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造血干細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指通過大劑量放射治療(簡稱放療)和化學治療(簡稱化療)預處理,清除受者原有的造血/免疫系統(tǒng),再通過輸入自體或異體造血干細胞,使受者重建正常造血及免疫系統(tǒng)。
本課題組率先提出了磁力誘導細胞靶向移植(Magnetism-induced cell target transplantation,MagiC-TT)這一細胞治療新策
2、略并獲得國家基金(基金號:30901367)。MagiC-TT——首先使細胞獲得磁性,再在靶器官(如骨髓)局部短期施加一個適宜參數(shù)的磁場,磁化的細胞進入靶器官后,會被吸引在局部并定植下來,此時再撤去磁場,細胞可繼續(xù)增殖、分化或遷移至其它部位。MagiC-TT通過減少細胞遷移至靶組織的時間,以及增加供體細胞在靶器官的局部濃度來提高細胞植入的效率。
本課題分別采用HS/PCs和MSCs,研究MagiC-TT對干細胞靶向移植的作用。
3、
目的:
1、在體外,以Fe3O4@PDA@Au納米顆粒磁化RFP-MSCs,比較研究磁化對RFP-MSCs生物學特性的影響;
2、在體內(nèi),以MagiC-TT介導磁化RFP-MSCs植入小鼠骨髓,探討其骨髓靶向移植的效果及對RFP-MSCs在體內(nèi)分布與存活的影響;
3、在小鼠自體HSCT模型中,以MagiC-TT介導磁化HS/PCs靶向植入骨髓,探討其對造血重建的影響。
第一部分 Fe3
4、O4@PDA@Au納米顆粒磁化RFP-MSCs及MagiC-TT介導磁化細胞體外靶向遷移的研究
方法:(1)使用Fe3O4@PDA@Au納米顆粒磁化紅熒光蛋白基因修飾的間充質(zhì)干細胞(red fluorescent protein gene modified mesenchymal stem cell,RFP-MSCs),分選磁化細胞并測定細胞磁化陽性率;(2)比較研究磁化和野生型RFP-MSCs的細胞形態(tài)、增殖、分化及免疫表型
5、等,探討Fe3O4@PDA@Au納米顆粒的生物安全性和相容性;(3)探究在外加磁場條件下,磁化和野生型RFP-MSCs的細胞遷移(垂直、水平、逆重力遷移和生長的)能力;(4)體外分離小鼠股骨,分為磁化細胞組和對照組,分別注射經(jīng)新霉素耐藥基因和熒光素酶基因修飾的磁化RFP-MSCs(NeoR-Luc-RFP-MSCs)和未磁化的NeoR-Luc-RFP-MSCs,通過生物發(fā)光成像系統(tǒng)觀察兩組熒光細胞隨磁場位置變化而遷移的情況。
6、結(jié)果:(1)Fe3O4@PDA@Au納米顆粒磁化RFP-MSCs陽性率為(85.36±1.24)%。(2)磁化和野生型RFP-MSCs在細胞形態(tài)、增殖、分化及免疫表型方面無差異;納米顆粒位于RFP-MSCs細胞表面及細胞內(nèi);(3)在外加磁場條件下,磁化NeoR-Luc-RFP-MSCs具有定向遷移能力,而未磁化NeoR-Luc-RFP-MSCs則無;(4)通過生物發(fā)光成像系統(tǒng),可觀察到磁化細胞組的NeoR-Luc-RFP-MSCs可隨著
7、磁場的位置移動。
小結(jié):本部分實驗證明:Fe3O4@PDA@Au納米顆粒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相容性;在體外,MagiC-TT法可成功地實現(xiàn)磁化細胞的定向遷移及生長,為體內(nèi)實驗奠定基礎。
第二部分 MagiC-TT介導Fe3O4@PDA@Au納米顆粒磁化的細胞對骨髓靶向移植的效果及對細胞體內(nèi)分布與存活的影響
方法:(1) NeoR-Luc-RFP-MSCs體內(nèi)實驗:野生型BALB/c小鼠隨機分為磁場組(M組
8、)和對照組(C組),每組4只,分別經(jīng)股骨注射磁化的NeoR-Luc- RFP-MSCs,使用生物發(fā)光儀觀察兩組小鼠體內(nèi)熒光在不同時間點的變化;(2)RFP-MSCs體內(nèi)實驗:20只增強綠色熒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Protein,eGFP)轉(zhuǎn)基因C57BL/6雌性小鼠,均隨機分為M組和C組(每組10只),在X線引導下股骨穿刺,向兩組小鼠股骨骨髓腔中注射經(jīng)Fe3O4@PDA@Au納米顆粒磁化的RFP-M
9、SCs,但分別加與不加磁場(M組和C組);通過流式細胞術(shù)、熒光定量PCR、病理切片和自創(chuàng)的半固體脫鈣(semi-solid decalcification,SSD)技術(shù),研究細胞在體內(nèi)的骨髓靶向移植效果,以及細胞在體內(nèi)的分布和存活。
結(jié)果:(1)小動物活體成像儀結(jié)果顯示,在細胞注射后5 min時,C組的RFP-MSCs在肺臟開始聚集,股骨處熒光逐漸減弱;而M組的熒光可局限在小鼠的股骨處,若在固定磁場1h后撤去磁場,5 min后
10、M組小鼠肺臟出現(xiàn)熒光,15 min時熒光達到高峰;(2)普通冰凍切片、流式細胞術(shù)、熒光定量PCR和SSD技術(shù)觀察結(jié)果顯示,M組的骨髓中可見大量的RFP-MSCs;而C組小鼠骨髓中則很少見到RFP-MSCs,細胞主要分布在肺、肝、脾等臟器中;(3)病理技術(shù)尤其是SSD處理后的病理學檢查,清晰地顯示了移植后骨髓內(nèi)紅/綠熒光細胞(即供、受者細胞)的位置、形態(tài)及相互作用關系等;(4)磁化的RFP-MSCs可以在兩組小鼠不同的器官和組織中存活至少
11、3個月。
小結(jié):本部分實驗表明:(1)在M組小鼠體內(nèi),MagiC-TT法可成功地實現(xiàn)磁化RFP-MSCs的靶向遷移,而在早期撤去M組小鼠的磁場后,磁化細胞可在體內(nèi)遷移;(2) RFP-MSCs在C組小鼠體內(nèi)主要分布在肺、肝、脾等臟器中,骨髓中分布較少;(3)磁化細胞在小鼠體內(nèi)未見明顯毒性,可在體內(nèi)長期存活。
第三部分 MagiC-TT法介導造血干/祖細胞在小鼠自體HSCT模型中促進造血重建的研究
方法:(1
12、)移植細胞數(shù)量梯度實驗:60只C57BL/6受者雌性小鼠,隨機分為6組,每組10只小鼠,分別經(jīng)股骨移植(5×106、1×106,1×105的3個梯度)和尾靜脈移植(5×106、1×106,1×105的3個梯度)造血干/祖細胞。各組小鼠移植前經(jīng)7.5 Gy直線加速器進行清髓性放療,觀察各組生存率等,確定后續(xù)使用的移植細胞數(shù)量。(2)造血干/祖細胞股骨靶向移植實驗:34只C57BL/6雌性普通小鼠作為受者,隨機分為2組,每組17只,兩組小鼠
13、經(jīng)7.5 Gy清髓性放療后,分別于右側(cè)骨髓腔中輸注0.02 ml經(jīng)磁化的來源于GFP C57BL/6小鼠的造血干/祖細胞懸液(1×106)/只,并分別于右側(cè)股骨外加磁場(M組)或不加磁場(C組),一定時間后撤去。流式細胞術(shù)檢測細胞輸注后不同時間點(0h、24 h、72 h)處死的兩組小鼠(各3只),比較左右股骨中GFP+細胞數(shù)量和比例有無統(tǒng)計學差異;觀察兩組剩余小鼠(每組8只)的一般情況、血常規(guī)變化、外周血GFP+細胞嵌合率等,并使用病
14、理切片、SSD、熒光定量PCR法等探究GFP+細胞的體內(nèi)分布等。
結(jié)果:(1)移植細胞數(shù)量梯度實驗:尾靜脈移植組,輸注5×106個細胞的小鼠6/10只存活,輸注1×106和1×105個細胞的小鼠均死亡;而股骨移植組中,輸注5×106個細胞的小鼠均存活,輸注1×106個細胞的小鼠2只存活,1×105的小鼠均死亡;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以后實驗中每只小鼠移植1×106個細胞。(2)造血干/祖細胞股骨靶向移植實驗:①M組和C組小鼠于清髓性放
15、療后體重進行性下降,精神狀態(tài)欠佳,1周后部分小鼠體重、精神、活動逐漸恢復。②2組小鼠的生存情況分別為:M組7/8小鼠的生存時間>30d;而C組小鼠30d時存活1/8只,平均生存時間(12.43±5.13)d,兩組小鼠生存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③兩組小鼠造血基本恢復時,外周血中GFP+比例分別為(94.10±1.97)%和93.82%,表明HSCT造血重建成功。④細胞輸注后0h、24 h、72 h,流式檢測兩組小鼠左右股骨中GFP
16、+造血干/祖細胞結(jié)果顯示:a.組內(nèi)比較:M組小鼠各時間點股骨中GFP+細胞比例,均是注射細胞側(cè)股骨多于對側(cè)股骨(P0h=0.040,P24h=0.030,P72h=0.049);而C組各時間點的GFP+細胞比例在注射細胞側(cè)與對側(cè)股骨無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h=0.184,P24h=0.184,P72h=0.368)。b.組間比較:注射細胞側(cè)股骨中的GFP+細胞比例,M組小鼠在三個時間點均多于C組,且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h=0.007,P
17、24h=0.006,P72h=0.036);而比較M組和C組的對側(cè)股骨GFP+細胞比例則無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h=1.000,P24h=0.083,P72h=0.108)。
小結(jié):本部分實驗采用eGFP熒光蛋白轉(zhuǎn)基因小鼠同基因HSCT的模型,探討了MagiC-TT對小鼠移植后造血恢復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MagiC-TT能夠?qū)崿F(xiàn)磁化造血干/祖細胞的股骨靶向移植,可縮短移植后小鼠造血恢復時間,提高了生存率。
結(jié)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骨髓腔內(nèi)注射方式對造血干-祖細胞體內(nèi)造血功能恢復的影響.pdf
- 小鼠骨髓衍生肝干細胞體外擴增及體內(nèi)分化的實驗研究.pdf
- 大鼠骨髓間質(zhì)干細胞對同種異體骨髓移植造血重建、免疫重建和GVHD的影響.pdf
- 兒童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體外對T細胞和造血干細胞的作用及移植治療造血損傷的實驗研究.pdf
- 神經(jīng)再生室內(nèi)植入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的實驗研究.pdf
- 骨髓基質(zhì)干細胞體內(nèi)成骨分化研究.pdf
- 趨化因子受體介導的小鼠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促進異基因造血干細胞植入的機制研究.pdf
- 不同來源細胞及預處理強度對骨髓腔內(nèi)造血干細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影響.pdf
- 骨髓基質(zhì)干細胞體外培養(yǎng)及向造血系統(tǒng)細胞轉(zhuǎn)化的實驗研究.pdf
- ABO血型不合對異基因造血干細胞造血重建的影響.pdf
- 人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對人精原干細胞體外增殖的影響.pdf
- 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對致敏小鼠造血干-祖細胞移植植入的影響及其相關實驗研究.pdf
- 研究BMP-2對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促進造血干細胞增殖的影響.pdf
- FN-TPO基因修飾的間充質(zhì)干細胞對造血細胞擴增和造血重建的影響.pdf
- 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和造血干細胞的體內(nèi)示蹤及其促進肝損傷修復的對比研究.pdf
- 分化抑制培養(yǎng)體系支持鼠骨髓造血細胞體外擴增及造血重建的研究.pdf
- 間充質(zhì)干細胞與造血干細胞共移植促進造血重建的研究.pdf
- 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的造血重建分析.pdf
- 體內(nèi)植入重建鋼板對放射治療劑量分布的影響.pdf
- 內(nèi)皮細胞靶向的D1R融合蛋白促進骨髓和肝臟造血干-祖細胞植入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