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藥學概述,第一章 中藥學的起源和中藥學的發(fā)展第二章 中藥的產地和采集第三章 中藥的炮制第四章 中藥的性能第五章 中藥的配伍第六章 用藥禁忌第七章 用藥劑量與用法,第一章 中藥學的起源和中藥學的發(fā)展,,藥品的概念,藥品:是指用于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調節(jié)人的生理機能并規(guī)定有適應癥、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包括化學原料藥及其制劑、抗生素、生化藥品、放射性藥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診斷藥品、中藥材、中藥飲片及中成藥等。,
2、明確幾個概念,中藥中藥學本草,幾個誤區(qū),出產于中國的藥中醫(yī)醫(yī)生使用的藥物天然藥物,中藥的概念,中藥是指是在中醫(yī)藥理論指導下, 認識和使用的藥物。粗略地分為植物藥、動物藥、菌物藥、礦物藥以及這些藥物的加工品。,訶子,澀腸止瀉,斂肺止咳,利咽開音 ——作為中藥百藥之王,補虛 ——作為蒙藥、藏藥,,中藥學——是研究中藥基本理論和各味中藥的來源、采制、性能功效
3、及應用方法等知識的一門學科。本 草——又稱本草學,是我國傳統(tǒng)藥學的古代稱謂,我國相沿將藥學稱為本草。 “草藥”,中藥的起源和中藥學的發(fā)展,先秦時期秦漢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宋金元時期明代清代,早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在采集食物的過程中,經過無數(shù)次的口嘗身受,逐步認識到哪些植物可以食用,哪些植物可以治療疾病,初步積累了一些關于植物藥的知識,形成了原始的食物療法和藥物療法。,一 、先秦時期,1.中藥的起源:“神農嘗百
4、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生動而形象地概括了藥物知識萌芽的實踐過程,古有“藥食同源” 之說。2.各類藥物發(fā)現(xiàn)的歷史背景:①最早的先民多以植物充饑→發(fā)現(xiàn)植物藥;②進入氏族社會,弓箭的發(fā)明和使用,人們較多地接觸動物→逐漸了解動物藥;③原始社會后期,采礦和冶煉的興起→發(fā)現(xiàn)了礦物藥。,,文物考古表明,在數(shù)千年的鐘鼎文中,已有“藥”字出現(xiàn)。,“治病草,從草,樂聲?!薄墩f文解字》,“藥”,,西周時已有專業(yè)的“醫(yī)師”。,“醫(yī)師掌醫(yī)之政令,聚
5、毒藥以供醫(yī)事?!?—《周禮·天官冢宰》,,《詩經》中涉及的植物和動物共300多種,其中不少是后世本草著作中收載的藥物。,“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采薇》,,《山海經》載有100余種動物和植物藥,并記述了它們的醫(yī)療用途。,,《五十二病方》載方藥300個,涉及藥物240余種。,二 、秦漢時期,最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神農本草經》成書時間:大
6、約為東漢末年,不晚于公元二世紀。主要內容:各論載藥365種,分為上、中、下三品。,藥有三品,樸實有驗,歷用不衰,學術價值,現(xiàn)存最早的藥學專著,初步奠定了藥學理論基礎。系統(tǒng)地總結了漢代以前的藥學知識,是研究當時醫(yī)藥情況的重要文獻,該書對后世藥學的發(fā)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被奉為四大經典之一。許多中藥學的基本理論和編寫體例都是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三 、魏晉南北朝時期,最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本草經集注》成書時間及作者:為南北朝梁
7、時陶弘景所輯。主要內容:全書七卷,分為序論和各論兩部分。各論收藥730種。按藥物自然屬性分類的方法,將所載藥物分為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七類。,學術價值,反映了南北朝時期的主要藥學成就對藥材本身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對藥物的應用及藥性理論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 首創(chuàng)了按藥物自然屬性分類的方法。,三 、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炮炙論》成書時間及作者:南朝雷敩所著。主要內容:收錄了300種藥物的炮制方法??梢?/p>
8、提高藥效,減輕毒、烈之性。學術價值:為我國第一部有關炮制學方面的專著,它標志著本草新分支學科的產生。,四、隋唐時期,最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新修本草》成書時間及作者:成書于公元659年,由蘇敬、李勣等主持編纂 。主要內容:全書共54卷,收藥844種。分藥圖、 圖經、本草三部分。 學術價值: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采用了圖文對照的撰寫方法,開創(chuàng)了世界藥學的先例,反映了當時高度發(fā)展的藥學成就,對后世的本草具有深刻影響。,《新
9、修本草》,該書公元731年即傳入日本,并廣為流傳。,“凡醫(yī)生皆讀蘇敬新修本草” ——《延喜式》,四、隋唐時期,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本草拾遺》作者:陳藏器主要內容:在《新修本草》基礎上增補了大量民間藥物 (692種以上)。尤其是按藥物功用特點分列為宣、通、補、瀉……等10類。學術價值:為中藥按功效分類的發(fā)端。,唐朝已開始使用動物組織、器官及激素制劑,羊肝治療夜盲人胞強壯身體羊靨治甲狀腺,五、宋金元時期
10、,最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證類本草》成書時間及作者:公元1082年。唐慎微著。主要內容:以《嘉祐補注本草》《本草圖經》為基礎,廣泛收錄其他文獻中的藥學資料,收藥1558種藥后附列單方3000首。學術價值:方藥兼收,圖文并茂 ,首開方藥相互印證的先例。因保存了大量早已亡佚的文獻資料,文獻價值極大。,六、明 代,最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本草綱目》成書時間及作者:公元1578年。李時珍著。主要內容:全書52卷,分序例和各論兩大部分。
11、 對本草史和中藥基本理論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總結和發(fā)揮。載藥1892種,按自然屬性分為16部60類。附方11000多首.并有附圖1100多幅。,學術價值,該巨著集我國16世紀以前藥學成就之大成,在訓詁、歷史、地理、植物、動物、礦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該書十七世紀末即傳播海外,對世界自然科學也有舉世公認的卓越貢獻。,七、清 代,最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本草綱目拾遺》成書時間及作者:公元1765年。趙學敏著。主要內容:10卷,載藥
12、921種,較《本章綱目》新增716種。,學術價值,增收了大量民間藥和外來藥,對《綱目》進行了重要的補充,并訂正了《綱目》中的錯誤??偨Y了16~18世紀的藥學新成就,保存了一批今已散佚的方藥書籍的部分內容,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冬蟲夏草:補腎助陽,補肺止血化痰,胖大海:清熱潤肺,利咽解毒,潤腸通便,金錢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散瘀消腫,肝膽結石泌尿系結石;熱淋;黃疸;瘡毒癰腫;毒蛇咬傷;跌打損傷,,,,,西洋
13、參:補肺降火,養(yǎng)胃生津,八、民國時期,《中國藥學大辭典》(1935年)作者:陳存仁學術價值: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響的大型藥學辭書。,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醫(yī)。師從姚公鶴、 章太炎。在上海中醫(yī)專門學校畢業(yè)后,師從名中醫(yī)丁甘仁、丁仲英父子。擅長內科、婦科及針灸科。,九、當代本草成就,著作:《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藥志》、《中藥大辭典》等等。1956年起,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和南京等地相繼建立了中醫(yī)學院。1978年以來相繼
14、招收了中藥學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第二章 中藥的產地和采集,,中藥的產地,中藥的來源,除部分人工制品外,主要是天然的動物、植物和礦物。中藥的產地是影響藥材質量的重要因素。,道地藥材,是優(yōu)質藥材的專用名稱,其特點有:歷史悠久產地適宜品種優(yōu)良產量宏豐炮制考究療效突出帶有地域性,道地藥材,河南的地黃、山藥、菊花、牛膝四川的黃連、川芎、附子、貝母、烏頭江蘇的薄荷、蒼術廣東的砂仁、陳皮東北的人參、細辛、五味子云南的茯苓
15、浙江的貝母山東的阿膠,中藥的采集,全草類:一般在枝葉茂盛的花前期或初見花時采收。此時莖葉有效成份含量最高。不用根者,割取地上部份:益母草、青蒿、薄荷、藿香等。連根用者,連根拔起:車前草、蒲公英、敗醬草、白花蛇舌草等。特殊采用:茵陳嵩以幼嫩全草入藥,忍冬藤莖葉同時入藥。,葉類,葉類藥材,大多在將開花至花盛開時采收。此時植物生長極盛,有效成份含最高,藥力雄厚,應及時采收。如艾葉、荷葉、番瀉葉、羅布麻等。少數(shù)藥材例外,如桑葉,宜
16、深秋或初采收,習稱“霜桑葉”或“冬桑葉”。,花類,在植物開花時采集,花蕾大多次第形成和開放,故應分批采摘。即開即采:菊花、月季花、洋金花、旋覆花等?;ü谟牲S轉橙紅時采:紅花。采含苞待放的花蕾:槐花、金銀花、辛荑等。花完全開放時采:蒲黃等花粉類藥材。,果實、種子類,果實成熟時或將成熟時采:山楂、枸杞、川楝子等。幼果入藥:枳實、青皮等。分次采成熟果實:瓜蔞。容易變質果醬,晴天清晨或傍晚采:桑椹、枸杞、覆盆子等。不宜過熟。,動物
17、類藥物的采收,動物類藥材因品種不同,采收各異。其具體時間,以保證藥效及容易獲得為原則。桑螵蛸應在三月中旬采收,過時則蟲卵已孵化。鹿茸應在清明后45-60天截取,過時則角化。驢皮應在冬至后剝取,其皮厚質佳。小昆蟲等,應于數(shù)量較多的活動期捕獲,如斑蝥于夏秋季清晨露水未干時捕捉。,礦物類藥物的采收,礦物類藥材大多可隨時采收。,第三章 中藥的炮制,,炮制的目的,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副作用增強藥物的作用,提高臨床療效改變藥物的性能或功
18、效,使之更能適應病情的需要改變藥物的某些性狀,便于貯存和制劑純凈藥物,保證藥材的品質和用藥準確及矯臭、矯味,以便于服用,炮制的方法,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治其他治法,修治,純凈處理粉碎處理切制處理,枇杷葉,石韋,水牛角,天麻,水制,火制,炒—炒黃、炒焦、炒炭。土炒白術、米炒斑蝥炙—蜜炙黃芪、酒炙川芎、醋制香附鍛—煅牡蠣、煅石膏、煅血余炭、煅棕櫚灘煨—面裹煨、紙裹煨、直接煨烘焙—微火加熱,使之干燥,水火共制,煮—醋煮芫
19、花、酒煮黃芩蒸—蒸制熟地、蒸茯苓、蒸桑螵蛸淖—淖杏仁、淖馬齒莧淬—醋淬自然銅、鱉甲,其他制法,制霜—巴豆霜、西瓜霜發(fā)酵—神曲、淡豆豉發(fā)芽—谷芽、麥芽,第四章 中藥的性能,,中藥的性能,中藥的性能是中藥基本理論的核心部分,是用中醫(yī)藥理論對中藥作用的性質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主要包括如下幾方面,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毒性,四氣,“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本經》,五味,辛—能散、能行,有發(fā)散
20、、行氣、行血作用。麻黃、薄荷、木香、紅花。甘—能補、能緩、能和,有補益、緩急止痛、調和藥性、和中作用。人參、飴糖、甘草。酸—能收、能澀,有收斂固澀作用。山茱萸、五味子、五倍子。苦—能瀉、能燥。大黃、杏仁。咸—能軟、能下,有軟堅散結和瀉下作用。海藻、昆布、鱉甲。,升降浮沉,指藥物作用于人體上、下、表、里的四種趨向而言。,歸經,是說明某種藥物對某些臟腑經絡的病變具有選擇性的治療作用,是定位、定向的藥性理論。,中藥毒性,是指藥物對機體
21、的傷害性,是反映藥物安全程度的一種性能。,第五章 中藥的配伍,,,配伍是指有目的按照病情需要和藥性特點,有選擇的將兩味以上藥物配合同用。,,前人把單味藥的應用同藥與藥之間的配伍關系稱為藥物的“七情”。,“藥……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和視之。”——《神農本草經》,單行,“清金散”——黃芩——肺熱咳血,,“獨參湯”——人參——大補元氣,回陽固脫,相須,兩種功效相似的藥物合用,能取
22、得協(xié)同作用而互相促進療效。如石膏配知母、大黃配芒硝、全蝎配蜈蚣。,全蝎,相使,兩種不同功效的藥物合用,一藥為主,一藥為輔,輔藥能增強主藥的療效。如黃芪配茯苓、雷丸配大黃。,雷丸,相畏,兩種藥物合用后,一種藥物能抑制另一種藥物的烈性或毒性。如半夏畏生姜。,半夏,相殺,一種藥物能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如綠豆殺巴豆毒;防風殺砒霜毒。,巴豆,相惡,兩種藥物合用后,一種藥物可以減弱或破壞另一種藥物的功效。如生姜惡黃芩;人參惡萊菔子。,萊菔子,
23、相反,兩藥合用后,能增強原有的毒副作用或產生新的毒副作用。如烏頭反半夏。,烏頭,第五章 用藥禁忌,,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芨攻烏;藻戟遂芫俱戰(zhàn)草,諸參辛芍叛藜蘆。注:半夏、瓜蔞(天花粉)、貝母、白蘞、白芨 反烏頭。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反甘草 。人參、黨參、沙參、玄參、丹參、苦參、細辛、芍藥反藜蘆。,十九畏,硫黃畏樸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砣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烏、草烏畏犀角
24、,人參畏五靈脂,官桂畏赤石脂。,妊娠用藥禁忌,一類是藥性劇烈,影響孕婦和胎兒安全的,必須禁用,其中包括毒藥、瀉藥、大熱藥和破血藥等,如水銀、砒石、芒硝、巴豆、牽牛、大黃、烏頭、藜蘆、大戟、芫花、商陸、麝香、干漆、茜根、牛膝、桃仁、紅花、三棱、塵蟲、水蛭、虻蟲、芫花、斑蝥等破血耗氣的藥品,都可能引起墮胎。,,另一類是藥性比較和緩,但對妊娠有妨礙,也須謹慎使用,其中包括辛溫香竄藥、消導藥和利尿藥等,如肉桂、厚樸、天南星、山楂、瞿麥、冬葵子、
25、車前子等??梢姡湃藢θ焉镉盟幏浅I髦?。,服藥時的飲食禁忌,熱性病忌食辛辣、油膩、煎炸類食物;寒性病忌食生冷;胸痹忌食肥肉、脂肪、動物內臟及煙酒;脾胃虛弱忌食油炸粘膩、寒冷固硬、不易消化之物;皮膚病忌食魚蝦蟹等腥膻發(fā)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中藥的煎煮方法,煎藥器具選擇煎藥用水量煎煮用火煎煮次數(shù)、煎出量煎煮時間分類煎煮,煎藥器具選擇,煎藥多選用陶制品(如砂鍋)作煎藥器具,也可用不銹鋼鍋,但其傳熱速度太快,有些飲片易粘鍋,煎
26、藥時要勤攪動。,,銅、鐵、鋁、錫制成的容器化學性質不穩(wěn)定,藥物所含的鞣質、黃酮、香豆精、蒽醌等多酚類物質(常為藥物的有效成分)極易與其釋放的金屬離子結合或受其催化發(fā)生氧化,使藥液顏色加深,或產生異味。朱砂等則可與銅、鐵、鋁等反應,生成有毒的游離汞。鋁與有機酸反應,產生的有機鋁隨藥液進入人體,在肝、腎、腦組織中蓄積后危害健康,能誘發(fā)或加重老年癡呆。,煎藥用水量,煎藥時可選用自來水、井水或干凈的溪水煎煮中藥,也有以酒浸漬藥材者。加水量以
27、水沒過藥面(飲片適當加壓后)2厘米為度。,煎煮用火,一般先大火煮沸,再改小火,以免藥汁溢出及過快熬干。對質地輕、具有升散、易揮發(fā)的藥,如花、莖、葉等,大火煎,沸后改小火煮10分鐘即可。對質重、具有沉降、滋補類藥,如根、塊、礦物質等,大火煮開后,小火慢煎約50分鐘,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在藥液之中。某些中藥只有經過小火慢煎才能降低或解除其毒性,如烏頭、狠毒等。而解表藥、清熱藥、芳香藥,要用大火快煎,否則,會使有效成分損失過多,或改變其
28、藥性。,煎煮次數(shù)、煎出量,每劑一般需煎2次。對一些較難煎出有效成分的藥料如礦物藥、貝類藥等,則需煎3次。成人每帖中藥煎出藥液量一般以200毫升為度,具體方劑遵醫(yī)囑。,煎煮時間,煎煮時間應根據(jù)藥材成分的性質,藥材質地,投料量的多少,以及煎煮工藝與設備等適當增減。一般來來說,解表藥頭煎10—15min,二煎10min滋補藥頭煎30—40min,二煎25—30min;一般性藥,頭煎20—25min,二煎15—20min。,分類煎煮,
29、先煎:一些質地堅硬的貝殼、礦石類藥材,如石膏、牡蠣、龍骨、玳瑁、生鱉甲、寒水石等,較其他藥先煎15~30分鐘,水牛角則要先煎3小時。劇毒藥如生南星、生半夏及生川、草烏等,提倡先煎2小時以上,至去白芯,且口嘗無麻舌感為度。,玳瑁,牡蠣,,后下:煎藥完成前3~5分鐘將規(guī)定的藥味放入,一般針對含揮發(fā)性或熱穩(wěn)定性差的成分的中藥,如薄荷、砂仁、降香、白豆蔻、陽春砂、魚腥草、沉香等。,,包煎: 煎藥時使用紗布寬包,常針對一些細小、有絨毛的飲片,如
30、車前子、葶藶子、海金沙、蒲黃、巴豆霜、苦杏仁霜、百草霜、旋覆花、枇杷葉等。,旋覆花,蒲黃,,凡貴重、數(shù)量少和揮發(fā)性強的藥物,如珍珠和三七不需煎煮,只要將藥物研成細末,再用煎好的藥液沖服即可。而對人參、鹿茸等,為了減少損失,另煎煮。有些膠、糖類藥物(如阿膠和飴糖)溶解后粘度較大、泡沫多,煎時會結底焦化,并影響其他藥物有效成分的煎出,所以也應該將這類藥物溶于已煎好的藥液中。有效成分容易浸出的藥物,如肉桂末,最好是將其制作成片,放入有蓋
31、的容器中用沸水浸泡后服用。,濾取藥汁,濾取藥汁是煎煮中藥的最后一道程序不可小視。首先應該將煎好的藥鍋離火3分鐘后濾取藥汁,不要等待藥液冷卻后取汁,因有些藥的有效成分冷卻后變成大顆粒容易沉淀而被棄之。濾藥一定要用紗布網罩,可以去除藥汁中的雜質,尤其對有絨毛的藥物,容易刺激患者咽喉而致咳嗽、惡心,通過紗布濾藥很有益處。,注意事項,煎煮前不必清洗方劑中有些藥味以粉末狀態(tài)存在,如龍骨、牡蠣等,煎煮水洗將造成粉末部分或整個流失而影響療效。
32、水洗可致水溶性有效成分流失而降低藥效。飲片中的粉塵多為藥粉,煎藥可殺死病原微生物,患者大可不必圖干凈而于煎煮前沖洗飲片。,,煎煮前先預浸一般將飲片用冷或溫水浸泡30~60分鐘后再煎煮。飲片如未經預浸而直接煎煮,表面受濕熱急劇膨脹,堵塞孔道,水分不能進入飲片內部,不利于藥效成分的煎出。預浸可慢慢濕潤藥材,使其充分膨脹,讓藥效成分易于煎出,以提高煎出度。,中藥的服法,一般湯劑宜溫服;解表散寒劑熱服;治療嘔吐劑宜小量頻服。滋補藥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