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柱和土柱中鐵錳的淋溶淀積及其對鉛吸附遷移的影響.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以不同濃度(0-0.08mol/L)的FeSO4和MnCl2溶液以同時或交替(每淋溶十次鐵錳交替)兩種淋溶方式在前人淋溶40次的基礎上淋溶石英砂柱到70次,黃棕壤土柱到60次,分析其中鐵錳氧化物的淋溶淀積特征。并以淋溶60次的黃棕壤和淋溶40次的棕紅壤作為供試材料,一方面在這兩種土柱上繼續(xù)淋溶重金屬鉛(10mg/L)和鎘(1mg/L),研究土柱中鉛和鎘的動態(tài)吸附和遷移特性以及兩種重金屬的不同存在形態(tài);另一方面以這兩種土柱中的土壤進行

2、重金屬的靜態(tài)吸附與解吸,研究兩種土壤對鉛的等溫吸附特征。研究結果表明:
  1、隨著淋溶次數的從40次到60次,砂柱的pH整體呈現微弱地波動變化,而黃棕壤淋出液pH呈微弱的降低趨勢;兩者的淋出液鐵錳含量均略低于淋溶液;游離和非晶質鐵錳含量呈明顯增加的趨勢,且游離和非晶質鐵的量遠大于游離和非晶質錳的含量;同一處理的石英砂表面的淀積形態(tài)由不規(guī)則的類球狀分布變?yōu)橹饕拾鍫罨虿灰?guī)則柱狀分布。
  2、當淋溶液中FeSO4濃度相同時,

3、隨著MnCl2濃度的增加,石英砂柱和黃棕壤土柱的淋出液的pH整體呈降低的趨勢;兩者淋出液中鐵的含量整體相差不大,錳的含量卻是逐漸增加;石英砂游離和非晶質鐵含量沒有明顯的差異,但是游離和非晶質錳含量呈增加的狀態(tài);而黃棕壤游離和非晶質鐵含量呈現降低的趨勢,游離和非晶質錳呈增加的趨勢。石英砂表面由小球狀逐漸向塊狀或不規(guī)則球狀堆積變化。
  3、石英砂中游離和非晶質鐵層間的變化趨勢為下層>上層>中層,而游離和非晶質錳層間變化趨勢為下層>中

4、層>上層。黃棕壤土柱上下兩層中游離和非晶質鐵錳含量,除個別處理以外,大體都是上層大于下層的。相同處理的樣品上、中、下層鐵錳氧化物都是從類球形向板狀的形態(tài)變化,且都為不規(guī)則分布。
  4、土壤淋出液的鉛鎘含量明顯低于石英砂,但兩者含量在淋溶1-6次間變化不大。鉛在本實驗主要都以殘渣態(tài)存在,其次是碳酸鹽結合態(tài)和離子交換態(tài)。鎘在本實驗中主要都以有機結合態(tài)存在,其次是碳酸鹽結合態(tài)和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同時淋溶鐵錳處理的鉛或鎘的鐵錳氧化物結合

5、態(tài)含量都比相應的未淋溶鐵錳處理的高。
  5、黃棕壤樣品對Pb2+的上層最大吸附量為166.76mmol/kg,下層為195.02mmol/kg;而棕紅壤上層為299.07mmol/kg,下層為146.72mmol/kg。淋溶后黃棕壤和棕紅壤對Pb2+的吸附量都隨土壤中錳淀積量的增加而增加。黃棕壤和棕紅壤上下層樣品的Pb2+吸附量都隨著背景離子強度的升高,整體呈現下降的趨勢。同時淋溶鐵錳溶液的處理與單一淋溶鐵或錳溶液的處理相比,前

6、者受背景離子強度的影響較大。此外,淋溶后的棕紅壤和黃棕壤對重金屬Pb2+的最大吸附量都與上層的游離錳呈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達到0.882、0.880。
  6、黃棕壤和棕紅壤上下層樣品對鉛離子的解吸曲線整體變化規(guī)律相似,在0-0.25mmol/L時樣品對Pb2+的解吸率陡然上升,并在0-0.5mmol/L之間產生一個峰值。比較兩種土壤可以看出黃棕壤的解吸率峰值出現時的Pb2+平衡濃度比棕紅壤更低。而整體上棕紅壤的解吸率比黃棕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