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極芯片融合系統(tǒng)選育表面活性劑菌株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物表面活性劑產(chǎn)生菌的選育是生產(chǎn)生物表面活性劑的前提和基礎。原生質體電融合法以其獨特優(yōu)越性,在動植物菌株選育中應用廣泛。但是現(xiàn)今的電融合技術在微生物細胞電融合研究中還存在許多不足,如微生物細胞體積較小融合電極相對較大、電脈沖的作用位點不易控制等。針對以上問題,自主研制出基于梳狀交叉微電極陣列的細胞電融合芯片系統(tǒng),開展了產(chǎn)表面活性劑菌株在該電融合芯片中的選育研究。
  從油泥漿中篩選出一株高產(chǎn)生物表面活性劑菌株 BS-34。用油平板

2、培養(yǎng)基初篩,排油圈法復篩,獲得24株產(chǎn)生物表面活性劑的菌株;通過測定24株發(fā)酵液的表面張力,獲得一株性能優(yōu)良的表面活性劑高產(chǎn)菌BS-34,其發(fā)酵液的表面張力值為51.47mN/m,乳化力為62%。
  研究 BS-34原生質體化的影響因素,制備出原生質體。制備原生質體的最優(yōu)條件為蝸牛酶濃度1.5%、酶解溫度33℃、酶解時間3h、酶解pH值6.0及0.8mol/L山梨醇滲透壓穩(wěn)定劑,生成率和再生率分別為95.2%和8.9%。

3、  研究原生質體融合的影響因素,獲得性能提高的新菌株。在排隊電壓值2V、頻率1MHz,及離子濃度不大于0.1mmol/l Ca2+及0.1mmol/l Mg2+的混合液條件下,細胞在電場中有大于90%的成串率。在脈沖峰值電壓50V、持續(xù)時間80μs、8個脈沖、間隔1s,溶液為0.1mmol/l Ca2+及0.1mmol/l Mg2+的混合液及0.8mol/L山梨醇的條件下,有最高的融合率8%。通過電融合獲得一株菌株,其發(fā)酵液的表面張力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