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olidworks進行單作用葉片泵設計及其有限元分析-本科畢業(yè)論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摘要</b></p><p>  液壓泵是隨著液壓傳動技術的產(chǎn)生而產(chǎn)生的,隨著我國工業(yè)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機、電、液一體化在整個機械行業(yè)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液壓傳動技術在諸多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因此,液壓泵作為動力元件成為液壓傳動元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p><p>  單作用葉片

2、泵作為液壓泵的一種,在液壓傳動系統(tǒng)中有較為廣泛的應用?;趩巫饔萌~片泵的應用范圍和優(yōu)缺點,本文主要對單作用葉片泵做了從結構設計到部分結構性能分析的工作。其主要過程是通過現(xiàn)有工況確定單作用葉片泵主要的零件尺寸,然后通過SolidWorks軟件對單作用葉片泵進行三維實體建模和虛擬裝配。再對裝配體中葉片的運動進行運動學分析和裝配體進行動力學分析,最后對轉子的靜態(tài)應力進行有限元分析。整篇論文對于單作用葉片泵的設計具有參考和實用意義,同時也對單作

3、用葉片泵的優(yōu)化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p><p>  關鍵字:單作用葉片泵,有限元,優(yōu)化設計 </p><p><b>  Abstract</b></p><p>  Hydraulic pump is produced with hydraulic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With the continuous

4、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machine, andelectric, iquid integration in throughout machinery industry by accounted for of share increasingly big.Hydraulic drive technology get has in

5、creasingly widely of application in many area.So hydraulic pump as power components became hydraulic drive components in the not missing of part, up to very important of role, while increasingl</p><p>  Sing

6、le-acting vane pump as a hydraulic pump.There are used in hydraulic transmission system more and more.Based on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single-acting vane pump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This article foc

7、uses on single-acting vane pump part made from structural design to structural analysis. Its main processes are determined by existing conditions of single-acting vane pump parts dimensio. Through SolidWorks software for

8、 single-acting vane pump for three-dimension solid model</p><p>  Keywords: single-acting vane pump; finite; optimal design</p><p><b>  目錄</b></p><p><b>  摘要I<

9、/b></p><p>  AbstractII</p><p><b>  目錄III</b></p><p><b>  1 緒論1</b></p><p>  1.1 課題研究背景1</p><p>  1.1.1 CAD技術的發(fā)展1</p>

10、;<p>  1.1.2 SolidWorks軟件簡介1</p><p>  1.1.3 單作用葉片泵簡介3</p><p>  1.2 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4</p><p>  1.3 課題研究的內(nèi)容5</p><p>  2 單作用葉片泵結構的設計及尺寸參數(shù)的初定6</p><p>  

11、2.1 單作用葉片泵結構的設計6</p><p>  2.1.1 單作用葉片泵的計算中用到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6</p><p>  2.1.2 確定單作用葉片泵的工況6</p><p>  2.1.3 被設計的單作用葉片泵的結構分析7</p><p>  2.1.4 確定單作用葉片泵的結構7</p><p>  

12、2.1.5 確定單作用葉片泵的參數(shù)7</p><p>  2.2 單作用葉片泵的零件尺寸的初定8</p><p>  2.2.1 配油裝置尺寸的確定8</p><p>  2.2.2 軸尺寸的初步確定9</p><p>  2.2.3 軸承的選取10</p><p>  2.2.4 軸的受力分析及校核10&

13、lt;/p><p>  2.2.5軸承壽命的校核12</p><p>  2.2.6壓力調(diào)節(jié)端零件尺寸的確定13</p><p>  3 單作用葉片泵零件的三維實體建模15</p><p>  3.1箱體類零件建模15</p><p>  3.2 調(diào)流量端零件的建模18</p><p>

14、  3.3 定子環(huán)定位端零件的建模19</p><p>  3.4 配油零件的建模21</p><p>  4 單作用葉片泵的虛擬裝配23</p><p>  4.1 配油裝置的裝配23</p><p>  4.2 調(diào)壓裝置零件之間的配合24</p><p>  4.3 箱體配合零件的裝配25</p

15、><p>  4.4 總裝配26</p><p>  5 單作用葉片泵運動學及動力學分析29</p><p>  5.1 對于葉片頂端的運動學分析29</p><p>  5.2 轉子動力學分析31</p><p>  6 有限元分析34</p><p>  6.1 轉子的靜態(tài)應力有限元

16、分析34</p><p>  6.2 葉片瞬間靜態(tài)應變的有限元分析42</p><p><b>  論文總結50</b></p><p><b>  致謝51</b></p><p><b>  參考文獻52</b></p><p><b

17、>  附錄53</b></p><p><b>  1 緒論</b></p><p>  1.1 課題研究背景</p><p>  1.1.1 CAD技術的發(fā)展</p><p>  制造的全球化、信息化和需求的個性化,都需要企業(yè)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推出用戶滿意的產(chǎn)品,并且能夠開速占領市場。為了適應這種

18、瞬息萬變的市場,設計方必須要縮短設計周期,提高產(chǎn)品質量,必須要有先進的實際技術。</p><p>  計算機輔助設計(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即利用計算機及其圖形設備幫助設計人員進行設計工作,簡稱CAD。20世紀50年代美國誕生第一臺計算機繪圖系統(tǒng),開始出現(xiàn)具有簡單繪圖輸出功能的被動式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60年代初期出現(xiàn)了CAD的曲面片技術,中期推出商品化的計算機繪圖設備。70年代,

19、完整的CAD系統(tǒng)開始形成,后期出現(xiàn)了能產(chǎn)生逼真圖形的光柵掃描顯示器,推出了手動游標、圖形輸入板等多種形式的圖形輸入設備,促進了CAD技術的發(fā)展。</p><p>  80 年代,隨著強有力的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制成的微處理器和存儲器件的出現(xiàn),工程工作站問世,CAD技術在中小型企業(yè)逐步普及。80 年代中期以來,CAD技術向標準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發(fā)展。一些標準的圖形接口軟件和圖形功能相繼推出,為CAD 技術的推廣、軟

20、件的移植和數(shù)據(jù)共享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系統(tǒng)構造由過去的單一功能變成綜合功能,出現(xiàn)了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輔助制造聯(lián)成一體的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固化技術、網(wǎng)絡技術、多處理機和并行處理技術在CAD中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CAD系統(tǒng)的性能;人工智能和專家系統(tǒng)技術引入CAD,出現(xiàn)了智能CAD技術,使CAD系統(tǒng)的問題求解能力大為增強,設計過程更趨自動化。</p><p>  SolidWorks就是在此歷史條件下發(fā)展成的一款基于W

21、indows開發(fā)的三維CAD系統(tǒng),SolidWorks自1995年問世以來,以其優(yōu)異的性能、易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極大地提高了機械設計工程師的設計效率。SolidWorks作為三維設計軟件具有全面的零件及裝配建模功能,利用該軟件還可以快速的生成工程圖,SolidWorks軟件還包含零件建模、裝配設計、工程圖與鈑金等模塊,還與高級圖像渲染軟件Photo Works高級有限元分析軟件Cosmos,結構運動學分析軟件Motionworks,產(chǎn)品數(shù)據(jù)

22、管理軟件SmarTeam,以及數(shù)控加工軟件無縫集成,具有強大的輔助設計功能。</p><p>  1.1.2 SolidWorks軟件簡介</p><p> ?。?)三維實體建模的形成</p><p>  SolidWorks可以建立全相關的三維實體模型,在設計過程中,實體之間可以存在或不存在約束關系,同時,可以利用自動的或用戶自定義的約束關系來體現(xiàn)設計意圖。實體建

23、模就是在計算機中利用一些基本元素來構造機械零件的完整幾何模型,它包含了完整描述模型的邊和表面所必須的所有線框和表面幾何信息。除了幾何信息外,它還包括了把這些幾何體關聯(lián)到一起的拓撲信息。</p><p>  將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幾何形狀定義為特征,并將其所有尺寸村委可調(diào)參數(shù),進而形成實體,以此為基礎來進行更為復雜的幾何形體的構造。特征造型就是依次性成各種特征并將其組成所需零件的方法。在進行零件或裝配體,SoildWo

24、rks軟件使用智能化的,易于理解的幾何體(如凸臺、切除、孔筋、圓角、倒角、拔模等)建立特征,特征建立后可以直接應用于零件中。</p><p>  用于創(chuàng)建的尺寸與關系可以被記錄并存于設計模型中。通過編輯尺寸數(shù)值來驅動幾何形狀的改變,尺寸標注就不再是“注釋”,而是驅動用的“參數(shù)”了,這不僅可以使模具體現(xiàn)設計人員的設計意圖,而且還能夠快速容易的修改模型。</p><p> ?。?)虛擬裝配的形

25、成</p><p>  全約束是指將形狀和尺寸聯(lián)合起來考慮,通過尺寸約束來實現(xiàn)對幾何形狀的控制。SolidWorks支持約束,如平行、垂直、水平、豎直、同軸心和重合這樣的幾何關系。此外,還可以使用方程式來建立參數(shù)之間的數(shù)學關系。通過使用約束關系和方程式,設計者可以保證設計過程中實現(xiàn)和維持諸如“通空”或“等半徑”之類的設計意圖。</p><p>  SolidWorks模型與它的工程圖及參考

26、他的裝配體的全相關的。對模型的修改會自動反應到與之相關的工程圖和裝配體中,同樣,對工程圖和裝配體的修改也會反映在當中。</p><p>  (3)SolidWorks運動學及動力學分析</p><p>  在SolidWorks中進行運動學或動力學仿真,使用的是 Motion(2007及以下版本稱 Cosmosmotion)模塊,屬于SolidWorks里面的設計驗證工具, SoildWo

27、rks Motion 使用現(xiàn)有的SolidWorks 裝配體信息來構建運動模擬算例 。還可以將載荷無縫傳入Simulation已進行應力分析,可以直接顯示零部件在某個時間點或整個模擬周期內(nèi)的應力和位移。在分析單作用葉片泵的時候,會用到COSMOSFlo Works高端計算流體力學程序是進行流體分析和傳熱分析。</p><p>  在單作用用葉片泵的動力分析時用到的是SolidWorks自帶的COSMOSFlo W

28、orks,用來給高端計算流體力學程序中提供的強大功能來重新定義流體分析和傳熱分析。</p><p>  (4)SolidWoks的有限元分析</p><p>  對于大多數(shù)的工程技術問題,由于物體的幾何形狀比較復雜或者問題具有某些非線性特征,很少能得到解析解。目前這類問題的的解決途徑是利用有限元法。借助計算機來滿足工程要求的數(shù)值解,這就是數(shù)值模擬技術。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普及,有限元

29、分析發(fā)迅速從結構工程強度分析計算擴展到幾乎所有的科學領域,成為一種豐富多彩、應用廣泛并且使用高效的數(shù)值分析法。</p><p><b>  主要分析功能:</b></p><p>  a)系統(tǒng)及部件級分析</p><p>  以FEA為例,為了實現(xiàn)有價值的分析,設計的幾何部件會需要不同的單元類型,實體、殼、梁、桿進行離散。而且需要充分考慮裝配體

30、間的連接關系和接觸關系。</p><p>  其中連接關系的處理尤其重要,涉及到螺栓連接、銷釘連接、彈簧、點焊、軸承等非常復雜的連接關系。</p><p>  b)多領域的全面分析</p><p>  任何一個產(chǎn)品決計不能僅考慮靜強度,必須考慮多領域的問題,比如靜強度、動強度、模態(tài)、疲勞、參數(shù)優(yōu)化等。圖5展示了在統(tǒng)一界面下產(chǎn)品的多領域分析。</p>&

31、lt;p>  c)面向設計者的多場耦合</p><p>  熱-結構、流體-結構、多體動力學-結構等多場分析是目前分析中的一個重要發(fā)展方向,他可以解決非常復雜的工程問題。</p><p>  d)特殊行業(yè)及領域的需求</p><p>  面對很多行業(yè)有很多特殊需求,因此需要特殊的CAE模塊。例如面對壓力容器,需要符合ASME標準的壓力容器校核工具;面對電子和消

32、費品領域,需要解決跌落分析的能力。</p><p><b>  e)高級分析需求</b></p><p>  面對日益復雜的使用環(huán)境,必須考慮復合材料、材料非線性、高級機械振動、非線性動力學等高級分析的需求。</p><p>  SolidWorks Simulation 節(jié)省了搜索最佳設計所需要的時間和精力,可以最大限度的縮短設計周期,降低測

33、試成本,提高產(chǎn)品質量,大大縮短了產(chǎn)品上市時間,加大利潤空間。</p><p>  1.1.3 單作用葉片泵簡介</p><p>  (1)單作用葉片泵工作原理及特點</p><p>  單作用葉片泵也是由轉子、定子、 葉片和配油盤等零件組成。與雙作用葉片泵明顯不同之處是,定子的內(nèi)表面是圓形的, 轉子與定子之間有一偏心量e,配油盤只開一個吸油窗口和一個壓油窗口。單作用

34、葉片泵的轉子回轉時,由于離心力的作用,使葉片緊靠在定子內(nèi)壁,這樣在定子、轉子、葉片和兩側配油盤間就形成若干個密封的工作區(qū)間,當轉子按圖示的方向回轉時,葉片逐漸伸出,葉片間的工作空間逐漸增大,從吸油口吸油,這就是吸油腔。葉片被定子內(nèi)壁逐漸壓進槽內(nèi),工作空間逐漸減小,將油液從壓油口壓出,這就是壓油腔。葉片泵轉子每轉一周,每個工作空間完成一次吸油和壓油,稱單作用葉片泵。</p><p>  (2) 單作用葉片泵的特點&

35、lt;/p><p>  優(yōu)點:結構工藝簡單,可以實現(xiàn)各種形式的變量,流量大、壓力大、壓力穩(wěn)定、噪音小。</p><p>  缺點:作用在轉子上的液壓力不平衡,從而使軸和軸承上承受很大的負載,是軸承磨損大,泵的壽命較短。所以單作用葉片泵也稱之為非卸荷式葉片泵,一般在中低壓場合使用。</p><p>  (3) 未來對于單作用葉片的優(yōu)化</p><p&g

36、t;  a ) 存在困油現(xiàn)象,通過有限元分析軟件對配有盤結構優(yōu)化,消除困油現(xiàn)象。</p><p>  b) 通過對葉片槽傾角的有限元分析,保證葉片更容易從葉片槽滑出,提高泵的效率。</p><p>  c) 轉子的徑向液壓力不平衡,通過對定子轉子的有限元分析,減小徑向不平衡力提高泵的工作壓力和排量。</p><p>  d) 單作用葉片泵的高壓化。</

37、p><p>  e) 軸向間隙大,容積效率低。</p><p>  f) 液壓泵與原動機合一。</p><p>  g) 液壓油純度對單作用葉片泵性能的影響較大。 </p><p>  1.2 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p><p>  油泵作為機電產(chǎn)品中的關鍵部件,它的性能和壽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液壓系統(tǒng)的工作能

38、力,因此對油泵的合理設計和正確使用顯得格外重要。其結構設計的目的就要使其具有承受更高熱負荷和機械負荷的能力,以達到所需的可靠性要求,從而提高機電產(chǎn)品的效率。</p><p>  在SolidWorks的標準菜單中包含了各種用于創(chuàng)建零件特征和基準特征的命令,通過應用這些特征造型技術可以很方便地設計出需要的三維實體,然后對實體特征進行運動學和動力學的分析,達到改善單作用葉片泵性能的目的。</p><

39、;p>  機構的運動分析,就是根據(jù)給定的原動件的運動規(guī)律,求出機構中其他構件的運動規(guī)律,根據(jù)各構件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運動參數(shù)。其目的在于:通過對機構的位移或軌跡分析,確定各構件在運動過程中所占據(jù)的空間大小,判斷各構件之間會不會發(fā)生干涉,考察其從動件及其上某些點能否實現(xiàn)預定的位置或軌跡要求?;跇嫾乃俣确治隹梢粤私鈴膭蛹乃俣茸兓?guī)律是否滿足工作要求,其次,由于功率是速度和力的乘積,所以在功率一直的條件下,通過速度分析可以了解

40、結構的受力情況。此外,機構的速度分析還是加速度分析的必要前提。由于機構加速度分析,可以確定各構件及其上某些點的加速度變化規(guī)律,這是計算構件慣性力和研究機械動力性能的必要前提。</p><p>  在機構運動過程中,其各個構件都受到力的作用,構建運動的過程也是構件傳力過程和做功過程。作用在機械上的力,不僅是影響機械的運動和動力性能的重要參數(shù),而且也是決定相應構件尺寸及結構形狀的重要依據(jù),所以不論是設計新的機械,還是

41、為了合理的使用現(xiàn)有的機械,都必須對現(xiàn)有的機構的受力情況進行分析。研究機構動力分析的目的有二:確定運動副中的反力, 利用SolidWorks設計流程圖。</p><p>  SolidWorks Simulation 是一個與SolidWorks完全集成的設計分析系統(tǒng)。它提供了單一屏幕解決方案來進行應力分析、頻率分析、扭曲分析、熱力分析和優(yōu)化分析、憑借著強大的功能支持,使用戶可以憑借計算機快速解決大型問題。<

42、/p><p>  1.3 課題研究的內(nèi)容</p><p>  本文利用機械設計中的理論原理和設計思路,包括材料的選取,尺寸的確定,尺寸的校核,零件的潤滑,同時也結合了SolidWorks三維建模技術和有限元分析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利用SolidWorks三維建模軟件和自帶的SolidWorks Simulation有限元分析軟件,進行單作用葉片泵的整個設計和分析過程。SolidWorks作

43、為專用的機械設計軟件,在本文的單作用葉片泵的設計和分析過程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p><p>  本課題主要研究的內(nèi)容是通過了解單作用葉片泵的工作原理及結構特點,選取適當?shù)膯巫饔萌~片泵的工況及相關參數(shù),在相應的工況下設計出單作用葉片泵的結構及基本尺寸和關鍵尺寸,以及相關零件的校核;根據(jù)確定的尺寸利用SolidWorks進行單作用葉片泵零件的三維實體建模零件的虛擬裝配以及對裝配體進行運動學和動力學分析;最后用

44、SolidWorks進行有限元的分析。</p><p>  2 單作用葉片泵結構的設計及尺寸參數(shù)的初定</p><p>  2.1 單作用葉片泵結構的設計</p><p>  2.1.1 單作用葉片泵的計算中用到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p><p>  泵的排量(mL/r)。泵旋轉一周所能排出的液體體積。</p><p>

45、  泵的理論流量(L/min)。在額定轉速時,用計算方法得到單位時間內(nèi)泵能排出的最大流量。</p><p>  泵的額定壓力(L/min)。在正常工作條件下,能保證泵長時間運轉所能輸出的最大流量。</p><p>  泵的額定壓力(MPa)。在正常工作條件下,保證泵長時間運轉的最高壓力。</p><p>  泵的最高壓力(MPa)。允許泵在短時間超過額定壓力運轉時的

46、最高壓力。</p><p>  泵的額定轉數(shù)(r/min)。在額定壓力下,保證長時間運轉的最高轉速。</p><p>  泵的最高轉速(r/min)。在額定壓力下,允許泵在短時間內(nèi)超過額定轉速運轉時的最高轉速。</p><p>  泵的容積率(%)。泵的實際輸出流量與理論流量的比值。</p><p>  泵的總效率(%)。泵輸出的液壓功率與輸

47、入的機械功率的比值。</p><p>  泵的驅動功率(kW)。在正常工作條件下,泵能驅動液壓泵的機械功率。</p><p>  2.1.2 確定單作用葉片泵的工況</p><p>  根據(jù)《液壓技術使用手冊》得出單作用葉片泵的技術性能范圍和應用范圍如下:</p><p>  表2.1 單作用葉片泵的技術性能范圍和應用范圍</p>

48、;<p>  應用范圍: 機床、注塑機、液壓機、起重運輸機械、工程機械、飛機。</p><p>  單作用葉片泵的的應用范圍及現(xiàn)有的單作用葉片泵的工作場合,確定其工況為注塑機,其主要參數(shù)如下;</p><p>  流量Qmax=1L/s 壓力P1=6.4MPa 轉速n=1000r/min 容積效率90%</p><p>  2.1.3 被設計的單

49、作用葉片泵的結構分析</p><p>  設計的單作用葉片泵主要由配油裝置、壓力調(diào)節(jié)裝置、流量調(diào)節(jié)裝置、內(nèi)反饋裝置、箱體幾部分組成,由軸傳動電機動力,帶動轉子轉動,通過葉片、定子、前后配油盤等完成一系列的配油工作;由流量調(diào)節(jié)螺釘、活塞及輔助裝置完成流量的調(diào)節(jié)作用;以調(diào)節(jié)彈簧為主要的裝置完成單作用葉片泵的反饋工作;箱體起到固定零件、連接電動機等其他輔助工作。</p><p>  2.1.4

50、確定單作用葉片泵的結構</p><p>  根據(jù)市場現(xiàn)有的單作用葉片泵的結構以及設定工況下對于單作用葉片泵的具體要求,結合相關機械設計中所學的知識,同時相比較現(xiàn)有有單作用葉片泵的相關結構,設計單作用葉片泵的結構。(見圖2.1)</p><p>  圖2.1 泵體結構圖</p><p>  2.1.5 確定單作用葉片泵的參數(shù)</p><p> 

51、 (1)單作用葉片泵的參數(shù)選取原則</p><p>  泵的基本參數(shù)是壓力,流量,轉速,效率。一般根據(jù)系統(tǒng)的實際工況來選擇,為了延長泵的使用壽命,一般在固定設備中液壓系統(tǒng)的正常工作壓力可選擇泵的額定壓力的70%—80%選擇泵的第二個泵的重要的因素是泵的流量或排量,泵的流量與工況無關,選擇泵的流量一般要大于液壓系統(tǒng)工作時的最大流量。泵的效率值是泵質量好壞的體現(xiàn),一般來說應使主機的的正常工作參數(shù)處在泵效率曲線的最高區(qū)

52、域,泵轉速的選擇要大于所需工況下的轉速。</p><p> ?。?)確定單作用葉片泵的參數(shù)</p><p>  單作用葉片泵壓力的確定 Pp=P1+ΣΔp=6.9MPa(Δp為泵到執(zhí)行元件間的管路損失,取0.5MPa)</p><p>  泵流量的確定 Q≥K∑Qmax=1.2×1L/s=72L/min(K為泄露系數(shù))</p><

53、p>  轉速的確定 n=1460r/min</p><p><b>  電動機的選取 </b></p><p>  取泵的總效率為ηp=0.8,泵的總驅動功率為P=PpQ/ηp= 10.35kW</p><p>  根據(jù)電動機功率和電動機轉速查(機械設計簡明手冊)符合條件的電動機有:</p><p>  表2.

54、2 電動機的選取</p><p>  2.2 單作用葉片泵的零件尺寸的初定</p><p>  2.2.1 配油裝置尺寸的確定</p><p>  (1)確定葉片數(shù)z </p><p>  一般在7—15之間取奇數(shù) 選去11葉片采用W6Mo5Cr4V2合金鋼</p><p>  (2) 確定葉片的厚度δ=1.8—2.

55、5mm 取2.30mm,葉片傾角初定=20</p><p>  (3)確定轉子的半徑Rp和轉子的寬度B轉子的半徑有轉子的強度,葉片的工作高度(R-r)和花鍵軸孔的大小而定,通常設計時可以參考母性選用與其流量相似的現(xiàn)有流量泵的尺寸,取Rp=43mm 轉子的寬度等于葉片的寬度等于轉子的寬度,且取值范為B=20—60mm之間,故選取B=40mm</p><p>  (4)偏心距的選取 初

56、定為e=8mm. </p><p>  (5)定子半徑R的計算</p><p>  由公式Q=4πRBneηv得R=Q/4πnBeηv=72/4×π×1460×0.4×0.9×0.008=0.545m=54.5mm </p><p>  R—定子的半徑(m);e—定子

57、相對轉子的偏心距(m);B—定子的厚度(m);</p><p><b>  ηv—容積效率。</b></p><p>  (6) 定子的厚度 取D=12mm,定子采用耐磨合金鋼</p><p>  (7) 配油盤尺寸 半徑R1=D+R=72.5mm ,厚度B1=5mm </p><p> ?。?) 彈簧擋圈的選取&l

58、t;/p><p>  由《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可知, ,d=36.5mm,h=1.5mm,d=2.5mm。</p><p><b>  圖2.2 彈簧擋圈</b></p><p>  2.2.2 軸尺寸的初步確定</p><p>  選擇軸的材料為45鋼,正火處理,由《機械設計手冊》</p><p>

59、;  得其強度值:許用應力由表15-6查得:,</p><p>  計算軸的載荷 由T==9549×P/n=9549×11/1460=71.9N.m</p><p>  得 D≥=0.0395m=39.5mm</p><p>  取泵軸的直徑為40mm</p><p>  考慮到軸上零件從軸的兩端依次安裝,軸從右側裝

60、入(軸承軸承、卡環(huán),軸上零件 依次從左側裝入(軸間套、右配油盤、轉子、定子、左配油盤、O型圈)。 </p><p>  軸承處直徑:d1=40mm</p><p>  軸承處長度:(軸承寬度B+2mm+卡環(huán)厚度5mm+2mm=27mm)</p><p>  轉子處直徑:d2=40mm</p><p>  轉子處長度:(轉子

61、寬度40mm+2配油盤厚度5mm=50mm)</p><p>  后蓋到左配油盤之間的長度(插入后蓋的長度為30mm)</p><p>  右配油盤到軸承左端之間的長度</p><p><b>  箱體內(nèi)部總長度</b></p><p>  箱體外部軸徑d3=36mm 長度=40mm</p><p&g

62、t;  選用普通鍵連接,按《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軸徑查相應鍵的尺寸為:,其中,軸上槽深轂上槽深</p><p>  按《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軸徑d3=36mm查相應鍵的尺寸為其中,軸上槽深轂上槽深</p><p>  2.2.3 軸承的選取</p><p>  考慮用到滑動軸承,,由《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若選用圓柱滾子軸承軸承,型號為NF208,由參考書3查

63、得有關數(shù)據(jù)為:外徑D=80mm,孔徑,,,基本額定動載荷Cr=51.5kN,基本額定靜載荷Cor=53kN。</p><p>  軸承采用脂潤滑,根據(jù)《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選用氈圈密封。</p><p>  2.2.4 軸的受力分析及校核</p><p>  先對葉片泵理論應力值進行粗略計算,由于忽略液體對轉子的作用。即可得輸入轉子的扭矩約為T= PpQ =1.2

64、L/s×6.9MPa=8280 Nm</p><p>  對轉子進行受力分析及力的分解,排油壓力對轉子的力可以分解為軸向力F和徑向力F(單位均為N),分解示意圖如2.3。</p><p>  圖2.1 轉子受力分析圖</p><p><b>  (1)軸的受力分析</b></p><p>  圓周力F===41

65、4KN</p><p>  徑向力F= Ftanθ=414×tan20=150.68KN</p><p><b> ?。?)確定跨度</b></p><p>  L=×30+5+40×=40mm</p><p>  L=40×+5+40+×27=78.5mm</p&

66、gt;<p> ?。?)求軸的支反力,做軸的受力圖</p><p><b>  =139.75KN</b></p><p>  F=F-=414-139.75=274.25N </p><p> ?。?)該截面軸徑,槽寬,槽深,則此截面的抗彎、抗扭截面模量W、WT分別為:</p>

67、<p>  =10728.8mm</p><p><b>  =5364.4mm</b></p><p>  查《機械設計手冊》得等效系數(shù):,</p><p>  由表1-7尺寸系數(shù):,</p><p>  由表1-8表面質量系數(shù):</p><p>  由表1-12許用安全系數(shù):&l

68、t;/p><p>  由表1-4應力集中系數(shù):鍵槽處: ,;配合處: ,;按規(guī)定取中最大值,則,</p><p> ?。?)扭矩作用下的安全系數(shù)</p><p><b>  =3.82</b></p><p>  轉矩作用下的安全系數(shù)</p><p><b>  =3.7</b

69、></p><p><b>  綜合安全系數(shù)</b></p><p><b>  滿足疲勞強度要求</b></p><p>  2.2.5軸承壽命的校核</p><p>  軸向載荷為:F==414-139.75=274.25N</p><p>  徑向載荷為:F= F

70、tanθ=274.25×tan20=99.81N</p><p>  由《機械設計》可知,對于NF208型軸承,F(xiàn)===91.87N。</p><p>  故右側軸承有“壓緊“的趨勢,左側軸承有被”放松“的趨勢,于是</p><p>  由《機械設計》知軸承NF208()的判別系數(shù),故</p><p>  再由《機械設計》表13-5

71、,查得,,,,因而軸承的當量動載荷為</p><p>  ,取中間值,,又上文已經(jīng)確定Cor=53kN,</p><p>  假設軸承一年大修一次,</p><p>  =56331930h</p><p><b>  符合使用壽命要求。</b></p><p>  2.2.6壓力調(diào)節(jié)端零件尺寸的

72、確定</p><p><b>  (1)大活塞確定</b></p><p><b>  材料45鋼</b></p><p>  彈簧所受力為F= Ftanθ=414×tan20=150.68KN</p><p>  最大壓力P=6.9Mp</p><p>  有公式

73、PA= F可知,A= 218mm</p><p>  受壓端直徑d==23.56mm</p><p><b>  (2).彈簧的確定</b></p><p>  由GB/T1239.6-92 可知,選取材料為65Mn,外徑取D=30mm,可得內(nèi)徑d=15mm,自由長度l=65mm,壓縮量Δl=26mm。</p><p>

74、  (3).調(diào)壓螺栓的選取</p><p>  選取M12的螺栓,公稱長度l=30mm</p><p><b>  (4).墊圈的確定</b></p><p>  外徑,內(nèi)徑d=27mm,厚度H=5mm</p><p>  注:零件配合時,滿足的工藝要求</p><p> ?。?)葉片和轉子槽內(nèi)的

75、配合間隙機要室葉片和槽間的泄漏很小,又要使葉片在槽內(nèi)能自由滑動,當葉片厚度一定時,其配合間隙為0.01~0.02mm。</p><p> ?。?)葉片的寬度比轉子的寬度小0.01mm,轉子的寬度比定子的寬度小0.02~0.04mm.。</p><p>  (3) 定子兩端面的平行度允差0.002mm。</p><p> ?。?)定子兩段和空垂直度允差0.008mm

76、。</p><p> ?。?)轉子兩端面平行度允許差0.003mm。</p><p> ?。?)葉片槽對轉子端面垂直度允許差0.02mm。</p><p> ?。?)葉片槽兩端面平行度允許差0.01mm。</p><p> ?。?)定子內(nèi)表面曲面粗糙度0.0004~0.0001mm。</p><p>  (9)葉片滑動

77、表面粗糙度0.1。</p><p> ?。?0)配油盤表粗糙度0.2。</p><p>  3 單作用葉片泵零件的三維實體建模</p><p>  零件的結構形狀是根據(jù)零件在裝配體中的功能進行設計的,盡管結構形狀千變?nèi)f化,但卻都是有一些基本體組合而成。比如拉伸體、旋轉體、掃描體、放樣體。這些基本體在SolidWorks軟件中稱為特征,可以從無到有建立特征,也可以編

78、輯特征。</p><p>  3.1箱體類零件建模</p><p><b>  1 上端蓋的建模</b></p><p> ?。?)單擊標準工具欄上的“新建”,彈出“新建SolidWorks文件”的對話框。單擊“零件” 按鈕,再單擊窗口中的“確定”按鈕,單擊工具欄中的“文件”命令及下拉菜單中的“保存”,輸入文件名“上端蓋”,再單擊“保存”完成文

79、件命名。(以下各尺寸均默認單位mm)</p><p> ?。?)選擇工具欄中的“草圖繪制”按鈕,選擇繪圖界面中的“前視基準面”,確定繪圖基準面,單擊“直線”按鈕,在下拉菜單中選擇“中心線”,以原點為中心,繪制一條水平線和豎直線。再單擊“直線”按鈕,繪制以原點為中心的長方形。再單擊“直線”按鈕,在下拉菜單中選擇“中心線”,連接長方形的對角線,單擊圓按鈕,在對角線上的四個定點方向換四個圓,選擇“智能尺寸”按鈕,分別單

80、擊長方形邊線的頂點,確定長度為50*60,選中繪制的四個圓,確定圓心的半徑為3,圓心到中心的距離為32,單擊“退出草圖”,選擇“特征”中的“凸臺拉伸” ,拉伸長度設置為15,完成拉伸如圖3.1。</p><p>  圖3.1 上端蓋螺紋孔拉伸</p><p> ?。?)選中凸臺拉伸2面,單擊繪制草圖,單擊圓按鈕,以中心為圓心,繪制半徑為15的圓,單擊“退出草圖”, 選擇“特征”中的“凸臺拉

81、伸” ,拉伸長度設置為5,完成拉伸。選中凸臺拉伸3面,單擊繪制草圖,單擊“圓”按鈕,以直線頂點為圓心,繪制半徑為6的圓,單擊“退出草圖”, 選擇“特征”中的“拉伸切除”,選擇“完全貫穿”,鑄造面倒圓角,完成如圖3.2的零件圖。</p><p>  3.2 上端蓋三維建模生成圖</p><p><b>  2 前端蓋的建模</b></p><p>

82、;  (1)單擊標準工具欄上的“新建”,彈出“新建SolidWorks文件”的對話框。單擊“零件” 按鈕,再單擊窗口中的“確定”按鈕,單擊工具欄中的“文件”命令及下拉菜單中的“保存”,輸入文件名“前端蓋”,再單擊“保存”完成文件命名。</p><p>  (2)選擇工具欄中的“草圖繪制”按鈕,選擇繪圖界面中的“前視基準面”, 單擊“直線”按鈕,在下拉菜單中選擇“中心線”,以原點為中心,繪制一條水平線和豎直線。再單

83、擊“直線”按鈕,繪制以原點為中心的長方形。再單擊“直線”按鈕,在下拉菜單中選擇“中心線”, 擇“智能尺寸”按鈕,分別確定草圖長方形的長度,如圖3.3,單擊“退出草圖”,</p><p> ?。?)選擇“特征”中的“凸臺拉伸” ,拉伸長度設置為40,選中凸臺拉伸面1,選擇工具欄中的“草圖繪制”按鈕,單擊“圓”按鈕,以原點為圓心,繪制半徑為20mm的圓,單擊“退出草圖”, 選擇“特征”中的“拉伸切除”,深度為55mm

84、,</p><p>  選擇“特征”中的“凸臺拉伸” ,拉伸長度設置為40,選中凸臺拉伸面1,選擇工具欄中的“草圖繪制”按鈕,單擊“圓”按鈕,以原點為圓心,繪制半徑為80mm的圓,選擇“特征”中的“凸臺拉伸” ,拉伸長度設置為15mm。生成圖3.4。</p><p>  圖3.3 前端蓋草圖 圖3.4前端蓋三維建模生成圖</p>&

85、lt;p>  3.2 調(diào)流量端零件的建模</p><p> ?。?)單擊標準工具欄上的“新建”,彈出“新建SolidWorks文件”的對話框。單擊“零件” 按鈕,再單擊窗口中的“確定”按鈕,單擊工具欄中的“文件”命令及下拉菜單中的“保存”,輸入文件名“調(diào)壓彈簧”,再單擊“保存”完成文件命名。 </p><p>  (2)選擇工具欄中的“草圖繪制”按鈕,選擇繪圖界面中的“前視基準面”,

86、選中圓按鈕,將指針移動到草圖原點,單擊并移動指針,再次單擊,完成元的繪制。</p><p>  單擊工具欄中的“智能尺寸”按鈕,。選擇圓,在左側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圓的半徑為22.5mm,單擊。</p><p>  單擊菜單欄“插入”“曲線”“螺旋線/渦旋線”,在彈出的螺旋線屬性對話框中,設“定義方式”為“螺距”為4和“圈數(shù)”為10,單擊確定。</p><p>  (

87、3)選擇右視基準面,單擊草圖工具欄中的“圓”按鈕,將指針移動到螺旋線起點捕捉到該點,并單擊移動指針完成圓的繪制。單擊智能尺寸按鈕設置圓的半徑為3.5mm,單擊,然后單擊工具欄中的退出草圖按鈕。</p><p>  (4)在command manager 特征中單擊“掃描”按鈕,將螺旋線設置為路徑,同時將簧條圓設置為輪廓,在“掃描”對話框中單擊確定。如圖3.5,完成彈簧的三維造型,如圖3.6。</p>

88、<p>  圖3.5 彈簧路徑生成 圖3.6 調(diào)節(jié)彈簧三維圖</p><p>  3.3 定子環(huán)定位端零件的建模</p><p>  定子環(huán)固定端選用的是一個緊定螺釘,而緊定螺釘屬于標準件,所以直接可以從solidworks工具庫中選取。</p><p> ?。?)單擊標準工具欄上的“新建”,彈出“新建SolidWo

89、rks文件”的對話框。單擊“零件” 按鈕,再單擊窗口中的“確定”按鈕,單擊工具欄中的“文件”命令及下拉菜單中的“保存”,輸入文件名“緊定螺釘”,再單擊“保存”完成文件命名。 </p><p> ?。?)單擊菜單欄“工具”“插件”,如圖3.7在插件對話框軟件產(chǎn)品中選擇Solidworks Toolbox 和 SolidWorks Toolbox Browser,選擇確定。</p><p> 

90、 圖3.7 插件的選取</p><p>  (3)單擊繪圖界面右側的“設計庫”按鈕,然后依次在零件庫中選擇“Toolbox”“GB” “screws” “緊定螺釘”,選擇“帶長爪開槽定位螺釘”,右擊選擇生成零件,在左側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類型為M12,長度定為60mm。,單擊確定。如圖3.8。</p><p><b>  圖3.8 緊定螺釘</b></p>

91、;<p>  對于與之對應的六角螺母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完成三維建模,選擇時選用“螺母”“六角螺母”“球面六角螺母”如圖3.9,在這里就不做介紹。</p><p>  圖3.9 六角螺母的調(diào)用</p><p>  3.4 配油零件的建模</p><p><b>  轉子三維圖的建模</b></p><p>&

92、lt;b>  圖3.10 定子環(huán)</b></p><p> ?。?)葉片三維圖的模型</p><p><b>  圖3.11葉片</b></p><p> ?。?)配油盤的三維建模</p><p><b>  圖3.12 葉片</b></p><p>  (

93、4)轉子的三維建模</p><p><b>  圖3.13轉子圖</b></p><p>  4 單作用葉片泵的虛擬裝配</p><p>  4.1 配油裝置的裝配</p><p>  (1)單擊標準工具欄上的“新建”,彈出“新建SolidWorks文件”的對話框。單擊“裝配體” 按鈕,再單擊窗口中的“確定”按鈕,單擊

94、工具欄中的“文件”命令及下拉菜單中的“保存”,輸入文件名“裝配體1”,再單擊“保存”完成文件的命名。</p><p>  (2)單擊“插入零部件” ,在左側“插入零部件”對話框中選擇打開文檔的“瀏覽”,在軸所在的文件夾中選取軸的零件圖,將光標移至界面中央,單擊鼠標插入軸零件,用同樣方法插入鍵零件和轉子零件圖。</p><p> ?。?)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配合按鈕,界面的左側出現(xiàn)Prope

95、rty Manager,如圖4.1,在界面的圖形區(qū)域中選擇軸上的鍵槽側面和鍵的側面,單擊“重合”按鈕,然后單擊按鈕完成鍵與軸之間側面的配合。</p><p>  用相同的方法,選取鍵與鍵槽地面,配合關系選擇重合,鍵端面和鍵槽側面,配合關系選擇重合。</p><p> ?。?)選中轉子軸配合的圓柱面,同時選中軸的圓柱面,單擊“軸同心”按鈕,再單擊完成軸與轉子同軸心的配合關系。</p&g

96、t;<p>  選取轉子的上端面,在選擇軸大直徑端的端面,單擊“距離”選項,設定距離值為55mm,再單擊后完成整個軸與轉子的配合。如圖4.2。</p><p>  圖4.1配合關系的確定 圖4.2 裝配體1</p><p>  4.2 調(diào)壓裝置零件之間的配合</p><p>  調(diào)壓裝置主要是用來調(diào)壓和單作用葉片

97、泵的反饋工作的完成,在實體造型的過程中主要考慮到零件的密封性和彈簧的壓力調(diào)節(jié)大小,來決定彈簧的長度和其承載壓力的大小,所以調(diào)壓端零件的尺寸主要是根據(jù)上面通過壓力的計算而得到的尺寸完成圖形的三維造型。</p><p> ?。?)單擊標準工具欄上的“新建”,彈出“新建SolidWorks文件”的對話框。單擊“裝配體” 按鈕,再單擊窗口中的“確定”按鈕,單擊工具欄中的“文件”命令及下拉菜單中的“保存”,輸入文件名“裝配

98、體2”,再單擊“保存”完成文件的命名。</p><p> ?。?)單擊“插入零部件” ,在左側“插入零部件”對話框中選擇打開文檔的“瀏覽”,在調(diào)壓裝置所在的文件夾中選取彈簧的零件圖,將光標移至界面中央,單擊鼠標插入彈簧零件,用同樣方法插入墊片墊圈和活塞的零件圖。</p><p> ?。?)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配合按鈕,界面的左側出現(xiàn)Property Manager,在界面的圖形區(qū)域中選擇墊

99、圈的圓柱面和墊片的圓柱面,單擊“軸同心”按鈕,然后單擊按鈕完成墊片1與墊圈的同心配合。用同樣的方法完成墊片2的同心配合。</p><p>  (4)選中墊片1和墊圈中的任意一個端面,在Property Manager中選中配合關系為“重合”,然后單擊按鈕完成墊片1和墊圈的重合關系的配合。用同樣的方法確定墊圈和墊片2的重合關系,在選取墊片2的重合面時,選擇沒有凸臺拉伸的一端即可。</p><p&

100、gt; ?。?)選中活塞的圓柱面,再選取墊片1的圓柱面,配合關系為同心,單擊按鈕。</p><p> ?。?)選擇設計樹Feature Manager中的“前視基準面”,選中裝配體中的“參考幾何體” ,分別設置向上和向下的距離為32.5mm生成新的基準面,基準面4和基準面5。</p><p> ?。?)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配合按鈕,選擇基準面4和墊片2的下端面,配合關系選為“重合”,單擊按

101、鈕。用同樣的方法確定活塞和基準面5的重合關系,完成調(diào)壓裝置零件之間的配合。如圖4.3。</p><p><b>  圖4.3 裝配體2</b></p><p>  4.3 箱體配合零件的裝配</p><p> ?。?)單擊標準工具欄上的“新建”,彈出“新建SolidWorks文件”的對話框。單擊“裝配體” 按鈕,再單擊窗口中的“確定”按鈕,單擊

102、工具欄中的“文件”命令及下拉菜單中的“保存”,輸入文件名“裝配體3”,再單擊“保存”完成文件的命名。</p><p> ?。?)單擊“插入零部件” ,在左側“插入零部件”對話框中選擇打開文檔的“瀏覽”,在箱體裝置所在的文件夾中選取前端蓋、上端蓋、后箱體的零件圖,將光標移至界面中央,單擊鼠標插入后箱體零件,用同樣方法插入前端蓋和上端蓋的零件圖。</p><p> ?。?)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

103、配合按鈕,選中上端蓋的圓柱面和后箱體配油端的圓柱面,配合關系選為“軸同心”,單擊選項;再選中上端蓋的底面和后箱體配油端的上端面,配合關系選為“重合” ,單擊選項;最后選中上端蓋的側面面和后箱體配油端的側面,配合關系選為“平行” ,單擊選項。</p><p> ?。?)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只能裝配按鈕,單擊Porterty Manager中的“選擇”對話框,如圖4.4。將光標移至圖形區(qū)域,并選中上端蓋的四個螺紋孔,

104、單擊“添加”,選擇“自動更新長度”,單擊單擊選項,完成智能扣件。</p><p> ?。?)重復上述操作,用同樣的方法,就可以完成前端蓋和后箱體的配合,最終生成裝配體3。如圖4.5。</p><p>  圖4.4 箱體智能扣件 圖4.5 裝配體3</p><p><b>  4.4 總裝配</b&g

105、t;</p><p> ?。?)單擊標準工具欄上的“新建”,彈出“新建SolidWorks文件”的對話框。單擊“裝配體” 按鈕,再單擊窗口中的“確定”按鈕,單擊工具欄中的“文件”命令及下拉菜單中的“保存”,輸入文件名“總裝圖”,再單擊“保存”完成文件的命名。</p><p> ?。?)單擊“插入零部件” ,在左側“插入零部件”對話框中選擇打開文檔的“瀏覽”,在三維零件裝置所在的文件夾中選取

106、裝配體1、裝配體2、裝配體3的裝配圖、后配油盤、定位銷,將光標移至界面中央,單擊鼠標插入裝配體1,用同樣方法插入裝配體2和裝配體3的裝配圖。</p><p> ?。?)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配合按鈕,選取定位銷的圓柱面和后箱體上銷孔的圓柱面,配合關系選為“軸同心”,單擊選項確定,選中定位銷的端面和后箱體上銷孔的端面,配合關系選為“重合” ,單擊選項確定。用同樣的方法確定另外一個定位銷的配合關系。</p>

107、<p> ?。?)進行裝配體1和裝配體3的裝配,為了便于裝配,需要將前端蓋隱藏,具體方法是先選擇設計樹Feature Manager中的前端蓋選中,后右擊選中“隱藏零部件”選項,顯示隱藏。</p><p>  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配合按鈕,選中軸的圓柱面,同時選中裝配體3中后箱體直徑為40mm的圓柱面,配合關系選為“軸同心”,單擊選項確定,選中轉子的右端面,同時選中后配油盤的左端面,配合關系選為“重

108、合” ,單擊選項確定。</p><p> ?。?)單擊“插入零部件” ,在左側“插入零部件”對話框中選擇打開文檔的“瀏覽”,插入軸承和彈簧卡環(huán)的零件圖,如圖4.6和圖4.7,軸承和彈簧卡環(huán)是從標準件中調(diào)入,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配合按鈕,選擇軸承的內(nèi)圓柱面與軸的圓柱面,配合關系選為“軸同心”,單擊選項確定,選中軸承的內(nèi)圓柱面的端面與軸的直徑為40mm的端面,配合關系選為“重合” ,單擊選項確定,完成軸承的配合關系。

109、在選擇彈簧卡環(huán)的內(nèi)圓柱面和軸承的外圓柱面,配合關系選為“軸同心”,單擊選項確定,選中彈簧卡環(huán)的端面和軸承外圈的端面,配合關系選為“重合” ,單擊選項確定,完成卡環(huán)與軸承的配合。</p><p>  圖4.6 滾子軸承 圖4.7 彈簧擋圈</p><p>  (6)上端蓋和后箱體的配合屬于智能扣件,通過配合關系為“軸同心”確定同軸關系,選擇四個螺

110、紋孔,用智能扣件即可完成其配合,在這里不多做介紹。</p><p> ?。?)單擊“插入零部件” ,在左側“插入零部件”對話框中選擇打開文檔的“瀏覽”,插入調(diào)節(jié)螺桿和調(diào)節(jié)螺母的零件圖,同時插入裝配體2,</p><p>  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配合按鈕,選擇調(diào)節(jié)螺桿的螺紋和螺母的螺紋,選擇“配合”“機械配合”“螺旋”,如圖4.8,“圈數(shù)”為18,“距離/圈數(shù)”為2,單擊選項確定,單擊“插入

111、零部件” ,在左側“插入零部件”對話框中選擇打開文檔的“瀏覽”,選取裝配體2的裝配圖,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配合按鈕,選取墊片的端面,和螺桿的下端,配合關系選為“重合”如圖4.9,單擊選項確定,完成整個流量調(diào)節(jié)端的配合。</p><p>  圖4.8 螺栓的配合選取 圖4.9螺母的定位</p><p> ?。?)重復上述螺旋配合的方法,就可以完成固定端

112、螺紋固定端和流量調(diào)節(jié)端螺紋的配合,同時用插入零件的方法插入定子環(huán)零件后,選擇流量調(diào)節(jié)端和壓力調(diào)節(jié)端的配合關系為“相切” ,完成定子環(huán)的配合。</p><p> ?。?)用插入零件的方法插入葉片零件后,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中的配合按鈕選擇葉片的側面和轉子的端面,配合關系選為“重合” ,單擊選項確定,選擇葉片的正面和葉片槽面,配合關系選為“重合” ,單擊選項確定,選擇葉片的頂端的輪廓線,和葉片槽的內(nèi)圓柱面,配合關系為“相

113、切” ,單擊選項確定,重復同樣的操作后,可以完成其余十個葉片的裝配。</p><p>  至此,所有的裝配都已完成,總裝圖如圖4.10。</p><p><b>  圖4.10總裝圖</b></p><p>  5 單作用葉片泵運動學及動力學分析</p><p>  5.1 對于葉片頂端的運動學分析</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