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稈式甘蔗收割機斷尾機構的虛擬仿真分析與設計.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現(xiàn)甘蔗收獲機械化是提高甘蔗產量進而提高食糖產量的關鍵,然而決定食糖產量的不僅有甘蔗產量,還有甘蔗收割后的含糖量。我國甘蔗收獲機械主要采用整稈式收割方式,其工作過程包括扶蔗、切根、剝葉、斷尾、輸送以及捆扎,其中剝掉蔗葉并且去除含糖量較低的蔗尾的目的就是間接的提高收割后甘蔗的含糖量。因此,對于整稈式甘蔗收割機斷尾機構的研究既能豐富甘蔗收割技術,提高甘蔗產量,又有利于提高甘蔗收割后的含糖量,從而提高食糖產量。目前我國整稈式甘蔗收割機均采用在

2、甘蔗直立狀態(tài)時通過刀具切除的方式進行斷尾,然而由于自然生長的甘蔗高度相差很大,且倒伏情況嚴重,因此難以控制切掉的長度。綜上所述,設計一種合理的斷尾機構勢在必行。
  本文通過研究甘蔗不同部位機械特性和蔗汁糖度的差異性,得到了新型斷尾機構的設計依據即甘蔗莖稈尾部的抗切割、表皮抗壓、抗沖擊能力均遠低于其他部位。據此提出新型斷尾機構:在傳統(tǒng)剝葉系統(tǒng)中增設斷尾輪,通過斷尾輪上斷尾元件循環(huán)擊打甘蔗的方式使尾部斷掉。通過建模和仿真分析,確定了

3、三種設想方案中防竄動式斷尾機構更加合理。為了機構的參數優(yōu)化,以甘蔗輸送穩(wěn)定性、甘蔗承受最大應力作為斷尾效果的評價指標,選取了四個主要影響因素,以ADAMS軟件為虛擬試驗平臺做正交試驗。通過試驗結果分析得到了各因素對于指標影響的顯著性以及最優(yōu)組合:斷尾輪中心軸之間的距離330mm、上下斷尾元件之間的交錯角度7.5。、斷尾元件的彈性模量11.76MPa、斷尾輪的轉速348r/min。最后,通過物理樣機驗證了防竄動式斷尾機構合理可行,且最優(yōu)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