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Parasitology, SSMU,醫(yī)學寄生蟲學,Medical Parasitology,定義 是研究寄生于人體的寄生蟲的生物學規(guī)律及它們與人體及外界環(huán)境之間關系的科學。,組成,醫(yī)學原蟲學medical protozoology醫(yī)學蠕蟲學medical helminthology 醫(yī)學節(jié)肢動物學medical entomology,Helminthes蠕
2、蟲Nematode 線蟲Trematode 吸蟲Cestode 絳蟲,人體常見寄生蠕蟲(絳蟲),常見人體寄生蠕蟲(吸蟲),人體常見寄生蠕蟲(線蟲),,Protozoa原蟲Amoeba 阿米巴Flagellate 鞭毛蟲Sporidium 孢子蟲Ciliate 纖毛蟲,,,Arthropoda 節(jié)肢動物MosquitoFlyTickMiteBugFlea
3、Lice,醫(yī) 學 昆 蟲,寄 生 現(xiàn) 象,生物的生活方式和類型自由生活共生生活(symbiosis)共棲(commensalism) 互利共生(mutualism) 寄生(parasitism),共生 (symbiosis),凡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現(xiàn)象統(tǒng)稱共生。在共生現(xiàn)象中根據(jù)兩種生物間的利害關系,大致可分為共棲、互利共生和寄生三種現(xiàn)象。,共棲(commensalism),兩種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
4、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稱為共棲。(人 —— 結腸內阿米巴),鮣 魚,,互利共生(mutualism),兩種生物在一起生活,相互依賴,長期共生,雙方有利,則稱為互利共生。(白蟻 —— 鞭毛原蟲),寄生(parasitism),兩種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得益,另一方受害。得益方稱寄生物 (parasite) ,受害方稱宿主(host)。 (鉤蟲 —— 人),寄生蟲的類別,寄生關系,寄生時間,寄生部位,
5、,,,1.專性寄生蟲 生活史中的某個階段必須營寄生 活。如蛔蟲。,2.兼性寄生蟲 既能自生,又能寄生。如糞類圓線蟲。,3.偶然寄生蟲 偶然侵入非正常宿主。如犬鉤蟲。,4.機會致病寄生蟲 如弓形蟲。,5.體內寄生蟲 在體內生活的寄生蟲。如蛔蟲。,6.體外寄生蟲 寄生在體表的寄生蟲。如蚊、蠅。,7.長期性寄生蟲 成蟲期必須過寄生生活。如蛔蟲。,8.暫時性寄生蟲
6、 取食時暫時與宿主接觸。如蚊。,機會致病寄生蟲(opportunistic parasite) 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時處于非致病的隱性感染狀態(tài),當宿主免疫功能受損時,可出現(xiàn)異常增殖和致病力增強,使宿主致病的寄生蟲。(弓形蟲),宿主的類別,中間宿主 (intermediate host)被寄生蟲的幼蟲或其無性生殖階段寄生的宿主。終宿主 (definitive host)被寄生蟲的成蟲或其有性生殖階段所寄生的宿主。,保蟲
7、宿主 (reservoir host)被相同發(fā)育階段的人體寄生蟲所寄生的脊椎動物,它們在流行病學上可起到傳染源的作用。,轉續(xù) 宿主 (paratenic host)幼蟲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發(fā)育,但可長期保持在幼蟲狀態(tài),有機會進入正常終宿主后才可繼續(xù)發(fā)育為成蟲,這種不能發(fā)育的幼蟲寄生的非正常宿主稱為轉續(xù)宿主。 (幼蟲所寄生的非正常宿主),寄 生 現(xiàn) 象,寄生蟲對寄生生活的適應 寄生蟲的形態(tài)改變眼消
8、失了 - 消化道退化了形體改變 - 固著器官產生生殖器官發(fā)達 寄生蟲的生理改變環(huán)境適應能力增強繁殖能力加強特殊向性出現(xiàn),生活史 (life cycle)寄生蟲完成一代生長、發(fā)育和繁殖所必須經歷的整個過程。簡單型生活史:不需要中間宿主復雜型生活史:需要中間宿主,生活史過程,寄生人體階段離開人體階段人體外發(fā)育階段感染人體階段,寄生蟲生活史模式圖,人體內寄生階段
9、(寄生部位),人體外發(fā)育階段(外環(huán)境或宿主),排離人體階段(排離的方式),進入人體階段(感染方式),,,,,,病 史 詢 問,流 行 病 學,病 原 學 診 斷,致 病 作 用,感染期 (infective stage),能侵入人體并繼續(xù)發(fā)育的寄生蟲階段稱
10、感染期。(血吸蟲的尾蚴),感染方式 口入、胎盤、皮膚、輸血、自身、媒介、接觸與呼吸道等。排離方式 糞便、陰道分泌物、尿液、痰液和昆蟲攜帶等,衛(wèi)氏并殖吸蟲生活史,成蟲(肺),,蟲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尾蚴,,囊蚴,,水,(水),(川卷螺),(溪蟹、蝲蛄),(人、貓、犬、野生肉食動物),(經口),(痰),(水),幼蟲(肌肉),,(野豬),,,例:肺吸蟲
11、 -----人 (終宿主) -----虎、豹等動物 (保蟲宿主) -----川卷螺 (第一中間宿主) -----溪蟹、蝲蛄 (第二中間宿主) -----野豬(不能發(fā)育為成蟲)(轉續(xù)宿主),宿主的類別,成蟲,幼蟲,Key points:
12、 life cycle,How many stages of the life cycle?,Which stage is infective stage? And how?,Which stage inhabit humans? And where?,Which stage is primary cause of the disease?,Which stage was detected for diagnosis,Phylum(
13、門)、Class(綱)、Order(目)、,Family(科)、Genus(屬)、Species(種),怎么給寄生蟲命名?,Each parasite has two names: a Genus(屬名) and a Species name(種名),Schistosoma japonicum,屬名,種名,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關系,寄生蟲對宿主的作用宿主對寄生蟲的影響,寄生蟲對宿主的作用,掠奪營養(yǎng)機械損傷:直接損傷或壓迫、機械
14、阻塞、 屏蔽作用、對細胞的裂解作用毒性作用變應原作用:誘導免疫病理反應,宿主對寄生蟲的防御作用,先天性免疫 innate immunity皮膚、粘膜作用補體系統(tǒng)激活和胎盤的屏障作用吞噬細胞的吞噬后對蟲體的殺傷作用某些遺傳體質等,獲得性免疫 acquired immunity,消除性免疫非消除性免疫: 伴隨免疫 concomitant immunity 帶蟲免疫 Premunition,消除性免
15、疫 (sterilizing immunity)是指宿主能完全消除體內的寄生蟲,并能抵御同種寄生蟲再感染的免疫。(碩大利什曼原蟲所致的皮膚利什曼?。?非消除性免疫(non-sterilizing immunity)是指被寄生蟲感染后,宿主不能完全清除已感染的寄生蟲,可保持較低水平的蟲負荷狀態(tài),但具有抵抗同種寄生蟲再感染的免疫性。而一旦寄生蟲完全清除,宿主的獲得性免疫也可隨之消失。(帶蟲免疫和伴隨免疫),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關
16、系,寄生蟲感染的免疫特點 - 誘導的免疫不如病毒、細菌的強 - 抗原復雜,因共同抗原的存在 種間常有交叉免疫性 - 很少出現(xiàn)完全保護性免疫,免疫逃避 (immune evasion)寄生蟲逃避宿主免疫效應的現(xiàn)象,其可能機制有:抗原變異抗原偽裝直接破壞免疫效應分子免疫抑制,寄生蟲感染(parasite infection),寄生蟲侵入人體并在人體內寄生、發(fā)育,即構成感染。被感染的人稱為感染者。有癥
17、狀為病人,無癥狀為帶蟲者(carrier)。,隱性感染(suppressive infection),人體感染寄生蟲后,既沒有臨床癥狀,又不易用常規(guī)方法檢獲病原體。,感染與致病,感染后是否致病以及癥狀的輕重,取決于寄生蟲與宿主之間的適應程度; 寄生蟲的數(shù)量、寄生部位、寄生蟲的蟲種;宿主的遺傳體質、免疫功能及營養(yǎng)狀況。,寄生蟲病的臨床特點無臨床癥狀的帶蟲者較多慢性感染與隱性感染多寄生現(xiàn)象(混合感染)幼蟲移行癥與異位寄生嗜酸性粒細
18、胞增多與IgE水平升高機會致病性寄生蟲感染,,寄生蟲感染的診斷,流行感染史調查病原學檢查——從血液、組織液、排泄物、分泌物及活體組織中檢查寄生蟲的某一發(fā)育期免疫學檢查——皮內試驗、血清學試驗分子生物學檢查——DNA探針、基因擴增技術(PCR)等其他輔助檢查——X線、B超、CT等,寄生蟲病的流行和防治,流行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影響因素流行特點防治原則,寄生蟲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傳染源 Source of infection
19、 被寄生蟲感染的人和動物,包括病人、帶蟲者和保蟲宿主。傳染途徑 Route of infection 寄生蟲從傳染源傳播到易感宿主的過程。主要途徑為經口和經皮膚。易感人群 susceptible population對寄生蟲感染缺乏免疫力的人。,寄生蟲感染途徑與方式途徑:土源性(水、食物、土壤、空氣) 生物源性(中間宿主、昆蟲媒介)方式:經口感染經皮膚感染經節(jié)肢動物叮刺感染
20、經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其他途徑:經輸血、呼吸、乳汁及自身感染等,寄生蟲病的流行特點,地方性季節(jié)性自然疫源性,自然疫源性,在人煙稀少的荒野地區(qū),某些寄生蟲可在脊椎動物間自然傳播(自然疫源地),當人進入該地區(qū)時,可從脊椎動物傳給人,這種現(xiàn)象為自然疫源性。,影響因素,自然因素氣候、地理環(huán)境、生物種群、生物媒介和中間宿主及保蟲宿蟲等。社會因素社會制度、經濟狀況、生活習慣、生產方式、風俗和宗教信仰等。,寄生蟲病的防治原則,Trea
21、tment of the source of infection治療病人和帶蟲者,治療或殺滅保蟲宿主。Blockade of the route of infection切斷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能終止傳播。Protection of the susceptible population,流行概況(國外)世界衛(wèi)生組織確定的5種寄生蟲病,瘧疾:90國,3億人感染血吸蟲?。?6國,2億人感染絲蟲?。?6國,9000萬人感染利什曼?。?/p>
22、非、美、歐、亞, 1300萬人感染錐蟲?。悍侵掊F蟲病 30萬人感染 美洲錐蟲病 南美洲1800萬人感染,Prevalence of Parasitic Infections,Malaria 瘧疾Infected, 400 to 490 millionAnnual deaths, 2.2 to 2.5 million,Schistosomiasis血吸蟲病Infected, 150 millionAnn
23、ual deaths, 500,000 to 1 million,Lymphatic filariasis淋巴絲蟲病128 million infected,Leishmaniasis利什曼病Infected, 1.2 million,Hookworm鉤蟲1.3 billion infectedAmebiasis阿米巴Infected, 1% world population Annual deaths, 40,000 to
24、 110,000Ascariasis蛔蟲1.3 billion infectedAnnual deaths (intestinal obstruction), 1550,Why should you study Parasitology?,To be a doctor , Basic subject of medicine:,relation to immunology and pathology,How to study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