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成藥的臨床合理應用,中成藥的概念,中成藥是指在中醫(yī)藥理論指導下,以中醫(yī)方劑為依據(jù),以中藥飲片為原料,經(jīng)過藥學和臨床研究,獲得國家藥品管理部門的批準,按照規(guī)定生產(chǎn)工藝和質(zhì)量標準制成一定劑型,質(zhì)量可控,安全有效,可供臨床醫(yī)生辨證使用,或患者根據(jù)需要直接購用的一類藥品,簡稱成藥,又稱為中藥成方制劑。中成藥是中醫(y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 應用廣泛,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中成藥的命名,藥物組成命名主要功用
2、命名主治命名組成、用法、制劑等特點命名取類比象法命名處方來源命名,以藥物組成命名,(一)以方中主藥命名 (二)以方中全部組成藥物命名 (三)以藥味數(shù)目命名,,1. 主藥兩味 如銀翹散、夏桑菊沖劑2. 主藥一味 如烏梅丸、麻子仁丸,,3. 以主藥的別名命名 如雞蘇散4. 以主藥與功用或主治結(jié)合命名 如龍膽瀉肝丸、朱砂安神丸,,1. 以藥味數(shù)目命名 四君子丸,四物合劑2. 以藥味數(shù)目與功用結(jié)
3、合命名,如十全大補丸、七寶美髯丹,,3. 以藥味數(shù)目與方中主藥結(jié)合命名,如六味地黃丸、七味白術(shù)散,以主要功用命名,(一)以直接功能命名 (二)以間接功用命名 (三)以功用的相關性而命名,,以直接功能命名如補中益氣丸,清氣化痰丸、生脈飲、通宜理肺丸等俱是。,,以間接功用命名如生化顆粒,如歸脾丸,逍遙丸、越鞠丸、實脾散、保和丸等亦是采取此種命名方式。,,如以藥力大小而命名的成藥,有大、小活絡丸,大、小柴胡顆粒等。,以主治命名,(一)
4、以主治病證命名 如止咳散,冷哮丸、白帶丸 (二)以主治臟腑命名 如導赤散,瀉青丸、瀉白散。 (三)以主治病癥的科屬命名 肥兒丸,小兒回春丹,以組成、用法、制劑等特點命名,(一)以方中藥物入藥部位命名如五仁丸(二)以方中藥物采集特點命名如二至丸(三)以成藥制劑特點等進行命名如左金丸,紅升丹、白降丹、碧玉散(四)以炮制方法命名如十灰散,四生丸,,(五)以中成藥性狀命名如云南白藥,紫雪丹,小金丹(六)以服用時間命名如
5、雞鳴散(七)以服用方法命名如四磨飲,七厘散(八)以方中藥量配比命名如六一散,以取類比象法命名,借用自然界的一些事物,或神話、傳說、典故形象的表達,使人望文生義。如舟車丸,小青龍合劑,,以處方來源命名,根據(jù)原始文獻記載的方劑命名,可知其來源出處。如局方至寶丹(源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一書);濟生腎氣丸(源自《濟生方》一書)、金匱腎氣丸(源自《金匱要略》一書)、萬氏牛黃清心丸(源自明代萬密齋《痘疹世醫(yī)心法》)等。,中成藥的常見劑型,(一
6、)固體劑型散劑 系指藥材或藥材提取物經(jīng)粉碎、均勻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狀制劑,分為內(nèi)服散劑和外用散劑。散劑粉末的粒徑小,容易分散,起效快。外用散劑的覆蓋面積大,可同時發(fā)揮保護和收斂作用。散劑制備工藝簡單,劑量易于控制,便于嬰幼兒服用。應注意散劑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吸濕性、化學活性、氣味、刺激性等增強。制劑如冰硼散、口腔潰瘍散等。,中成藥的常見劑型,顆粒劑 系指藥材的提取物與適宜的輔料或藥材細粉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顆粒狀劑型。顆粒劑既保持了
7、湯劑作用迅速的特點,又克服了湯劑臨用時煎煮不便的缺點,且口味較好、體積小。根據(jù)輔料不同,可分為無糖顆粒劑型和有糖顆粒劑型,制劑如感冒退熱顆粒、桂枝顆粒等。,中成藥的常見劑型,膠囊劑 系指將藥材用適宜方法加工后,加入適宜輔料填充于空心膠囊或密封于軟質(zhì)囊材中的制劑,可分為硬膠囊、軟膠囊(膠丸)等,主要供口服。硬膠囊劑系指將一定量的藥材提取物與藥粉或輔料制成均勻的粉末或顆粒,或?qū)⑺幉姆勰┲苯臃盅b于空心膠囊中制成。軟膠囊劑系指將一定量的藥材提
8、取物密封于球形或橢圓形的軟質(zhì)囊材中,可用滴制法或壓制法制備。膠囊劑可掩蓋藥物的不良氣味,易于吞服;能提高藥物的穩(wěn)定性及生物利用度;對藥物顆粒進行不同程度包衣后,還能定時定位釋放藥物。制劑如桂枝茯苓膠囊、藿香正氣軟膠囊等。,中成藥的常見劑型,丸劑 系指藥材細粉或藥材提取物加適宜的粘合劑或其它輔料制成的球形或類球形制劑。水丸是指藥物細粉(一般80~120目)以水(冷開水、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或處方規(guī)定的水性液體(如酒、醋、蜜水、藥汁等)為
9、賦形劑制備的丸劑,如香砂養(yǎng)胃丸、保和丸等。蜜丸系指藥物細粉以煉蜜為粘合劑制成的丸劑,分為大蜜丸和小蜜丸兩類,如養(yǎng)陰清肺丸、六味地黃丸等。濃縮丸系指藥材或部分藥材提取的清膏或浸膏,與適宜的輔料或藥物細粉,用水、蜂蜜或蜂蜜和水為賦型劑制成的丸劑,濃縮丸古稱“藥膏丸”,如十全大補丸等。糊丸系藥物細粉用米糊(糯米糊、黃米糊)或面糊為粘合劑制成的丸劑,如小金丹牛黃醒消丸等。蠟丸系藥物細粉以蜂蠟為粘合劑制成的丸劑。成丸后在體內(nèi)釋藥較糊丸更為緩
10、慢,有緩釋長效作用,并可減少毒劇藥物或刺激性藥物不良反應。如肥兒丸等。水蜜丸系指藥材細粉用煉蜜和水為粘合劑制成的丸劑。,中成藥的常見劑型,(二)半固體劑型煎膏劑 系指將藥材加水煎煮,取煎煮液濃縮,加煉蜜或糖(或轉(zhuǎn)化糖)制成的稠厚狀半流體制劑。適用于慢性病或需要長期連續(xù)服藥的疾病。具有體積小、味美適口、穩(wěn)定性較好、服用方便等優(yōu)點。制劑如益母草膏、夏枯草膏、秋梨膏等。,中成藥的常見劑型,流浸膏劑 系指藥材用適宜的溶媒浸出有效成分,蒸
11、去部分溶劑,調(diào)整濃度使每lml相當于原藥材lg的液體浸出制劑。除少數(shù)品種直接服用外,多用作合劑、酊劑、糖漿劑等的原料。制劑如當歸流浸膏、益母草流浸膏等。,中成藥的常見劑型,(三)液體劑型合劑(含口服液) 系指中藥用水或其它溶劑,采用適宜方法提取制成的內(nèi)服液體劑型。單劑量包裝的又稱口服液。合劑可發(fā)揮中藥的綜合作用:吸收快、奏效迅速,可批量生產(chǎn);與湯劑比較,攜帶、貯存、使用方便;藥液經(jīng)濃縮工藝,服用量少,口感好。缺點是不能隨證加減;容易
12、染菌,需加入防腐劑,對生產(chǎn)條件要求高;易產(chǎn)生沉淀。制劑如小建中合劑、小青龍合劑等。,中成藥的常見劑型,酒劑 亦稱藥酒。系指將藥材用蒸餾酒浸提制成的澄清液體制劑。酒劑較易吸收。小兒、孕婦及對酒精過敏者不宜服用。制劑如風濕骨痛酒、馮了性風濕跌打藥酒等。,中成藥的常見劑型,(四)氣體劑型氣霧劑 系指將藥材提取物、藥材細粉與適宜的拋射劑共同封裝在具有特殊閥門裝置的耐壓容器中,使用時借助拋射劑的壓力將內(nèi)容物噴出呈細霧狀、泡沫狀或其他形態(tài)的制
13、劑。其中以泡沫形態(tài)噴出的可稱泡沫劑。不含拋射劑,借助手動泵的壓力或其他方法將內(nèi)容物以霧狀等形態(tài)噴出的制劑為噴霧劑??捎糜诤粑牢搿⑵つw、粘膜或腔道給藥。制劑如麝香祛痛氣霧劑、云南白藥氣霧劑等。,中成藥不良反應的常見臨床表現(xiàn),中成藥引起的不良反應可表現(xiàn)為各種皮膚癥狀,如蕁麻疹、藥疹、接觸性皮炎、光敏性皮炎、色素沉著、痤瘡樣皮疹等。據(jù)報道,牛黃解毒片,板藍根注射液可引起蕁麻疹樣皮疹;六神丸可引起濕疹性皮炎樣藥疹;鹿茸糖可引起剝脫性皮炎樣藥
14、疹;腦立清可引起過敏性藥疹;防風通圣丸可引起光敏皮炎樣藥疹等。,,1.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毒性反應 引發(fā)中毒的多為含強心苷,皂苷,生物堿(雷公藤堿、莨菪堿)等成分的中成藥。2.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毒性反應 引發(fā)中毒的多為含強心苷(洋金花、萬年青、夾竹桃),皂苷,烏頭生物堿,山豆根生物堿,蝙蝠葛堿,黃酮,蟾酥類等成分的中成藥。 3.呼吸系統(tǒng)的毒副反應 引發(fā)中毒的多為含生物堿、氰苷、硫化砷等成分的中成藥。 4.消化系統(tǒng)的毒副反應 引發(fā)
15、中毒的多為含生物堿,強心苷,斑蝥素等成分的中成藥。 5.泌尿系統(tǒng)的毒副反應 引發(fā)中毒的多為含生物堿,苷類,黃酮等成分的中成藥。 6.血液系統(tǒng)的毒副反應 引發(fā)中毒的多為含強心苷,黃酮苷,斑蝥素等成分的中成藥。 7.其他毒性反應 眼、耳等五官功能障礙,如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復視,耳聾、耳鳴以及脫發(fā)、咽痛等。,中成藥不良反應的防治,(一)避免盲目濫用藥物藥物是治療疾病的工具,是為防治疾病服務的,每種藥物都有一定的
16、適應范圍,故有目的、合理地使用藥物,是保證藥物安全有效的前提。若盲目濫用,即使是安全系數(shù)較大的中成藥也可能對機體產(chǎn)生危害,導致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若是含有毒性成分或劇毒藥材的中成藥,則可能給機體和生命帶來更大危害。故中成藥的使用應在辨證施治的原則指導下,有針對性地合理使用。(二)了解患者是否有藥物過敏史處方用藥前,要詢問患者既往有無對藥物過敏的病史。對有藥物過敏史的患者,要避免使用曾產(chǎn)生過敏反應的藥物和易引起過敏反應的藥物。(三)合理
17、配伍治療需要中成藥與中成藥、中成藥與西藥的聯(lián)合應用時,應當選擇可以增強療效、減輕毒副作用、擴大治療范圍的配伍。對于配伍應用情況不明確、尤其是注射給藥的中西藥混用,應盡量避免。(四)注意用藥反應的觀察與監(jiān)測為了用藥安全,醫(yī)患雙方都應對使用中成藥出現(xiàn)的異?,F(xiàn)象給予足夠的重視,及時發(fā)現(xiàn)藥物不良反應,及時防治,避免不良反應后果的擴大和加重。,中成藥合理應用的原則,(一)對證用藥絕大多數(shù)中成藥都是針對證候的治療藥物,如六味地黃丸是針對腎陰
18、虛證候的治療藥物、補中益氣丸是針對中氣下陷證候的治療藥物等。辨證施治是中醫(yī)治療學的精髓,在中成藥臨床用藥過程中必須遵循。,,辨證與辨病結(jié)合中醫(yī)治療感冒病,就需要進一步明確其證候究竟屬于風寒,還是風熱、抑或是暑濕。風寒感冒,要發(fā)散風寒,如九味羌活丸等;風熱感冒,要疏散風熱,如銀翹散等;暑濕感冒,要化濕解表,如藿香正氣水等。故只有辨病與辨證結(jié)合起來,才能提出正確的施法方案,選擇對證有效的方藥,達到治病愈疾的目的。,劑型的選擇,具體情況具
19、體分析,劑量的確定,一般情況下,老年人用量宜小于成人;婦女用量一般可稍低于男性。小兒使用非兒童用中成藥,劑量要適當減少。一般3歲以內(nèi)可服1/4的成人量,3~5歲可服1/3的成人量, 5~10歲可服1/2的成人量,10歲以上與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中藥注射劑的使用注意事項,1仔細詢問過敏史,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2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規(guī)定的功能主治使用3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規(guī)定的劑量、調(diào)配要求、給藥速度和給藥療程用藥。4注射劑要單獨使用,嚴禁混
20、合配伍,謹慎聯(lián)合用藥。5加強用藥監(jiān)護,尤其針對特殊人群用藥。,聯(lián)合用藥原則,中成藥之間的配伍1.增強療效的配伍:治療氣血不足,心悸失眠,眩暈健忘的病證,可選歸脾丸補氣健脾,養(yǎng)心安神;人參養(yǎng)榮丸氣血雙補,這兩種中成藥配伍可增強補益心脾、益氣養(yǎng)血、安神的效果。2.適應復雜病情的配伍:氣陰不足證,有氣虛、腎陰虛兩種證候存在,選用補中益氣丸補氣,六味地黃丸補陰,則可收氣陰雙補之效。3.抑制偏性的配伍:治二便不通,陽實水腫,可選用峻下之藥
21、舟車丸,但該藥攻逐力猛,易傷正氣。因此,可配伍補中益氣丸固護脾胃,以達祛邪而不傷正之目的。,中成藥之間配伍的注意事項,1.含十八反、十九畏的中成藥配伍禁忌 附子: 川貝、半夏: 大活絡丹 川貝枇杷露 尪痹沖劑 蛇膽川貝液 天麻丸 通宣理肺丸 郁金: 丁香: 利膽排石片
22、 六應丸 膽樂膠囊 蘇合香丸 膽寧片 妙濟丸 純陽正氣丸 紫雪散,,十八反: ■半蔞貝蘞及攻烏 烏頭(川烏、附子、草烏)反半夏、瓜蔞(全瓜蔞、瓜蔞皮、瓜蔞仁、天花粉)、貝母(川貝、浙貝)、白蘞、白及。 ■藻戟芫遂俱戰(zhàn)草
23、甘草反海藻、京大戟、芫花、甘遂?! 鲋T參辛芍叛藜蘆 藜蘆反諸參(人參、南沙參、丹參、玄參、苦參)、細辛、芍藥(赤芍、白芍)。,,■硫黃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 ×螯S畏樸硝(包括芒硝、玄明粉)?! 鏊y莫與砒霜見, 水銀畏砒霜?! 隼嵌咀钆旅芡由??! ±嵌疚访芡由??! 霭投剐粤易顬樯?,偏與牽牛不順情。 巴豆(包括巴豆霜)畏牽牛子(包括黑丑、白丑)?! 龆∠隳c郁金見, 丁香(包括母丁香)畏郁金
24、。 ■牙硝難合荊三棱?! ∶⑾酰òㄐ鞣郏┪啡?。 ■川烏草烏不順犀, 川烏(包括附子)、草烏畏犀角?! 鋈藚⒆钆挛屐`脂?! ∪藚⑽肺屐`脂?! 龉俟鹕颇苷{(diào)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 官桂畏石脂。,,2.所含有毒藥物的增量和疊加 ■ 附子:大活絡丹+天麻丸; ■ 朱砂:朱砂安神丸+天王補心丹。 3.不同功效藥物聯(lián)用的禁忌 ■ 附子理中丸+牛黃解毒片; ■ 附子理中丸+黃連上清丸; ■ 金匱
25、腎氣丸+牛黃解毒片?! ?.某些藥物的相互作用問題,,中成藥與西藥的配伍,中成藥與西藥臨床同用的情況目前比較普遍。中西藥聯(lián)合應用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可以協(xié)同增效,也可能產(chǎn)生拮抗,降低療效。故中成藥與西藥聯(lián)合使用應有所選擇。即選擇有利于有效性、安全性的中西藥配伍,如協(xié)同增效、降低毒性和副作用等。避免使用不利于有效性、安全性的配伍,或產(chǎn)生拮抗、或增加毒性的中西藥配伍;如烏梅丸與碳酸氫鈉同時服用,因酸堿中和而降低藥物療效;六神丸與含碘的華素
26、片同服,因朱砂中的二價汞能與碘結(jié)合,形成碘化汞類有毒汞鹽沉淀,可導致藥物性腸炎。因此,對已知合用可以引起療效降低、毒性增強的中西藥物,不能配伍使用。對于合用情況不明者,不應輕率聯(lián)合使用。,,中西藥聯(lián)用的藥物相互作用 1.影響吸收 ?。?)影響藥物透過生物膜 ①含鞣質(zhì)(牛黃解毒片、麻仁丸、七厘散)+紅霉素、士的寧、利福平; ②藥物炭(蒲黃炭、荷葉炭、煅瓦楞子)+生物堿、酶制劑; ?、酃z類(六味地黃、人參歸脾、山茱萸)+林
27、可霉素?! 。?)影響藥物在胃腸道的穩(wěn)定 ①含金屬離子的中藥(石膏、海螵蛸、自然銅、赤石脂、滑石、明礬等)牛黃解毒片+四環(huán)素---螯合反應; ?、诤飰A的中藥(麻黃、顛茄、洋金花等)+紅霉素、洋地黃類強心苷---吸收增加,引起中毒。,,2.影響分布 ①堿性中藥(硼砂、紅靈散、女金丹、痧氣散)+氨基糖苷類(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毒性增加; ②含鞣質(zhì)中藥+磺胺類---磺胺的藥物濃度增加; ③銀杏葉
28、+地高辛---中毒。,,3.影響代謝 ①酶促反應 乙醇+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安乃近、利福平、二甲雙胍、胰島素---藥效下降; 乙醇+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阿米替林、多慮平、丙咪嗪)---代謝產(chǎn)物增加,不良反應增加?! 、诿敢址磻 ?含鞣質(zhì)中藥+含酶類制劑---酶的藥效下降; 含麻黃堿中藥(大活絡丹、千柏鼻炎片、蛤蚧定喘丸、通宣理肺丸)+單胺氧化酶抑制藥(呋喃唑酮、異煙肼、丙卡巴肼)---引起頭痛、惡心、心律不齊、呼
29、吸困難、心肌梗死等不良反應,嚴重出現(xiàn)高血壓危象。,,4.影響排泄 ?、僭黾优判埂 ?堿性中藥(煅龍骨、煅牡蠣、紅靈散、女金丹、痧氣散、烏貝散、陳香露白露)+尿液酸化藥物(諾氟沙星、呋喃妥因、吲哚美辛、頭孢類抗生素)---作用降低; 紅霉素+山楂制劑---失去抗菌作用; 冰硼散+青霉素、磺胺類藥---降低藥效; 含有機酸中藥(烏梅、山茱萸、陳皮、木瓜、川芎、青皮、山楂、女貞子)+堿性藥物(氨茶堿、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氫
30、氧化鋁、碳酸氫鈉等)---降低或失去藥效?! 、跍p少排泄 含有機酸中藥+磺胺類---增加腎毒性; 含有機酸中藥+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增加肝毒性,引起聽覺障礙; 含有機酸中藥+利福平、阿斯匹林---增加腎毒副作用。,,(二)中西藥不合理聯(lián)用 1.降低藥物療效 2.產(chǎn)生或增加不良反應 1)含雄黃類的中成藥,不能與硫酸鹽、硝酸鹽、亞硝酸鹽及亞鐵鹽類西藥合服。 2)含鈣、鎂、鐵等金屬離子的中藥,如石膏、瓦楞子、
31、牡蠣、龍骨、海螵蛸、石決明、赭石、明礬等及其中成藥?! 〔荒芘c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聯(lián)用;不能與異煙肼聯(lián)用;不能與左旋多巴聯(lián)用;,,3)含鈣較多的中藥或中成藥,如石膏、龍骨、牡蠣、珍珠、蛤蚧及瓦楞子等,不可與洋地黃類、強心苷類藥物合用 4)堿性較強的中藥及中成藥,如瓦楞子、海螵蛸、朱砂等: 不宜與酸性藥物如胃蛋白酶合劑、阿司匹林等聯(lián)用; 不能與四環(huán)素族抗生素、奎寧等同服; 不能與維生素B1同服; 不能與氨基糖苷類西藥合用;
32、 不能與奎尼丁同用。,,5)海螵蛸: 不能與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聯(lián)用 不能與異煙肼聯(lián)用; 不能與左旋多巴聯(lián)用; 不宜與酸性藥物如胃蛋白酶合劑、阿司匹林等聯(lián)用; 不能與奎寧等同服; 不能與維生素B1同服; 不能與氨基糖苷類西藥合用; 不能與奎尼丁同用。,6)瓦楞子: 不能與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聯(lián)用; 不能與異煙肼聯(lián)用; 不能與左旋多巴聯(lián)用; 不宜與酸性藥物如胃蛋白酶合劑、阿司匹林等聯(lián)用; 不能與
33、奎寧等同服; 不能與維生素B1同服; 不可與洋地黃類藥物合用; 不能與氨基糖苷類西藥合用; 不能與奎尼丁同用。,,7)酸性較強的中藥,如山楂、五味子、山茱萸、烏梅及中成藥五昧子糖漿、山楂沖劑等: 不可與磺胺類藥物聯(lián)用; 不可與堿性較強的西藥如氨茶堿、胃舒平、乳酸鈉、碳酸氫鈉等聯(lián)用; 8)含有機酸類的中藥及中成藥,不能與磺胺類西藥同服;不可與呋喃妥因、利福平、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同服?! ?)含鞣質(zhì)較多的中藥及
34、其中成藥,如五倍子、地榆、訶子、石榴皮、大黃等,不可與胃蛋白酶合劑、淀粉酶、多酶片等消化酶類藥物聯(lián)用; 不可與維生素Bl合用;不可與西藥去痛片、克感敏片等同服;不可與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及紅霉素、利福平、灰黃霉素、制霉菌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新霉素、氨霉素、氨芐青霉素等同時服用;不可與麻黃堿、黃連素、士的寧、奎寧、利血平及阿托品類藥物合用;不可與含金屬離子的西藥如鈣劑、鐵劑、氯化鈷等合用;不能與對肝臟有一定毒性的西藥四環(huán)素、利福平、氯丙嗪、
35、異煙肼、無味紅霉素等聯(lián)用;不能與磺胺類西藥同服。,,10)含有皂苷成分的中藥,如人參、三七、遠志、桔梗等,不宜與酸性較強的藥物合用;不宜與含有金屬的鹽類藥物如硫酸亞鐵、次碳酸鉍等合用?! ?1)含蒽醌類的中藥,如大黃、虎杖、何首烏等,不宜與堿性西藥聯(lián)用?! ?2)炭類中藥及瓦楞子、牡蠣等,不宜與多酶片、胃蛋白酶等聯(lián)用?! ?3)金銀花、連翹、黃芩、魚腥草等及其中成藥,不宜與菌類制劑如乳酶生、促菌生等聯(lián)用?! ?4)蜂蜜、飴糖等含
36、糖較多的中藥及其制劑,不可與胰島素、格列本脲等同用。 15)含顛茄類生物堿的中藥及其制劑,如曼陀羅、洋金花、天仙子、顛茄合劑等;含有鈣離子的中藥,如石膏、牡蠣、龍骨等,均不可與強心苷類藥物聯(lián)用。,,16)含麻黃堿的中藥及其中成藥,如復方川貝精片、萊陽梨止咳糖漿、復方枇杷糖漿等,不可與強心藥、降壓藥聯(lián)用。 17)含汞類中藥及其制劑,如朱砂、輕粉、朱砂安神丸、仁丹、紫血散、補心丹、磁朱丸等: 不能與溴化鉀、三溴合劑、
37、碘化鉀、碘喉片等同服; 不能長期與含苯甲酸鈉的巴氏合劑,或以苯甲酸鈉作為防腐劑的制劑同服; 不能與具有還原性的西藥如硫酸亞鐵、亞硝酸異戊酯同服。,,18)含氰苷的中藥,如杏仁、桃仁、枇杷葉等,不宜長期與鎮(zhèn)咳類的西藥如咳必清等聯(lián)用。 19)含乙醇的中成藥如各種藥酒等,不可與西藥聯(lián)合應用 20)海藻、昆布等含碘類中藥及其制劑,不宜與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西藥聯(lián)用?! ?1)黃藥子對肝臟有一定毒性,不可與利福平、四環(huán)素、紅霉素
38、、氯丙嗪等本身也具有肝毒性的西藥聯(lián)用,以免引發(fā)藥源性肝病。,孕婦使用中成藥的原則,妊娠期婦女用藥要對胎兒無損害盡量口服,縮短療程,中病即止《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收載的妊娠慎用中藥有:人工牛黃、三七、大黃、川牛膝、制川烏、小駁骨、飛揚草、王不留行、天花粉、天南星、制天南星、天然冰片(右旋龍腦)、木鱉子、牛黃、牛膝、片姜黃、艾片(左旋龍腦)、白附子、玄明粉、芒硝、西紅花、肉桂、華山參、冰片(合成龍腦)、紅花、蘆薈、蘇木、牡丹皮、
39、體外培育牛黃、皂礬、苦楝皮、郁李仁、虎杖、金鐵鎖、乳香、卷柏、草烏葉、枳殼、枳實、禹州漏蘆、禹余糧、急性子、穿山甲、桂枝、桃仁、凌霄花、益母草、通草、黃蜀葵花、常山、硫黃、番瀉葉、蒲黃、漏蘆、赭石、瞿麥、蟾酥。,,妊娠禁用藥: 雄黃、輕粉、草烏葉、莪術(shù)、巴豆、制川烏、黑種草子、玄明粉、京大戟、芒硝、丁公藤、土鱉蟲、商陸、斑蝥、天南星、天仙子、甘遂、附子、水蛭、蜈蚣、麝香、天山雪蓮、豬牙皂、巴豆霜、阿魏、牽牛子、三棱、芫
40、花、千金子、馬錢子、鬧羊花,兒童用藥原則,1。要注意兒童的生理特性,不同年齡階段用藥不同,兼顧安全性和有效性。2。應首選兒童專用藥3。根據(jù)兒童年齡選擇合適的劑量4。對于含有毒副作用較大的藥物或者對小兒特殊毒性的藥物除非不得已不能使用5。使用種類宜單純盡量口服6。中病即止,各類中成藥臨床應用,解表劑 解表中成藥具有發(fā)汗解表作用,主要用于治療表證?! ”碜C多見于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也見
41、于多種感染的初期階段。臨床表現(xiàn)以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惡寒、發(fā)熱、全身不適為主要特征。由于表證有表寒、表熱和兼證之分,體質(zhì)有虛有實,故解表劑中成藥有辛溫解表、辛涼解表、表里雙解、扶正解表的不同類別。,,辛溫解表類中成藥用于外感風寒證。癥見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鼻塞流涕、頭痛、肢體酸痛、口不渴、苔薄白、脈浮緊等。代表性方藥有感冒清熱顆粒、九味羌活丸等。,,辛涼解表類中成藥用于外感風熱證。癥見發(fā)熱重、惡寒輕、頭痛、咽痛、口渴、咳嗽痰
42、稠黃、苔微黃.、舌質(zhì)紅、脈浮數(shù)等。代表性方藥有銀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等。,,扶正解表類中成藥由補益藥與解表藥配合組成,具有扶正、散邪的特點,適用于體質(zhì)素虛、兼感外邪所致的虛人外感。代表性中成藥有玉屏風散(顆粒)、參蘇丸等。,,解表劑在服法上一般宜溫服,服后宜避風寒,或增衣被,或輔之以粥,以助汗出。取汗程度以遍身持續(xù)微汗為佳,若汗出不徹則病邪不解,汗出太過則耗氣傷津。汗出病瘥,即停服,不必盡劑。同時,應注意禁食生冷、油膩之品,以免影響藥物
43、的吸收和藥效的發(fā)揮。若外邪已入于里,或麻疹已透,或瘡瘍已潰,或虛證水腫,均不宜使用。,解表中成藥,解表中成藥,祛暑中成藥,瀉下劑,凡以瀉下藥為主組成,具有通導大便,排除胃腸積滯,蕩滌實熱,或攻逐水飲、寒積等作用,以治里實證的方劑,相應地分為寒下、溫下、潤下、逐水和攻補兼施五類。,,寒下劑,適用于里熱積滯實證。癥見大便秘結(jié),腹部脹滿疼痛,甚或潮熱,苔黃厚,脈實等。代表成藥如當歸龍薈丸、復方蘆薈膠囊。,,溫下劑適用于里寒積滯實證。常見大便秘
44、結(jié),脘腹脹滿,腹痛喜溫,手足不溫,甚或厥冷,脈沉緊等。代表成藥如蓯蓉通便口服液。,,潤下劑,適用于腸燥津虧,大便秘結(jié)證。臨床表現(xiàn)可見大便干結(jié),面赤身熱,小便短赤,舌苔黃燥,脈滑實;或大便秘結(jié),小便清長,面色青白,腰膝酸軟,手足不溫,舌淡苔白,脈遲。潤下劑的代表藥如麻仁潤腸丸、麻仁滋脾丸。,,逐水劑,適用于水飲壅盛于里的實證。常見胸脅引痛或水腫腹脹,二便不利,脈實有力等癥。代表藥如舟車丸。,,攻補兼施劑,適用于里實正虛之大便秘結(jié)證。多由素
45、體虛弱,積滯內(nèi)停;或陽明腑實失治、誤治,以致燥實不通而氣陰大傷,津液將竭而成邪實正虛。常以脘腹脹滿,大便秘結(jié)兼氣血、陰津不足為主要表現(xiàn)。代表藥如通便靈膠囊。,,服用瀉下劑中成藥,宜中病即止,以免過瀉傷正。孕婦、產(chǎn)婦、哺乳期或正值經(jīng)期的婦女,兒童、年老體弱及嚴重器質(zhì)性病變引起排便困難的患者,均應慎用或禁用。經(jīng)非處方藥治療3~5天,療效不但不明顯,反而出現(xiàn)加重者不適于自己選擇用藥。服藥期間還應注意飲食調(diào)養(yǎng),不宜過多食用生冷、油膩等不易消化之
46、食品。,,瀉下劑是為里實證而設,使用時必待表證已解,里實已成。若表證未解,里實雖成,不可純用瀉下劑,以防表邪隨下法內(nèi)陷而變生他證;對年老體弱、孕婦、產(chǎn)后或正值經(jīng)期、病后傷津或亡血者,均應慎用或禁用瀉下劑,必要宜配伍補益扶正之品,即攻邪不忘扶正之意。瀉下劑大都易傷胃氣,使用時應得效即止,慎勿過劑。同時,服藥期間應注意調(diào)理飲食,少食或忌食油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重傷胃氣。,瀉下中成藥,和解劑,凡具有和解少陽、調(diào)和肝脾、調(diào)和腸胃等作用,治療
47、傷寒邪在少陽、肝脾不和、腸胃不和等證的方劑,統(tǒng)稱和解劑。,,和解少陽劑,適用于傷寒邪在少陽的病證。癥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以及口苦,咽干,目眩,脈弦等。代表藥如小柴胡顆粒。,,調(diào)和肝脾劑,適用于肝脾不和的病證。其證多由肝氣郁結(jié),橫逆犯脾,或因脾虛,營血不足,肝失疏泄,而致脘腹胸脅脹痛,神疲食少,月經(jīng)不調(diào),腹痛泄瀉,手足不溫。代表藥如加味逍遙丸、逍遙丸。,,調(diào)和寒熱劑,適用于寒熱互結(jié)于中焦,升降失常,而致心下痞滿,
48、惡心嘔吐,腸鳴下利等癥。代表方如半夏瀉心湯。,,和解劑畢竟以祛邪為主,純虛不宜用,以防其傷正;且因又兼顧正氣,故純實者亦不可選,以免貽誤病情。,清熱劑,凡以清熱藥為主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作用,用以治療里熱證的方劑,統(tǒng)稱清熱劑。按治法相應分為清氣分熱、清熱涼血、清熱解毒、清臟腑熱、清虛熱等五類。,,清氣分熱劑,主治熱在氣分證。癥見身熱不惡寒,反惡熱,多汗,口渴飲冷,舌紅苔黃,脈數(shù)有力等。代表藥如牛黃上清丸、黃連上清丸。,,清
49、營涼血劑,適用于邪熱傳營,或熱入血分諸證。邪熱傳營見有身熱夜甚,心煩不寐,時有譫語,斑疹隱隱,舌絳而干,脈數(shù)等;熱入血分則見出血,發(fā)斑,昏狂,譫語,舌絳起刺,脈數(shù)等。代表藥如新雪丸。,,清熱解毒劑,適用于溫疫、溫毒、火毒及瘡瘍疔毒等證。若溫疫熱毒充斥內(nèi)外,癥見大熱渴飲,譫語神糊,吐衄發(fā)斑,舌絳,唇焦等癥;溫毒上攻頭面,氣血壅滯,癥見頭面紅腫熱痛,咽喉腫痛,舌苔黃燥等;三焦火毒熾盛,癥見煩熱,錯語,吐衄發(fā)斑及外科的熱毒癰瘍等;熱毒聚于胸膈
50、,可見身熱面赤,胸膈煩熱,口舌生瘡,便秘溲赤等證。代表藥如雙黃連合劑、板藍根顆粒。,,清臟腑熱劑,適用于邪熱偏盛某一臟腑所產(chǎn)生的火熱證候。由于一臟有一臟的生理、病理特點,一藥有一藥的性效歸經(jīng),而且臟腑的經(jīng)脈連屬,相互關系,及有無兼挾,兼挾何邪等,亦各有不同,因此,組成本類方劑除按所治臟腑火熱證候不同,分別使用不同的清熱藥外,還應根據(jù)各自的兼挾不同配伍適當藥物。其代表藥如龍膽瀉肝丸、復方黃連素片。,,清虛熱劑,適用于陰虛發(fā)熱證中以虛熱內(nèi)擾
51、為主要病機者,氣虛、陽虛、血虛所致發(fā)熱,不屬本類方劑的治療范圍,用時當注意鑒別。是證或因熱病后期,熱留陰分,陰液已傷所致,癥見暮熱早涼,舌紅少苔;或由肝腎陰虛,虛火內(nèi)擾,以致骨蒸潮熱,盜汗面赤,久熱不退之虛熱證。代表藥如知柏地黃丸。,,應用清熱劑須注意以下事項:一是要辨別里熱所在部位。二是辨別熱證真假,勿為假象迷惑,如為真寒假熱,不可誤用寒涼。三是辨別熱證的虛實,要注意屢用清熱瀉火之劑而熱仍不退者,即如王冰所說“寒之不寒,是無水也”。此
52、時當改用甘寒滋陰壯水之法,使陰復則其熱自退。四是權(quán)衡輕重,量證投藥。對于平素陽氣不足,脾胃虛弱,外感之邪雖已入里化熱,亦應慎用,必要時配伍醒脾和胃之品,以免傷陽礙胃。五是對于熱邪熾盛,服清涼劑入口即吐者,可于清涼劑中少佐溫熱藥,或采用涼藥熱服法。,清熱中成藥,清熱中成藥,清熱中成藥,溫里劑,由溫熱性藥物(如附子、干姜、肉桂等)為主組成,具有溫里祛寒或回陽救逆等作用,用以治里寒證的方劑,統(tǒng)稱溫里劑。,,溫中祛寒劑,適用于中焦虛寒證。常見脘
53、腹疼痛,嘔惡下利,不思飲食,肢體倦怠,手足不溫,舌苔白滑,脈沉細或沉遲等癥。代表藥有理中丸、小建中顆粒。,,回陽救逆劑,適用于陽氣衰微,陰寒內(nèi)盛,甚或陰盛格陽、戴陽的危重病證。癥見四肢厥逆,精神萎靡,惡寒踡臥,甚或冷汗淋漓,脈微欲絕等。代表藥有參附注射液。,,溫經(jīng)散寒劑,適用于寒邪凝滯經(jīng)脈所致諸病證。本類病證多由陽氣虛弱,營血不足,寒邪入侵經(jīng)脈,血行不暢所致。臨床多表現(xiàn)為手足厥寒、或肢體疼痛、或發(fā)陰疽等。代表藥有小金丸。,,⑴寒為陰邪,
54、易傷陽氣,故本類方劑多配伍補氣藥物,以使陽復氣充 。⑵多由辛溫燥熱之品組成,使用時必須辨別寒熱之真假,真熱假寒證禁用。 ⑶素體陰虛或失血之人亦應慎用,以免重傷陰血 。 ⑷陰寒太盛或真寒假熱,服藥入口即吐者,可反佐少量寒涼藥物,或熱藥冷服,避免格拒。⑸使用時需注意藥物用量,當因人、因時、因地,隨證變通。,溫里中成藥,補益劑,凡以補益藥為主組成,具有補益人體氣、血、陰、陽等作用,主治各種虛證的方劑,統(tǒng)稱補益劑。補益劑相應分為補氣、補
55、血、氣血雙補、補陰、補陽、陰陽并補六類。,,補氣劑,適用于脾肺氣虛證。癥見肢體倦怠乏力,少氣懶言,語音低微,動則氣促,面色萎白,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甚或虛熱自汗,或脫肛,或子宮脫垂等。代表方如四君子顆粒、參苓白術(shù)散、補中益氣丸、生脈飲。,,補血劑,適用于血虛證。癥見面色無華,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唇甲色淡,舌淡,脈細等。常用熟地、當歸、白芍、阿膠等補血藥為主組成。代表方如四物合劑、歸脾丸。,,氣血雙補劑,適用于氣血兩虛證。癥見面色
56、無華,頭暈目眩,心悸怔忡,食少體倦,氣短懶言,舌淡,脈虛細無力等。代表方如八珍益母丸、烏雞白鳳丸等。,,補陰劑,適用于陰虛證,主要包括肝腎陰虛和肺胃陰虛,尤以腎陰虛證為主,癥見形體消瘦,頭暈耳鳴,潮熱顴紅,五心煩熱,盜汗失眠,腰痠遺精,咳嗽咯血,口燥咽干,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等。代表藥如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百合固金丸。,,補陽劑,適用于陽虛證。陽虛以心、脾、腎為主,有關心、脾陽虛的方劑,已在溫里劑介紹,本節(jié)主要論述治療腎陽虛的方劑。腎陽虛
57、癥見面色蒼白,形寒肢冷,腰膝痠痛,下肢軟弱無力,小便不利,或小便頻數(shù),尿后余瀝,少腹拘急,男子陽痿早泄,女子宮寒不孕,舌淡苔白,脈沉細,尺部尤甚等。代表方如腎氣丸、右歸丸。,,陰陽雙補劑,適用陰陽兩虛證。癥見頭暈目眩,腰膝痠軟,陽痿遺精,畏寒肢冷,午后潮熱等。常用補陰藥如熟地、山茱萸、龜版、何首烏、枸杞子和補陽藥如肉蓯蓉、巴戟天、附子、肉桂、鹿角膠等共同組成方劑,并根據(jù)陰陽虛損的情況,分別主次輕重。代表方如地黃飲、龜鹿二仙膠等。,,應用
58、補益劑時,應注意以下事項:一是要辨清虛證的實質(zhì)和具體病位。二是注意虛實真假。三是要注意脾胃功能。補益藥易于壅中滯氣,如脾胃功能較差,可適當加入理氣醒脾之品,以資運化,使之補而不滯。服藥時間以空腹或飯前為佳。若急證則不受此限。,補益中成藥,補益中成藥,補益中成藥,補益中成藥,補益中成藥,固澀劑,凡以固澀藥為主組成,具有收斂固澀作用,用以治療氣、血、精、津耗散滑脫之證的方劑,統(tǒng)稱固澀劑。根據(jù)所治病證的不同,相應分為固表止汗、斂肺止咳、澀腸固
59、脫、澀精止遺、固崩止帶五類。,,固表止汗劑,適用于體虛衛(wèi)外不固,陰液不能內(nèi)守而致的自汗、盜汗。臨證組方常用麻黃根、浮小麥、牡蠣等收斂止汗藥以治標,配伍黃芪、白術(shù)等益氣實衛(wèi)之品以治本。汗出過多,每令心陰不足而心陽不潛,所以常配伍斂心陰、潛心陽的藥物。代表方如玉屏風顆粒。,,斂肺止咳劑,適用于久咳肺虛,氣陰耗傷證。癥見咳嗽,氣喘,自汗,脈虛數(shù)等。臨證常用斂肺止咳藥如五味子、烏梅、罌粟殼等,與益氣養(yǎng)陰藥如人參、阿膠等組成方劑。代表藥固本咳喘片
60、。,,澀腸固脫劑,適用于脾腎虛寒所致之瀉痢日久,滑脫不禁的病證。常以澀腸止瀉藥物,如罌粟殼、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糧、訶子、烏梅、五味子等,與溫補脾腎之品,如補骨脂、肉桂、干姜、人參、白術(shù)等配伍組成方劑。代表方如固腸止瀉丸、四神丸。,,澀精止遺劑,適用于腎虛封藏失職,精關不固所致的遺精滑泄,或腎氣不足,膀胱失約所致的尿頻、遺尿等證。常以補腎澀精藥物,如沙苑蒺藜、桑螵蛸、芡實、蓮子肉等為主,配合固澀止遺之品,如龍骨、牡蠣、蓮須等組成方劑。代
61、表方如金鎖固精丸、縮泉丸。,,固崩止帶劑,適用于婦女血崩暴注或漏血不止,以及帶下淋漓等證。崩漏因脾氣虛弱,沖脈不固所致者,一般以益氣健脾藥,如黃芪、人參、白術(shù),與收澀止血藥,如煅龍骨、煅牡蠣、棕櫚炭等組合成方。因陰虛血熱,損傷沖脈者,常用滋補肝腎之龜板、白芍等,配伍清熱瀉火之黃芩、黃柏及止血之椿根皮等組成方劑。至于帶下一病多因脾腎虛弱,濕濁下注所致,臨證組方常以補脾益腎藥如山藥、芡實為主,配伍收澀止帶及利濕化濁之品如白果、雞冠花,以及車
62、前子、薏苡仁等。代表方千金止帶丸、固經(jīng)丸。,,固澀劑為正虛無邪者設,故凡外邪未去,誤用固澀,則有“閉門留寇”之弊,轉(zhuǎn)生他變。此外,對于熱病多汗,痰飲咳嗽,火擾遺泄,熱痢初起,傷食泄瀉,實熱崩帶等,均非本類方劑之所宜。,固澀中成藥,安神劑,凡以安神藥為主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以治療神志不安病證的方劑,統(tǒng)稱安神劑。但就其證候而言,則有虛實之分。表現(xiàn)為驚狂易怒,煩躁不安者,多為實證,根據(jù)《素問·至真要大論》“驚者平之”和“十劑”中
63、“重可鎮(zhèn)怯”的治療大法,治宜重鎮(zhèn)安神;表現(xiàn)為心悸健忘,虛煩失眠者,多屬虛證,根據(jù)《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虛者補之”的治療大法,治宜滋養(yǎng)安神。故本章方劑分為重鎮(zhèn)安神和滋養(yǎng)安神兩類。,,重鎮(zhèn)安神劑,適用于心肝陽亢,熱擾心神所致的心煩神亂,失眠多夢,驚悸怔忡,癲癇等。常用重鎮(zhèn)安神藥,如朱砂、磁石、珍珠母、龍齒等為主組方。因火熱內(nèi)擾心神,故常配黃連、山梔等以清熱瀉火;火熱之邪每多耗傷陰血,故又常配生地黃、當歸等以滋陰養(yǎng)血。代表方如朱砂
64、安神丸。,,滋養(yǎng)安神類方劑,適用于陰血不足,心肝失養(yǎng)所致的虛煩不眠,心悸怔忡,健忘多夢等。常以滋養(yǎng)安神藥,如酸棗仁、柏子仁、五味子、茯神、遠志、小麥等為主,配伍滋陰養(yǎng)血藥,如生地、當歸、麥冬、玄參等組方。代表方如天王補心丹、養(yǎng)血安神丸。,,重鎮(zhèn)安神劑多由金石、貝殼類藥物組方,易傷胃氣,不宜久服。脾胃虛弱者,宜配伍健脾和胃之品。此外,某些安神藥,如朱砂等有一定的毒性,久服能引起慢性中毒,亦應注意。,安神中成藥,開竅劑,凡以芳香開竅藥為主組
65、成,具有開竅醒神作用,治療竅閉神昏證的方劑,統(tǒng)稱開竅劑。竅閉神昏證多由邪氣壅盛,蒙蔽心竅所致。根據(jù)閉證的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熱閉和寒閉兩種。熱閉多由溫熱邪毒內(nèi)陷心包,痰熱蒙蔽心竅所致,治宜清熱開竅,簡稱涼開;寒閉多因寒濕痰濁之邪或穢濁之氣蒙閉心竅引起,治宜溫通開竅,簡稱溫開,故開竅劑相應分為涼開和溫開兩類。,,涼開劑,適用于溫熱邪毒內(nèi)陷心包的熱閉證。癥見高熱,神昏,譫語,甚或痙厥等。其他如中風、驚厥及感觸穢濁之氣,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屬熱
66、閉者,亦可選用。臨證常用芳香開竅藥,如麝香、冰片、安息香、郁金等配伍清熱藥如水牛角、黃連、黃芩、石膏等組成方劑。由于熱入心包,擾亂神明,引起神志不安,故常配鎮(zhèn)心安神藥,如朱砂、磁石、琥珀、珍珠等;邪熱內(nèi)陷,灼津為痰,痰濁上蒙,勢必加重神昏,故宜配伍清化熱痰的膽南星、浙貝母、天竺黃、雄黃等;熱盛動風,出現(xiàn)痙厥抽搐者,又須配伍羚羊角、玳瑁之類涼肝熄風。代表方如安宮牛黃丸、紫雪、至寶丹。,,溫開劑,適用于中風、中寒、氣郁、痰厥等屬于寒邪痰濁內(nèi)
67、閉之證。癥見突然昏倒,牙關緊閉,不省人事,苔白脈遲等。臨證常用芳香開竅藥如蘇合香、安息香、冰片、麝香等為主配伍溫里行氣之品如蓽茇、細辛、沉香、丁香、檀香等組方。代表方如蘇合香丸。,,運用開竅劑須注意以下事項:首先應辨別閉證和脫證。其二,辨清閉證之屬熱屬寒,而正確地選用涼開或溫開。其三,開竅劑大多為芳香藥物,善于辛散走竄,只宜暫用,不宜久服,久服則易傷元氣,故臨床多用于急救,中病即止,待患者神志清醒后,應根據(jù)不同表現(xiàn),辨證施治。此外,麝香
68、等藥,有礙胎元,孕婦慎用。,開竅中成藥,,凡以理氣藥為主組成,具有行氣或降氣作用,以治療氣滯或氣逆病證的方劑,統(tǒng)稱理氣劑。本章方劑分為行氣和降氣兩類。,,行氣劑,適用于氣機郁滯證。氣滯一般以脾胃氣滯和肝氣郁滯為多見。脾胃氣滯的主要見證是脘腹脹痛,噯氣吞酸,嘔惡食少,大便失常等,常以陳皮、厚樸、枳殼、木香、砂仁等藥為主組成方劑。肝郁氣滯的主要見證是胸脅脹痛,或疝氣痛,或月經(jīng)不調(diào),或痛經(jīng)等,常以香附、青皮、郁金、川楝子、烏藥、小茴香等藥為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