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維思平建筑設計:切入中國城市化的風格之旅</p><p> 亞洲建筑師協(xié)會主席林少偉教授這么評價維思平建筑設計機構(后簡稱“維思平”):維思平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合伙建筑事務所,它的激動人心之旅還有很長的道路。 </p><p> 而在記者眼中,這是一家看似平和,卻秉持獨立價值觀和韌性的風格追求的設計機構。 </p><p><b>
2、 讓建筑帶來感動 </b></p><p> 第一次看維思平建筑設計機構的作品,記者看到的是他們做的北京龍山教堂的作品。這一作品來源于萬通公司在北京近郊懷柔“造鎮(zhèn)計劃”中的一個項目,設計于2004年,竣工于2006年。一個鐫刻有十字架的鐘樓柱狀體矗立在一個方正型的教堂建筑前。一個外奔,一個內蘊,線條十分簡潔,卻表達了某種寧靜和超越的精神。整個作品的風格讓人忘記歐美教堂那種巍峨和威嚴感,但它又不同于
3、中國文化背景中里那種庭院的富麗堂皇式的風格。筆者驚訝于那么簡單的線條也能讓人感動。后來在和維思平助理主設計師譚善隆聊天的時候,才知道這件作品是維思平主設計師張瑛擔綱的。這個作品涵蓋了建筑、景觀、室內的整體設計,曾獲得WA中國建筑獎、阿聯(lián)酋綠葉獎、芝加哥國際建筑獎,還獲得過2008年的西班牙國際建筑節(jié)“高度評價”榮譽。 </p><p> 北京龍山教堂雖說是個教堂,建成啟用后的最初一段時間里并沒有被立即交付給教會
4、使用,在里面舉辦的是一些音樂會、兒童劇演出,以及一些公司的反省會等。張瑛本人也在雪后初霽之時感受過其間潔凈肅穆的氣氛,體會過黃昏時窄窗內透出的朦朧燈光,她說:“一些深層的東西感動著我,如果來過教堂的人也曾有過一些感動,不管是神圣的或者是不神圣的,也不管是宗教的還是非宗教的,這或許是對一個普通建筑師及其團隊所做工作的努力的最大獎賞吧?!睆堢纱梭w認到了一個設計師的價值。她的表達也應了一句話:能使自己的感動的作品才能讓別人感動。 </
5、p><p> 譚善隆向記者介紹了龍山教堂的特點:“這個項目對建筑師的挑戰(zhàn)是對光的塑造,主創(chuàng)建筑師自己將這個教堂定義為 ‘光的容器’,她研究怎樣通過一些設計,不僅僅簡單把空間照明,而且要在里面產生特殊的氛圍。它用的材料的幾何線條非常安靜,希望給人平靜的效果。外邊用火山巖灰的顏色顯得非常穩(wěn)重,到了里面以后則有白色的環(huán)境,反差非常大,給人很不一樣的開闊感受?!?</p><p> 在維思平,令人
6、感動或觸動的作品還有很多。在北京用友軟件總部員工服務中心項目中,我們發(fā)現維思平的設計師是如此尊重和愛惜該地塊的一草一木,乃至一片水泊,甚至于他們不僅不破壞自然,還把建筑本身也融進自然中。建筑物外面的材料用的是木質的材料;房屋整體呈橢圓形,外觀并不高大,圓潤而沒有棱角,一眼看上去有點像隱逸在樹林中的農莊、酒莊。譚善隆用 “匍匐森林中”來表達建筑物的姿態(tài),這種表述里充滿了對自然的尊重甚至敬畏,完全打破了工業(yè)文明時代建筑理念中對自然的傲慢態(tài)度
7、。 </p><p> 而在蘇州生物納米科技園中,維思平的設計師在樓宇中間設計了一個懸空的網格狀大棚子。由于南方陽光比較猛,這個大棚子可以為外出活動的員工遮擋陽光、疏通空氣。喬木、藤蔓等綠色植物與建筑材料并行不悖,貫穿其間。有趣的是,記者發(fā)現,網格狀的建筑設計手法也可以在維思平的北京亞運新新生活會所等另外一些作品中看到。 </p><p> 據譚善隆的介紹,與一些傾向于使用高技術手段和
8、“主動式技術”(人工干預自然,特別是用能耗型設施)的建筑理念相反,維思平更主張“低技高效”和“被動式技術”(不主動增加更多的能耗設施)的理念——這不僅是對客戶造價的節(jié)省,更是他們對整個社會轉型過程中綠色、生態(tài)和節(jié)能責任的承擔。 </p><p> 在中國傳統(tǒng)的“天人合一”哲學中,人其實也屬于自然的一部分。尊重人性的需求,也同樣是尊重自然。在杭州的支付寶大廈中,維思平做了“雙層皮”的設計:外面那層皮給建筑物帶來統(tǒng)
9、一和規(guī)整的視覺效果。其材料像一層面紗一樣是透氣的,對通風和采光方面有調節(jié)的功能。在外層“面紗”的局部屏蔽下,大廈的住戶可以在里面一層自由選擇開窗或開空調,并不會影響到整棟樓的外觀。別小看設計師給予員工們的這一“開窗”權利,這里面蘊含著對自然和人的雙重尊重。由于大廈被設計成“超薄”結構,在天氣晴好的時候,兩邊的辦公室一起開窗,天然光就能滿足照明的需求,不僅能節(jié)省電費,更能讓大家沐浴在自然的風光里。 </p><p>
10、;<b> 搭上城市化快車 </b></p><p> 進一步接觸維思平的時候,記者發(fā)現這里精兵強將頗多。主要創(chuàng)始人吳鋼畢業(yè)于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建筑學專業(yè),曾擔任慕尼黑西門子建筑設計部設計主持人、亞洲項目設計總裁。1996年,他和同事克勞德·羅森一起成立了慕尼黑 WSP 建筑設計公司,并于1999年在北京成立維思平?,F在維思平擁有近100人的團隊,由吳鋼、克勞德·羅森
11、、張瑛、陳凌帶領。幾個主設計師各有所長,能在不同的領域獨當一面。 </p><p> 如果說張瑛的龍山教堂反映了這個團隊帶有一定超越感的人文精神,那么我們必須把我們的敘述拉回地面。作為一個提供“組織化服務”并投身于市場經濟之中的設計團隊,作品的藝術性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吳鋼領導的這個團隊事實上已經敏銳地看到了中國大地上風起云涌的產業(yè)建筑、商業(yè)建筑乃至住宅建筑的建設浪潮所提出的挑戰(zhàn)。不管是出于商業(yè)目的還是為了社會責
12、任,維思平的團隊成員已經深深地嵌入到了新經濟帶來的文明變遷過程之中。他們保留了建筑師的美感和追求,但面對客戶,他們更強調“理性”和“服務”,像一個工程師,投身于實地的建設。 </p><p> 不管是北京新機場酒店、蘇州生物納米科技園、南京長發(fā)中心、蘇州湖東09會所、江蘇省新美術館、北京用友軟件園員工中心,還是北京中關村永豐科技園、中關村科技園昌平研發(fā)基地,以及北京金茂府、武漢風華天城、合肥新地中心、杭州支付寶
13、大廈、北京西門子總部,他們的設計林林總總,涉及到城市規(guī)劃、城市綜合體、產業(yè)地產、高品質住宅、旅游地產、文化建筑,乃至城市舊城區(qū)的更新改造等。這支從德國出發(fā)的團隊,已經在中國大地上扎根,并匯入到千年難遇的快速城市化、城鎮(zhèn)化進程中。 </p><p> 切入中國城市化的進程,首先得完成對本土文化的體認。有一個案例比較有意思:西門子在南非和中國的幾個區(qū)域總部都是維思平設計的,于是可以形成相互參照。按照西門子公司的標準
14、,全球的總部采取的應是同一個標準,象征著一種精英主義。優(yōu)雅的白色鋁合金外觀仿佛是它的一種標志,南非的總部就是這樣設計的。但在北京進行項目設計的時候,吳鋼就要考慮到一些非?,F實的問題:那種精英的白色是否能和環(huán)境協(xié)調?能否經得起北京的天氣和氣候,經得起風沙之類的考驗?建筑如何更能融入周邊文化環(huán)境當中?吳鋼認為 ,一個跨國公司對建筑物的品質管理應該有統(tǒng)一的標準,但建筑物的表現形式不應太固化。于是他用北京四合院的灰磚做元素,代替了原來白色的鋁合
15、金外觀,并設計了一種符合周邊環(huán)境的風格,讓建筑物變“樸實”了,接地氣了。譚善隆告訴本刊記者,即使到現在,位于望京的西門子中國總部建筑還是跟周邊環(huán)境融合得非常協(xié)調,而且非常耐看,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在維思平,吳鋼鼓勵每個設計師自己動手“做”設計,而不是停留在畫圖紙。設計師要自己建模型,和材料進行接觸。他認為,當前中國在建筑這個行業(yè)很多東西還處于起步階段。如果建筑設計師不了解國情,不接觸材</p><p>
16、 從早期的西門子中國總部的設計開始,維思平一直強調每個項目都需要某種程度的“接地氣”。在這方面,百度北京研發(fā)總部是另一個案例,它對既定的地塊和有限的環(huán)境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回應。 </p><p> 在百度北京研發(fā)總部這個項目中,維思平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了兩個大的圍合空間,形成一個“莫比斯環(huán)”。 主創(chuàng)設計師之一譚善隆介紹說這樣的設計基于多種考慮。一是呼應了北京四合院空間格局,形成一種家園的氛圍。這個科技園將容納一萬三千多人
17、,而這些人平均年齡是在26歲左右,非常年輕,從全國各地跑到這里來,所以維思平希望整個環(huán)境更像大家庭。另外,莫比斯環(huán)在數學當中代表無限大,寓意百度的業(yè)務是無限大的空間,特別是在推動移動無線業(yè)務方面有無限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這種設計其實是對既定環(huán)境和條件的創(chuàng)造性回應:當時園區(qū)給百度的地塊是相對獨立的三個小塊,還有一條公路和一條綠軸貫穿其間,因此看起來有些零碎。在構思這個項目的時候,維思平團隊和中關村園區(qū)管理機構進行溝通,努力使這個三個小地
18、塊形成一種整體性。最后經過努力,園區(qū)同意其中的兩塊地可以合并考慮指標,不用單算。如此,維思平成功把三塊地變成兩塊地。至于綠軸和貫穿園區(qū)的馬路所造成的間隔,譚善隆等通過構建莫比斯環(huán)的圍合空間和幾個樓宇高層的架空式間的連橋進行解決。 </p><p> 毫無疑問,百度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lián)網公司之一,在科技領域位于前沿地位,要求不會不高。能結合它身處的環(huán)境做好設計,這本身也反映了維思平“接地氣”的實力。 </p&
19、gt;<p> 平常心與“平常新” </p><p> 建筑設計是一種如此特殊的行業(yè),以至于不管建筑師做得好還是做的壞,他們必然會在這塊土地上鐫刻下持久的痕跡。所以,價值觀很重要。 </p><p> 維思平在成立15年后出過一本名為《風景中的建筑》的畫冊。在畫冊首頁,開宗明義地表達了自己的建筑情懷:“在一個缺少建筑真理和基本價值觀的時代,規(guī)模、位置、形象奪目的程度,成
20、為建筑被人們認知的基本坐標……真正賞識光線的變幻、空氣的流動、花草的味道、泥土的尊嚴是一個新的建筑時代必須遵守的古老規(guī)則。反之,建筑只會成為又一個滿足人類膨脹欲望的孤立于自然的作品,而無法融入風景中?!?</p><p> 上世紀90年代,有些海歸設計師回到中國后,由于接手做電視臺、美術館、大劇院等項目設計,推出了一些“先鋒”、“前衛(wèi)”的藝術化的作品,而他們也像明星一樣被追捧,這似乎成了當時設計界的一種潮流和趣
21、味,但也有一些因為過于求新求異或“孤立于自然”而飽受爭議。而在當時,吳鋼進行了不同于主流的思考:“社會上80%以上的和老百姓相關的建筑都是用于辦公、居住和進行商業(yè)活動的,我們?yōu)槭裁床蝗ブ攸c關注這80%的問題?”于是把大量精力投入到產業(yè)和商業(yè)以及住宅建筑的設計中。 </p><p> “一個好的建筑作品,不能僅是單純地求奇求新,而是要能被觀眾認可,并被正確使用?!眳卿撜J為,建筑的強烈視覺沖擊力往往并非最重要,這個
22、社會更缺的是真正能夠溫暖人心的圍合空間。 </p><p> 當然,維思平會考慮在平常的建筑類型當中,也能做到到位的設計,做出“非平?!钡乃?,即具備創(chuàng)新性。這種“平常心”和“平常新”的辯證,或許正是維思平的風格特征。 </p><p> 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土人景觀與建筑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首席設計師俞孔堅認為維思平的作品“有思想、有靈氣”。而在記者眼里,維思平對生態(tài)、材
23、料和“平?!钡闹匾暫陀峥讏猿珜У纳鷳B(tài)人文理念乃至“反規(guī)劃”理念有不少契合之處。 </p><p> 亞洲建筑師協(xié)會主席林少偉如此寄語維思平:“未來屬于那些做事積極的、終身不斷學習的人,維思平必須積極獲取對新興的世界新秩序的深層次理解,以便對當代中國人民文化、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迅速變化而產生的難以預計的影響作出積極肯定的回應?!?</p><p> 在記者看來,維思平正在持續(xù)“積極回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城市化進程
- 城市、城市化與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研究.pdf
- 城市化本質與中國城市化實現途徑.pdf
- 中國城市化發(fā)展特點研究
- 中國城市化戰(zhàn)略探討.pdf
- 中國城市化前景分析.pdf
- 中國城市化問題研究.pdf
- 中國城市化發(fā)展研究.pdf
- 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逆城市化現象研究.pdf
- 中國城市化發(fā)展質量研究評述
- 中國城市化道路轉軌研究.pdf
- 中國城市化績效問題研究.pdf
- 論加快中國城市化發(fā)展.pdf
- 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哲學研究.pdf
- 中國城市化進程的路徑選擇.pdf
- 論中國城市化的制度創(chuàng)新.pdf
- 中國城市化與經濟增長.pdf
- 中國城市化精明增長勢在必行
- 中國城市化路徑分析.pdf
- 全能政治視野下的中國城市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