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 王陽明“一念發(fā)動處即是行”解析</p><p> 賀麟先生說過這樣的話:“知行合一說與王陽明的名字可以說是分不開的。王陽明之提出知行合一說,目的在為道德修養(yǎng),或致良知的功夫,建立理論的基礎(chǔ)?!保?)賀先生并就“知”與“行”以及它們的“合一”關(guān)系作了獨到的闡釋,當(dāng)然,這種闡釋是一家之言。筆者以為,陽明代表東方人的形上智慧的思想方法集中體現(xiàn)在“知行合一”學(xué)說上。</p><
2、p> 知與行是儒家道德實踐的一對重要范疇。在儒家哲學(xué)中,知行問題所討論的是道德知識與道德實踐的關(guān)系問題。一般說來,知是一個標(biāo)志主觀性的范疇,行則是主觀見之于客觀、標(biāo)志人的外在的行為的范疇。陳來的看法是“……在陽明哲學(xué),知的意義僅指意識或主觀形態(tài)的知,是一個純粹主觀性的范疇; ……行的范疇則有兩種涵義……一方面可以指人的一切行為,另一方面……還可以包括人的心理行為?!保ǎ玻┻@基本上符合王陽明的原意。</p><
3、p> 人們常常提及王陽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認為這句話表達了這樣一種思想:人的意識思想及觀念要領(lǐng)先行為實踐,而行為實踐是思想意識及觀念的實現(xiàn)、完成。由此推出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實質(zhì)上是主張“知先行后”的。其實,考察王陽明整體的“知行合一”說就發(fā)現(xiàn)他并未強調(diào)這從“始”到“成”要有時間上的先后順序性,也就是說王陽明并沒有要“先知”再“后行”的意思。賀先生認為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只有時間觀念一點沒有說清楚。(3)這個看法
4、是有見地的。</p><p>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說一個主體的道德活動從意念、動機的方萌未萌之際到付諸實踐的過程乃至完成,是一個整體統(tǒng)一的過程。簡而言之,道德意念的動機世界與道德實踐的現(xiàn)實世界,應(yīng)是一個和諧完整統(tǒng)一的世界。道德意念(特別是出于心性體認的道德意念)一旦萌動,即是行,也就是已經(jīng)開始行動,而采取多種形式、措施將道德意念轉(zhuǎn)化為具體行為,則是主體道德活動的業(yè)已完成。這就是陽明所說“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5、,圣學(xué)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薄爸切兄迹惺侵?。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保?)知行本為一體,之所以分開說是一種不得已而采用的思維方法,目的是為了加深主體的體認體知,提高主體的道德修養(yǎng)。 </p><p> 筆者以為王陽明的“知行合一”關(guān)鍵是強調(diào)個體道德實踐主體的“一念發(fā)動處便即是行了”,它并不一定導(dǎo)出王船山所批評的“銷行歸知”“以知為行”的結(jié)論來。在這里,我們
6、需要明確一個前提,王陽明的這句“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fā)動處即便是行了”,并非是傳統(tǒng)認識論問題(認識與實踐的關(guān)系問題是認識論所討論的問題之一)而是討論道德修養(yǎng)的問題。因為王陽明馬上就為這句話作了后面的解釋:“發(fā)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保?)我們雖不能說“一念發(fā)動處即是行”是“知行合一”學(xué)說的全部理論,但它卻是王陽明“知行合一”學(xué)說的一個重要、核心的命題。<
7、;/p><p> 按照陳來的理解也頗有意思:“所謂一念發(fā)動有不善即是行,從‘知是行之始’方面來看,是陽明知行合一學(xué)說的一個合乎邏輯的推論,既然意念、動機被看作整個行為過程的初始階段,在這個意義上意念之動機即是行,……然而,如果這個‘一念發(fā)動’不是惡念,而是善念,能否說‘一念發(fā)動是善,即是行善’了呢?如果人只停留在意念的善,而并不付諸社會行為,這不正是陽明所要批判的‘知而不行’嗎?可見,一念發(fā)動即是行,這個說法只體現(xiàn)
8、了知行合一的一個方面,它只適用于‘去惡’,并不適用于‘為善’,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顯然是不能歸結(jié)為‘一念發(fā)動處即是行’的?!保?)</p><p> 根據(jù)這種推論,我們是否可以認為,王陽明只是要求人們對“不善”的念頭在尚未見諸行動之前就將它“克服”,因為這“不善”實際上是一潛在的行棗“為惡”,而“善”的念頭必須“行”出來、付諸實施,才算“行善”,否則,就是“知而不行”。</p><p>
9、 張世英先生則作了這樣的理解:“王陽明專從道德意義上講知行,幾乎不講認識論意義的知行,所以在他那里,知與行相合一的程度達到了前人所未曾達到的最高峰。王陽明所謂‘一念發(fā)動處即是行’更明顯地是指道德意義上的行……此‘一念’既是道德意義之‘念’,則念善便是道德,念惡便是不道德,故一念之初便已是行。王陽明從道德意義上明確提出‘知行合一’說,把道德意義的知行作為‘知行合一’說的‘立言宗旨’,正是抓住了以往儒家一貫偏重道德意義的知行問題的探討和強調(diào)
10、知行不可分離的思想的核心,可算是對中國哲學(xué)史上知行理論的一個總結(jié)和發(fā)展?!保?)</p><p> 賀麟先生是這樣理解的:“照此說,不論善念惡念,只要一念發(fā)動處便即是行,當(dāng)然與我們所謂自然合一論完全契合。不過我們更分辨清楚,一念發(fā)動處應(yīng)屬于顯知隱行,并指出一念發(fā)動之所以是行,因有生理動作伴隨此一念之故?!保?) </p><p> 馮友蘭先生是這樣講的:“王陽明說,人人有良知,能當(dāng)下即
11、分別善惡。知善知惡是知,為善去惡屬行。……感覺到善則知其為善,惡知其為惡。不過知其為善則行,知其為惡則去,卻是極不容易做得到底?!诘赖路矫妫嗍切幸字y?!保?)</p><p> 按照什么方法來認識王陽明的“善”與“惡”、“知”與“行”呢?這大概就得面對中國思想的路子了。梁啟超說:“西方哲學(xué)之出發(fā)點,完全由于愛智?!运麄冞@派學(xué)問稱為‘愛智學(xué)’,誠屬恰當(dāng)。中國學(xué)問不然,與其說是知識的學(xué)問,毋寧說是行為
12、的學(xué)問?!保ㄖ袊?(1) 百年回聲《儒家哲學(xué)》海天出版社 1998年)有些人習(xí)慣于按照西方哲學(xué)的知識論來比照中國思想的道德修養(yǎng)論,結(jié)果就是套用,發(fā)覺并批評中國哲學(xué)“一無是處”。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就道德修養(yǎng)、道德實踐而言的,他所關(guān)心的是一個人如何時時處處能成為“圣人”的問題。陽明有過格行失敗的切身體驗,所以痛下針砭說:“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純乎天理,卻專從知識才能上求圣人,以為圣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須是將圣人許多知識才能逐一理會始得
13、。故不務(wù)去天理上著功夫,徒弊精竭力從冊上鉆研,名物上考察,形跡上比擬。知識愈廣,人俗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保?0)這是他對朱子“格物窮理”學(xué)的批判,表明二人在成圣方法上的分歧,其實也表明他的知行合一不是一個知識論的問題,而是道德實踐的問題。</p><p> 王陽明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保?1)在善與惡的終極關(guān)懷上,王陽明強調(diào)“至善”,他說:“至善者
14、,心之本體。本體上才過當(dāng)些子,便是惡了。不是有一個善,卻又有一個惡來相對也。故善惡只是一物?!保?2)顯然,王陽明并不是一個十足的“性善論者”,與其他儒家前輩相比,陽明對惡有更多的重視。他對善惡的認識是比較寬泛的。如他說:“予欲觀花,則以花為善,以草為惡,如欲用草時,復(fù)以草為善矣。此等善惡皆由汝心好惡所生,故知是錯。”“大學(xué)指個真知行與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后又立個心去好;聞
15、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后別立個心去惡”(13)可見,他的善惡觀不是指已成為客觀事實的實踐后果,而是包含著主觀性很強的心理感受(意念、動機)在內(nèi)。因為意念、動機不同于帶有普遍的理想性質(zhì)的、具有認同原則的道德目標(biāo)典范,而是更多包含人人各別的私欲雜念,所以有必要提倡自我內(nèi)省、自我督察,自覺自律,如若不然,就會把體現(xiàn)主體實踐能動性的意念或動機排斥在行為之外,硬將知行活生生分為兩截,產(chǎn)生重視</p>&
16、lt;p> 這就讓我們想到康德的道德實踐理論,康德的道德學(xué)說是典型的動機論,在《實踐理性批判》一書中認為,道德實踐中的手段是人的“行為”本身,相對于目的來說,行為就是實現(xiàn)目的的手段。道德實踐的手段與目的的關(guān)系不僅體現(xiàn)為手段服從目的,按照目的來選取手段,而且“手段的有無價值當(dāng)然只決定于目的”(18)。在康德看來,如果一個作為手段的行為本身看起來不道德,但出自一個具有道德價值的動機或目的,這個行為就是道德的,是善行,相反,如果一個手
17、段本身看起來符合道德,但出自一個不道德的動機那么這種手段就是不道德的,是惡行。他的動機就是所謂的“善良意志”、“自律”、“絕對命令”等。</p><p> 照康德看,善的稟賦與惡的傾向共居于人的本性之中,二者的根本對立就在于意念,即對待道德法則的態(tài)度。因此,一個人是惡的,并不是因為他所做出的行動是惡的(違背法則的),而是因為這些行動的性質(zhì)使人推論出此人心中的惡的準(zhǔn)則。即使一個人的行為是善的(符合法則的),他也依
18、然有可能是一個惡的人,“因為如果為了規(guī)定任性去做出合乎法則的行動,除了法則自身之外還必須有別的動機(例如功名欲、一般的自愛、甚至還有慷慨的本能,這最后一種也就是同情),那么,這些行動之與法則相一致,就完全是偶然的了;因為這些動機同樣可能造成越軌”(同18)。所以,只有道德意念才是判斷人善惡的根據(jù)。</p><p> 湯一介先生曾對康德的知、情、意與真、美、善作過精辟論述:“康德把人的心靈分為知、情、意三個部分。
19、有關(guān)‘知’的部分的認識能力是理智,這是純粹理性; 有關(guān)‘意’的部分的認識能力是理性,這是超于經(jīng)驗之上的實踐理性; 有關(guān)‘情’的部分的認識能力則正是康德所說的‘判斷力’。由于‘情’介于‘知’和‘意’之間,它像‘知’一樣地對外物的刺激有所感受,它又像‘意’一樣地對外物發(fā)生一定的作用,所以判斷力介于理智與理性之間。”(19)康德的判斷力在認識論與倫理學(xué)之間架起一座橋,同時就告訴我們有關(guān)“善”的動機就是行,因為意念、意志本身也是行。</p
20、><p> 當(dāng)然,王陽明并不具有康德的“道德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道德即道德自身的報酬”(20)以及善的稟賦、惡的傾向等倫理識度,就跟馮友蘭先生所評價的那樣:“王陽明的‘良知說’,就是主張專憑直覺,人即可以知道善知道惡?!保?1)馮先生還說:“照王陽明的說法,良知對于善惡的辨別,是一種直覺的認識,并不是一種道德的判斷,就是說,是一種直接的反應(yīng),并不是經(jīng)過思考而得到的命題。簡單地說,它是一種直覺,不是知識?!保?
21、2)確實,和上面提到的與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中的“純粹知識”相比較,王陽明對“善”與“惡”幾乎談不上有什么“知識”性的分析論說,他也沒有特別強調(diào)應(yīng)注重實踐個人單方面的純道德義務(wù),并且對經(jīng)驗中的偶然情景也有所關(guān)注,但就他提出須將“不善”之念克倒,說明他注重動機的好壞對行為的對錯有直接影響,要求人們保持“心地善良”、“心地純潔”。他提出“至善”這一境界,表明他還是提倡人應(yīng)超出世俗一般相互報酬的交易式的道德,象自然界的花草樹木一樣,憑著一種
22、生命直覺來盡純道德義務(wù),“無善無惡是謂至善”;“至善者心之本體”。因而他的最終主張就是“為善去惡”,知行合一棗致良知棗至善。</p><p> 湯用彤先生評論道:“陽明學(xué)問最易令人誤會,即以為其教旨頓悟,全不用一點工夫。不知先生所言,雖主張良知準(zhǔn)的說,然于自省自察均三致意焉。非獨此也,先生且謂須掃除廓清,一毫不存,何等直捷痛快,何等斬絕,無稍假借,毫非可浮光掠影,云過天空也。”(23)此言極是!</p&g
23、t;<p> 王陽明把至善作為絕對的善、最高的善、超越的善、終極的善,就是說至善是不與二元論的惡相對的超善惡的生命境界,“至善者性也,性元無一毫之惡,故曰至善”。(24)人性是來源于天道的“天命之性”,所以它就可以超越經(jīng)驗界的善惡是非對立。而善惡是一物兩面,不是對立。</p><p> 在實踐理性的批判中,康德也是把至善作為倫理生活的最高境界。至善包含著幸福,但人為了得享幸福,必須首先使自己配享
24、幸福,配享幸福的唯一條件就是道德。</p><p> 但二人認識的方法路子是不同的。</p><p> 有些外國學(xué)者批評中國思想是“一鍋粥”、“大鍋燴”,“知行合一”尤其如此,其證據(jù)即在此。</p><p> 其實這反映出中國傳統(tǒng)哲學(xué)和西方哲學(xué)走的路子不大相同。羅素在《西方哲學(xué)史》中說:“笛卡爾的哲學(xué)……它完成了或者說近乎完成了由柏拉圖開端而主要因宗教上的理由
25、經(jīng)基督教哲學(xué)發(fā)展起來的精神、物質(zhì)二元論,……笛卡爾體系提出來精神界和物質(zhì)界分個平行而彼此獨立的世界,研究其中之一能夠不常涉及另一個?!保?5)</p><p> 王陽明講“知行合一”是有思想資源的,在中國哲學(xué)中常常講“合一”,(如“天人合一”、“情景合一”、“動靜合一”、“體用合一”等等。)說“天人合一”并不是說“天”和“人”合到一處等同起來了,沒有分別了,而是說“天”和“人”分不開,研究“天”不能不同時研究“
26、人”,研究“人”不能不同時研究“天”,從這一點看,中國哲學(xué)確實與西方哲學(xué)傳統(tǒng)不一樣。湯一介先生說:“從中國文化的傳統(tǒng)看,中國古人大多講‘天人合一’;而西方文化的傳統(tǒng)則多講‘天人二分’。”(26)</p><p> 中國傳統(tǒng)哲學(xué)往往是把“天”和“人”統(tǒng)一起來研究,從孔子起就講“天道性命”,孟子講“天之所與”,以后的中國哲學(xué)思想就承襲了這種思維方法,走上了與西方哲學(xué)思維不同的道路。因此,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當(dāng)然不是
27、指兩者完全等同,而是說兩者不能分離,因為分離了,兩者都搞不清楚,所以他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離。只為后世學(xué)者分作兩截功夫,失卻知行本體,故有合一并進之說。”(27)陽明認為,知與行就其本體意義,是合一的,但“合一”并不是“同一”, 因為如果講成是“同一”的關(guān)系,也就沒必要講“知”與“行”兩個范疇了。當(dāng)下雖說是“粥”,但它們在“原來”“本然”的層面上“自家”還是“自家”,在人的具體生活情境中,純
28、粹的“自家”是無法受用的,如何貫徹實施“做人”,如何成就“圣人”,就必須從“根子”上剔除克倒“惡念”,象康德所言“動機棗善良意志”, 亦象薩特的絕對自由與全面負責(zé),才可知行合一。</p><p> 在王陽明之前的一些儒家也主張過知與行兩者不可分離, 知與行是有明確區(qū)分的。知與行能“合一”的提法是王陽明的首創(chuàng),而且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把知行合一的思想推進到了這樣的地步:知與行不僅僅是不可分離的兩件事,而且就是一
29、件事物的兩個方面:猶如手心之于手背,從這一方面看是手心,從另一方面看就是手背,就是上面提到的善與惡的問題,是一物兩體。從“明確精察”的方面看是知,從“真切篤實”的方面看是行,從一事之“始”看是知,從一事之“成”看是行。王陽明的行與傳統(tǒng)通常意義上說的“行”意思不一樣,如《說文解字注》(漢·許慎 撰/清·段玉裁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注解“行”為“人之步趨也。步、行也。趨、走也。二者一徐一疾皆謂之行。統(tǒng)言之也?!?/p>
30、;《說文解字義證》(清·桂馥 撰 齊魯書社 1994年)還將“行”注解為“釋名、兩腳進曰行、行、抗也、抗足而前也?!?;《康熙字典》(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注解“行”其中一個意思是:“[周禮地官師氏] 敏德以為行本[注]德行內(nèi)外在心為德施之為行”,鄭玄注:“德行,內(nèi)外之稱,在心為德,施之為行。”王陽明的行顯然與此相近,亦類似于中國佛教五蘊中“行蘊”中的行,行</p><p> 王陽明主張“知行原是
31、兩個字說一個功夫”,馮友蘭先生認為這工夫,既是“致良知”。致良知的“致”字所表示者,包含有萌動、發(fā)生、開起、恢復(fù)、擴充、躬行、格物和實現(xiàn)的意思。那么“良知”又是什么意思呢?在陽明的思想中,良知大約有以下幾層意思:</p><p> 第一、良知具有普遍性,良知不但對于每個人是相同的,甚至于可以擴充到整個宇宙,達到天地萬物?!傲贾谌诵?,無間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無人
32、的良知,不可以為草木瓦石矣。豈惟草木瓦石為然,天地?zé)o人的良知,亦不可為天地矣。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fā)竅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風(fēng)雨露霜,日月星辰,禽獸草木,山川土石,與人原只是一體。故五谷禽獸之類,皆可以養(yǎng)人,藥石之類,皆可以療疾; 只為同此一氣,故能相通耳。”(28)可以說這是對“天人合一”學(xué)說的進一步引伸擴展。王陽明說“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何以言此?湯一介先生給予很好的詮釋:“這正是因為中國古人認為‘天’與‘人’的關(guān)系是一
33、種內(nèi)在關(guān)系。……中國古人的‘天命’不是外在于‘人生’的,只有在‘人生’的觀照下‘天命’才有意義,它的意義才顯現(xiàn)出來?!省松囊饬x就在于體證‘天命’;‘人生’的價值就在于成就‘天命’,在‘人生’之外別無‘天命’,……如果強把‘人生’與‘天命’分為兩截,那就無法了解中國文化的真精神?!保?9)</p><p> 第二、良知還是檢驗是非善惡的道德準(zhǔn)則,是“明師”、“天”、“天理”。因為“良知是造化的精靈”,所
34、以“道既是良知。良知原是完完全全,是的還他是,非的還他非,是非只依著他,更無有不是處,這良知還是你的明師?!保?0)“天即良知也,良知即天也”,“天理即是良知,千思萬慮,只是要致良知。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隨事應(yīng)去,良知便知了”,(31)這些即是“知是行的主意”的進一步深化和發(fā)展,是從“良知即心之本體”的角度來闡明良知何以成為檢驗是非善惡的根據(jù)的。此乃良知之體。 </p><p> 第三、人人皆具有天賦
35、的“良知”作為內(nèi)在的是非準(zhǔn)則,即良知有能力辨別、辨清、監(jiān)控、指導(dǎo)意念活動中的善與惡。良知的核心是良知具有知善去惡的先驗的內(nèi)在的能力,即是道德實踐的本體依據(jù),又是道德實踐的終極歸宿?!傲贾皇莻€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薄盃柲且稽c良知,是爾自家的準(zhǔn)則,爾意念著處,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爾只不要欺它,實實落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惡便去?!保?2)這即是良知這一心之本體的發(fā)用流行,即
36、“行是知的功夫”。此乃良知之用。</p><p> 因此,良知又是體用合一,即體即用,陽明說:“體用一源,有是體即有是用?!币驗椤巴庑囊郧罄?,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門知行合一之教?!?33)知與行都是心之一體運動,所以:“即體而言用在體,即用而言體在用”(34)體用合一,體用不二,亦即知行合一,知行不二。 </p><p> 在王陽明那里,良知人人本有,但并非人人都能致良知
37、:“知行二字即是功夫,但有淺深難易之殊耳。良知原是精精明明的。如欲孝親,生知安行的,只是依此良知,實落盡孝而已; 學(xué)知利行只是時時省察,務(wù)要依此良知盡孝而已?!保?5)可見,依良知所知而實落行之即是致良知。誠如馮友蘭先生所說:“我們雖不完全贊同陽明的良知之說,但道德上底善惡,確是人不待推論而直接能感覺到底。感覺到善則知其為善,惡知其為惡。在這一點上,圣賢與惡人,并沒有很大底區(qū)別。不過知其為善則行,知其為惡則去,卻是極不容易做得到底?!保?/p>
38、36)對于像馮先生這樣的擔(dān)憂,王陽明倒是自有一套解決辦法:因為吾心天理的合一既是良知,所以天理本心與人自己和萬事萬物的關(guān)系如同“明鏡”一樣,“是故良知常覺常照,常覺常照,則如明鏡之懸?!保?7)人要常?!懊髅麋R”才可致良知。因此我們可以說王陽明的致良知強調(diào)的還是道德實踐。</p><p> 對此湯用彤先生自有一番體會:“陽明之意亦謂格物之學(xué)道之要。故曰,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未萌之際。此正致知格物之功,舍此以外無別
39、功矣。然陽明懼學(xué)者之徒事皮毛也,懼學(xué)者之浮光掠影而偽作也,懼學(xué)者不識天理為何物,而勞力勞心于格致,不得成效也,故為之教曰;理無內(nèi)外,性無內(nèi)外,學(xué)無內(nèi)外,知即是行,行即是知,即知即行,即行即知,心有主腦,節(jié)目事變,均可應(yīng)乎而解。”(38)可說是比較精到的體會?!?lt;/p><p> 王陽明對知行的統(tǒng)一關(guān)系也有明確的說法:“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
40、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說知又說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種人,茫茫蕩蕩,懸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實躬行,只是個揣摩影響,所以必說一個行,方才知得真?!保?9)</p><p> 王的“主意”“功夫”是什么意思?筆者看到有些人將主意解釋為目的、統(tǒng)帥,將功夫解釋為途徑和手段。《辭源》(1996年商務(wù)印書館修訂本)里將主意解釋為二種意思:
41、(1)創(chuàng)議;?。ǎ玻┺k法,主張。將功夫解釋為三種意思:(1)工程和勞動人力。(2)素養(yǎng),造詣。(3)閑空時間。《辭?!罚ǎ保梗福鼓昕s印本上海辭書出版社)將功夫解釋為四種意思:(1)作事所費的精力和時間。(2)工力,素養(yǎng)。(3)謂工程役夫。(4)空閑的時間。沒有主意的解釋。筆者以為“主意”或指思想、信念、觀念、看法或指目標(biāo)、主張; 功夫則指為實現(xiàn)這一思想看法或目標(biāo)、主張所采取的方法、措施,行動。陳來認為“王陽明強調(diào)知行間不可分離的關(guān)系行不
42、能無主意,故行不離知; 知不能無手段,故知不離行?!保?9)這種理解是準(zhǔn)確的。從知行合一說出發(fā),陽明特別批判了兩種行為現(xiàn)象:一種是“懵懵懂懂任意去做,便不能思惟省察,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一個知方才行得是”。另一種是“茫茫蕩蕩,懸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實躬行,只是個揣摩影響,所以必說一個行方才知得真?!标柮鲗⑷烁耦愋头譃槿悾阂皇潜M心盡性知天,生知安行的圣人;二是存心養(yǎng)性事天,學(xué)知利行的賢人;三是夭壽不</p><p&
43、gt; 以前馮先生討論過“知易行難”、“知難行易”的問題。其實也是在討論知行的關(guān)系問題。他認為“這兩個命題,各有其應(yīng)用底范圍。如各守其范圍,這兩個命題,都是可以說底,而且都是真底?!诩夹g(shù)方面,我們應(yīng)當(dāng)知‘知難行易’,……在道德方面,我們應(yīng)當(dāng)知‘知易行難’”(40)</p><p> 賀先生則用知行二者何者主動、何者被動來討論知行關(guān)系?!瓣柮髡J為知是主動的,是發(fā)出行為或支配行為的主意。……行為是實現(xiàn)所知的手
44、續(xù)或行為是補足我們求真知的功夫之意。且亦確認知主行從的關(guān)系。只可惜陽明所謂知行,幾純屬于德行和涵養(yǎng)心性方面的知行?!保?1)</p><p> 湯一介先生指出:“從總體上看,‘知行合一’思想實貫穿于中國傳統(tǒng)哲學(xué)之始終。古代賢哲們把‘知’和‘行’能否統(tǒng)一看作是關(guān)系到做人的根本態(tài)度問題,知行統(tǒng)一是他們所追求的理想之一?!袊鴤鹘y(tǒng)哲學(xué)注意了倫理道德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意義,特別強調(diào)‘知’和‘行’必須統(tǒng)一,這有其可取的
45、一面?!保?2)</p><p> 張世英先生認為“‘知行合一’與儒家的‘天人合一’有密切的關(guān)系,可以說,知行合一就是為了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知行合一是方法、手段,天人合一是理想、是目標(biāo)?!保?3)</p><p> 湯用彤先生認為知行合一的精微之處就在于“陽明之學(xué)救世人支離,眩騖華而絕根之病,反求諸心而得其性之所覺,曰良知。因示人以用力工夫之要,曰致良知,懼世人之知良知而不致,而謂即
46、知即行,即心即物,即動即靜,即體即用?!保?4)</p><p> 懷特海在《分析的時代》一書中說:“這個世界對于我不僅是作為一個事實或事件的世界,而且同時是作為一個價值世界、實物世界、實用世界而存在的。我可以不再費力地發(fā)現(xiàn)我面前的事物既有符合于它們實證的本然性質(zhì),又有美與丑、愉快與討厭、快樂與憂愁等價值特點的。”(45)</p><p> 我們是否可以說王陽明雖然只從道德意義上探討了
47、“知行合一”,但他似乎也為人類社會的價值理想貢獻了有價值的思想。知行合一作為一種理想的存在方式,為主體道德自律、存養(yǎng)省察,價值自我的實現(xiàn)提供了方向?!暗ふ\所指,白虹貫日,人心所至,金石為開。”(46)</p><p><b> 參考書:</b></p><p> 1、湯用彤 《理學(xué)·佛學(xué)·玄學(xué)》 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1991年(46)(44)(38
48、)(23) 第5頁 、第7頁、第14頁</p><p> 2、賀麟《五十年來的中國哲學(xué)》遼寧教育出版社 1989年(1)、(3)、(9)、 (46)、 130,149、148,151。</p><p> 3、馮友蘭《三松堂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21)、(23)、(36)、(40) 410、410、?。矗罚贰ⅲ矗保?。</p><p> 《中國哲學(xué)史新編
49、·第五冊》人民出版社1988年(20)、216。</p><p> 4、 湯一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儒道釋》中國和平出版社1988年(42)、7、15。</p><p> 《湯一介學(xué)術(shù)文化隨筆》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19)34-35頁。</p><p> ?。?6)(29){讀錢穆先生《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之貢獻》}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
50、一九九五年第四期</p><p> 5、張世英《天人之際》人民出版社 1995年(8)、(43)、185、 186。</p><p> 6、陳來《有無之境》人民出版社 1991年(2)、(7)、(39)、95、107、 101。</p><p> 7、 康德《實踐理性批判》中譯本 1960年 商務(wù)印書館 (18)(20)</p><p>
51、; 8、懷特?!斗治龅臅r代》中譯本 1981年 商務(wù)印書館 (45)</p><p> 9、 羅素《西方哲學(xué)史》 中譯本 1963年 商務(wù)印書館 (25)</p><p> 10、 《王陽明全集1·知行錄·《傳習(xí)錄》·上中下》(紅旗出版社·1996年版)(4)、(9)、(10)、(12)、(13)、(14)、(15)、(16)、(17)、(21
52、)、(22)、(23)、(24)、(27)、(28)、(29)、(30)、(31)、(32)、(33)、(34)、(35)、(37)、(39)所引均出自此書。</p><p><b> 附注:</b></p><p> 五蘊既是構(gòu)成我們的存在以至于周圍環(huán)境的五種要素的集合,這既是色(物質(zhì)一般,或作身體,指物質(zhì)性的東西。);受(感受作用,感覺或單純的感情。);想(想
53、象,心中浮現(xiàn)的形象,或表象作用。);行(意志,意念,沖動的欲求,亦可指受、想以外的心的一般作用。);識(認識作用,識別作用,又可指意識。)。大抵可以這樣說,五蘊即是物質(zhì)性、感覺、表象、意念與認識作用這五者的和合。色是身體,受等則是心作用,故合起來即是身、心。這五者表示物質(zhì)面(色)與精神面(其他四者)合起來,構(gòu)成我們的生命存在。在這五者的積集之外,我們找不到獨立的自我。(吳汝鈞《佛教大辭典》商務(wù)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1995版) </
54、p><p> 色蘊(認為人的眼、耳、鼻、舌、身,及其所對的色、聲、香、味、觸)、受蘊(由感官生起的苦、樂、喜、憂等感情、感覺)、想蘊(認識的理性活動,相當(dāng)于感覺、知覺、表象、概念等)、行蘊(受外境影響而產(chǎn)生的心理活動,相當(dāng)于思慮、判斷、意向、動機等思維活動)、識蘊(具有分辨功能的意識活動; 借助眼、耳、鼻、舌、身、意六識身,了解、辨別和記憶一切現(xiàn)象,具有綜合功能)。(任道斌《佛教文化辭典》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1年
55、)</p><p> 色蘊(總該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質(zhì)。)受蘊(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作用也。)想蘊(對境而想象事物之心之作用也。)行蘊(其他對境關(guān)于嗔貪等善惡一切之心之作用也。)識蘊(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之本體也。)以一有情征之,則色蘊之一即身,他四蘊即心也。心之中,受想形之三者心性上各為一種特別之作用,故名之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識之一者為心之自性,故名之為心王。蓋五蘊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