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刮痧、火罐、艾灸,刮 痧,,一、原理:,傳統刮痧原理: 是根據中醫(y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遵循“急則治其標”的原則,運用手法強刺激經絡,使局部皮膚發(fā)紅充血,從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現代科學證明: 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進血液循環(huán),對于高血壓、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風寒痹癥都有立竿見影之效。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二、
2、工具與體位,1、工具: 古代—古錢幣是刮痧療法使用的最常用的工具。目前已經發(fā)展到專業(yè)工具—多為牛角、玉石制成的刮痧板刮痧板,或者火罐等。2、體位:以患者舒適體位為宜:背部刮痧取俯臥位,腹部取仰臥位,肩部或四肢多取正坐位。,三、操作,1、病人取舒適體位 ,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并用溫水洗凈局部。 2、消毒刮痧板蘸上刮痧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松節(jié)油、正紅花油等),在需要刮痧的部位刮板與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進
3、行單向重復地刮。3、順序:一般是由上而下,或由中間刮向兩側,或每次都由內向外,不得來回刮動。每次每處大約需刮20下左右,直到皮膚出現深紅色斑條為止。,,4.部位:常只在病人背部或頸部兩側。根據病情需要,有時也可在頸前喉頭兩側,胸部、脊柱兩側、臂彎兩側或膝彎內側等處刮痧;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選擇適合的部位刮痧。 5、時間:一般每個部位刮3-5分鐘,最長不超20分鐘。對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強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為原則。刮痧
4、次數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進行第二次刮治。,四、刮痧適應癥:,感冒、發(fā)燒、中暑、頭痛、牙痛、頸肩背痛、落枕、腸胃病、肩周炎、食欲不振、痛經、疲勞、失眠、養(yǎng)顏美容等。,五、痧禁忌癥,1、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全身浮腫者。因為刮痧會使人皮下充血,促進血液循環(huán),這會增加心肺、肝腎的負擔,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2、孕婦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則會引起流產。3、凡體表有癤腫、破潰、瘡癰、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塊處禁
5、止刮痧,否則會導致創(chuàng)口的感染和擴散。,,4、急性扭傷、創(chuàng)傷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為刮痧會加重傷口處的出血。5、接觸性皮膚病傳染者忌用刮痧,因為這會將疾病傳染給他人。6、有出血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嚴重貧血、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患者不要刮痧,因為這類患者在刮痧時所產生的皮下出血不易被吸收。,,7、過度饑飽、過度疲勞、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積刮痧,否則會引起虛脫。8、眼睛、口唇、舌體、耳孔、鼻孔、乳頭、肚臍等
6、部位禁止刮痧,因為刮痧會使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復。9、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為刮痧會刺激這類患者發(fā)病。,六、刮痧注意事項:,1、刮痧治療時應注意室內保暖,尤其是在冬季應避寒冷與風口。夏季刮痧時,應回避風扇直接吹刮試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鐘以內忌洗涼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試出痧。再次刮痧時間需間隔3-6天,以皮膚上痧退為標準。 4、刮痧出痧后最好飲一杯溫開水(
7、最好為淡糖鹽水),并休息15-20分鐘。,七、刮痧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及處理:,1、預防措施:空腹、過度疲勞患者忌刮;低血壓、低血糖、過度虛弱和神經緊張?zhí)貏e怕痛的患者輕刮。2、急救措施: 迅速讓患者平臥;讓患者飲用1杯溫糖開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會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輕刮)、內關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拔
8、 罐 療 法,,【原理】,中國傳統醫(yī)學認為拔罐可以開泄腠理、扶正祛邪, 疏通經絡,調整氣血。,西醫(yī)拔罐原理:1. 負壓作用拔罐治療時罐內形成的負壓作用,使局部毛細血管充血甚至破裂,紅細胞破裂,表皮
9、淤血,出現自家溶血現象,隨即產生一種組胺和類組胺的物質,隨體液周流全身,刺激各個器官,增強其功能活動,能提高機體的抵抗力。,2. 溫熱作用 溫熱刺激能使血管擴張,促進以局部為主的血液循環(huán),改善充血狀態(tài),加強新陳代謝,使體內的廢物、毒素加速排出,改變局部組織的營養(yǎng)狀態(tài),增強血管壁通透性,增強白細胞和網狀細胞的吞噬活力,增強局部耐受性和機體的抵抗力,起到溫經散寒、清熱解毒等作用,從而達到促使疾病好轉的目的 3. 調節(jié)作用
10、 拔罐法的調節(jié)作用是建立在負壓或溫熱作用的結合。,【種類】,罐的種類很多,目前臨床常用的有竹罐、陶罐、玻璃罐和抽氣罐等。 (一)竹罐:優(yōu)點是取材容易,制作簡單,輕巧七價廉,且不易損壞,適于藥煮,臨床多有采用。缺點是易爆裂漏氣。 (二)陶罐:特點是吸力大,但質地較重,容易摔碎損壞。 (三)玻璃罐:優(yōu)點是質
11、地透明,使用時可直接觀察局部皮膚的變化,便于掌握時間。臨床應用較普遍,其缺點也是容易破碎。 (四)抽氣罐即用青、鏈霉素藥瓶或類似的小藥瓶,的士瓶底切去磨平、磨光滑有,瓶口的橡膠塞須保留完整,以便于抽氣時使用。現有用透明塑料制上面加置活塞,便于抽氣。這種罐亦易破碎。,【方法】,(1)投火法。 (2)閃火法。 (3)滴酒法。(4)刺血拔罐法。(5)走罐。,【適應癥】,臨床上,拔罐療法主要用于治療風寒痹痛、虛勞
12、、喘息等數百種內外疾病,而且還可以強身健體。,【注意事項】,1、起罐:拔罐時,一般留罐5-10分鐘,待局部皮膚瘀血時,將罐取下。取罐時,左手扶住罐身,右手按壓罐口的皮膚,使空氣進入罐內,火罐即可松脫,不可硬拉或旋動,以免損傷皮膚。若罐大而吸附力強時,可適當縮短留罐的時間,以免起泡。,,2、拔罐時動作要做到穩(wěn)、準、輕、快。3、前一次拔罐部位的罐斑未消退之前,不宜再在原處拔罐。4、病情重、病灶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時間宜長;病情輕、病灶淺
13、麻痹性疾患,拔罐時間宜短;拔罐部位肌肉豐厚,如臀部、大腿部,拔罐時間可略長;拔罐部位肌肉薄,如頭部、胸部、背部、拔罐時間宜短。氣候寒冷時拔罐時間適當延長;天熱時則相應縮短。5、起罐后局部潮紅、搔癢,不要亂抓,經幾小時或數日即可消散。,,6、水泡的處理: 一般不需進行處理。如留罐時間較長,皮膚起較大水泡時,可用消毒針刺破后,涂以龍膽紫藥水,以防感染。拔罐后如針孔出血,則可用干消毒棉球壓迫止血。如局部出血嚴重,下次下宜
14、在原處再拔。處理完后,讓病人休息10-20分鐘后方可離去。,艾灸,,Second Title Page,“針所不為,灸之所宜” ——《黃帝內經》“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醫(yī)學入門》,那么,,,何謂灸法呢?,灸法就是借灸火的熱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腧穴的作用,以達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種方法。,定義:,艾灸的分類,,,
15、,艾草,,,艾葉能灸百病。 ——《本草綱目》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孟子●離婁篇》,,,溫和灸 將點燃的艾條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5厘米進行熏灸,固定不移動,使患者局部溫熱感,灸至皮膚有紅暈為度。,雀啄灸(多用于昏厥急救,胎位不正等)上下移動 如鳥雀啄食(覺熱則起,覺熱則起),,回旋灸 (適用風寒濕痹及癱瘓) 距離
16、相對固定,左右或旋轉,艾灸法的作用:,1.溫經通絡 寒凝血滯、經絡痹阻所致的風寒濕痹、痛經、經閉、寒疝、腹痛。(不通則痛) 2.祛風解表、溫中散寒 風寒外襲之表證,脾胃寒盛的嘔吐、胃痛、泄瀉。(例:隔姜灸-虛寒性胃痛) 3.溫腎健脾 脾腎陽虛之久泄、久痢、遺尿、陽痿、早泄。,,4.回陽固脫 陽氣虛脫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脈微欲絕。 5.益氣升陽 氣虛下陷之內臟下垂、陰挺、脫肛、崩漏日久不愈等。
17、6.消瘀散結、拔毒泄熱 瘡瘍、癰疽初起,癤腫未化膿者;瘰疬及瘡瘍損后久不 愈合者。 7. 防病保健,艾灸法注意事項,1.體位選擇:術者方便,受術者舒適 2.施灸順序:(總原則:從陽引陰) §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背部,后腹部; §先頭部,后四肢特殊:氣虛下陷之脫肛,先灸長強以收肛,后灸百會以舉陷(引經氣上行),,3.禁灸: 高熱病人,大饑大飽或過度勞累者 禁灸部
18、位: 1.心尖搏動處、大血管處 2.睪丸、乳頭、陰部 3.孕婦下腹部、及腰骶部 4.防止艾火燒傷衣物、被褥等 。,,暈灸處理: 平躺,頭低腳高松解衣帶,休息片刻,給溫開水或茶即可。 按人中,合谷,足三里,百匯,涌泉,內關 涂抹祛風油等醒神開竅,胃病(尤其是虛寒性胃痛):,取中脘(在上腹部,當臍上4寸,前正中線上)、 足三里(外膝眼【犢鼻】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