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課程設計--精餾塔塔底殘油冷卻器的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課程設計</b></p><p> 課程名稱:化工原理</p><p> 課程設計題目:精餾塔塔底殘油冷卻器的設計</p><p> 專 業(yè):環(huán)境工程</p><p> 學 生 姓 名:</p><p> 班 級:學號:</p>

2、;<p> 指導教師姓名:</p><p> 設計完成時間:2014年01月08日</p><p>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任務書</p><p><b>  一、設計題目:</b></p><p>  精流塔的塔底殘油冷卻器設計</p><p><b>  二、設計條件:&l

3、t;/b></p><p>  1、處理能力:1.9×104 kg(殘油)/h;</p><p>  2、設備型式:標準列管換熱器;</p><p><b>  3、操作條件:</b></p><p>  1)殘油:入口溫度102℃,出口溫度40℃;</p><p>  2)冷卻介

4、質(zhì):井水(設井水進口溫度30℃,出口溫度40℃)</p><p>  3)允許壓強降:管、殼程壓強降小于50kPa;</p><p><b>  4、物性參數(shù):</b></p><p><b>  物性參數(shù)表</b></p><p><b>  三、設計計算內(nèi)容:</b><

5、;/p><p>  1、傳熱面積、換熱管根數(shù);</p><p>  2、確定管束的排列方式、程數(shù)、折流板的規(guī)格和數(shù)量等;</p><p><b>  3、殼體的內(nèi)徑;</b></p><p>  4、冷、熱流體進、出口管徑;</p><p>  5、核算總傳熱系數(shù);</p><p&

6、gt;  6、管殼程流體阻力校核。</p><p><b>  四、設計成果: </b></p><p><b>  設計說明書一份。</b></p><p><b>  五、設計時間</b></p><p><b>  一周。</b></p>

7、<p><b>  六、參考文獻</b></p><p>  [1] 申迎華,郭曉剛.化工原理課程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p><p>  [2] 柴城敬.化工原理課程設計指導[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9:</p><p>  [3] 林大鈞,于傳浩,楊靜.化工制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8、007:</p><p>  [4] 中國石化集團.化工工藝設計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p><p><b>  七、設計人:</b></p><p>  學號:6411111229</p><p><b>  姓名: 王娜娜</b></p><p>

9、<b>  八、設計進程:</b></p><p>  指導教師布置實踐題目 0.5天</p><p>  設計方案確定 0.5天</p><p>  工藝計算 2.0天</p><p>  繪圖 0.5天</p><p&

10、gt;  編寫實踐說明書 1.0天</p><p>  答辯 0.5天</p><p><b>  應用化學教研室</b></p><p>  2013年12月10日</p><p><b>  目錄</b></p><p> 

11、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任務書I</p><p><b>  1 概述1</b></p><p><b>  2 方案設計2</b></p><p>  2.1選擇換熱器的類型2</p><p>  2.2流動空間及流向的確定2</p><p>  2.3確定物性參數(shù)2

12、</p><p>  2.4計算熱流量及平均溫差2</p><p>  2.5初算傳熱面積4</p><p>  2.6工藝結(jié)構(gòu)尺寸4</p><p>  2.7傳熱管的排列方式5</p><p><b>  3 換熱核算6</b></p><p>  4 阻力損

13、失計算7</p><p>  4.1管程阻力損失計算7</p><p>  4.2殼程阻力損失計算7</p><p>  5 核算傳熱系數(shù)9</p><p><b>  設計結(jié)果匯總10</b></p><p><b>  設計評述11</b></p>

14、<p><b>  參考文獻12</b></p><p><b>  1 概述</b></p><p>  本次設計為時一周,既加深了我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也鍛煉了我們的實踐運用能力。</p><p>  列管式換熱器是目前化工上應用最廣的一種換熱器。它主要由殼體、管板、換熱管、封頭、折流擋板等組成。所需材

15、質(zhì) ,可分別采用普通碳鋼、紫銅、或不銹鋼制作。在進行換熱時,一種流體由封頭的連結(jié)管處進入,在管流動,從封頭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這稱之管程;另-種流體由殼體的接管進入,從殼體上的另一接管處流出,這稱為殼程列管式換熱器。</p><p>  固定管板換熱器的結(jié)構(gòu)比較簡單、緊湊、造價便宜,但管外不能機械清洗。此種換熱器管束連接在管板上,管板分別焊在外殼兩端,并在其上連接有頂蓋,頂蓋和殼體裝有流體進出口接管。通常在管外裝

16、置一系列垂直于管束的擋板。同時管子和管板與外殼的連接都是剛性的,而管內(nèi)管外是兩種不同溫度的流體。因此,當管壁與殼壁溫差較大時,由于兩者的熱膨脹不同,產(chǎn)生了很大的溫差應力,以至管子扭彎或使管子從管板上松脫,甚至毀壞換熱器。</p><p>  為了克服溫差應力必須有溫差補償裝置,一般在管壁與殼壁溫度相差50℃以上時,為安全起見,換熱器應有溫差補償裝置。但補償裝置(膨脹節(jié))只能用在殼壁與管壁溫差低于60~70℃和殼程

17、流體壓強不高的情況。一般殼程壓強超過0.6Mpa時由于補償圈過厚,難以伸縮,失去溫差補償?shù)淖饔?,就應考慮其他結(jié)構(gòu)。</p><p>  設計任務就在不知不覺中結(jié)束了,對于換熱器的知識,我們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希望這些知識能在更多的方面幫助我們。</p><p><b>  2 方案設計</b></p><p>  本方案需設計標準列管式換熱器的

18、處理能力:1.9×104 kg(殘油)/h;將精餾塔殘油從102℃冷卻到40℃;冷卻介質(zhì):井水(設井水進口溫度30℃,出口溫度40℃);允許壓強降:管、殼程壓強降小于50kPa。</p><p>  2.1選擇換熱器的類型 </p><p>  兩流體的溫度變化情況: </p><p>  熱流體(殘油)的進口溫度為102℃,出口溫度為

19、40℃。 </p><p>  冷流體(冷卻水)的進口溫度為30℃,出口溫度為40℃。</p><p><b>  <50</b></p><p>  從兩流體的溫度來看,由于兩流體溫差<50℃,估計換熱器的管壁溫度和殼體壁溫之差不會很大,因此初步確定選用固定管板式換熱器。</p><p>  2.

20、2流動空間及流向的確定</p><p>  由于殘油具有腐蝕性,所以確定殘油走管內(nèi),冷卻水走殼體。這樣可以用普通材料制作殼體,而管束、管板和封頭采用耐腐材料。在此采用φ25mm×2.5mm鋼管,逆流換熱。井水比殘油黏度大,當裝有折流擋板時,走殼程可在較低的Re下達到湍流,有利于提高殼程一側(cè)的折流系數(shù)。</p><p><b>  2.3確定物性參數(shù)</b>&

21、lt;/p><p><b>  表2.1物性參數(shù)</b></p><p>  2.4計算熱流量及平均溫差</p><p>  按殘油冷卻計算換熱器的熱流量</p><p>  Q=ms1cp1(t2-t1)=KW</p><p><b>  由熱量恒算式</b></p>

22、;<p>  Q=ms1cp1(t2-t1)= Q=ms2cp2(T1-T2)</p><p>  ms2=105kg/h</p><p>  計算逆流平均溫差△tm,逆</p><p>  殘油 102℃→40℃</p><p>  井水 40℃←30℃</p><p><b>

23、  62℃ 10℃</b></p><p><b>  △tm,逆=℃</b></p><p>  按逆流計算的平均溫差△tm,逆應乘校正系數(shù),選換熱器的流動類型為符合下圖的1殼程、偶數(shù)管程。計算P、R</p><p>  由圖2.1可查得;ψ=0.95 ∴ 符合設計時ψ的要求。</p><p>  

24、△tm=28.50×0.95=27.08℃</p><p><b>  圖2.1溫差校正圖</b></p><p><b>  2.5初算傳熱面積</b></p><p>  為求得傳熱面積A,需先求出傳熱系數(shù)K,而K值又與給熱系數(shù)、污垢熱阻等有關。在換熱器的直徑、流速等參數(shù)未確定時,給熱系數(shù)也無法計算,所以只能

25、進行試算。如下表2.2,水和輕油(在此認為精餾塔殘油為輕油)之間進行換熱時的K值大致為340-910 W/(m2·℃)。取K值為880 W/(m2·℃),由公式 Q=KA△tm,則所需傳熱面積為</p><p>  A==57.53m2</p><p>  表2.2列管換熱器中K值的大致范圍</p><p><b>  2.

26、6工藝結(jié)構(gòu)尺寸</b></p><p>  在決定管長和管數(shù)時,應先選定管內(nèi)流速u,井水屬于一般液體查表2.3得,管內(nèi)流速范圍為0.5-3.0 m/s。因管長可能較大(管程數(shù)目較多),可先取u=0.5m/s。設所需單程管數(shù)為n,φ 25mm×2.5mm的管內(nèi)徑為0.02m,管內(nèi)的體積流量</p><p>  Vi=nd2×u×3600=n×

27、;×0.022×0.5×3600=m3/h</p><p>  可解得n=34根。又有傳熱面積</p><p>  A=nd0l=57.53m2</p><p><b>  可求得單程管長</b></p><p><b>  l,=</b></p><

28、;p>  若選用6m長的管,4管程,那么一臺換熱器的總管數(shù)為34×4=136根。</p><p>  管程流體進出口管徑:</p><p>  取接管內(nèi)流速u1=1m,則進出口內(nèi)徑為</p><p><b>  D1=m</b></p><p>  殼程流體進出口管徑:</p><p&

29、gt;  取接管內(nèi)流速u1=1.5m/s,則進出口內(nèi)徑為</p><p><b>  D2=m</b></p><p>  殼體內(nèi)徑選定為600mm。</p><p>  2.7傳熱管的排列方式</p><p>  表2.3列管換熱器某些流體常用的流速范圍</p><p>  表2.4初選固定管板

30、式換熱器的主要參數(shù)</p><p><b>  3 換熱核算</b></p><p>  對上表3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核算:</p><p> ?。?)每程的管數(shù)n1=總管數(shù)/管程數(shù)=222÷4=55,管程流通面積</p><p>  Si=(π/4)×(0.02)2×55=0.0173m2,比查得

31、的0.0174 m2相符。</p><p> ?。?)傳熱面積A= nd0l=222×3.14×0.025×6=104.6 m2</p><p>  (3)中心排管數(shù)nc,按正三角形排列時,可計算</p><p>  nc=1.1=1.1=16.4</p><p>  取整nc=17,與查得的中心排管數(shù)一致。&l

32、t;/p><p>  圖3.1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p><p><b>  4 阻力損失計算</b></p><p>  4.1管程阻力損失計算 </p><p><b>  流速</b></p><p><b>  u=</b></p>

33、<p><b>  雷諾數(shù) </b></p><p><b>  Re=</b></p><p>  摩擦系數(shù) 取鋼管絕對粗糙系數(shù)ε=0.3mm,則相對粗糙度</p><p>  根據(jù)Re=11233,查圖4.1得,</p><p>  回彎阻力損失 r=3u2==139Pa</

34、p><p>  管內(nèi)阻力損失 i= u2=0.30762=629.7Pa</p><p>  管程總損失t=(r+i)FtNsNp=(139+629.7)×1.4×1×6=6457.8Pa</p><p>  4.2殼程阻力損失計算</p><p>  弓形折流板缺口高度應使流體通過缺口時與橫過管束時的流速相近,缺口

35、大小用切去的弓形弦高占圓筒內(nèi)直徑的百分比來確定,缺口弦高h值,宜取0.2-0.45倍的殼體內(nèi)直徑。 切在管排中心線以下,或切于兩排管孔的小橋之間。取折流擋板間距h=0.3m。</p><p><b>  計算截面積</b></p><p>  S0=h×(D-ncd0)=0.3×(0.6-17×0.025)=0.0525m2</p&

36、gt;<p><b>  計算流速 </b></p><p><b>  u0=</b></p><p><b>  雷諾數(shù)</b></p><p>  Re0=(>500)</p><p><b>  摩擦系數(shù) </b></p>

37、<p>  f0=5×0.228=0.52</p><p><b>  折流擋板數(shù)</b></p><p><b>  NB=可取30</b></p><p><b>  管數(shù)損失 </b></p><p>  p1=Ff0nc(NB+1)002<

38、/p><p>  =0.5×0.52×17×(29+1)×994×0.632×0.5=26156.6Pa</p><p><b>  缺口損失</b></p><p>  p2=NB×(3.5-002</p><p>  =29×(3.5-2=1

39、4301.3 Pa</p><p><b>  殼程損失</b></p><p>  ps=(p1+p2)FSNS=(26156.6+14301.3)×1.15×1=46526.6Pa</p><p>  經(jīng)核算,管程和殼程的阻力損失均不超過50KPa,適用。</p><p>  圖4.1摩擦系數(shù)與R

40、e、相對粗糙度的關系曲線</p><p><b>  5 核算傳熱系數(shù)</b></p><p> ?。?)管程給熱系數(shù)α1。以上已算出Re=11233,現(xiàn)在算Pr1</p><p><b>  Pr1=</b></p><p>  Nu1=0.023×112330.8×3.417

41、80.3=57.84</p><p>  α1= Nu1×W/(m2·K)</p><p>  (2)殼程給熱系數(shù)α2。Re0=21504.8</p><p><b>  Pr0=</b></p><p>  Nu0=0.023×21504.80.8×4.850.3=108.01&

42、lt;/p><p>  α2=108.01×0.626/0.025=2704.6 W/(m2·K)</p><p>  (3)傳熱系數(shù)。按管外面積計算,略去管壁熱阻。</p><p>  =1.83×10-3</p><p>  所以,Ki=546W/(m2·K)</p><p>&

43、lt;b>  所需傳熱面積</b></p><p><b>  A0=m2</b></p><p>  與換熱器給出的面積102.8m2相比較,裕度接近11%。從阻力損失和傳熱面積的核算看,原選的換熱器適用。</p><p><b>  設計結(jié)果匯總</b></p><p><

44、;b>  設計評述</b></p><p>  在設計計算時,可以靈活的運用書中所給出的公式,在計算方面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在選擇換熱器還有進行各方面的核算時,就出現(xiàn)了一些曲折。我開始選的換熱器裕度不夠,第二次選的結(jié)果會好一些。但是因為第一次選錯了,所以核算的部分要完全重新開始。從最初的溫度選擇與定性,到相關數(shù)據(jù)的估算與校對,每一步的差錯都直接影響到最后的結(jié)果。</p><p

45、>  這個設計的優(yōu)點是計算的嚴謹,設計的編寫清楚,一目了然。相關查閱的圖譜都緊附其后,明顯直觀。當然,在選型、選材方面,都做到一絲不茍。最重要的是,認真對待的態(tài)度,讓本設計簡潔而具有意義。</p><p>  同時,在設計中也存在很多問題。對于選型方面,雖然我們態(tài)度真正,但由于經(jīng)驗不足,就出現(xiàn)了很多曲折。對于選材方面,介于設計沒有基礎,選擇范圍狹小,有可能存在更好的方案。驗證核算之后問題或許能減少一些。通過

46、反復改正,整個換熱器的設計才得以完成,個人比較滿意。</p><p><b>  參考文獻</b></p><p>  [1] 劉國鈞,王連成.圖書館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專著:[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p><p>  [2] 孫品一.高

47、校學報編輯工作現(xiàn)代化特征[C].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科技編輯學論文集(2).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10-22.(論文集:[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C]∥主編.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p><p>  [3] 張和生.地質(zhì)力學系統(tǒng)理論[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1998.(學位論文:[序號] 主要責任.文獻題名[D].保存地:保存單位,年份.)</p&

48、gt;<p>  [4] 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1997.(報告:[序號]  主要責任.文獻題名[R].報告地:報告會主辦單位,年份.)</p><p>  [5] 姜錫洲.一種溫熱外敷藥制備方案[P].中國專利:881056078,1983-08-12.(專利文獻:[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發(fā)布日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