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淺談城市公交基礎設施土地利用創(chuàng)新模式的經濟分析</p><p> 論文關鍵詞:公交基礎設施 土地利用 創(chuàng)新模式 意義 </p><p> 論文摘要:目前,公交基礎設施用地的綜合利用率比較低,綜合開發(fā)程度不高。由于公交基礎設施用地的粗放經營,使得公交基礎設施整體的管理效益不高,從而對公交基礎設施本身的維護造成資金上的影響。針對目前城市公交基礎設施的土地利用模式存在的
2、問題,從城市土地經濟學的角度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用地創(chuàng)新模式,并闡述了研究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用地創(chuàng)新模式的意義。 </p><p><b> 引言 </b></p><p> 城市基礎設施是借鑒了經濟學的概念,即公共基礎設施,它是指具有經濟性的物質基礎設施,即在社會經濟發(fā)展中起基礎作用的公共工程和公共設施,包括道路、鐵路、機場、港口、橋梁、通訊、水
3、利工程、城市供排水、供氣、供電、廢棄物處理等等。公交基礎設施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公交基礎設施包括公交樞紐站、停車場、保養(yǎng)場、汽車站和終點站等,是公交企業(yè)營運不可缺少的基礎資源,具有先導性、基礎性和社會性等特點。在現有模式下,公交基礎設施的建設項目大都屬于公益性項目,投資額度大,社會效益顯著,但經濟效益低下甚至根本沒有經濟效益。 </p><p> 目前,公交基礎設施用地的綜合利用率比較低,綜合開發(fā)程
4、度不高。由于公交基礎設施用地的粗放經營,使得公交基礎設施整體的管理效益不高,從而對公交基礎設施本身的維護造成資金上的影響。公交基礎設施在現有用地模式下,無法保證合理的投資回報,不能保障投資者的利益,因而對投資者缺乏吸引力,難以進行商業(yè)化經營?,F有用地模式使得公交基礎設施在一方面浪費城市有限的土地資源,另一方面在渴望資金的不斷投入,從而長期處于投入產出失衡的狀態(tài)中,在這種狀態(tài)下,不能從公交基礎設施自身的運營中產生穩(wěn)定的現金流來用作再投資,
5、對公交基礎設施建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非常不利。 </p><p> 一、城市公交基礎設施土地利用模式 </p><p> 土地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所以“地租”被分為級差地租Ⅰ和級差地租Ⅱ。級差地租Ⅰ中的土地區(qū)位地租在確定城市土地的 “價格”有普遍意義。區(qū)位地租系以生產成本與運輸成本表示產品價格的,取決于產地距離市場的遠近。離市場越近的產地的產品生產成本與運輸成本就越低,那么該產地的地租
6、價格就越高,反之亦然。這說明,區(qū)位地租與交通聯(lián)系在一起,更進一步說,與交通的便利程度聯(lián)系在一起。此外,交通運輸對區(qū)位地租的確定有著重要的影響。公交基礎設施,包括大中型的換乘樞紐和停車場,都是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便利的。它們應該為周邊土地的升值帶來貢獻,同時也提升了它們所利用的土地的價值。 </p><p> 公交換乘樞紐和其他公交基礎設施把空間分離的人類活動通過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聯(lián)系起來,發(fā)揮了集聚經濟效應。這些
7、經濟活動一旦集聚,就對土地有一種互動的使用關系。其中最激烈的就是對土地的競爭利用。競爭也會決定在每個地點的土地的價格及市場的商品價格。未來公交換乘樞紐的周邊會產生通過競爭方式獲得土地使用權的局面。中國土地理論研究者也認為,交通便利的城市中心往往是眾多的城市土地需求者所追逐的目標。這種競爭性的對城市中心地段的需求,使地租升揚。 </p><p> 所以,公交換乘樞紐以及其他類似的交通基礎設施地自身用地價格包括三
8、個部分:級差地租Ⅰ(區(qū)位地租)、級差地租Ⅱ(集約度差額地租)和土地互動使用而產生的正面影響。因此,公交基礎設施尤其是公交換乘樞紐的用地有著其他用地沒有的有利因素。事實上,由于大中型公交換乘樞紐處于城市中某些“黃金”區(qū)位,地價是相當高昂的??梢哉f,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誰擁有城市土地,誰就擁有了巨大的財富;掌握了城市土地的所有權(只有國家掌握城市土地的所有權,企業(yè)只有使用權),就獲得了城市的巨大財源。如果在公交基礎設施所占的土地上不建交通樞
9、紐等設施而代之以商業(yè)設施,這塊土地的經濟效益提高了,但其社會效益被嚴重削弱了。交通不便,人們出行的距離和所花費的時間都要增加,整個地區(qū)的吸引強度是要打折扣的,對整個區(qū)域的經濟效益有不利的影響。 </p><p> 二、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土地利用創(chuàng)新模式及其經濟分析 </p><p> 1.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土地利用創(chuàng)新模式的提出。為了形成社會、經濟和環(huán)境效益相統(tǒng)一的土地利用,可以把有巨
10、大社會效益的公交基礎設施和巨大經濟效益的商業(yè)項目綜合在一塊土地上,做到該塊土地的綜合利用。再對整個項目優(yōu)化設計,充分減少公共交通對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而不削弱公交基礎設施的專業(yè)功能。但是新模式具有以下幾點假定條件:公交基礎設施的專業(yè)功能不能被削弱;項目在技術上可行,商業(yè)項目和公交基礎設施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商業(yè)發(fā)展項目在經濟上可行,有可觀的經濟強度;對整個項目沒有非經濟影響,如政策法律障礙等。 </p><p>
11、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用地創(chuàng)新模式為:滿足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專業(yè)功能,同時充分發(fā)掘該地塊的空間資源。即在公共交通基礎設施上,向上層空間拓展,立體開發(fā),建造經濟強度高的綜合項目,達到社會、經濟和環(huán)境效益相統(tǒng)一。 </p><p> 2.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用地創(chuàng)新模式的經濟效應分析。由于公交基礎設施用地創(chuàng)新模式事實上是開發(fā)公用基礎設施與商業(yè)設施結合的綜合項目,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產業(yè)在城市空間上的聚集. 公交基礎設施與商業(yè)
12、設施又互為作用,使城市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在城市的同一地點或若干地點聚集,產生聚集經濟效應。</p><p> 這就需要用城市聚集經濟的角度來分析。(1)城市聚集經濟的內涵。聚集經濟一般使指因社會經濟活動及相關要素的空間集中而引起的資源利用的效率提高,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成本節(jié)約、收入或效用的增加。與此項對應,聚集不經濟是指社會經濟活動及相關要素的空間集中而引起的費用增加或收入效用的損失。(2)公交基礎設施
13、用地創(chuàng)新模式的城市聚集經濟效應。按照城市空間經濟學來分析,聚集的效應的特點可以分為三點:1)空間性。聚集效應是因為企業(yè)和居民在空間上彼此靠近而獲得的。對于公交基礎設施和商業(yè)綜合項目,由于公交基礎設施設置在商業(yè)設施以下,交通的便利縮短了顧客、用戶和乘客與商家的距離,減低了人們在交通上的耗費。2)外部性。聚集效應是空間上聚集的企業(yè)和居民,通過外在因素在客觀上互相為對方提供利益而使經濟效果增加或費用減少。對于公交基礎設施和商業(yè)綜合項目,彼此的
14、空間聚集加快了各自在外部性上對彼此的補充。公交基礎設施為商家?guī)砜土?,商業(yè)設施的“場”的吸引力又為公交企業(yè)帶來了人流,大大提高了一般公交基礎設施的利用率。但是,各自的負的外部性如果處理不好又會造成聚集的不經濟,如公交車輛的噪聲、污染等,不利于商家的營業(yè)環(huán)境。3)規(guī)模</p><p> 三、公交基礎設施土地利用新模式的意義 </p><p> 1.滿足公交功能。公交基礎設施用地新模式使
15、得公交基礎設施依然具有良好的公益性,社會效益非常突出。在新模式中,原有公交基礎設施用地模式下的公交功能依然能夠得到滿足。社會效益不是降低了,而是在保證原有社會效益不變甚至增加的基礎上,獲得經濟效益,其服務公交、服務社會的公交基礎設施性質沒有變。 </p><p> 2.解決公交基礎設施融資問題。在新模式下,原有公交基礎設施融資難的問題得到解決。在公交基礎設施的民營化經營中,提高了投資回報率,保證了投資者的利益
16、,從而提高了對社會資本的吸引力,達到拓寬融資渠道,解決融資難等問題的目的。 </p><p> 3.提高公交基礎設施管理和運營水平。民營資本的介入,追求公交基礎設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在保障公交基礎設施的公益性的同時,更加注重經濟效益,因此,民營資本的介入必將提高公交基礎設施管理和運營水平,增強公交基礎設施的經濟效益,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p><p> 4.帶動區(qū)域經
17、濟發(fā)展。公交基礎設施可以促進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對周邊地區(qū)的土地、房地產增值有巨大的貢獻,同時對其附近或相關的其他行業(yè)的經濟效益增長也有較明顯的帶動作用。在新模式下,公交基礎設施更加綜合化、現代化,功能更加完善,交通便利加上各種商業(yè)設施完備,將會大幅增加客流量,對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貢獻也會大幅上升。根據公交基礎設施與商業(yè)設施的外部性可以有大致的預測:(1)在城市市中心,商業(yè)和交通設施密集的區(qū)域,公交基礎設施用地新模式便于人們換乘購物,但由于周圍商
18、業(yè)設施的影響,使得新模式的聚集效應不會有顯著差別。(2)對于城市副中心、新興城區(qū),由于缺乏商業(yè)和交通設施,新模式的聚集效應會不斷放大。 </p><p><b> 參考文獻: </b></p><p> [1] 何芳.城市土地經濟與利用[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 </p><p> [2] 王霞,尤建新.城市土地經濟學
19、[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p><p> [3] 郭鴻懋.城市空間經濟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p><p> [4] 徐小玲.城市軌道交通投融資模式比較及其對武漢的啟示[D].武漢:武漢科技大學,2007. </p><p> [5] 王嘯宇.城市軌道交通市場化投融資機理及模式研究[D].南京:河海大學,2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城市土地利用分析.pdf
-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新模式研究.pdf
- TOD模式下城市公交干線與土地利用的協(xié)調關系研究.pdf
- 市場經濟條件下土地利用規(guī)劃新模式——城市灰色用地規(guī)劃研究.pdf
- 中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制度—經濟影響因素分析
- 土地利用現狀分析
- 我國城市化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 土地利用規(guī)劃課程城市規(guī)劃與土地利用規(guī)劃的銜接分析(文本)
- 土地利用規(guī)劃課程城市規(guī)劃與土地利用規(guī)劃的銜接分析(文本)
- 城市規(guī)劃中的土地利用問題分析
- 城市基礎設施融資模式創(chuàng)新:上海經驗.pdf
- 城市公墓設計中的土地利用模式優(yōu)化策略.pdf
- 城市周邊土地利用研究.pdf
- 淺談土地利用規(guī)劃的實施管理
- 基于復雜網絡的常規(guī)公交線網與城市土地利用關系研究.pdf
- 基于城市生態(tài)分析的城市土地利用理論模型拓展.pdf
- 淺談莫旗土地利用現狀分析及土地可持續(xù)利用對策研究
-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對城市經濟發(fā)展的影響.pdf
- 我國城市土地利用機制研究.pdf
- 城市基礎設施利用土地融資的機制及風險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