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苯達松和磺酰脲類除草劑基因的分離與克隆.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利用Y-射線誘變技術,中國科學家張集文研究員和日本學者MoriK先后分別從光/溫敏秈稻不育系w6154S和粳稻常規(guī)種農林8號的突變后代中獲得了苯達松敏感致死材料8077S和農林8號M。利用該致死突變位點標記光/溫敏秈稻不育系或一般質不育系,在苗期通過噴施一定濃度的苯達松溶液,可以去除不育系自交種子,保證雜交制種純度。過去的研究表明,兩個敏感突變體均受一對隱性基因基因控制,分別被命名為bel和bs!,利用SSR標記同時被定位在第三染色體上

2、,分別距離SSR標記RMl68為7.1cM和SSR標記RM3856為14.1cM。本研究在前期的研究基礎上,對敏感致死位點進行了精細定位,通過基岡互補和反義抑制,最終分離克隆了該基因。同時,利用RT—PCR技術,分析了該基因的表達特性。獲得的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敏感性實驗表明,8077S和農林8號M對lOOmg/L的苯達松就具有一定敏感性,兩者的敏感性均比相應野生型的敏感性要低60倍左右;同時,農林8號M又比8077S要更敏

3、感; 2.等位性實驗表明,來自兩個不同突變體的突變位點互相等位; 3.利用SSR標記將致死位點精細定位在SSR標記3a和7a之間,其遺傳距離分別為0.1cM和0.4cM,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致死位點與PCR—RFLP標記DP1和DP2共分離; 4.生物信息學分析表明,該致死位點可能與細胞色素P450基因有關,并確定了四個P450基因為候選基因。進一步對四個候選基因進行測序比較分析表明,其中一個P450基因,即CYP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