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虎及其獵物種群監(jiān)測和人虎沖突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02-2013年應用大樣方法、樣帶法、傳統(tǒng)的俄羅斯有蹄類調查方(FMP法)、網絡信息收集法、樣線法、樣線片段足跡鏈占有法等野外抽樣調查技術,結合Bootstrap重抽樣、蒙特卡洛模擬、多元統(tǒng)計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統(tǒng)技術等,對東北虎及其獵物種群數(shù)量監(jiān)測方法評估、東北虎及其獵物種群現(xiàn)狀及變動趨勢、獵物種群監(jiān)測方案設計、虎及其獵物間關系、東北虎獵物種群恢復型和人虎沖突開展研究,獲得如下主要結果:
  1)東北虎獵物種群數(shù)量監(jiān)測方法評估。

2、傳統(tǒng)的樣帶法(樣帶寬度為100米),獵物密度為:(D)(馬鹿)=0.054±0.009只/km2,(D)(狍)=2.81±0.72只/km2,(D)(野豬)=0.99±0.16只/km2,(D)(梅花鹿)=0.26±0.06只/km2;改進后的樣帶法(樣帶寬度為足跡鏈寬帶,即為晝夜活動直徑),獵物密度為:(D)(馬鹿)=0.004±0.0017只/km2,(D)(狍)=0.32±0.07只/km2,(D)(野豬)=0.33±0.05只/

3、km2,(D)(梅花鹿)=0.0094±0.002只/km2。傳統(tǒng)的俄羅斯調查法(FMP法),獵物密度為:(D)(馬鹿)=0.0096±0.005只/km2;(D)(狍)=0.93±0.24只/km2;(D)(野豬)=0.058±0.013只/km2;(D)(梅花鹿)=0.0194±0.009只/km2。大樣方調查法,獵物密度為:(D)(馬鹿)=0.006±0.007只/km2,(D)(狍)=0.654±0.148只/km2,(D)(野

4、豬)=0.311±0.154只/km2,(D)(梅花鹿)=0.074±0.042只/km2。樣帶法調查誤差主要來源于樣帶的寬度的確定和換算系數(shù)的準確性。傳統(tǒng)樣帶寬度以透視度(遠小于足跡鏈寬度)來計算密度,導致密度遠高于實際密度。采用足跡鏈寬度作為樣帶寬度,用一條樣帶調查獵物足跡鏈寬度內的獵物密度在理論上會產生足跡鏈遺漏。換算系數(shù)在不同的時空,不同獵物個體間差異較大,有待深入研究。傳統(tǒng)的俄羅斯調查方法(FMP)需要知道動物的每日運動距離。

5、國內對東北虎獵物日運動距離需進一步研究。大樣方法通過在足跡鏈寬度范圍內(獵物家域內)布設多條樣線,將足跡鏈寬度范圍內產生足跡鏈遺漏的幾率減低。同時在一個大樣方內通過多條樣線排除重復的足跡鏈,并以一條足跡鏈相對于一只動物(即換算系數(shù)為1)統(tǒng)計樣方出現(xiàn)的動物數(shù),避免了繁雜的換算系數(shù)。
  2)東北虎獵物足跡鏈密度和獵物密度關系探討。獵物密度和其足跡鏈密度呈顯著的線性正比例關系,馬鹿、狍子和野豬密度和其足跡鏈密度關系式分別為:Y=0.6

6、835x+0.0736(n=53, R2=0.5732, p<0.05),Y=0.4847x+0.1746(n=48,R2=0.8143, p<0.05),Y=0.3802x+0.1864(n=53,R2=0.5296,p<0.05),(Y為獵物密度,x為獵物足跡鏈密度)。相對于野豬而言,馬鹿和狍子的足跡鏈密度能更好的指示真實密度,這可能和不同物種的行為有關。
  3)東北虎獵物種群數(shù)量監(jiān)測。調查期間的方差(within surv

7、ey time variance)為0.98。整體樣方間方差(overall within-sample variance)為0.15(范圍0.04-0.22)。2011年2-3月,共調查40條樣線,每條樣線長度8-12km,對狍子而言,如每2年監(jiān)測1次,a=0.2,B=0.2,r=10%開展監(jiān)測則有0.916的能力監(jiān)測到狍子種群足跡鏈≥10%的下降趨勢或者0.926的能力監(jiān)測到狍子種群足跡鏈足跡鏈≥10%的增長;對野豬而言,有0.81

8、3的能力監(jiān)測到野豬種群足跡鏈≥10%的下降趨勢或者1的能力監(jiān)測到足跡鏈≥10%的增長。其他監(jiān)測因素不變,隨著樣線數(shù)量的增加,探測到獵物種群足跡鏈固定變化率的能力也隨之增強。每2年監(jiān)測1次,每條樣線為8-12 km,當樣線達到24-32條時有80%的概率監(jiān)測到研究地區(qū)狍子種群足跡鏈減少≥10%或增加≥10%的波動。每2年監(jiān)測1次,每條長度為8-12km,樣線為16-24條時,有80%的概率野豬種群足跡鏈增加≥10%的變動,當樣線達到32-

9、40條,有80%的概率監(jiān)測到整個地區(qū)野豬足跡鏈減少≥10%的變動。a從0.05,0.1,0.15,0.20變化時探測到東北虎獵物種群足跡鏈固定變化率的能力也隨之增強。研究地區(qū)梅花鹿和馬鹿的足跡鏈密度為0的樣線比例特高,無法用MONITOR軟件設置監(jiān)測方案。
  4)東北虎獵物足跡鏈調查法準確性和精度探討。當調查18條樣線(或抽樣距離達到171.71 km),30條樣線(或抽樣距離達到297.47 km)時能分別滿足狍子,野豬的種群

10、數(shù)量調查準確性的最低需求。在研究地區(qū),對狍子和野豬的調查,1km2調查面積內至少需分別抽樣0.1648km,0.2855km的樣線。其他東北虎獵物(梅花鹿,馬鹿)由于其調查遇見率極低,無法被評估?;跍蚀_性指標,不同研究地區(qū),隨著狍子或野豬密度的增加,其最佳取樣努力減少。同一地區(qū),獵物密度大的物種(狍子),其最佳取樣努力小于密度小的東北虎獵物物種(野豬)的最佳取樣努力。
  5)東北虎獵物種群變動趨勢:預實驗15條樣線,不同的獵物

11、物種的探測概率都很高。狍子在闊葉林中p=0.96,其他林型中p=0.94;野豬在闊葉林中p=1.0,其他林型中p=0.92(p為探測概率)。闊葉林中的調查條件記錄值(值域1.62-2.15)高于其他林型調查條件記錄值(值域1.56-2.54)。從2010-2013年,研究地區(qū)狍子種群指數(shù)增加了2.4倍。年平均種群指數(shù)回歸斜率顯著的大于0。野豬、梅花鹿、馬鹿、斑羚和原麝等物種的種群密度也呈上升趨勢,但其增長都沒有顯著大于0。人為干擾減輕的

12、情況下,狍子種群能快速野外恢復,但是種群年增長率遠低于其內稟增長率。在保護干涉前,狍子和野豬的密度就相對較高,顯示狍子和野豬抗人為干擾能力強。而梅花鹿、馬鹿、斑羚和原麝種群基數(shù)太低,除了外部影響外,可能存在著物種內對種群恢復的限制。
  6)中國野生東北虎數(shù)量監(jiān)測方法有效性評估。
  (1)用虎網絡信息收集法研究2006年完達山東部地區(qū)東北虎的種群現(xiàn)狀,結果顯示東完達山地區(qū)2006年東北虎數(shù)量為6-9只,由1只成年雄虎,2-

13、3只成年雌虎,2-4只亞成體虎和1只小于1歲的幼體虎組成;
  (2)用獵物生物量和捕食者關系法得到東完達山地區(qū)2002年東北虎的密度為0.356只/100 km2,能容納22-27只東北虎;
  (3)用樣線法在黑龍江的老爺嶺南部和吉林省大龍嶺北部面積1735.99 km2的區(qū)域內設置樣線64條,總長609km,沒有發(fā)現(xiàn)東北虎足跡鏈。樣線調查的結果表明,在2011年2月-3月該調查區(qū)域東北虎的數(shù)量為0只。監(jiān)測結果表明,用獵

14、物生物量和捕食者關系得到東北虎數(shù)量遠遠超過現(xiàn)實數(shù)量,人們對東北虎獵物的盜獵和獵套對虎的傷害可能是其主要原因;樣線法調查得出的結果低于現(xiàn)實種群,主要原因是虎數(shù)量極低和調查者對野生虎行為學了解甚少,較難在野外有效的發(fā)現(xiàn)虎信息;且樣線法監(jiān)測僅應用于當東北虎以一定的密度(即有定居虎)存在的情況下(多數(shù)監(jiān)測樣線能發(fā)現(xiàn)虎信息)。雖然和樣線法一樣存在著諸如專家估計密度和真實密度之間的關系、虎足跡數(shù)量和虎真實密度間關系不確定、保守估計等內在缺點,在目前

15、中國東北地區(qū)野生東北虎種群密度極低、且多是穿越于中俄邊境地區(qū)的游蕩個體的現(xiàn)狀下,網絡信息收集法是一種高效、可行的東北虎監(jiān)測方法。此外,其他監(jiān)測方法,如占有法、基于標志重捕遠紅外照相法、糞便DNA法、足跡數(shù)碼信息法、警犬法等,應根據各種方法的理論前提、誤差來源、適用范圍和虎是否定居及密度等具體情況有選擇地加以應用,且有些方法可能成為未來中國野生東北虎種群的有效監(jiān)測工具。
  7)中國東北虎種群現(xiàn)狀及其對野生東北虎保護應用研究。

16、>  (1)2004年11月到2010年4月,東完達山地區(qū)共監(jiān)測到138條可靠信息,研究地區(qū)由2只定居雌虎,一只定居雄虎,4-5只游蕩虎和5只幼崽組成,其中2只幼崽生長為亞成體,但都沒能在研究地區(qū)定居?;⒌钠骄N群保持相對穩(wěn)定,為4.83±1.47只到6.33±1.63只,虎最高密度為1.15/1000km2,成年虎種群密度最高為0.72/1000km2。
  (2)2002-2007年于中國東北地區(qū)監(jiān)測到343條可靠信息。國內東

17、北虎共為5個分布區(qū):東完達山分布區(qū),南部老爺嶺-大龍嶺虎分布區(qū),北老爺嶺分布區(qū),張廣才嶺分布區(qū)(吉林省張廣才嶺和黑龍江省張廣才嶺南部山區(qū)),哈爾巴嶺分布區(qū)。其中東完達山和南部老爺嶺-大龍嶺虎分布區(qū)每年都多次發(fā)現(xiàn)虎信息,且多次發(fā)現(xiàn)小虎信息,為虎的繁殖棲息地。而張廣才嶺分布區(qū)、哈爾巴嶺分布區(qū)和北老爺嶺分布區(qū)虎活動頻次不高,每2-3年才監(jiān)測到虎信息。表明此三處分布區(qū)可能能被游蕩虎到達,卻不適應定居虎生存。除2002年外,年東北虎種群數(shù)量保持相

18、對穩(wěn)定,為12-19只。東完達山分布區(qū)有2-3只長期定居個體,除此之外,東北境內其他東北虎均屬來回于中俄邊界的游蕩虎。
  8)虎和獵物關系:獵物是否限制中國東北虎種群野外恢復?2002年,研究地區(qū)東北虎獵物的生物量密度為87.9kg/km2?;贙aranth et al.(2004)的模型,東完達山虎密度為0.205955076個/100 km2;基于Carbone and Gittleman(2002)虎的密度為0.356個

19、/100km2;基于Miquelle et al.(1999)的公式,虎的密度為0.722個/100 km2。三個模型得到虎數(shù)量都遠高于監(jiān)測到的虎數(shù)量,暗示著研究地區(qū)可能存在著對虎的盜獵?;?5個地區(qū)虎獵物生物量和虎密度,獲得關系式:T=4.1012(LnPb)-21.626[F=19.17454,n=15,p=0.000898,R2=0.6312],其中T為虎密度(individuals/100km2),Pb為虎獵物生物量(,kg/

20、km2),最低可維持定居虎長期生存的獵物生物量為195kg/km2,東完達山獵物種群不足以維持可長期生存的東北虎種群需要。從2002年到2008年,東完達山地區(qū)東北虎的主要獵物(3種)種群數(shù)量急劇下降。7年間,東北虎獵物密度下降達39.53%-44.80%。顯示獵物貧乏是影響東完達山虎種群恢復的重要因子。
  9)吉林省琿春地區(qū)人虎沖突研究。從2001年12月到2010年7月,琿春地區(qū)內共發(fā)生191起人虎沖突事件,年均發(fā)生23.1

21、25次(x=23.125±16.5567,范圍:11-54)。導致1人死亡,3人受傷;16匹馬,188只牛,11只狗,32只羊,1只豬死亡;1匹馬,43頭牛,1只狗受傷。平均單次虎攻擊牛的數(shù)量顯著大于攻擊馬的數(shù)量(T=2.036,p=0.043)。平均單次攻擊牛的數(shù)量和攻擊狗的數(shù)量(T=-0.147,p=0.883)及平均單次攻擊狗的數(shù)量和馬的數(shù)量(T=1.731,p=0.096)都沒有顯著差異。假設無人為干擾情況下,虎可取食完獵物全部

22、可利用部分。琿春地區(qū)至少有84.03%的虎取食行為受到人為干擾?;︸R和牛不存在偏好性,但相對于牛犢而言,虎偏好成年牛(x2=22.843,df=1,p<0.05);對于母牛而言,虎偏好公牛(x2=82.569,df=1,p<0.05)。下雪期月平均被虎攻擊的牛數(shù)量(x=0.916±0.26565)顯著低于無雪期月平均數(shù)(x=2.4043±0.25485),(T=-5.293,p<0.01)。2001年12月到2010年7月份,家畜損失

23、共達77035美元,年平均損失9062.94美元。拖跡平均長度為40.3455米(40.3455±37.46947,n=55)。拖跡的長度和被捕殺的家畜體重無關(p>0.05,rs=-0.7,n=40)。捕殺現(xiàn)場的隱蔽度(x=0.25±0.07)顯著低于取食場所的隱蔽度(x=0.54±0.14),(T=0.19,p<0.05,n=25)。71.31%的沖突發(fā)生在樹林中,88.52%發(fā)生在坡度為0-30間,84.43%發(fā)生在海拔50-3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