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頭人認同到階級認同:土改中“嘎家”政治意識的再造——以小涼山彝族聚居區(qū)的口述史調查為依據.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949年前后的土地改革運動,是一個“農民獲得土地,黨獲得農民”的過程,是當代中國農民政治認同形成的起點。土地改革運動前農民有的是鄉(xiāng)土意識和家族認同,黨通過土地改革,成功地把階級概念植入到鄉(xiāng)村社會,并在農民頭腦中催生出了階級意識,再造了農民的政治意識,使農民產生了階級認同,并進而產生出對黨和國家的認同感,這也是中國構建現(xiàn)代國家的主要途徑和方式。
  筆者有幸參與了中國農村研究院開展的土改口述史專項調研,先后兩次深入云南小涼山彝族腹

2、地進行調研。了解到小諒山彝區(qū)與四川的大涼山彝區(qū)一樣,在民主改革前夕,仍處于奴隸制社會發(fā)展階段。彝族社會劃分為“諾”(黑彝,奴隸主)、“曲諾”(依附民)、“安家”(守門奴隸)和“呷西”(家內奴隸)三個等級,整個彝區(qū)都處于黑彝奴隸主家支頭人的統(tǒng)治之下。“嘎家”就是對這里奴隸的地方性稱謂,包括“安家”和“呷西”。奴隸“嘎家”由于對奴隸主的歷史性人身依附關系,只知自己是家支頭人的奴隸,和頭人是一個經濟生活的共同體,只有對家支頭人“諾”的認同,并

3、沒有意識到自身是受剝削奴役的奴隸階級。經過建國初期的土改運動,階級意識的植入,處于傳統(tǒng)血緣等級制社會結構中的嘎家產生了階級意識的覺醒,并進而產生了對階級意識的認同。文章就是試圖探討:“嘎家”的政治認同意識是如何成功從等級意識轉變到階級意識的?
  本文以小涼山彝區(qū)的口述史調研為例,并結合檔案資料和口述資料,首先探討了嘎家對家支頭人的依附關系和傳統(tǒng)性認同,其次論述了工作隊成功植入階級意識,改造嘎家的傳統(tǒng)觀念,最后一部分從經濟、政治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