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馬血血紅蛋白中含有豐富的血紅素,血紅素是一種重要的含鐵卟啉配合物,是一種無毒副作用的生物態(tài)補鐵劑。當血紅素脫離珠蛋白后,迅速被氧化為高鐵血紅素,所以利用馬血制備的的血紅素一般為氯化高鐵血紅素。本試驗以新疆馬的抗凝血為實驗材料,對氯化血紅素四個制備階段:紅細胞破胞、血紅素與珠蛋白拆分、氯化血紅素提取分離及氯化血紅素的純化的工藝條件進行了優(yōu)化。研究結(jié)果如下:
(1)以氯化血紅素得率為指標,研究了超聲波破胞功率、破胞劑比例、破胞時間
2、對紅細胞破胞效果的影響,并與混合試劑破胞法進行比較。通過正交試驗可以得出超聲波破胞法的最佳工藝條件:超聲波破胞功率0.8kW、破胞劑(水:乙醇)比例15:1、破胞處理6min。
(2)以珠蛋白與血紅素的拆分率為檢測指標,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采用Box-behnken響應曲面設計,研究了pH值、丙酮添加量、處理時間對珠蛋白與血紅素拆分率的影響,得到工藝條件模型,確定最佳的工藝條件:丙酮添加量是紅細胞體積的5.25倍、pH值2.
3、86,處理3.38h,實際拆分率為95.83%,與模型的預測數(shù)據(jù)基本相符。
(3)以氯化血紅素的純度及得率作為檢測指標,通過正交試驗得出用 CMC-Na法提取氯化血紅素的最佳工藝條件:CMC-Na添加量為0.45g、pH值6.0,提取8h,氯化血紅素純度及得率分別為29.42%和56.08%;用乙酸鈉法提取氯化血紅素的最佳工藝條件:乙酸鈉添加量為氯化血紅素丙酮抽提液體積的2.0%,pH值4.8,提取15h,氯化血紅素純度及得率
4、分別為36.30%和44.88%。CMC-Na法提取氯化血紅素的優(yōu)勢在于血紅素和羧甲基纖維素鈉絡合物可直接作為抗貧血藥的壓片原料,而乙酸鈉法提取氯化血紅素的優(yōu)勢在于所得粗品氯化血紅素純度較高,后期純化簡單,總體制備成本較低。
(4)以氯化血紅素的純度為檢測指標,采用酸堿法分離純化血紅素,研究了氨水濃度、料液比、酸化處理時間對氯化血紅素純度的影響,選用高效液相色譜對純化的血紅素進行鑒定。通過正交試驗得出最佳工藝條件:氨水濃度為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利用豬血制備氯化血紅素技術的研究.pdf
- 利用豬血制備氯化血紅素及分析.pdf
- 馬血血紅素的片劑制備工藝優(yōu)化及其功能研究.pdf
- 氯化血紅素項目商業(yè)計劃書
- 氯化血紅素項目商業(yè)計劃書88796
- 氯化血紅素誘導的血紅素加氧酶-1在膿毒癥小鼠骨骼肌萎縮中的作用.pdf
- 豬血制備血紅素多肽的工藝研究.pdf
- 水稻血紅素加氧酶1(OsHO1)基因克隆、功能分析及其催化底物氯化血紅素和羥鐵血紅素的生物學功能研究.pdf
- 大鼠心肺復蘇后腦損傷及氯化血紅素的干預研究.pdf
- 豬血中氯化血紅素和凝血酶分離提取的研究.pdf
- 氯化血紅素誘導煙草抵御鹽脅迫和堿脅迫的初步研究.pdf
- 從K562細胞中篩選氯化血紅素應答基因.pdf
- 血紅素誘導肺泡巨噬細胞合成血紅素加氧酶-1的抗炎機制.pdf
- 血紅素和西羅血紅素分支合成關鍵酶的結(jié)構生物學研究.pdf
- 2265.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血紅素轉(zhuǎn)運蛋白缺失對血紅素代謝調(diào)控的影響
- 血紅素無污染提取新技術研究.pdf
- 氯化血紅素與環(huán)糊精及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pdf
- 鐵和血紅素代謝
- 血紅素蛋白質(zhì)、血紅素及原卟啉IX的電化學行為研究.pdf
- 石墨烯與血紅素復合新材料的制備及其應用.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