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背景: 感染是肝移植術(shù)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亦是移植病人術(shù)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病毒、細菌、真菌的感染。然而,在肝移植受者中大部分嚴重感染源自腹腔內(nèi)細菌或真菌感染,而且發(fā)生率高,約為35%-70%,半數(shù)患者感染發(fā)生在移植術(shù)后2周內(nèi)。多項研究已證實病毒、真菌感染與免疫排斥密切相關(guān),促進了排斥反應的發(fā)生。但是細菌感染與免疫排斥反應的關(guān)系這類研究鮮見報道。 在臨床實際治療中,發(fā)生細菌感染的病人,免疫抑制藥物的應用與抗感染治療產(chǎn)
2、生了矛盾,這時為搶救病人的生命,往往需要減量或停用免疫抑制藥物,而這對移植肝臟的影響我們不得而知。但現(xiàn)有的研究指出:當發(fā)生重癥感染時,機體為保護組織器官的過度病理性損害,激發(fā)免疫反應的同時,也可能啟動了免疫抑制效應。在眾多因素中,CD4<'+>CD25<'+>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Treg)的表達變化引起了廣泛觀注,它能夠分泌免疫抑制因子IL-10和TGF-β,并通過這二種細胞因子發(fā)揮較強的免疫抑制效應;而且Treg細胞能夠抑制免疫排斥反應和移
3、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發(fā)生?;谝陨蠂鴥?nèi)外的研究成果,我們想到,臨床病人在肝移植術(shù)后發(fā)生細菌感染的過程中機體的免疫反應是否被抑制?Treg細胞是否在這種變化中發(fā)生了增殖并對移植肝產(chǎn)生影響?探明這種變化必將加深對肝移植細菌感染與免疫排斥的認識,為我們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礎,同時也有助于開展臨床新的治療策略。 目的: 一、建立大鼠肝移植腹腔細菌感染的模型,研究細菌感染對移植肝免疫排斥反應的影響; 二、探討細菌感染和免
4、疫排斥反應雙重因素作用下T淋巴細胞的增殖、功能的變化及Treg細胞的增殖情況和其生物學效應。 方法、結(jié)果: 第一部分大鼠肝移植術(shù)后細菌感染對移植肝免疫排斥反應的影響方法: 1.細菌感染模型的建立:在改良的Kamada雙袖套法的基礎上,以近交系DA大鼠為供體,LEW大鼠為受體,建立肝移植排斥反應模型;以大腸桿菌為誘導菌,采用腹腔內(nèi)活菌注射的方法建立移植后感染模型。術(shù)后隨機分為2個注射時間點:術(shù)后3天和5天,并根據(jù)注
5、射細菌濃度和用量的不同,每個時間點分為6組:5×10<'5>cfu/ml組,2×10<'5>cfu/ml組,2×10<'6>cfu/ml組,2×10<'7>cfu/ml組,2×10<'8>cfu/ml組和腹腔內(nèi)生理鹽水注射對照組。設菌液注射前1天,注射后1d、3d、5d、7d 5個時相點,每個時相點6只動物,另外設8只大鼠觀察感染后一般情況和受體的存活時間。通過對大鼠的存活時間、直腸溫度、ALT、TB、WBC計數(shù)、TCO2、HCO3<'
6、->、PH等指標評定感染的嚴重程度。 2.感染對免疫排斥反應的影響:以DA或LEW大鼠為供體,LEW大鼠為受體,建立肝移植感染模型,術(shù)后大鼠隨機分為4組:同基因移植對照組G1組、同基因移植腹腔感染組G2、異基因移植對照組G3、異基因移植腹腔感染組G4。腹腔內(nèi)細菌注射濃度為5×10<'5>cfu/ml。每組設感染前1d、感染后1d、3d、5d、7d 5個時相點,每個時相點6只。通過RT-PCR測定肝內(nèi)CCR5、CCR3、MCP-1
7、mRNA,CCR5、CCR3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和肝病理Banff評分評定免疫排斥反應。 所有數(shù)據(jù)分析均通過SAS 6.0軟件進行,采用雙因素方差分析、t檢驗、秩和檢驗等方法,P<0.05判定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jié)果: 1.術(shù)后5天注射組最長生存時間為感染后5天,不利于后續(xù)研究,故舍去;2或5×10<'5>cfu/ml這二個濃度在術(shù)后3天注射時,最長生存時間分別為術(shù)后11天(感染后8天)、術(shù)后14天(感染后11天),感
8、染后7天生存率分別為37.5%和100%。相應生化指標檢測發(fā)現(xiàn),2×10<'5>cfu/ml組在感染后5天相應指標逐漸正常,腹腔細菌培養(yǎng)陰性,故推斷腹腔感染可自行抵抗,達不到研究目標;5×10<'5>cfu/ml組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大鼠出現(xiàn)體溫升高、酸堿平衡紊亂、WBC增加、ALT、TB持續(xù)上升等變化,與非感染組比較差異顯著;組織器官病理切片顯示,腎臟和肺臟沒有明顯的病理學改變。 2.G4組CCR5mRNA的表達逐漸下降,CCR3
9、和MCP-1mRNA的表達則逐漸升高,術(shù)后8天(感染后5天)各指標與G2、G3組均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肝病理Banff評分顯示,G4組肝實質(zhì)損害加重,但免疫排斥反應減輕,與G3組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 第二部分大鼠肝移植術(shù)后細菌感染對Treg、T淋巴細胞增殖、功能及分化的影響方法: 動物分組同前:同基因移植對照組G1組、同基因移植腹腔感染組G2、異基因移植對照組G3、異基因移植腹腔感染組G4。分
10、別采用流式細胞術(shù)、單向混合淋巴細胞培養(yǎng)(MLC)、RT-PCR技術(shù)對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功能、肝臟內(nèi)IL-2、IL-6、IL-10、IL-4、IFN-γ、TNF-α、TGF-β mRNA的表達進行測定,觀察感染對T淋巴細胞功能和分化的影響。同時采用流式細胞術(shù)及RT-PCR技術(shù)對脾臟內(nèi)Treg細胞的增殖和Foxp3mRNA的表達測定。 結(jié)果: 1.異基因移植感染組G4淋巴細胞數(shù)量持續(xù)下降,比例失調(diào),CD4<'+>/CD8
11、<'+>比值降低,該比值在感染后各時間點與異基因移植組G3比較均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混合淋巴細胞培養(yǎng)結(jié)果顯示:G4淋巴細胞功能持續(xù)上升,但上升速度和幅度均低于G3組,感染后3天與之比較各時間點均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G2組淋巴細胞功通通雖然也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但升高不及G4組,與之比較感染前后各時間點均有差異; 2.肝臟內(nèi)細胞因子mRNA表達測定顯示:G3組各種因子mRNA的表達均升高;G4組IL-4、IL-10、T
12、GF-β mRNA的表達水平持續(xù)增加,但三者表達水平不完全一致,后二者的表達量遠高于前者;IL-2、IL-6mRNA表達水平則先升后降;G3組上述因子的mRNA表達恰恰相反,前三種下降,后二種上升,感染后5天各指標與G3組比較均有意義,IFN-γ、TNF-α mRNA的表達則持續(xù)下降,與G2、G3組比較自感染后各時間點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G1、G2、G3組Treg細胞在術(shù)后或感染后增殖不顯著,各時間點及各組比較均無意義;G
13、4組Treg細胞顯著增殖,尤其是感染后5天,與其它各組及組內(nèi)比較均有差異。G4組Foxp3 mRNA的表達水平不及Treg顯著,但與G3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第三部分 Treg細胞在移植后感染免疫紊亂中的作用方法: 以DA大鼠為供體,LEW大鼠為受體,術(shù)后分為4組:急性排斥組G1、移植后腹腔感染組G2、G3組:在第三組處理的基礎上于術(shù)后第2天始加用anti-IL-10和anti-TGF-β單克隆抗體,注射量分別為:1.2
14、mg/kg/d和0.9mg/kg/d,G4組:在第三組處理的基礎上于術(shù)后第2天開始加用anti-CD25單克隆抗體,注射量為:1.0mg/kg/d。 每組設感染前1d、感染后1d、3d、5d、7d 5個時相點,每個時相點6只動物。分別采用流式細胞術(shù)、單向混合淋巴細胞培養(yǎng)、RT-PCR技術(shù)對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淋巴細胞功能、肝臟內(nèi)IL-4、IFN-γ、IL-10、TGF-β mRNA測定;并對肝臟內(nèi)CCR5、CCR3mRNA的表達
15、和肝臟病理Banff評分進行評估,以判定肝臟的免疫排斥反應。結(jié)果: G3、G4組T淋巴細胞數(shù)量持續(xù)下降,但CD4<'+>/CD8<'+>比值上升,G3的這種變化略顯著,感染后5天,G3組上升幅度高于G2組,二組相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并在感染后5、7天與G1、G2組比較有差異;G3、G4組淋巴細胞功能得到部分恢復,與G2組比較在感染后5天有差異,與G1組比較,自感染后3天有差異。同樣地,G3組的上升幅度高于G4組,二組在感染后3天有統(tǒng)
16、計學意義;G3、G4組IL-4、IFN-γ mRNA的表達顯著升高,與G2組比較,感染后即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 G3、G4組CCR3、CCR5mRNA的表達與G2組比較均增加,感染后5天、7天與之比較各指標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肝臟病理Banff評分顯示,G3、G4組的免疫排斥反應部分恢復。 結(jié)論: 1.以DA大鼠為供體,LEW大鼠為受體采用腹腔內(nèi)大腸桿菌注射的方法制作感染模型,是進行肝移植術(shù)后細菌感染研究的理想動物模
17、型。該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重復性和可靠性,不伴有多器官的損害,受損因素單一,有利于目的研究; 2.細菌感染與免疫排斥反應的協(xié)同作用降低了CCR5mRNA的表達,增加了CCR3和MCP-1mRNA的表達,從而使免疫排斥反應部分受到抑制; 3.細菌感染和免疫排斥反應均能增加淋巴細胞的功能,但二者的同時作用使淋巴細胞功能下降,CD4<'+>/CD8<'+>比值降低,促進Th2細胞的分化; 4.肝移植術(shù)后細菌感染促進了Tr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型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應模型的建立及移植免疫機制的初步探索.pdf
- DETC在皮膚移植免疫排斥反應中作用及機制的初步研究.pdf
- 大黃素抗大鼠肝移植排斥反應作用及其機制的初步研究.pdf
- 巨細胞病毒感染對大鼠肝移植慢性排斥反應致病的初步研究.pdf
- 虹膜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應中的病理、功能變化及其機制研究.pdf
- 角膜內(nèi)皮移植及其排斥反應的研究.pdf
- 雷公藤多甙對犬肺移植免疫排斥反應影響的實驗研究.pdf
- microRNA--29對器官移植排斥反應的調(diào)控作用及其機制研究.pdf
- 青蒿琥酯對大鼠小腸移植急性排斥反應的影響及機制研究.pdf
- 黑睛排斥湯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應的基礎研究.pdf
- DC在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應中免疫調(diào)節(jié)機制的實驗研究.pdf
- Tfh細胞調(diào)控B細胞分化及其對移植排斥反應作用的機制研究.pdf
- 氬氦冷凍對肝腫瘤轉(zhuǎn)移及免疫排斥作用的初步研究.pdf
- Sinomenine對移植肝急性排斥反應影響及CDFI、IBS對肝臟病理損害評價的實驗研究.pdf
- 移植肝急性細胞性排斥反應和巨細胞病毒感染的臨床病理研究.pdf
- MSCs修飾受體胸腺對異種心臟移植免疫排斥反應的作用研究.pdf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對腎移植患者排斥反應及生存率影響的研究.pdf
- 大黃素對大鼠腎移植急性排斥反應的影響.pdf
- 決明子對板層角膜異體移植排斥反應影響的實驗研究.pdf
- 供者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對大鼠腎移植慢性排斥的作用及其免疫調(diào)節(jié)機制的初步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