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多數(shù)候鳥的遷徙活動由遷徙飛行和中途停歇兩個部分組成。其中,遷徙飛行是一個能量消耗的階段,中途停歇則是能量積累的過程。本文選取小型種遷徙鳥類中的紅頸濱鷸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了能量物質在各部位(包括消化器官與肌肉組織)的分布模式與能量累積的速率。最后,對中途停歇站能量累積模式的生態(tài)模型進行推斷與討論。 由于能量的需求,遷徙鳥類會累積脂肪為重新開始遷徙飛行作準備,它們需要在中轉停歇地重新補充能量物質。脂肪是能量的主要來源,但近年來的
2、文獻也表明蛋白質的分解也為鳥類的遷徙提供大量的能量物質。在本文中,將通過索氏抽提法得到的中途停歇地紅頸濱鷸累積的脂肪量數(shù)據(jù)與通過凱氏定氮法得到的蛋白質量數(shù)據(jù)匯總,共同討論能量物質系數(shù)的增減變化。 本文中將鳥體樣本身體組份的器官與肌肉分為兩大系統(tǒng),即營養(yǎng)系統(tǒng)與運動系統(tǒng)兩大類。營養(yǎng)系統(tǒng)包括胃,肝,腸,腎;運動器官包括心臟,肺,飛翔?。黄渲酗w翔肌又包括胸肌和腿肌。研究表明,這些器官和肌肉組織以各自不同的模式參與能量變化,具有不同的能量
3、累積速率,但是各部分參與的變化之間存在內部聯(lián)系。就脂肪累積的分布部位而言,腸是主要的能量蓄積處;就蛋白質的能量累積分布而言,胸肌是最主要的能量累積部位。 結果表明,在能量累積的三個階段中,第二階段對于停歇中轉站的能量累積過程是最重要而且累積速度最快的階段。在對脂肪累積與蛋白質累積的研究中沒有發(fā)現(xiàn)春秋兩季,鳥體在能量積累的模式方面存在不同。 鳥體中蛋白質與脂肪作為能量物質累積的兩種主要形式,具有不同的累積模式。皮下脂肪的大
4、量累積以及存在于各器官中不可見脂肪的累積并不是在停留期鳥體增重的直接原因,存在于鳥體各器官與肌肉中的蛋白質的積累與增重才是鳥體體重增重的主要原因。在鳥體蛋白質累積分布的兩大功能系統(tǒng),即營養(yǎng)系統(tǒng)與運動系統(tǒng)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運動系統(tǒng),其中影響營養(yǎng)器官變化趨勢的主要因子是胃,而影響運動器官變化趨勢的主要因子是胸肌。 研究表明,樣本中雄性與雌性兩種不同性別的鳥體,在能量累積的過程中具有相同的主要影響因子,但是因子間的內部關聯(lián)存在不同的模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上海崇明東灘鸻鷸類中途停歇生態(tài)學研究.pdf
- 12742.鸻鷸類春季在黃海區(qū)域遷徙停歇地的能量積累
- 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東方白鸛生境選擇.pdf
- 鸻鷸類在遷徙停歇地雄性早現(xiàn)的初步研究.pdf
- 衛(wèi)星跟蹤黑頸鶴(Grus nigricollis)遷徙路線以及遷徙停歇地現(xiàn)狀初步研究.pdf
- 地西他濱的合成研究.pdf
- 如何快速有效地累積功德
- 累積放電模型及其符號動力學研究.pdf
- WRSNS的剩余能量及能量調度模型研究.pdf
- 抗癌藥地西他濱的合成研究.pdf
- 競爭優(yōu)先權累積關系模型研究.pdf
- 海運中途停運權研究.pdf
- 寒地城市濱水空間適應性設計研究.pdf
- 家庭能量管理系統(tǒng)中能量優(yōu)化調度模型的研究.pdf
- 大連灣論文大連灣 累積影響 系統(tǒng)動力學 地累積指數(shù)
- 雨生紅球藻色素累積的生化調控【開題報告】
- 選擇性激光熔化金屬粉末的能量傳遞和累積研究.pdf
- 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tǒng)節(jié)能量測量和驗證方法研究.pdf
- 保護地蔬菜氮肥利用、土壤養(yǎng)分和鹽分累積特征研究.pdf
- 地源熱泵埋管與土壤多年累積傳熱效應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