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復讀有用嗎?—— 基于斷點回歸的因果推斷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引言 一、引言高考復讀是學生在參加過一次高考后,選擇再接受一次高三教育,再次或多次參加高考的行為。高考復讀現象在我國長期存在。復讀生包含的不僅有“被動選擇”的落榜生,還有大量為了追求更好院校就讀機會而“主動選擇”的學生。近年來復讀群體日益龐大,已經成為非常普遍的社會現象,這不再是學生個人問題,已經發(fā)展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政策議題。尤其是,1999 年高校擴招以后,學生們不再滿足于“有學上”,紛紛追求“上好學”,高考復讀率持續(xù)升高。20

2、02 年 2 月教育部發(fā)文,禁止公辦中學占用學校正常的教育資源舉辦高中畢業(yè)復讀班,2007 年 8 月 4 日,時任教育部部長周濟參加“落實中職國家資助政策及 2007 年招生任務中部片區(qū)座談會”時再次明確表態(tài),從 2008 年起,全國所有公辦普通高中禁止開辦復讀班,并認為這是利用國家資源謀取利益,是對教育公平的挑戰(zhàn)。然而高考復讀的現象并沒有因此冷卻,公辦高中通過開設分部,學生們通過涌向私立高考復讀班等辦法,繞開政策,高考復讀班仍在繼續(xù)

3、,并且愈演愈烈。僅就近幾年的情況來說,2015年陜西省高考往屆生 5.1 萬人,占高考報名總數的 14.97%;2015 年湖南省高考往屆生 4.5 萬人,占高考報名總數的 11.5%;2016 年湖北省高考往屆生 2.98 萬人,占高考報名總數的8.24%,可見高考復讀現象之普遍。高考復讀現象愈演愈烈,而教育資源作為準公共物品,具有稀缺性,是否應該讓有限的教育資源,尤其是優(yōu)質公立高中的教育資源,是否首先滿足應屆生的受教育需求呢?然而適

4、齡青年,為了更好地發(fā)展,希望第二次受教育的權利又是否應該被剝奪呢?盡管復讀生在某種程度上對應屆生是不公平的,但若將復讀班一刀切,對于復讀生來說又是否公平?要回答上述重要的教育政策問題,一個基本的出發(fā)點是,理解是哪些人選擇高考復讀?高考復讀是否能夠提高個人能力或高考分數;如果能,是對所有人都有正面影響還是有高考收益的異質性?在高考復讀如此普遍的情況下,既有文獻里仍然缺少對高考復讀學生群體的嚴謹實證研究。本文對高考復讀的相關文獻和政策討論進

5、行了極大補充。本文使用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2015 年和 2016 年的高考數據研究復讀現象。寧夏位居我國西北,歷史上為各族人民雜居之地,新中國建立后,寧夏是我國唯一的省級回族自治地區(qū)。據 2015年統(tǒng)計,寧夏全區(qū)人口 667.88 萬人,其中城鎮(zhèn)人口 368.90 萬人,占總人口的 55.23%;回族人口 240.74 萬人,占總人口的 36.05%,當年高考人數 64378 人。寧夏高考復讀十分普遍,2014—2016 年,寧夏高考復讀

6、率連續(xù)三年超過 18%,且以農村學生為主。2014 年高考報名人數為 64378 人,其中復讀生 12020 人。寧夏省 2015 年高考報名人數為 67707 人,其中復讀生 12415 人,2014 年應屆生 11204 人,2013 年應屆生 988 人。寧夏省 2016 年高考報名人數為 69119 人,其中復讀生 12652 人,2015 年應屆生 11692 人,2014年應屆生 841 人,2013 年應屆生 119 人。

7、我們主要使用定量方法分析來自寧夏的高考數據,并使用定性研究焦點訪談的方法,對兩名有高三經驗的教育工作者的訪談,試圖對本文實證結論背后的原因進行探討。我們首先使用 OLS 和 logit 模型,預測不同群體的高考復讀決策,發(fā)現理科、男性、農村、高考總分較低的學生更傾向于選擇復讀;復讀行為在民族和年齡上并沒有太大差異。其次,我們比較同一屆應屆參加高考的學生中,選擇直接進入大學(或者進入勞動力市場)的讀熱”現象,較多學者對其中的原因進行了探究

8、并提出了解決措施。首先是客觀上,也是最主要原因,即高等教育普及化以后,人們迫于找工作、出類拔萃的種種需求,不得不尋求更高的學歷,相關的理論解釋包括: 社會不合理的人才消費觀”,[4]和人力資本的信號理論, “文憑至上”觀念不斷在就業(yè)中體現,甚至將就業(yè)壓力提前至高中時期。[5]教育不公平問題和高考制度的缺陷也是學生復讀的重要原因。例如地區(qū)之間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有學者認為,在已經弱化“為地區(qū)培養(yǎng)人才”這一觀念的今天,高考錄取線不統(tǒng)一的政策

9、凸顯了教育不公平問題,除北京、上海等資源豐厚之地外的學生紛紛為自己爭取多一次的高考機會。[6]高考錄取制度的缺陷還體現在填報志愿的方式上,不過我國已經在近兩年陸續(xù)在多省份實行了知分填報志愿制度和平行志愿制度,有效減少了因為志愿填報不當而導致的未被錄取的考生數量。[7]隨著近年來新高考機制的改革,高考科目的設置更加多元化,高考成績、平時因為制度缺陷導致的復讀生數量會降低。學者們認為必須進一步完善高考制度,包括錄取投檔方式的轉變,加強對志愿

10、填報的指導,甚至增加多次考試錄取的機會,完善自主招生制度,改變“一考定終身”的現狀,[8]也是解決高考復讀熱的重要舉措。從主觀上來說,很多學生存在工具性復讀或者慣習性復讀現象,[9]這與我國重視教育的傳統(tǒng),一味追求名校,鼓吹名校對于就業(yè)、生活,甚至是人生的改變,而忽視技術實用型的大專院校教育等觀念也是息息相關的。[10]除此之外,還可能存在隨波逐流性復讀,即受到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從眾跟風復讀。或符號性復讀,即為了追逐快樂感和愉悅感,向社會

11、傳遞“自己能行”而復讀的行為。[11]因此,從輿論上加以引導,正確疏導社會各階層的“名?!毙睦砬榻Y,使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擇校,也成為重要的舉措之一。[12]3.復讀行為對 為對相關主體的影響 相關主體的影響高考復讀現象的興起有利有弊,其對于社會各個主體的影響是普遍而廣泛的。高考復讀本身是考生追求再教育權利的體現,然而病態(tài)的高考復讀熱,恐怕對于學生、學校、社會都不是一件好事。對于中學來說,多收一個復讀學生,通過種種學費、雜費、住宿費、課

12、本費等復讀費用,首先可以獲得經濟上的利益,這是利益驅動。同時,學校還可能因為招收優(yōu)秀的復讀生,提高升學率、重本率,為學校賺得寶貴的聲譽,這是名譽驅動。同時學校也有可能因此提高自身教學質量,這是復讀的積極影響之一。[13]對于學生來說,一部分高考復讀的學生可能多付出一年的學雜費用,就能夠一舉“飛上金枝頭”,成為“人生贏家”。然而也有學生作出不明智的選擇,浪費了時間與金錢,最后徒勞無功。還應該注意的是,學生復讀一年的時間成本,對于貧困家庭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