藥材、縮短煎煮時間、攜帶方便等特點。而中藥煮散顆粒作為中藥煮散的發(fā)展產物,是一種以節(jié)約藥材、時間、能源為核心目的的新型飲片。本論文在傳統(tǒng)中藥煮散理論的指導下,結合現(xiàn)代制劑技術,遵循改變藥物粉碎粒度等物理狀態(tài)而不改變藥物療效的原則,以中藥薄荷為研究對象,研究了其煮散顆粒的制備工藝、質量標準及臨床應用的煎煮條件等,并與傳統(tǒng)飲片進行化學成分對比研究,為研制薄荷煮散顆粒

2、奠定了基礎。
  薄荷煮散顆粒制備工藝的研究:首先,以成型性、干膏收率、濾過性和薄荷揮發(fā)油含量為指標,篩選了制備薄荷煮散顆粒的最佳粉末粒度;其次,以成型難易、顆粒外觀性狀和脫粉情況為指標,考察了薄荷煮散顆粒制備成型的加水量;最后,以薄荷煮散顆粒的含水量、薄荷揮發(fā)油的含量和顆粒外觀性狀為指標,考察了薄荷煮散顆粒的干燥時間。為進一步確保薄荷煮散顆粒成品質量的穩(wěn)定性,為中試研究和大生產奠定基礎,以休止角和堆密度為評價指標,對薄荷煮散顆粒

3、的流動性和密度進行了考察;以臨界相對濕度為評價指標,對薄荷煮散顆粒的吸濕性進行了考察。確定薄荷煮散顆粒的制備工藝為:取薄荷飲片粉碎成中粉1000g,按0.6ml/g均勻噴水,充分混勻后制得軟材,采用擠出制粒法(10目篩)擠壓制得薄荷煮散顆粒粗制品,置45℃烘干干燥150分鐘,取出,整粒,即得薄荷煮散顆粒。
  薄荷煮散顆粒質量標準的研究:以薄荷腦和薄荷對照藥材為對照,建立了薄荷煮散顆粒薄層色譜鑒別方法;以蘆丁為對照品,建立了薄荷煮

4、散顆??傸S酮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測定方法;按《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有關規(guī)定,對水分、總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粒度進行了檢查。暫定薄荷煮散顆粒含薄荷揮發(fā)油不得少于0.6%(ml/g),總黃酮以無水蘆丁(C27H30O16)計,不得少于0.25%,水分不得超過10.0%,總灰分不得超過6.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過3.0%,不能通過一號篩與能通過五號篩的顆??偤筒坏贸^15%。
  薄荷煮散顆粒臨床應用煎煮條件的研究:以薄荷煮散

5、顆粒中主要有效成分薄荷揮發(fā)油的含量、總黃酮的含量和干膏收率為評價指標,通過正交設計和綜合加權評分法,對薄荷煮散顆粒的加水量、浸泡時間和煎煮時間等煎煮條件進行了較系統(tǒng)的研究,確定了最佳煎煮工藝為:加6倍量水,浸泡15分鐘,煎煮15分鐘。
  薄荷煮散顆粒與傳統(tǒng)飲片的化學成分對比研究:以不同時間點薄荷總黃酮含量、薄荷揮發(fā)油含量和干膏收率為指標,綜合加權評分并繪制薄荷煮散顆粒和傳統(tǒng)飲片的煎出曲線,初步確定薄荷煮散顆粒和傳統(tǒng)飲片間的劑量關

6、系為:薄荷煮散顆粒1g約為傳統(tǒng)飲片1.5g。
  薄荷煮散顆粒穩(wěn)定性的初步研究:以性狀、水分、粒度檢查、含量測定、微生物限度檢查為指標,對三批薄荷煮散顆粒進行了穩(wěn)定性考察,試驗結果表明,薄荷煮散顆粒在室溫條件(溫度25℃±2℃,相對濕度60%±10%)下放置3個月后,與0月相比,其各項指標均符合規(guī)定,表明本品穩(wěn)定性良好。
  試驗結果表明,本文的薄荷煮散顆粒制備工藝合理可行,質量標準基本完善,成品的煎煮效果優(yōu)于傳統(tǒng)飲片,且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