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xiāng)真好開陽縣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開陽縣,開陽縣地處黔中腹地,距貴陽市城區(qū)中心86公里,總面積2026平方公里,海拔在506.5-1702米之間,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溫潤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0.6至15.40C之間,四季分明;轄6鎮(zhèn)10鄉(xiāng),共113個行政村,11個居委會,總人口42萬,其中農業(yè)人口36萬,占總人口數(shù)的86%。,,,開陽歷史悠久,文化積淀厚重,遠古時期就有人類活動。西漢置開陽縣(臨沂市區(qū)),屬東海郡。東漢屬瑯邪國,開陽為瑯邪國都。三國魏、晉仍屬瑯邪國(郡),

2、開陽仍為郡國治所。南朝劉宋省開陽入即丘。梁天監(jiān)六年(507) 置開陽縣(廣東羅定市船步鎮(zhèn))。為開陽郡治所。隋開皇九年(589),屬瀧州。大業(yè)三年(607),并開陽入瀧水縣。 唐武德四年(621),析瀧水復置開陽縣,仍屬瀧州。唐貞觀元年(627),并開陽入瀧水縣。貞觀六年(632)又置,屬南建州。貞觀八年(634),改南建州為藥州,開陽屬之。貞觀十八年(644),屬瀧州。天寶元年(742),改瀧州為開陽郡,乾元二年(759)開陽郡復為瀧

3、州。 宋開寶六年(973),開陽并入瀧水縣。此后不復置。自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置蠻州,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改置開州,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易名紫江縣,隸黔中道,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改名開陽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開陽縣地,夏、商、西周時期為雍州、梁州邊鄙。春秋時為牂牁國北境。戰(zhàn)國時屬大夜郎國。秦時,屬象郡。漢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在南夷置且蘭縣,開陽地屬其西北域。元鼎五年(前112),以原且蘭縣城

4、為治所置牂牁郡,開陽地屬其西北境。晉,以牂牁郡且蘭地置萬壽、且蘭、平渠3縣,開陽屬萬壽縣西北隅地。后劃出萬壽縣一部與另一些地方建晉樂縣,開陽地遂歸晉樂縣。隋,牂牁郡領牂牁、賓化2縣,開陽地屬牂牁縣。唐貞觀四年(630)以今開陽縣雙流區(qū)同知衙為治建蠻州,領巴江縣,隸黔州都督府。轄地有今開陽大部和貴陽、修文等。后又在蠻州南置光州,地在今雙流光堵河北岸。宋,以唐之蠻州地分置矩州、功州等,開陽地屬蠻州,隸紹慶府;開寶八年(975),蠻州

5、改稱大萬谷落總管府,治今羊場。元在今貴州中部設有八番順元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其下有順元路軍民安撫司、管番民總管府、八番各安撫司等處。時雍真乖西葛蠻等處,納壩紫江等處,葛蠻雍真等處均在今開陽境,屬順元路(路治今貴陽)?;蕬c元年(1312),在三臺山開科龍場地(今開陽縣城東)置乖西軍民府,隸管番民總管分,轄地包括今開陽和龍里、貴定等的一部分。后降為長官所。明崇禎四年(1631年)置開州。1930年設開陽縣。以傾慕明代理學家王陽明學識淵博

6、,夙愿人才輩出昌盛地方,故名開陽。取開陽明之學命名。明洪武四年(1371),置順元路,合水西安氏,水東宋氏土司地置貴州宣慰司于今雙流同知衙。水東宋氏有親轄地陳湖十二馬頭,大都在今開陽縣境。天順中,貴州宣慰司治所從大羊場(今開陽杠寨)移至楊黃寨(今開陽縣城)。崇禎四年(1631),將陳湖十二馬頭改置為開州,治所楊黃寨,領乖西蠻夷長官司,隸貴陽軍民府。轄地與今開陽縣地略同。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貴陽軍民府稱貴陽府,開州仍隸之。開陽

7、之名,《開陽縣志》認為源于清嘉慶十五年(1810)所建之開陽書院,時人解釋為“開陽者益欲開陽明之學也”。民國三年(1914),廢州,因直隸有開州,四川有開縣,以州境有紫江(洗泥河),更名為紫江縣,屬黔中道。民國十六年(1927),直隸省政府。民國十九年(1930),改稱開陽縣。二十四年(1935),開陽改隸貴州省第一督察區(qū)。1949年,成立開陽縣人民政府,隸貴陽專區(qū)。1952年,貴陽專區(qū)改為貴定專區(qū)。1956年,劃歸安順專區(qū);195

8、8年,屬貴陽市郊區(qū)縣,1963年,改屬遵義專區(qū);1965年,復歸安順專區(qū)。1970年,改稱安順地區(qū)。1992年,改屬貴陽市。至今建制未變。,,,開陽縣清龍十里畫廊旅游區(qū)介紹,清龍十里畫廊旅游區(qū)位于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禾豐鄉(xiāng),沿清龍河有鳳凰寨、河灣平寨、龍灘壩、馬頭寨、坪寨、水頭寨、王車等村寨。沿鋱旖旎、恬然的田園風光,底蘊深厚的水東土司歷史文化,濃郁的布依族、苗族風情,使清龍河流域自然呈現(xiàn)“舊林故淵、古風河韻、萬壽古橋、玉水金盆、馬頭古寨

9、、云山茶海、水調歌頭、書香門第”等畫面,與河灣平寨百米文化長廊相呼應,呈現(xiàn)優(yōu)美的“清龍十里畫廊”自然景觀。該旅游區(qū)已于2006年獲國家旅游局 “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點”稱號。開陽縣清龍十里畫廊旅游區(qū)2008年,該旅游區(qū)內的馬頭村獲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長紅村地戲獲中國(貴州)倫理儺研究基地稱號。2010年4月,連接南江大峽谷的塘龍公路完成油路硬化改造,新增土司坪寨景點。5月與清龍十里畫廊相連的貴州省級景區(qū)香火巖景區(qū)重新對外開放。鳳

10、凰寨由開陽進十里畫廊,邂逅的第一個村寨便是鳳凰寨。依山錯落,青瓦白墻的村寨掩映在山色蔥蘢中,橫跨清龍河的一條鐵索吊橋是通向村寨的唯一路徑,當?shù)厝朔Q為“外婆橋”,是貴州省跨度最長的吊橋。寨內居住著數(shù)十戶布依人家,房屋都極富黔北民居的特色:中堂、廂房、偏廈連成一片,木架結構,竹篾石灰墻,中堂通常有正門、雕花窗,房沿下掛著大串的玉米和辣椒。村里村外種滿枇杷、櫻桃、山桃,春來繁花勝雪,秋時碩果飄香。寨內溪澗潺潺、林木蔥郁,一條碧水的阻隔,使它

11、顯得有如世外桃源般閑適靜逸,讓人不禁與五柳先生感同身受,心生回歸田園的夢想—“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舊林故淵”也因此而得名。坪寨坪寨與鳳凰寨僅一條羊腸小路相隔,當?shù)厝私榻B,兩個寨子其實是一個祖先,大多數(shù)姓陳,村子里住著50多戶200多名布依族和苗族人。相傳,三國諸葛武侯南征時曾于此作戰(zhàn),至今仍然有諸葛寨等地名,當?shù)鼐用褚苍谛藿ǚ课輹r挖出過兵器等物。如今,一片金戈鐵馬早已換作“漫山桃紅和遍野金黃”村民們?yōu)榱伺c清龍河對岸加強聯(lián)系,在

12、河上架起了一道吊索橋,這原本用來方便的吊索橋,如今卻成為這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為了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當?shù)卣€修建了目前十里畫廊里唯一的一座木浮橋和登寨木棧道。索橋、浮橋、棧道為坪寨增添了人文景觀的內容,讓這里的自然村寨更具“古風河韻”的文化氣息。當?shù)厝藧鄢枒颍枒蚴瞧赫迕癖3至撕芫玫囊环N自娛自樂的文化形式,閑暇時分,村民三三兩兩邀于石板鋪就的古樹下唱歌,追憶古風鏗鏘,橫舟河韻悠悠。龍灘壩在禾豐鄉(xiāng)龍灘壩街頭,有一座大型的土石拱橋橫跨

13、于清龍河上,連接兩岸村民們的日常生活及交通。這座名為萬壽橋的古橋為石拱橋,又名楊方大橋,底窩橋。始建于清雍正年間,橋長53.33米,寬6.9米,拱高12.7米,為開陽跨度最大的古代石拱橋。以這座萬壽古橋為連接點,近幾年來,禾豐鄉(xiāng)龍灘壩漸漸成為開陽縣舉辦鄉(xiāng)村旅游文化節(jié)開幕式和各類民族歌表演和斗牛表演的場所,寬闊的場壩一面依著清澈的清龍河,一面依著綠綠的青山,這里還是清龍河漂流的起點,附近的山坡上還有一座由清龍河漂流公司開辦的專賣開陽富硒元

14、素的土特產的購物店。底窩壩“地無三尺平”的貴州多山,山與山之間散布著一塊塊或大或小的“壩子”(盆地或河谷階地),這些壩子就成了人們繁衍生息的地方。而被譽為“玉水金盆”的底窩壩,則是貴陽最美麗的壩子。從龍灘壩依山而上,便可抵達半山腰的一處觀景臺,從觀景臺上俯視山下,滿眼金玉隨即撲來:這是一處平坦的壩子,清龍河如一條玉帶,環(huán)繞著底窩壩,春季,田野里盡是黃燦燦的油菜花,周圍的半山腰上羞澀的粉色桃花、白色梨花競相開放;秋天,金黃的連綿稻浪在

15、田壩起伏,呈現(xiàn)富足和豐收的景象。每個季節(jié)的底窩壩都被大自然裝扮得豐潤而淳厚。在觀景臺處俯瞰,整個田壩在清龍河的包圍下形似盆而色金黃,故名“玉水金盆”。馬頭寨順龍?zhí)秹蜗虮?,就是馬頭古寨。寨子一面臨河,三面環(huán)山,建寨歷史已有700多年—它是元、明兩朝貴州土司水東宋氏的底窩壩總管府遺址,也是布依文化和漢文化高度融合的典范、水東土司文化的縮影。寨內現(xiàn)存元明清建筑90多棟,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寨子前方被美麗富饒的良田環(huán)繞,背后是綠油油的

16、百花山富硒茶場,寨子有200多戶人家,共1000多人口,其中有一半多姓宋,他們都是當年水東宋氏的后裔。民居多為干欄式的四合院或者三合院,“人”字形的黑瓦屋頂,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氣勢恢弘,房屋各處隨處可見精致的雕刻花樣。房屋在采用漢族民居的木質結構的同時,大膽采用了布依族特色的裝飾風格,充分體現(xiàn)了布依族和漢族融合的文化特征。到了近代,紅軍長征路過此地并住宿馬頭古寨,古寨曾被國民黨的飛機炸掉一角,紅一、三軍先后經(jīng)過禾豐,并在馬頭寨留下了數(shù)

17、十條紅軍標語,如今仍有20多條清晰可辨,又給古寨增添了豐富的紅色旅游內涵。百花茶場茶海位于馬頭寨后方,原名為“百花茶場”,是“八景”里海拔最高的景點。由于山高云深,茶山上終年云霧繚繞,仿若仙境。這里的土壤偏酸,特別適宜生長優(yōu)質茶葉,所產茶葉清和碧芽、毛峰外形美觀口感清冽,富含抗癌和抗衰老硒元素,已獲有關機構認證。目前,茶山上已有5000多畝茶園,每天都有大批游客慕名而來,游人來此不僅可品茶、吃飯、住宿,還可上山采茶,每人只需交15元

18、就可親自采茶,茶園免費加工后賣給游客。水頭寨沿清龍河而上,路過了萬壽古橋、馬頭古寨,就到達了上游的水頭寨,這也是一個布依村寨。寨子更加寧靜,古樹密布中一座座老宅子參差相連,錯落有致。在河灘邊保留了古式的石碾房,磨糧食、榨菜油都是靠這咿呀的水車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勞作。村中有一棵巨大的古樹,被尊為護寨神樹。村中的羅氏宗族在清朝就為村人在神樹下立了文明公約的石碑,村人都遵守公約,民風淳樸,世代平靜地生活在這水的上游,守護潔凈。寨子中心的

19、百年老宅是舊時的私塾,如今設了一間小小的博物館,陳列著布依族各類日常生活與農耕生產的用具。寨子里一條重新改造的青石板路連接了全寨所有古老的文化特色:古老的朝門、莊嚴的私塾學堂、千年的護寨樹。道旁放置著各家各戶為了吸引游人而擺設的各種農具器械,古老的碾米石磨坊、榨油磨坊、打谷翻斗、搟面坊都還在運轉,不過,這些設施生產的功能大都轉變了,更多的是以“呈現(xiàn)古老生產方式,吸引游客眼光”為主。妯娌豆腐房、姊妹繡坊、燕子客棧等一批獨具“水頭”特色的農

20、家生產生活模式的旅游項目已被開發(fā)出來。一路上,可隨意走進一戶寨里人家去品米酒、喝豆?jié){、打糍粑、體驗古老的木榨油、水碾米等,還可與主人們一道體驗摘菜、推磨的勞動樂趣。IndigoHotel青定閣國際鄉(xiāng)間會所位于水頭寨內。Indigo的中文意思是青定,是貴州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布料的植物染料。這是一座極富民族情調,彌漫著濃郁小資氣息的國際鄉(xiāng)間會所。會所主人周建兵,原為專職導游,因受國際游客啟發(fā),2007年投入全部積蓄建造了這座國際鄉(xiāng)間會所,旨

21、在為國際游客提供一處既能夠深度體驗貴州民族風情,又不失現(xiàn)代生活格調的處所。會所內提供咖啡、酒品、圖書、投影、住宿、簡易西餐、中餐等服務,所有物件都由主人精心布置,多采用石材、木材等當?shù)夭牧希b飾中融入布依民族素材,整個會所清雅別致,奇妙地混合了浪漫的法式情調與獨特的布依風情,吸引了眾多國際游客,主要通過網(wǎng)上預訂。,,開陽縣紫江地縫風景區(qū),紫江地縫風景區(qū)是開陽縣紫江景區(qū)屬貴州省省級風景名勝區(qū),位于開陽縣龍崗鎮(zhèn)境內,景區(qū)距縣城約50公里,距

22、貴陽約60公里,規(guī)劃總面積為28.72平方公里。紫江景區(qū)可謂貴州風景名勝區(qū)的瑰寶,其喀斯特地地貌景觀雄偉壯麗,奇峰異石林立,部分河段如巨斧劈開,形成地縫(裂)一線,奔騰的河水到此凝聚在1.9米寬的狹縫中,蔚為壯觀,景區(qū)內植被茂密,到處郁郁蔥蔥,生機盎然,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動植物種類甚多。  紫江景區(qū)可謂貴州風景名勝區(qū)的瑰寶,其喀斯特地地貌景觀雄偉壯麗,奇峰異石林立,部分河段如巨斧劈開,形成地縫(裂)一線,奔騰的河水到此凝聚

23、在1.9米寬的狹縫中,蔚為壯觀,景區(qū)內植被茂密,到處郁郁蔥蔥,生機盎然,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動植物種類甚多。景區(qū)內溪流無數(shù),飛瀑、懸泉、鈣華爆布成百上千,飛珠濺玉,氣象萬千,河水清澈,水質極佳。尤其是景區(qū)內的“倒石蓮”,是在鈣華沉積的基礎上再次沉積形成的,是一種二次沉積形態(tài),這在省內乃至國內均屬罕見的喀斯特形態(tài),實為難得一見的奇異。景區(qū)內主要有千佛嶺、紫江天龍、紫云神、二泉映月、萬瀑云臺、春云乍卷、水上倒石蓮、地縫、七將軍山、紫江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