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高溫計的光學系統(tǒng)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光電高溫計的光學系統(tǒng)設計</p><p>  摘 要:輻射源尺寸效應(SSE)是光電高溫計輻射測溫的重要不確定度來源之一。文章設計了660nm和900nm雙波段光電高溫計光學系統(tǒng)來仿真分析SSE對測量精度的影響。光學系統(tǒng)模擬了觀察光路和探測光路兩條光路,前端共用透射式物鏡結構,能夠對700mm處直徑1mm目標源成像,后端經(jīng)過視場光闌和反射鏡分光后進入二次成像的觀察光路和探測光路。Code V

2、和LightTools的仿真結果顯示,觀察光路成像質量滿足要求,探測光路的點列圖接近衍射極限,光斑均勻性良好,滿足試驗要求。 </p><p>  關鍵詞:輻射源尺寸效應;光電高溫計;光學系統(tǒng)設計;仿真 </p><p><b>  1 概述 </b></p><p>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類輻射溫度計已廣泛應用于國防、建筑、電力、電子和冶

3、金等行業(yè),輻射測量儀器推動著科研和工業(yè)的進步,同時輻射測溫計的需求也推動著標準輻射溫度計的研究和應用[1]。光電高溫計隸屬于輻射溫度計亮度溫度計的一種。光電高溫計是根據(jù)普朗克定律,通過測量物體在一定波長下的單色輻射亮度來確定物體的亮度溫度的,并采用具體公式計算其真實溫度[2]。由于光電高溫計透鏡表面間的相互反射、光學系統(tǒng)像差及衍射、光學元件和光學系統(tǒng)中灰塵引起的散射等效應[3],用實際光電高溫計測量兩個尺寸不同、溫度相同的黑體輻射源的單

4、色光譜亮度時會得到不同的響應信號,研究結果表明實際光電高溫計的輸出還與背景輻射強弱有關,這種現(xiàn)象稱為光電高溫計的輻射源尺寸效應(size-of-source effect,SSE)。例如采用660nm標準高溫計在測量直徑50mm的黑體目標時,SSE會達到(1~2)×10-3,相當于測量1000°目標輻射源時測量誤差為1~2°[4]。 </p><p>  由于SSE的產(chǎn)生因素主要來自

5、于光學系統(tǒng)內(nèi)部,國內(nèi)外許多專家學者對光學系統(tǒng)進行了研究工作,以尋找消除SSE影響的方法。國外,H.W. Yoon等人研究了光學系統(tǒng)中的物鏡和Lyot光闌位置對光電高溫計中的SSE的作用[5]。Sakuma F等人研究了光學系統(tǒng)中的無透鏡結構裝置在消除SSE影響上的優(yōu)異性能表現(xiàn),該結構主要以遮光光闌和限制光闌為主[6]。 </p><p>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的盧小豐等人研究了孔徑光闌的位置設置對輻射溫度計SSE

6、的變化,研究結果顯示孔徑光闌位于會聚透鏡之后的SSE明顯小于其他位置,將可調焦基準高溫計SSE減少到1×10-4 [4,7]。張文琦等人研究設計了工作波段0.8~1.2μm的近紅外輻射溫度計實驗光學系統(tǒng),驗證了孔徑光闌位置和尺寸大小在克服SSE的影響時起著重要作用[8]。中國科學計量院研究了適用于高溫測量中SSE效應的一般性修正公式,適用于高溫計被測亮度與輸出信號成正比的情形[9],同時使用間接法測量SSE,并分析了裝置中三種

7、非理想因素的影響[10],他們也提出了消除背景輻射影響的SSE計算模型以適用于低溫測量[11]。 </p><p>  為了研究輻射源尺寸效應產(chǎn)生的原因,為以后精確修正SSE提供實驗數(shù)據(jù)儲備,基于波段660nm和900nm兩個波段設計了一個光電高溫計試驗光學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真實地模擬光電高溫計的觀察和探測光路,并通過Lighttools軟件對像面上光斑的均勻性和背景輻射強弱進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結果滿足輻射測溫的精度要

8、求。 </p><p>  2 光學系統(tǒng)總體設計 </p><p>  光學系統(tǒng)總體結構如圖1所示。被測輻射源經(jīng)物鏡1成像在視場光闌2,視場光闌中心為直徑0.3 mm的圓孔,周圍面為反射面,用于瞄準。被測目標的輻射光線經(jīng)過視場光闌后,其輻射經(jīng)過準直鏡3、限制光闌4和干涉濾光片5、準直鏡6后匯聚到光電探測器7上??赊D動的干涉濾光片輪上有4個安裝位置,可安裝不同的干涉濾光片,使光束單色化,限制

9、光闌用于減弱輻射能量,使得探測器工作在線性區(qū)域,8為瞄準系統(tǒng)的反射鏡,9和10為瞄準物鏡,11為目鏡,12為人眼。本結構通過移動物鏡來實現(xiàn)調焦,即像面不動,通過移動物鏡完成對700mm附近物距的目標聚焦任務。 </p><p>  3 系統(tǒng)初始結構設計 </p><p>  設計要求:物距為700mm,目標源直徑1mm,觀察區(qū)域直徑20mm,波長覆蓋660nm和900nm波段,探測器敏感面

10、直徑3mm,物鏡口徑50mm,物鏡相對孔徑1/3,探測光路中繼鏡頭放大倍率-1,觀察光路中繼鏡頭的放大倍率為-0.27,目鏡放大倍率10×。 </p><p>  根據(jù)物距,目標大小和觀察區(qū)域大小可以求得探測視場2w探測=0.08°,觀察視場2w觀測=1.64°,根據(jù)物鏡口徑和物鏡相對孔徑,可以計算出物鏡焦距為f'物鏡=150mm;初始結構計算階段,假設物距位于無窮遠,則視場

11、光闌位于物鏡焦平面上,并求得視場光闌的開孔直徑為2f'物鏡tan(w探測)=2×150×tan(0.04)=0.2mm;考慮到探測光路中繼鏡頭放大倍率-1,則可以求得探測器處的像斑直徑為0.2mm,小于探測器敏感面直徑3mm,滿足要求;為了控制整體結構尺寸不要太大,同時考慮干涉濾光片的大小,探測光路中繼鏡頭采用兩片對稱的準直鏡頭組成,焦距為f'探準=40mm,干涉濾光片位于中繼鏡頭中間的平行光傳輸部分

12、,有利于干涉濾光片的濾光效果;探測光路中繼鏡頭主要其延長光路的作用,方便與后面的目鏡進行拼接,綜合考慮探測光路中繼鏡頭的放大倍率為-0.27和系統(tǒng)總體尺寸不應過長,我們采用不同焦距的準直鏡拼接實現(xiàn),其中f'目準1=157mm,f'目準2=41.9mm;目鏡放大倍率10×,可以求得目鏡的焦距為f'目=20mm。在確定各透鏡組光焦度的前提下,物鏡采用分離雙片式結構,其他透鏡組均采用雙</p>

13、<p><b>  4 仿真結果 </b></p><p>  采用光學設計軟件Code V作為仿真軟件,將初始結構帶入軟件進行優(yōu)化設計,得到系統(tǒng)總體圖如圖2所示??紤]到觀察光路需要覆蓋直徑1mm輻射源以外更大的視場,這里設置觀察光路的視場為直徑20mm的探測區(qū)域,觀察瞄準光路的MTF曲線如圖3所示,考慮到人眼的視角分辨率為1.45線對/毫弧,可以得出結論,直徑20mm目標區(qū)域以內(nèi)

14、的物體均能被人眼清晰看到。   由于探測光路只探測直徑1mm的目標輻射源,輻射源以外的區(qū)域的輻射光線會被視場光闌攔掉,因此設置探測光路的視場為直徑1mm的目標輻射源,其點列圖如圖4所示,由點列圖可以看到,光斑直徑均在0.5mm以內(nèi),滿足探測器使用要求。 </p><p>  由于測試光路光斑的均勻性和背景輻射強弱也關系到測試精度,我們采用Lighttools軟件對測試光路的成像光斑進行了均勻性和背景輻射強弱分析

15、,分析結果如圖5所示,可以看出成像光斑在探測器上的輻照度均勻性良好,且目標輻射和背景輻射的對比度明顯,滿足測試要求。 </p><p><b>  5 結束語 </b></p><p>  我們設計了660nm和900nm雙波段光電高溫計光學系統(tǒng)來模擬輻射源尺寸效應對測量精度的影響。光學系統(tǒng)包括觀察光路和探測光路兩條光路,前端共用透射式物鏡結構,能夠對700mm距離處

16、的直徑1mm目標源成像,后端經(jīng)過視場光闌和反射鏡分光后進入二次成像的觀察光路和探測光路。采用Code V和Lighttools仿真軟件對觀察光路的成像質量和探測光路的光斑均勻性和背景輻射強弱進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結果顯示觀察光路成像質量滿足要求,測試光路的點列圖接近衍射極限,光斑分布均勻且和背景輻射的對比度明顯,滿足試驗要求。 </p><p><b>  參考文獻 </b></p>

17、;<p>  [1]王文革.輻射測溫技術綜述[J].宇航計測技術,2005,25(4):20-24+32. </p><p>  [2]原遵東,趙琪,段宇寧,等.新型精密光電高溫計[J].計量學報,2003,24(4):257-261. </p><p>  [3]Saunders P, Fischer J, Sadli M, et al. Uncertainty budge

18、ts for calibration of radiation thermometers below the silver poi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ophysics,2008,29(3):1066-1083. </p><p>  [4]盧小豐,原遵東.孔徑光闌對輻射源尺寸效應(SSE)的影響研究[J].計量技術,2010(7):3-5+19. </p&

19、gt;<p>  [5]Yoon H W, Allen D W, Saunders R D. Methods to reduce the size-of-source effect in radiometers[J].Metrologia,2005,42(2):89. </p><p>  [6]Sakuma F,Ma L,Kobayashi T.Development of a new InGaA

20、s radiation thermometer at NMIJ[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ophysics,2008, 29(1):312-321. </p><p>  [7]Yuan Z,Lu X,Wang J,et al.Realization of ITS-90 Above the Silver Point at the NIM[J].International J

21、ournal of Thermophysics,2011,32(7-8):1611-1621. </p><p>  [8]張文琦,房落鳳,田鵬飛,等.紅外輻射測溫系統(tǒng)設計及SSE的影響研究[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15(2):71-73. </p><p>  [9]段宇寧,趙琪,原遵東,等.輻射源尺寸效應研究[J].計量學報,1996(3):161-166. </p>

22、<p>  [10]Hao X,Yuan Z,Lu X,et al. Size-of-Source Effect Difference Between Direct and Indirect Methods of Radiation Thermomet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ophysics,2011,32(7-8):1655-1663. </p><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