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超膠凝化理論及技術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普通硅酸鹽水泥基礎上,面向低水膠比、高流態(tài)的現代混凝土要求,建立水泥超膠凝化的低能耗、在線設計方法及技術體系。其目的是解決現代混凝土要求與通用技術存在的重大問題:混凝土中存在20%~40%的未充分水化的水泥,其膠凝效率不能充分發(fā)揮;當水膠比低于0.437時,不能完全水化的水泥熟料,僅作為骨料填充而造成巨大的浪費;未水化的水泥會在混凝土的界面過渡區(qū)產生氫氧化鈣富集,導致混凝土耐久性惡化等。
  基于上述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全新的面

2、向混凝土應用的水泥在線加工理論和技術。依托國家973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78363)等項目,基于顆粒整形與精修、級配調控與優(yōu)化、表面改性與電荷平衡等技術,針對水泥的低碳制備、表面改性和膠凝效率的提升進行系統(tǒng)研究。通過水泥進行加工,提高水泥的膠凝效率,減少高資源、能源消耗和高碳排放的水泥熟料的用量,改善混凝土界面過渡區(qū),提升混凝土耐久性。
  本文主要成果和創(chuàng)新點如下:
  1、基于粒度分布函數和分形

3、理論,突破傳統(tǒng)粉磨效率低、能耗高的問題,建立面向混凝土應用的水泥低能耗在線加工制備技術。
  突破粉磨效率低、大部分能耗轉化為熱量散失的傳統(tǒng)粉磨方式,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采用微研磨介質(M)對普通硅酸鹽水泥(C)進行加工,,建立面向混凝土應用的低能耗水泥超膠凝化系統(tǒng)理論和關鍵技術?;谡龖B(tài)、對數、高登-舒曼、羅遜-萊蒙勒分布函數和粒度分形維數理論,采用兩種粉磨方式,對三種物料體系(C、M和CM)的顆粒粒徑(頻度分布和累計分布)、特征參數(

4、D50、D10、D25、D75和D90)和粒度分形維數D進行系統(tǒng)研究,建立高效率、低能耗水泥超膠凝化的理論基礎。實驗條件下,當顆粒粒徑D50為8um時,與采用傳統(tǒng)粉磨技術處理普通水泥相比,添加5%的M處理10min和添加20%的M處理5min,單位質量粉磨能耗分別降低29.83%和58.33%;當顆粒粒徑D50為7um時,添加20%的M處理10min和添加30%的M處理5min,單位質量粉磨能耗分別降低37.50%和64.29%。

5、>  2、基于IPP圖像技術、分形原理和電子層理論等理論,面向低水膠比、高流態(tài)混凝土要求,針對水泥顆粒粒徑減小,團聚加劇的問題,建立水泥超膠凝化表面改性和調控技術。
  通過不同種類和摻量的表面改性劑等處理,對水泥漿體的絮凝結構的分形維數、顆粒表面電位和流變性能進行調控。實驗條件下,超膠凝水泥漿體的分形維數1.2~1.4,水化60min的ζ電位-60mW~-30mW,剪切速率為100r/s-1時,剪切應力320pa~500pa,黏

6、度4.00pa·s~5.00 pa·s。而普通水泥的分形維數為1.4632,剪切速率為100r/s-1時,水化60min的ζ電位為-0.89mW,剪切應力為579.27pa,黏度為9.45 pa·s。超膠凝水泥分形維數減少,ζ電位電負性增加,剪切應力減小,黏度降低,為其應用于低水膠比、高流態(tài)、高強和高耐久性的現代混凝土奠定理論基礎。通過對超膠凝水泥表面改性和調控,建立水泥顆粒分形維數-ζ電位-流變性能模型,形成水泥分散技術與理論基礎,建

7、立快速評價和分析顆粒分散程度的方法。
  3、基于超膠凝水泥的水化產物、水化程度和界面過渡區(qū)特征,建立超膠凝水泥水化理論與模型,為超膠凝水泥應用于高強和高耐久性的現代混凝土奠定理論基礎。
  采用XRD、SEM和DTA-TG等手段,分析超膠凝水泥在不同齡期、不同水膠比的水化特征和水化程度,建立超膠凝水泥水化理論與模型。與普通水泥相比,同等實驗條件下,超膠凝水泥在水化1d的水化程度明顯提高19.05%,水化3d的水化程度提高2

8、2.04%,水化180d的水化程度提高達20%以上。超膠凝水泥水化產物結構更加致密,水化產物中Ca(OH)2的特征衍射峰峰值強度增加,水化產物的失重量明顯增多。與普通水泥相比,實驗條件下超膠凝水泥的界面過渡區(qū)的硬度提高20.95%,尺寸減小24.14%,漿體的硬度提高14.29%,水化產物結構更致密,Ca(OH)2富集現象減少,為其應用于混凝土提高強度和耐久性奠定理論基礎。
  4、研究超膠凝水泥的在不同體系的混凝土的應用效果,建

9、立面向混凝土的系統(tǒng)體系和關鍵技術,奠定超膠凝水泥應用和推廣的理論基礎。
  研究超膠凝水泥的在不同體系的混凝土的應用效果,建立面向混凝土應用的系統(tǒng)體系和關鍵技術。力學性能相當的情況下,單位體積混凝土中,采用超膠凝水泥和礦粉取代普通水泥,超膠凝水泥摻量為8.33%,水泥用量減少30.00%;采用超膠凝水泥和粉煤灰取代普通水泥,超膠凝水泥摻量為16.67%,水泥用量減少25.00%;采用超膠凝水泥、粉煤灰和礦粉取代普通水泥,超膠凝水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