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口腔生物學,第一章 口腔微生物學,第一節(jié) 口腔生態(tài)系及其影響因素,生物之間,生物與其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稱生態(tài)系ecosystem,一、生態(tài)系和生態(tài)學,,腸道菌數(shù)百種,數(shù)量達100兆,重量2千克顯微鏡下:花草叢生,丹藤翠蔓,生機盎然,研究生物與其環(huán)境的相互依賴和相互制約的科學為生態(tài)學(ecology),1985 Volker Rush提出細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態(tài)學為微生態(tài)學(microecology)生態(tài)位,小生境niche
2、生態(tài)點biotopes生境habitat,環(huán)境(environment),生物體周圍許多不同復雜程度的實體,生態(tài)系建立的中心原則是生物體對其賴以生存環(huán)境的影響,二次細菌定植(Secondary bacteria colonization),先鋒菌pioneer,,定植colonize,,環(huán)境改變(environment changes),,生態(tài)連續(xù)ecological succession(生態(tài)演替)生物體棲息在一個
3、變化環(huán)境中的過程,個體(individual),生物體的社會,群體(community),極期群落(climax community),,,,互生mutualism 相互受益共棲commensahism 一方受益,一方不受損寄生parasitism 一方受益,一方受損無損共生amensalism 雙方均不受益受損雙方受損共生symecro
4、sis 雙方受損,生物間的共生關(guān)系symbiosis,二、口腔生態(tài)系,人類與正常菌群間的關(guān)系 互生,Normal flora 正常菌叢(固有菌叢),口腔,腸道(大腸桿菌),300余種,人體細胞1014,僅10%為哺乳動物細胞,其他為微生物,口腔生態(tài)系(oral ecosystem) 口腔正常菌叢之間及其與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S.mutans,口腔微生物與宿主的相互作用,有益作用 損害作用,,,有益作用,對外源
5、性微生物的抑制 entagonism, microbial interference 阻止和限制外源微生物的入侵 通過競爭營養(yǎng)物質(zhì) 產(chǎn)生抑制性代謝產(chǎn)物 占據(jù)空間位置 降低PH值 降低氧化還原電勢 導致機體產(chǎn)生天然抗體,,對宿主免疫系統(tǒng)刺激,唾液腺的神經(jīng)支配,有助于組織和器官正常發(fā)育定菌動物 腸道發(fā)育不良,營養(yǎng)功能
6、VitK, Biotin, B6, B2長期使用抗菌素: 營養(yǎng)吸收,維生素代謝障礙,外源性感染,內(nèi)源性感染為外源性感染提供條件 pH,Eh值改變,酶的產(chǎn)生使宿主致敏,損害作用,,三、口腔微生物的獲得與演替,(一)獲得: 胎兒無菌,產(chǎn)道獲得,雙親影響,(二)演替 (physiological succession) 1. 新生兒期 2. 幼兒 3. 青春期和成人期,四、口腔生態(tài)系的
7、影響因素,軟硬組織屏障獲得性膜復雜的口腔環(huán)境 舌、齦上皮、齦溝、頰、腭、 釉質(zhì)、牙本質(zhì)、牙骨質(zhì),(一)物理化學因素,溫度一般細菌可在-5℃ ~55℃ 環(huán)境中生存口腔食品溫度變化幅度± 60º 嗜冷菌 45 ℃ 嗜溫菌 25 ~ 37 ℃,氧張力絕對需氧菌Obligate aerobes絕對厭氧菌Obligate anaerobes兼性厭氧
8、菌facultative anaerobes耐氧厭氧菌aerotolerant anaerobes微嗜氧菌microaerophiles,%表示 舌前16.4 舌后12.4 頰褶 0.3,Eh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s)指兩個電極之間的電位差 +75mV ~ -50mV,pH氫離子濃
9、度反映為pH值口腔pH以唾液為代表5.6~7.6,影響因素外源性物質(zhì): 糖類,酸性、堿性物質(zhì)細菌發(fā)酵唾液緩沖能力: 流速,唾液齦溝液 血素(hemin) 牙齦卟啉菌生長酶類 透明質(zhì)酸酶,蛋白酶等,(二)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利用,,唾液抗體 唾液中主要為sIgA 齦溝液中主要為IgG2. 蛋白質(zhì) 糖蛋白 粘蛋白 富脯蛋白 富酪蛋白 過氧化物酶 乳鐵
10、蛋白 溶菌酶,(三)宿主因素,糖蛋白粘蛋白(mutan) 氨基己糖>4% MGI 保護、潤滑、抗微生物參與獲得性膜形成 MGII 凝固細菌,,富脯蛋白(proline-rich proteins, HRPS) 參與鈣離子濃度調(diào)節(jié)富酪蛋白(stathrine) 抑制羥磷灰石形成,使唾液中羥磷灰石達到飽和和促進再礦化。,,過氧化物酶——硫氫酸鹽抗菌系統(tǒng)(salivary peroxi
11、dase),SCN- + H2O2 OSCN-硫氫酸鹽SCN氧化中間產(chǎn)物,,過氧化物酶,乳鐵蛋白 (lactoferrin) 能與鐵結(jié)合,使部分需鐵細菌受抑制溶菌酶 (lysozyme) 能介導細菌聚集,破壞細胞膜,激活細菌 的自溶素,唾液功能潤滑維持口腔粘膜完整性軟組織修復維持生態(tài)平衡凝集作用抗菌作用,細菌附著1. 粘附(attachment)2.
12、 細菌間作用聚集(aggregation)共聚集(co-aggregation),(四)細菌因素,第二節(jié) 牙菌斑與生物膜,一、獲得性膜的形成,細菌非直接附著至牙面清潔牙面后幾分鐘~數(shù)小時內(nèi)形成 24小時后0.01~1? m,成份 glycoproteins phosphoproteins lipid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獲得性膜成分對附著的影響
13、氨基酸 缺乏系統(tǒng)分析 糖蛋白中的寡糖 oligossacharides 介導初期附著,二、微生物聚集 microbial colonization,(一)初期附著——非特異性附著鈣橋?qū)W說: 脂磷壁酸 —— 酸性唾液糖蛋白細菌表面疏水性 (hydrophobicity)靜電學說,Ca++,(二)細菌附著——高度選擇性(selective manner)配位體理論 (liga
14、nds)adhesin--receptors (oligossacharides),早期附著細菌:S.sanguis S.oralis 占鏈球菌的95% S.mitis bioran 占細菌總數(shù)的50%,S.sanguis 附著至人類唾液糖蛋白終末唾液酸殘基,S.oralis has a galactose-binding adhesinActinomyces viscosus pro
15、line-rich protein,statherin,,附著至,S.sobrinus glucan,,附著至,S.mutans與齲病關(guān)系密切,但數(shù)量<2%初期鏈球菌唾液中某種微生物濃度與附著量呈正相關(guān)第一個細胞附著至牙面所需細菌濃度 S.mutans 104~105/ml saliva S.sanguis 103/ml,,三、微生物演替(Microbial successi
16、on) Strepococcus-dominated plaque to a plaque dominated by actinomyces. 原有微生物為繼發(fā)性微生物生長創(chuàng)造條件,細菌創(chuàng)造一種環(huán)境逐漸被其他適應性細菌取代吸引繼發(fā)入侵者或不利其自身附著。成熟菌班中無S.orealis,牙菌班變厚,O2缺乏 有利于兼性厭氧菌生長,9天后牙菌班兼性厭氧及厭氧微生物為主幾周后達到平衡,四、成熟牙菌斑 Matur
17、e dental plaque,早期生長:細胞分裂所致繼之:吸附玉米棒狀中心絲狀菌,玉米棒狀,中心絲狀,老菌斑:內(nèi)層稠密包繞G+菌 pleomorphic 菌其中放線菌為主,外層松散,菌班附著圖,,,,,,菌斑附著過程,第三節(jié) 口腔正常菌群,一、來源 母體 近親,二、菌叢固有菌叢 indigenous flora增補菌叢 supplemental flora暫時菌叢 trans
18、ient flora,口腔微生物細菌真菌支原體口腔原蟲病毒,葡萄球菌屬(Staphylococcus)口腔球菌屬(Stomatococcus)鏈球菌屬(Streptococcus)消化球菌屬(Peptococcus)和消化鏈球菌屬(Peptostreptococcus)奈瑟球菌屬(Neisseria)韋榮球菌屬(Veillonella)放線菌屬(Actinomyces)優(yōu)桿菌屬(Eubacterium)丙酸桿
19、菌屬(Propionibacterium),口腔菌屬,雙歧桿菌屬(Bifdobacterium)乳桿菌屬(Lactobacillas)羅氏菌屬(Rothia)諾 卡菌屬(Nocardia)嗜血菌屬(Hemophilus)放線桿菌屬(Actinobacillus)艾肯菌屬(Eikenella)口腔金氏菌(K.orale)彎曲桿菌屬(Campylobacter),二氟化碳噬纖維菌屬(Capnocytophaga)擬桿菌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