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青花瓷的審美研究【畢業(yè)論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本科畢業(yè)論文</b></p><p><b>  (20 屆)</b></p><p>  元明清青花瓷的審美研究</p><p>  所在學院 </p><p>  專業(yè)班級 漢語言文學

2、 </p><p>  學生姓名 學號 </p><p>  指導教師 職稱 </p><p>  完成日期 年 月 </p><p>  [摘 要]清花瓷在中國陶瓷藝術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它

3、體現(xiàn)了中國古人的審美情趣,承載著中國古人的審美思想。通過對青花瓷器形、紋飾、構圖的審美研究以及青花瓷的藝術影響力,可以展現(xiàn)青花瓷青白相間、和諧明快的審美風格、優(yōu)美而穩(wěn)重的器形之美和豐富多彩的紋飾之美。</p><p>  [關鍵詞] 青花瓷;審美研究;紋飾審美;構圖審美;</p><p>  Beauty in the Yuan and Ming and Qing blue and whi

4、te porcelain</p><p>  Abstract: Huaci clear history of ceramic art in China, occupi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t reflects the ancient Chinese aesthetic taste, bearing the ancient Chinese aesthetic t

5、hought. Through 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shape, decoration, composition studies and the aesthetic impact of art</p><p>  porcelai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can show plainer white, harmonious and li

6、vely aesthetic style,</p><p>  graceful and steady shapes of beauty and the beauty of colorful decorations .</p><p>  Key words:Blue and White; aesthetic studies; decoration aesthetic; comp

7、osition aesthetic; </p><p>  青花被譽為中國的“國瓷”,也漸漸成為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究竟什么樣的瓷器才能叫做青花瓷呢?在中國硅酸鹽學會編的《中國陶瓷史》中如此描述青花瓷:“青花”是指應用鈷料在瓷胎上繪畫,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溫下一次燒成,呈現(xiàn)藍色花紋的釉下彩瓷器。[1]即用鈷藍料作為著色劑在胎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玻璃質(zhì)透明釉在1300OC左右的高溫下一次燒結成型的

8、瓷器品種,屬于釉下彩瓷器范疇。</p><p>  青花瓷作為一種文化元素,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隨處可見。比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禮儀小姐身穿的禮服就獨具匠心的加入了“青花瓷”元素,流行歌曲“青花瓷”也紅極一時……青花瓷之美美于其優(yōu)美而實用的器形,美于其淡雅而柔和的紋飾,美于其輕揚飄逸的審美風格,美于其和諧的線條和虛實相生的意境。這也引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青花瓷所散發(fā)出來的東方古典清秀之美。</p

9、><p>  一、青花瓷的器形與紋飾審美</p><p>  1、優(yōu)美而穩(wěn)重的器形</p><p>  人類最初發(fā)明瓷器是它區(qū)別于陶器,具有更理想的實用性。青花瓷也不例外,最初出現(xiàn)的青花瓷也出于實用的需要,裝飾簡單,器形敦實純樸。隨著社會的進步,瓷器的裝飾性開始慢慢受到人們的重視。新器形的出現(xiàn)一是出于針對各種實際需要,二則是出于審美的要求。青花瓷的紋飾和器形常常是判斷瓷

10、器時代的重要依據(jù),原因是青花瓷在各時期的發(fā)展演變中形成了具有當時時代特征的標志,青花瓷的器形和紋飾就是反映時代特點最鮮明的標志。</p><p>  青花瓷器形與紋飾的演變一般呈如下變化:</p><p>  元代青花瓷:元代青花瓷的造型在前代的基礎上有所繼承也有所創(chuàng)新,其突出的特點就是器形一般都比較碩大,胎體厚重。在造型方面常見的器形有梅瓶、玉壺春瓶、盤碗和大罐等。梅瓶是宋代創(chuàng)燒的一種瓶

11、式,元代青花梅瓶在宋代梅瓶挺拔修長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使口部加高,肩部更加寬,圓唇,整體顯得更加豐滿穩(wěn)定。罐是元代青花瓷中最常見的器形之一,有斂口的,直口的,洗口的,直口方唇雙鋪首罐等。罐蓋的形式也多樣,有荷葉邊蓋、獅紐蓋、火珠蓋等。大直徑的青花盤通常是用作外銷的,它比較適合伊斯蘭地區(qū)人的飲食風格。器形多為敞口,折沿,淺圈足,并有菱花邊、圓邊之分,圈足內(nèi)多為砂底,帶火石紅。</p><p>  明代青花瓷:明代青花

12、瓷造型輕巧秀麗、古樸典雅,有質(zhì)樸、莊重的美感,器型形體豐滿,線形柔而圓潤,風格渾厚古樸又莊重。在造型上,多少都保留有元代樞府窯的古樸渾厚,尤其以民窯為甚。官窯器此時有所創(chuàng)新突破,擺脫了元瓷粗笨厚重的風格,為永樂時期清逸型青花打下了基礎。一面繪制紋飾,另一面模印凸花紋的雙面裝飾手法在元代樞府窯的基礎上有所繼承和演變。民窯器物中多用蓮瓣紋,蓮瓣紋中用團花修飾,盤、碗類器形多見云彩,纏枝蓮葉等紋飾。器心多書寫“?!薄皦邸弊謽樱怖L制植物、水藻

13、及人物、動物等。</p><p>  清代青花瓷:清代青花瓷的造型前期古拙、豐滿、敦厚;中期精巧、秀麗、端正;晚期呆板、稚拙、笨重。順治青花瓷器胎體厚重,胎色較白,釉厚而不勻,縮釉現(xiàn)象普遍。釉色微青,器物口沿喜飾一圈醬釉,造型古樸。順治官窯雖曾燒制過青花“欄板”和“大龍缸”但都未成功。[2]民窯以日用生活器皿為主,供器、祭器,如香爐、燭臺、凈水碗、凈水瓶、花觚等也比較常見。</p><p>

14、;  青花瓷從其誕生之初就開始了兩個方向的發(fā)展,一是實用,二則是美觀,兩者是矛盾統(tǒng)一的關系。青花瓷在器形發(fā)展上總的趨勢就是從古樸到華美,從主要考慮實用到實用兼顧美觀。青花瓷的器形在不同時期的發(fā)展演變就是二者的有機結合,在元代實用占主要組成部分,到明代二者比例開始變得更為均衡,至清代則后者美觀因素開始占據(jù)主導地位。</p><p><b>  2、豐富多彩的紋飾</b></p>

15、<p>  元明清三代是中國古代瓷器藝術總結時期,豪放遒勁的元瓷,優(yōu)雅華麗的明瓷,精巧艷的清瓷,共同將中華陶瓷藝術推向新的高峰,而青花瓷絕對是三代中最為耀眼的主角。青花瓷在元代的景德鎮(zhèn)成熟燒制,之后景德鎮(zhèn)青花瓷器就占據(jù)中國瓷器生產(chǎn)的主流。瓷器由于使用的是釉下彩的燒制技術,釉料在燒制時可以產(chǎn)生似筆墨在宣紙上的那種濃淡輕重的微妙變化,這也使得陶瓷的紋飾裝飾更加接近中國傳統(tǒng)文人水墨畫的方向。有的青花圖案直接以文人繪畫為稿,在瓷器上題

16、詩作畫,青花瓷成了我國繪畫技巧與制瓷工藝的完美結合。</p><p>  民窯青花繪畫一般不限于各種規(guī)制的約束,只是按照人們的普遍審美要求而制作青花瓷,不管是現(xiàn)實題材或者是虛幻題材,一切可以入畫的均一一吸收。繪畫風格萬千,形態(tài)上自由奔放,造型上新穎多樣,風格上自由靈動,而且具有濃厚的人文色彩和生活氣息,能夠很好地體現(xiàn)出當時的文化、歷史和經(jīng)濟等特點。有些青花瓷上賦有題詩,詩書畫印四位一體相結合,充滿清新了的畫意,文

17、人色彩尤為濃厚。元明清時期繪畫題材有花鳥、山水、歷史故事演義、神話傳說、民俗等。畫法自由而生動,繪制非常精美,紋飾淳樸、自然、流暢,富有藝術氣質(zhì),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集文化、歷史、民俗于一身,內(nèi)涵深遠。</p><p>  官窯青花瓷的紋飾則較之民窯更為嚴謹工整, “畫必有意,以物言志”,充分表現(xiàn)出對貴族階層的關注與理解。其中龍紋與花卉紋飾占絕大部分,其次多見獅獸紋、嬰戲紋等吉祥紋飾,畫風也隨時代更替有所變化。比

18、如,明初的龍紋多表現(xiàn)得兇神惡煞,怒目圓睜,到了清代則變現(xiàn)得更為穩(wěn)重威武,更為寫實,更具立體感。</p><p>  從紋飾題材上來看,元明清景德鎮(zhèn)青花紋飾主要有三種: 人物圖、花卉圖和山水圖。其中山水紋飾在清代康熙年間較為流行,之后則很少見到作品。青花紋樣常見的構成形式有纏枝花、折枝花、皮球花、團花、滿花、錦紋,適合紋樣及各種構成二方連續(xù)的邊緣飾紋,如蓮瓣、如意、卷草、云氣、蕉葉、水波等。另外,自明代萬歷以來,受

19、到中國畫寫意花鳥,山水畫影響而產(chǎn)生的“國畫式”來構成形式也較為常見。[3]</p><p>  纏枝花紋是常見的傳統(tǒng)圖案,它是以花卉枝干或蔓藤作波線式主體,向四方延伸,形成二方連續(xù)性畫面。民窯青花中,纏枝的主體骨架變化多端,具有婉轉流動、循環(huán)往復、節(jié)奏鮮明等多種特點,這種飄揚婉轉的形式,不僅適應了瓷畫藝人揮灑自如地運筆,便于大量生產(chǎn),而且適合裝飾多種器形。</p><p>  元明清花卉圖

20、多纏枝蓮、牡丹花紋,而清三代各時期的花卉圖案亦有不同之處。第一種纏枝蓮紋多大葉大花,花瓣豐滿圓潤,花蕊分為兩股極似動物犄角,有次序地穿插排列,達到多而不亂、密而不雜的藝術效果,花紋線條粗獷、花形較大,布滿器身,此畫法極具時代特征。這類青花濃淡可分多層次,而且多有指紋印,即青花紋樣中有手指印的紋樣。</p><p>  另外青花圖案常常截取日常生活的閑情逸景,通過獨特的剪裁、加工處理,多角度呈現(xiàn)雅致小景。往往只是簡

21、單的一朵菊、一枝梅或一簇牡丹,或在枝頭添上一只棲息的小鳥,清新而明快;或于沙汀柳池中添上兩三只水禽嬉戲玩鬧,悠然自得;又或于庭院花叢之中點上兩只翩翩而舞的蝴蝶。此類青花畫面簡練明晰,用筆疏落有力,整體空間感強,意境悠然清新,猶如詩中景象,生意盎然。</p><p>  盤、碗類多數(shù)內(nèi)外壁都有裝飾,盤類以內(nèi)側裝飾為主,按內(nèi)壁、口沿、底心安排主體花卉紋飾,盤外壁紋飾多與盤內(nèi)壁紋飾相同或相近;碗類多以外壁為主要裝飾面,

22、按口沿、外壁、脛部、圈足各分裝飾帶,外壁飾以主題紋飾,碗內(nèi)則按內(nèi)壁、口沿、底心分裝飾帶進行裝飾,在底心繪主要紋飾;壺類中,壺身和瓶一樣設置紋飾,壺蓋、嘴、把亦繪有紋飾;其它特殊器形視具體情況安排主、次紋飾。</p><p>  總之,青花裝飾紋飾豐富而不紛雜,主次分明,具有淡雅而柔和的韻律,自由而活潑的節(jié)奏。</p><p><b>  二、青花瓷構圖審美</b>&l

23、t;/p><p>  1、青白相間、和諧明快的審美風格</p><p>  青花瓷與我國其他民間藝術品一樣,它的主題鮮明地反映了本民族的愿望,是民族心理、審美情趣的體現(xiàn),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情意與愿望。其中吉祥題材更占據(jù)了歷代青花瓷的主要裝飾題材。</p><p>  青花所擁有的色彩元素只有藍色與白色,然而正是這兩種顏色使得青花比較其他藝術品更為清雅高潔而又帶有幾分飄逸之

24、感。簡單的青白兩色卻擁有巨大的魅力,這一青一白即是黑白體系之中蘊含的更為深遠的寓意。兩種對比鮮明的色彩,反映了人類對于色彩的最原始的認知和感情。青色和白色的結合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猶如黑與白的結合,包含著人們對于自然宇宙的認識,是人類最初的審美傾向的體現(xiàn)。這兩種對比鮮明的色彩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哲學思想以及審美觀念的深遠影響之下形成的,作為一種民族審美的象征無限地延伸拓展了它內(nèi)在的品質(zhì),從而形成了我們民族“尚藍”的情結。</p>

25、<p>  青花瓷的圖案紋飾從暈色,線條到布局,都符合中國傳統(tǒng)的繪畫風格。清花在構圖時注重整體,講究畫意、筆墨,并有強烈的主觀裝飾意向。在胎體上繪畫時,由于生坯吸水能力過強,在繪畫時需把青料的濃度調(diào)諧合適,繪制時不能過快或者過慢,亦不能時快時慢。速度太快線條在燒成后不易起色,過慢容易形成塊狀區(qū)域,燒成后出現(xiàn)黑斑。所以繪制青花瓷就像是在繪制國畫一樣,鉤線與顏色層次的把握尤為重要?!胺炙豹q如國畫中所講的“墨分五色”,在瓷器制作

26、中被稱為“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和影淡”?!胺炙蹦軌蚴巩嬅嫜b飾有豐富的層次,色彩更具韻律美,是青花瓷表現(xiàn)出來的藝術語言之一。五種層次各不相混,根據(jù)實際情況分染用色,以達到藝術上明暗濃淡的色彩效果。</p><p>  從色彩學的角度看,藍色代表晴空、湖泊、海洋,一種沉靜理性之氣,象征生命的永恒博大;白色則是純潔高雅神圣的象征。從人類的視覺感官角度來看,青花瓷帶給觀賞者的是一種深入人心的高雅素潔之氣。青花中的白色

27、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純白色,在釉里部分礦石是的不同色料的白色區(qū)域呈現(xiàn)出一種白里泛青的白色,有一種溫潤如玉的色澤。[4]青花中的青色是一種以氧化鈷為著色劑,以鐵錳鉻等元素經(jīng)過一定的工藝流程制成。它在釉下進行裝飾,燒成后在光潔如玉的瓷質(zhì)表面之下出現(xiàn)一種或淡或濃,或深或淺,疏密相間,粗細有序的藍色。不論山水人物還是圖案花卉都能與多變的器形相得益彰,體現(xiàn)出青花瓷純凈高潔、素雅飄逸的審美性,構成一種極具包容性的整體效果。</p>&l

28、t;p>  青花在構圖上最忌單一平均式構圖,如插花不能同一長度數(shù)枝齊插一樣,青花的構圖要注意遠距離的視覺效果??傮w呈現(xiàn)出一種一目了然,立意明確的效果,而不是含混一團。青花色調(diào)的組織安排,上色的濃淡,要根據(jù)主題藝術的設定而異,在青花裝飾構圖中,還必須講究整體呈色效果,青墨色與白色的空間比例問題,即“青白對比,水路穿插”是青花瓷圖紋裝飾的重要規(guī)律。</p><p>  其次在青花瓷的藝術表現(xiàn)上還可“一色多變”,

29、即傳統(tǒng)青花裝飾技法中的白描青花,帶地青花,青地白花等。白描青花,也叫“青花白描”,單純地運用青料勾勒線條而不進行“分水”,類似于國畫中的白描。[5]其特點是運用線條的虛實、濃淡、長短、剛柔等的變化來達到裝飾的藝術效果。在白描青花中線描的節(jié)奏和力度是影響此類器的重要指標,其成器有著膏藥素潔的特點。白地青花,在裝飾對象的 輪廓內(nèi)進行“分水”操作,輪廓之外則不采取此操作,作留白處理,利用白色的地襯出青色的紋飾線條圖案。這樣的表現(xiàn)形式是我們?nèi)粘?/p>

30、生活中最常見到的。青地白花,這和上面講的白地青花恰恰相反,在裝飾對象的輪廓內(nèi)不進行“分水”操作,而在輪廓外的留白出“分水”,即用青色的地子,白色的裝飾圖紋。這種表現(xiàn)方式以青襯白,于濃重中現(xiàn)其潔雅,別有一種風味。</p><p>  青花的美在于色彩,“青”在其中表現(xiàn)尤為突出。早期青花所使用的色料是一種進口的蘇麻離青料,這種青料呈色深藍明艷,料色容易深入胎釉深處,因而繪制時多使用施抹平涂的技法。燒成后由于積料較為厚

31、實,往往會產(chǎn)生暈散現(xiàn)象和 深褐色或黑色的鐵銹斑點。這類青花給人以一種敦實渾厚之感,亦不失清雅高潔之風,斑點錯落有致,別具風味。之后青花的發(fā)色更為淡雅,燒成后發(fā)色清晰明快,藍色青翠鮮明,濃淡相宜,青而不濁。這種藍色便是以后青花發(fā)色的主調(diào),如明代成化官窯使用“平等青”青料燒制成的青花瓷器,發(fā)色淡雅可人,線條簡潔飄逸,一種風雅高潔之氣油然而生。</p><p>  青花瓷的表面一般來說是細致潔白的,間有輕微桔皮紋理,青

32、花釉質(zhì)潔凈瑩潤,釉色白中閃青,光潤透亮。在燒造時受傳統(tǒng)燒造水平的限制,常常會產(chǎn)生諸如氣泡、針眼等瑕疵。這在當時燒造條件下是無法避免的,而往往這種缺陷也被視為一種美,使人體會到一種別致的古韻。</p><p>  總之,講到青花構圖就離不開“青白對比,水路穿插”,這一方面是因為裝飾效果的需要,以便表現(xiàn)瓷的質(zhì)感之美;另一方面則是由于青料的呈色深淺難以控制,層次劃分有限這一局限性所決定的。一件青花藝術品總離不開青花匠人

33、、藝人的巧妙構圖和精心設計。美是人類的一種主觀感受,而青花的美卻得到了人們普遍的認同。青花瓷作為一種工藝美術品具有其獨特的風格、明快的色調(diào)、藍白相間的色彩,成畫用筆時的輕重緩急,分水時的濃淡韻味,形式上的多變都給人以審美上的享受,達到賞心悅目的視覺效果。</p><p><b>  2、優(yōu)美的線條</b></p><p>  線條是藝術表現(xiàn)形式中既遙遠又親近的一種形式

34、,在原始初級階段條件下,人們有意無意識地以“線”作為造型的方式。線條是最直接、最簡單地組成形象的方式,它能直接將人們對客觀的認識反映出來。</p><p>  青花瓷的裝飾藝術中,線條的運用尤為重要。在歷代青花瓷的制作中,以民窯為例,青花的繪制一般都較為自由奔放,帶有一種純樸粗放的風格,無拘無束。所繪制的形象也是簡單地表現(xiàn)基本形態(tài),或是運用抽象化和符號化的表達方式,大膽地運用夸張概括、奔放生動的線條來表現(xiàn)出所要表

35、達的意境。</p><p>  民間手工藝人一般都比較貼近生活,在長期的生活生產(chǎn)勞動中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線形的走向、長短、弧度與力度都在他們的掌握之中。他們利用這種簡單的線條來實現(xiàn)自身情緒的視覺化。簡單線條重在寫意寫神,如簡練的幾條線即能生動傳神地表現(xiàn)一蟲一鳥,一花一樹。我們看似簡單的勾畫卻是藝人通過日常觀察并加以分析,抓住對象的典型特征,然后通過自己的主觀加工提煉,形成夸張簡單的符號。就其精神特質(zhì)來說,我們可以

36、自然地體會到所反映物象的神采與氣勢,靈動逼真。簡化的線條是對事物的高度概括之后形成的精華,不是一種偷工減料。這種簡練的線條是藝人自由豪放、率真質(zhì)樸的情感的體現(xiàn)。</p><p>  有力度的線條滲透著作品的內(nèi)在美,一種力量感的體現(xiàn)。在青花瓷的繪制中線的表現(xiàn)與審美意義卻需要通過對筆勢的運用與力的掌握,如紙筆繪畫一樣繪制青花需要講究線性之美與力度之美。好的藝人能夠達到意與筆的高度統(tǒng)一,突出以氣運筆這一特點,使線條給為

37、剛健,更為飽滿。這種力度感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剛與柔-這對統(tǒng)一又矛盾的組合上。如刻畫樹枝時將樹枝的力度感放大,突出枝干的曲度,線條弧度柔順流暢,一種內(nèi)在力的變現(xiàn)就這樣永恒地被烙印于已經(jīng)成型的青花瓷器之上了。</p><p>  線條與空間組成青花主體紋飾,簡單而有意境的空間安排也是青花藝術的體現(xiàn)。這種安排意在以實寫虛,青白相交,疏密相間,達到一種意的大融合。在傳統(tǒng)青花中多以白襯青,青地白花者少見,其中工藝與成本是

38、產(chǎn)生這種格局的重要因素。這種大量在白地上用青花勾勒線條,以顯白色瓷質(zhì)之美的手法取主勢,舍繁就簡,在形象上突出一種“疏”的藝術效果。青花瓷意境的構成多由人物花鳥等組成,成體以青色勾勒,把白地作為一種背景式處理,突出主體形象,使之更加分明,也使得整個畫面更加生動活潑。這種疏密與青白的對比擴大了意境的深度與廣度,是青花藝術美的體現(xiàn)。</p><p>  線條的粗細與濃淡之間的漸變感,使青花作品激發(fā)出一種流動的音樂美感。

39、[6]如壽山福海紋飾的青花罐,海浪呈組合散點式排列,以粗壯有力的線條繪制云紋和海浪紋,形成連通與閉塞相間的空間感。粗細、濃淡相結合,給人一種圓潤的感覺,內(nèi)部則是用線條一筆繪成卻充滿粗細濃淡變化的手法。這種手法使整個畫面充滿空間之感,縱深之感,在視覺上加強動感的沖擊力,把觀賞者的視線直接引向深處。這種獨具匠心的處理也營造了一種神秘感,讓人產(chǎn)生一種好奇之感,很想隨著線條無限延伸,探索另一端的玄機。</p><p> 

40、 青花藝人在繪線時不受程式化和理論化的約束,所繪線條真實而又自然地表現(xiàn)自身,用筆時手的動作快慢與停頓都直接用線條來表現(xiàn)。這時線條的流向與構成的畫面是人心靈的軌跡,是表達情感的符號,是精神情緒的載體。如魚藻紋飾的青花碗僅用一筆就勾畫出游魚的主體以及其運動的狀態(tài)。飄逸而細致的線條表達了藝人如魚游于水的感覺,生動活潑、自然成趣,整個畫面線條簡潔夸張而富有變化。通過線的各種表現(xiàn)形式,如強弱、曲直、粗細、長短等表現(xiàn)魚在水藻間游戲的動態(tài)畫面,充滿一

41、種強烈的節(jié)奏感與韻律感。[7]</p><p>  線的反復、延伸、疊加、連接、穿插等動作組合是青花線條藝術的突出表現(xiàn)。如明初的云紋青花碗,鮮明的曲線重疊構成運氣流動之感。中間穿插、連接其他類型的云紋,使得畫面多變,就像是真實的云氣流動一樣變化多端。云氣線條重在寫意,以自然瀟灑、頓挫轉折的方法來表現(xiàn),其中就大量運用到線條的鏈接疊加等處理方式。雖然疊加重復增加了比劃,卻多而不亂,反而增加了一種磅礴的氣勢。[8]&l

42、t;/p><p>  3、文人化的“意”境</p><p>  青花瓷的裝飾往往借鑒傳統(tǒng)繪畫藝術,主要吸收了國畫中筆墨、章法、畫意、構圖和氣韻[9]。常常以一整個畫面來形成自身主題,創(chuàng)造獨特的審美意境,相比國畫來說使用更加簡煉而有條理的線條,更具裝飾趣味,意境更加貼近生活,雅俗共賞。在繪制時多用筆墨氣勢來構成圖案。</p><p>  青花藝術的審美特征還滲透著中國儒道

43、思想藝術哲學的影響,通過典型的圖案紋飾或者故事情節(jié)來描繪創(chuàng)造一種反映文化的深層意境。歷代青花藝術無論在風格上還是形式變現(xiàn)中都極力表現(xiàn)和諧之美,意境之美。在內(nèi)容上不做沖突之舉,形式上強調(diào)蘊含而不過分以夸張強調(diào)的形式出現(xiàn),更多地注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涵。</p><p>  青花繪畫受道家思想較多,主要反映在道家的宇宙觀、自然觀與方法論,還有對事物本質(zhì)的辯證認識,成為我國文化結構中一個重要的審美因素。它正是繼承了老莊哲

44、學中關于哲理性的思辨方法,在把道家的宇宙觀與方法論的不斷傳承和改造中,慢慢地形成了其獨特的審美觀。</p><p>  這種審美觀包含對自然的主觀藝術化,我國文人藝術家創(chuàng)作時都很注重表現(xiàn)“意”,在自然事物中飽含著人的思想情緒。這種創(chuàng)作的特點在于人與自然的關系對等化,統(tǒng)一化,他們常常在自然物象中注入人的感情色彩。反映在青花瓷中即體現(xiàn)自然物象的某一屬性,然后寄予人類主觀感情的凝向化和意趣化的傾向。</p>

45、<p>  再者,是賦予藝術表現(xiàn)形式深刻的思想特性。在我國傳統(tǒng)繪畫美學中,美的事物通常在于人的主觀意識之下轉化的產(chǎn)物,通過表現(xiàn)突出特定的環(huán)境與氣氛下呈現(xiàn)出來的境界和意趣。通過筆墨傳達把自然景物中丑的東西進行藝術加工,挖掘事物內(nèi)在美的根源,達到主觀預想的特定效果。表現(xiàn)一種主體時,通過轉化人類感官通性來間接表達所需要表達之境界。</p><p>  三、青花瓷的審美風格對后世的藝術影響</p>

46、;<p>  1、青花瓷對繪畫創(chuàng)作的影響</p><p>  青花瓷藝術與我國傳統(tǒng)的水墨畫藝術很相似,都是用毛筆著色料進行繪畫,同樣含有濃淡、遠近、明暗等變化和豐富多樣的藝術效果。中國畫中“寫意”是其真諦,青花瓷的繪制也不例外,它注重的是整體的藝術美感,要求畫面有流動的韻律美。</p><p>  在陶瓷繪制藝術中,與傳統(tǒng)繪畫最為接近的是寫意青花。青花瓷由于本身器形與色彩元素

47、限制,裝飾宜簡單明晰,很自然地類似中國畫中的寫意畫在青花瓷的裝飾中最被推崇。寫意畫重在“意”,構圖創(chuàng)意為重,細節(jié)雕飾為輕。大量的寫意山水,寫意花鳥最先被引入青花瓷的裝飾繪畫之中,漸漸地其他繪畫形式也參與到青花瓷的繪制之中。眾所周知,中國傳統(tǒng)的繪畫藝術影響并成就了青花瓷的繪制藝術,但反過來青花瓷也在后世影響著中國乃至世界的繪畫藝術。</p><p>  青花更多地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文化元素被廣泛的運用于繪畫之中,成

48、為繪畫藝術的一種裝飾技法,也被繪畫藝人作為一種成畫系統(tǒng)來頂禮膜拜。</p><p>  何笠農(nóng)采用油畫技法融合青花元素創(chuàng)作的《牧女》</p><p>  2、青花瓷對雕塑創(chuàng)作的影響</p><p>  青花瓷是土與火的結合,廣義上是一種極具想象力雕塑藝術。當代美學對意義的探討側重于強調(diào)審美主體,即人在其中的重要性,雕塑藝術也不例外。對意義的體現(xiàn)更多地體現(xiàn)對審美主體及

49、創(chuàng)作主體,即作者與觀賞者的關注,近而體驗與心理感受成為建筑與雕塑的重視目標。</p><p>  青花創(chuàng)作就是一種加入人類主觀表現(xiàn)力的審美藝術,它具有其他藝術表現(xiàn)形式所不具備的特殊美學存在。青花創(chuàng)作的意義在于人們在與其相關的活動中,即作為實體反映的意識成為構成意義的能動因素。青花瓷創(chuàng)作使得雕塑藝術者意識到雕塑也應脫離藝術家之手而置于公眾面前時。[10]雕塑不再僅僅與雕塑藝人有關,它應恢復與公眾的接觸,邀請更多受眾

50、參與創(chuàng)造過程。這種對公眾的參與性的重視體現(xiàn)在雕塑中,使古典傳統(tǒng)時期強調(diào)的所謂“統(tǒng)”與“中心性”遭到了徹底的瓦解,雕塑的自我表現(xiàn)成了追求目標。</p><p>  3、青花瓷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p><p>  如果說中國文學史漢語言文字的綜合使用藝術,那么青花瓷的創(chuàng)作就是一種融合了繪畫、書寫、雕塑等的綜合藝術。</p><p>  所謂藝術精神是藝術的生命,是藝術產(chǎn)

51、生發(fā)展的源頭。中國藝術精神的具體表現(xiàn)就是主體人格力量構成的主體精神的個性張揚,并表現(xiàn)出對天人合一境界的無限追求以及對和諧之美的創(chuàng)造。</p><p>  文學美的根源問題實質(zhì)上是一個哲學上的問題。文學家在現(xiàn)實生活這片土壤中吸取美的養(yǎng)分,積累生成完整的審美意象體系,青花瓷的出現(xiàn)即是現(xiàn)實生活這片肥沃的土壤中開出的一朵奇葩。文學創(chuàng)作者加入主觀認識后對青花創(chuàng)作藝術的美物化為客觀形態(tài)的文學作品的美,經(jīng)過讀者的審美介入,最終

52、實現(xiàn)文學美的升華。</p><p>  當代作家多以青花瓷本體或者以其為線索創(chuàng)作文學,缺少以青花單獨作為一種審美元素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雖然,人們開始注意到青花瓷的美可以上升為文學審美特性,但是對于青花瓷美的發(fā)掘卻遠遠不夠。比如,最近比較流行的獲得新浪原創(chuàng)文學金獎的《青花瓷》,講述的就是一件青花瓷器引起的兩段愛情故事。在文中對于青花只是作為一條線索,僅僅停留在“物”的階段,沒有把它上升到“意”的高度。</p&g

53、t;<p><b>  結語</b></p><p>  青花瓷是一門“土與火”的藝術,是中國文化的一種物質(zhì)載體,她的美見證了中國古代陶瓷藝術最后的輝煌,反映了人們普遍的審美需求。青花總是散發(fā)著其獨特的魅力,其優(yōu)美的器形,獨特的紋飾,和諧的構圖,文人化的意境等都是讓人沉迷的因素。青花是人類加入主觀審美愿望創(chuàng)造的產(chǎn)物,優(yōu)美而穩(wěn)重的器形、豐富多彩的紋飾是青花瓷給人的第一印象;青白相

54、間、和諧明快的審美風格以及優(yōu)美的線條感是其留給我們的審美升級;文人化的意境則帶給我們審美的終極體驗,上升到一個新的審美境界。</p><p><b>  注釋:</b></p><p>  [1]中國硅酸鹽學會編.中國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338</p><p>  [2]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青花器青花器形之美.</p>&

55、lt;p>  http://news.163.com/10/0326/12/62MUDK9Q000146BD.html.2011.3.27</p><p>  [3]郭健鋒 劉花鳳.青花瓷與中國畫的緊密結合.景德鎮(zhèn)陶瓷報,2009.(3)</p><p>  [4]吳雋 李家治.景德鎮(zhèn)歷代青花瓷胎釉化學組成的多元統(tǒng)計分析.陶瓷學報,1997.(3)</p><p&

56、gt;  [5]耿寶昌.明清瓷器鑒定.北京:兩木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1993.350</p><p>  [6]李雪.景德鎮(zhèn)明代民窯青花的“線”的藝術特征研究.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學位論文,2010(3)</p><p>  [7]北京文物鑒賞編委會.清代青花瓷.北京: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2005</p><p>  [8]北京市文物局 北京文物鑒賞編委會.明代青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