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 化 工 原 理 課 程 設 計 說 明 書</p><p> 設計題目:NaOH水溶液蒸發(fā)裝置的設計</p><p> 設計者:班級:過控0901</p><p><b> 姓名:稅涯</b></p><p> 設計日期:2012年 6 月 10 日</p><p>
2、;<b> 審核:</b></p><p><b> 目 錄</b></p><p> 一、化工原理課程設計任務書</p><p><b> 3</b></p><p> 二、蒸發(fā)器的形式、流程、效數(shù)論證</p><p><b>
3、 4</b></p><p> 三、蒸發(fā)器工藝設計計算5</p><p> 四、蒸發(fā)器工藝尺寸計算13</p><p> 五、蒸發(fā)裝置的輔助設備19</p><p> 六、課程設計心得21</p><p> 一、化工原理課程設計任務書</p><p><b&g
4、t; 設計題目</b></p><p> NaOH水溶液蒸發(fā)裝置的設計</p><p> 二、設計任務及操作條件</p><p><b> 1、設計任務</b></p><p> 處理量: 24000 (kg/h)(6000,7200,24000)</p><p>
5、; 料液濃度: 10.6 (wt%)(4.7%,10.6%,)質(zhì)量分率</p><p> 產(chǎn)品濃度: 23.7 (wt%)(23.7%,30%)質(zhì)量分率</p><p> 加熱蒸汽溫度 158.1 (℃)(151,158.1)</p><p> 末效冷凝器的溫度 59.6 (℃)(49,59.6)
6、</p><p><b> 2、操作條件</b></p><p> 加料方式: 三效并流加料 </p><p> 原料液溫度: 第一效沸點溫度 </p><p> 各效蒸發(fā)器中溶液的平均密度:ρ1=1014kg/m3,ρ2=1060kg/m3,ρ3=1239kg/m3 &l
7、t;/p><p> 加熱蒸汽壓強: 500kPa(絕壓) ,冷凝器壓強為 20 kPa(絕壓) </p><p> 各效蒸發(fā)器的總傳熱系數(shù):K1=1500W/(m2·K),K2=1000W/(m2·K),K3=600W/(m2·K) </p><p> 各效蒸發(fā)器中液面的高度: 1.5m <
8、/p><p> 各效加熱蒸汽的冷凝液均在飽和溫度下排出。假設各效傳熱面積相等,并忽略熱損失。</p><p> 3、設備型式 中央循環(huán)管式蒸發(fā)器 </p><p> 4、廠 址 四 川 綿 陽 </p><p> 5、工作日:每年300天,每天24小時連續(xù)運行。</p><
9、;p><b> 三、設計內(nèi)容:</b></p><p> 1、設計方案的簡介:對確定的工藝流程及蒸發(fā)器型式進行簡要論述。</p><p> 2、蒸發(fā)器的工藝計算:確定蒸發(fā)器的傳熱面積。</p><p> 3、蒸發(fā)器的主要結(jié)構(gòu)尺寸設計</p><p> 4、主要輔助設備選型,包括氣液分離及蒸氣冷凝器等<
10、;/p><p> 5、繪制工藝流程圖及蒸發(fā)器設計條件圖</p><p><b> 7、設計結(jié)果匯總</b></p><p> 8、對設計過程的評述和有關(guān)問題的討論</p><p> 9、編寫課程設計說明書。</p><p> 二、蒸發(fā)器的形式、流程、效數(shù)論證</p><p
11、><b> 1.蒸發(fā)器的形式:</b></p><p><b> 中央循環(huán)管式</b></p><p><b> 2.蒸發(fā)器的流程:</b></p><p><b> 三效并流加料</b></p><p><b> 3.效數(shù)論證:
12、</b></p><p> 在工業(yè)中常用的加熱方式有直接加熱和間接加熱。直接加熱的優(yōu)勢是傳熱速率高,金屬消耗量小。劣勢是應用范圍受到被蒸發(fā)物料和蒸發(fā)要求的限制;間接加熱是熱量通過間壁式換熱設備傳給被蒸發(fā)溶液而使溶液氣化。一般工業(yè)蒸發(fā)多采用這類。</p><p> 間接加熱蒸發(fā)器分為循環(huán)型和單程型兩大類,循環(huán)型分為中央循環(huán)管式、懸掛筐式、外加熱式、列文式及強制循環(huán)式;單程型有
13、升膜式、降膜式、升降模式及刮板式。</p><p> 本次選用循環(huán)性的中央循環(huán)管式,因為此循環(huán)管結(jié)構(gòu)簡單、制造方便、操作可靠、投資費用較少等優(yōu)點。</p><p> 蒸發(fā)器的類型一般有單效蒸發(fā)和多效蒸發(fā),單效蒸發(fā)是蒸發(fā)裝置中只有一個蒸發(fā)器,蒸發(fā)時產(chǎn)生的二次蒸汽直接進入冷凝器不再利用;多效蒸發(fā)器是將幾個蒸發(fā)器串聯(lián)操作,使蒸汽的熱能得到多次利用,蒸發(fā)器的串聯(lián)個數(shù)稱謂效數(shù)。多效蒸發(fā)器的效數(shù)受
14、到經(jīng)濟和技術(shù)的限制。對于電解質(zhì)溶液采用2-3個效數(shù),對于非電解質(zhì)可采用4-6個。根據(jù)情況本次采用多效蒸發(fā)器中的三效蒸發(fā)器。</p><p> 多效蒸發(fā)器的流向一般有并流加料、逆流加料、分流加料和錯流加料。</p><p><b> 并流加料的優(yōu)點如下</b></p><p> ?、偃芤簭膲簭姾蜏囟雀叩恼舭l(fā)器流向壓強和溫度低的蒸發(fā)器,溶液可依
15、靠效間的壓差流動而不需泵送</p><p> ?、谌芤哼M入溫度和壓強較低的下一效時處于過熱狀態(tài),因而會產(chǎn)生額外的氣化,得到較多的二次蒸汽。</p><p> ③完成液在末效排出,其溫度最低,故總的熱量消耗較低。</p><p> 缺點是:由于各效中溶液的濃度依次增高,而溫度依次降低,因此溶液的黏度增加很快,使加熱室的傳熱系數(shù)依次下降,這將導致整個蒸發(fā)裝置生產(chǎn)能力
16、的下降或傳熱面積的增加。由此可見并流加料流程只適用于黏度不大的料液的蒸發(fā)。</p><p> 逆流加料優(yōu)點是:溶液濃度在各效中依次增高的同時,溫度也隨之增高,因而各效內(nèi)溶液的黏度變化不大,這種流程適用于粘度隨濃度和溫度變化較大的溶液蒸發(fā)。</p><p><b> 缺點有:</b></p><p> ?、偃芤涸谛чg是從低壓流向高壓的,因而必
17、須用泵輸送。</p><p> ?、谌芤涸谛чg是從低溫流向高溫,每一效的進料相對而言均為冷液,沒有自蒸發(fā),產(chǎn)生的二次蒸汽量少于并流流程。</p><p> ?、弁瓿梢涸诘谝恍懦?,其溫度較高,帶走熱量較多而且不利于熱敏性料液的蒸發(fā)。</p><p> 分流加料其特點是溶液不在效間流動。適用于蒸發(fā)過程中有結(jié)晶析出的情況,或要求得到不同濃度溶液的場合。</p&g
18、t;<p> 錯流加料流程中采用 部分并流加料和部分逆流加料,以利用逆流合并流流程各自的優(yōu)點。一般在末效采用并流,但操作比較復雜。</p><p> 綜上所述,本次選用并流加料流程</p><p> 三、 蒸發(fā)工藝設計計算</p><p> 總蒸發(fā)量: W=F (1-)=24000(1-)=13266 kg/h</p
19、><p> 因并流加料,蒸發(fā)中無額外蒸汽引出,可設</p><p> W1:W2:W3=1:1.1:1.2</p><p> W=W1+W2+W3=3.3W1</p><p><b> W1==4020</b></p><p> W2=1.1×4020=4422</p>
20、<p> W3=1.2×4020=4824</p><p> x1===0.127</p><p> x2===0.164</p><p><b> x3=0.237</b></p><p> 溶液沸點和有效溫度差的確定</p><p> 設各效間的壓力降相等,
21、則總壓力差為:</p><p> ΣΔP= P1-P'K=500-20=480 KPa</p><p> Pi===160 KPa</p><p> 式中 Pi ---各效加熱蒸汽壓力與二次蒸氣壓力之差KPa,</p><p> ----第一次加熱蒸氣的壓力KPa</p><p> P'K
22、 -----末效冷凝器中的二次蒸氣的壓力Kpa</p><p> 各效間的壓力差可求得各效蒸發(fā)室的壓力</p><p> 即 P'1=P1-Pi=500-160=340 KPa</p><p> P'2=P1-2Pi=500-2160=180 KPa</p><p> P'3=P'k =20
23、Kpa</p><p> 由各效的二次蒸汽壓力,從手冊中查得相應的二次蒸汽溫度和汽化潛熱列與下表中:</p><p> 各效由于溶液的蒸汽壓下降所引起的溫度差損失</p><p> 根據(jù)各效二次蒸汽溫度(即相間壓力下水的沸點)和各效完成液濃度xi,由NaOH水溶液的杜林線圖查得各效溶液的沸點tAi分別為:
24、 tA1=141℃ tA2=122℃ tA3=72℃;</p><p> 則各效由于溶液蒸汽壓下降所引起的溫度差損失為</p><p> Δ'1=tA1-T'1=141-137.7=3.3℃</p><p> Δ'2
25、=tA2-T'2=122-116.6=5.4℃</p><p> Δ'3=tA3-T'3=72-60.1=11.9℃</p><p> 所以 ΣΔ'=3.3+5.4+11.9=20.6℃</p><p> 各效由于液柱靜壓力所引起的沸點升高(溫度差損失)</p><p> 由于蒸發(fā)器中液柱靜壓
26、力引起的溫度差損失 某些蒸發(fā)器在操作時,器內(nèi)溶液需維持一定的液位,因而蒸發(fā)器中溶液內(nèi)部的壓力大于液面的壓力,致使溶液內(nèi)部的沸點較液面處的為高,二者之差即為因液柱靜壓力引起的溫度差損失</p><p> 為簡便起見,以液層中部點處的壓力和沸點代表整個液層的平均壓力和平均溫度,則根據(jù)流體靜力學方程,液層的平均壓力為</p><p> 式中 —蒸發(fā)器中液面和底層的平均壓強,Pa;<
27、;/p><p> p/—二次蒸氣的壓強,即液面處的壓強,Pa;</p><p> 、 —溶液的平均密度,kg/m3;</p><p><b> 、-液層高度,m;</b></p><p> g-重力加速度,m/s2。</p><p> NaOH水溶液密度(Kg/m3)
28、ρ1=1014kg/m3,ρ2=1060kg/m3,ρ3=1239kg/m3 </p><p><b> 所以</b></p><p> =340+=347.461 KPa</p><p> =180+=187.799 KPa</p><p> = 20+=29.116 KPa</p><p
29、> 根據(jù)各效溶液平均壓力查得對應的飽和溶液溫度為:</p><p> =138.6℃ ; =118.1℃; =66.0℃</p><p> 根據(jù) = </p><p> 式中--根據(jù)平均壓力求取的水的沸點℃,--根據(jù)二次蒸氣壓力求得水的沸點℃</p><p> 所以 ℃</p>
30、<p> ℃ </p><p><b> ℃</b></p><p> =0.9+1.5+5.9=8.3℃</p><p> 由經(jīng)驗不計流體阻力產(chǎn)生壓降所引起的溫度差損失</p><p> 由于管道流體阻力產(chǎn)生的壓強降所引起的溫度差損失在多效蒸發(fā)中末效以前各效
31、的二次蒸汽流到次一效的加熱室的過程中由于管道阻力使其壓強降低蒸汽的飽和溫度也相應降低由此引起的溫度差損失即為,根據(jù)經(jīng)驗其值1℃ ,即=1℃,則 = 3℃</p><p> 根據(jù)以估算的各效二次蒸汽壓強及溫度差損失△,即可由下式估算溶液各效溶液的沸點t</p><p> 所以總的溫度差損失為</p><p> =++ =20.6+8.3+3=31.9℃<
32、/p><p> 各效料液的溫度和有效總溫差</p><p> 由各效二次蒸汽壓力P'i及溫度差損失Δi,即可由下式估算個料液的溫度ti,</p><p><b> ti=T'i+Δi</b></p><p> Δ1=Δ'1+Δ''1+Δ'''1=3.3+
33、0.9+1=5.2℃</p><p> Δ2=Δ'2+Δ''2+Δ'''2=5.4+1.5+1=7.9℃</p><p> Δ3=Δ'3+Δ''3+Δ'''3=11.9+5.9+1= 18.8℃</p><p> 所以各效料液的溫度為:</p><
34、;p> =137.7+5.2=142.9℃ </p><p> =116.6+7.9=124.5℃ </p><p> =60.1+18.8=78.9℃</p><p><b> 有效總溫度差</b></p><p> 由手冊可查得????kPakPa飽和蒸汽的溫度為??????℃、汽化潛熱為2113
35、kJ/kg,</p><p> 所以?????????????????????? ℃</p><p> 加熱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發(fā)水量的初步計算</p><p> 第i效的焓衡算式為:</p><p> 由上式可求得第i效的蒸發(fā)量.若在焓衡算式計入溶液的能縮熱及蒸發(fā)器的熱損失時,尚需考慮熱利用系數(shù)一般溶液的蒸發(fā),可取得0.98-0.7△
36、x(式中△x為溶液的濃度變化,以質(zhì)量分率表示)。 </p><p> 第i效的蒸發(fā)量的 計算式為</p><p> 式中 ------第i效的加熱蒸汽量,當無額外蒸汽抽出時= </p><p> ------ 第i效加熱蒸氣的汽化潛熱 ------第i效二次蒸氣的汽化潛熱</p><p> -----------原料液
37、的比熱 ---------水的比熱</p><p> ,--------分別為 第i效及第i-1效溶液的沸點</p><p> -----------第i效的熱利用系數(shù),無因次</p><p> 對于加熱蒸氣消耗量,可列出各效焓衡算式并與式W=ΣWi聯(lián)解而求得。</p><p> 第一效的熱量衡算式為:
38、</p><p><b> W1=η1(+)</b></p><p> 對于沸點進料,t0=t1,考慮到NaOH溶液濃縮熱的影響,熱利用系數(shù)計算式為?1 =0.98-0.7Δxi,式中Δxi為第i效蒸發(fā)器中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變化。</p><p> ?1 =0.98-0.7×(0.127-0.106)=0.965</p>
39、<p> 由相關(guān)手冊查得 </p><p> cp0=3.97KJ/(Kg.℃),cpw =4.187 KJ/(Kg.℃)</p><p><b> 所以</b></p><p> 同理第二效的熱量衡算式為:</p><p> 0.98-0.7×(0.164-0.127)=0.95
40、4</p><p> 所以 </p><p><b> =</b></p><p> =0.854+754.4</p><p> 第三效的熱衡算式為:</p><p> 0.98-0.7×(0.237-0.164)=0.928</p><
41、p> 所以 </p><p><b> =</b></p><p> =1642.3-0.071W1+0.8W2</p><p> 又 </p><p> W1+W2+ W3=13266
42、 </p><p> 聯(lián)立(a),(b),(c),(d)式,解得:</p><p> W1=4165 Kg/h</p><p> W2=4307Kg/h</p><p> W3=4833 Kg/h</p><p> D1=4403 Kg/h</p><p> 蒸
43、發(fā)器的傳熱面積和有效溫度差在各效中的分布以及傳熱系數(shù)K的確定</p><p> 任意一效的傳熱速率方程為</p><p> 式中 ---第i效的傳熱速率,W。 ----第i效的傳熱系數(shù),W/(m2, ℃).</p><p> ---第i效的傳熱溫度差,℃ Si-------第i效的傳熱面積,m2</p><p&g
44、t; ?。?403×2113=9303539</p><p> ?。?165×2155=8975575</p><p> ?。?307×2214=9535698</p><p> =T1-t1=151.7-142.9=8.8℃</p><p> =137.7-124.5=13.2℃</p>&l
45、t;p> =116.6-78.9=37.7℃</p><p> 誤差為: </p><p> 誤差較大,故應調(diào)整各效的有效溫度差,重復上述步驟。</p><p> 溫差的重新分配與試差計算</p><p><b> 平均傳熱面積:</b></p><p> 重新分配
46、有效溫度差:</p><p><b> ℃</b></p><p><b> ℃</b></p><p><b> ℃</b></p><p><b> 重復上述計算步驟</b></p><p> 由所求各效蒸汽量求各效溶
47、液濃</p><p><b> 計算各效溶液沸點</b></p><p> 末效溶液沸點和二次蒸汽壓力保持不變,各種溫度差損失可視為恒定,故末效溶液的溫度仍為=78.9℃,而 =30.53℃</p><p> 則第III效加熱蒸汽溫度(即第II效二次蒸汽溫度)為 </p><p><b> .℃
48、</b></p><p> 由第II效二次蒸汽的溫度T2/=108.75℃,再由第II效料液的濃度X2=0.164查杜林線圖,可得第II效料液的沸點為: 106℃。由液柱靜壓力即流動阻力而引起的溫度差損失可視為不變,所以第II效料液的溫度為:</p><p><b> 108.5℃</b></p><p> 同理:由t2=10
49、8.5℃ ,=17.24℃</p><p> 得 ℃</p><p> 由第I效二次蒸汽的溫度T1/ =125.31℃,再由第I效料液的濃度X1=0.127查杜林線圖,可得第I效料液的沸點為: 132℃</p><p> 則第一效料液的溫度為:</p><p><b> ℃</b><
50、;/p><p> 第一效料液的溫度也可以由 t1 = T1=151.7-11.67=140.03 ℃ 計算</p><p> 誤差為:1-≈0.044<0.05,</p><p> 說明溶液的各種溫度差損失變化不大,不必重新計算,故有效總溫度差不變,為??t=59.7 ℃ </p><p> 溫度差重新分配后各效溫度情況列于下表:
51、</p><p> 各效的熱量衡算: </p><p> 二次蒸汽的汽化潛熱和二次蒸汽溫度Ti/(℃) (即下一效加熱蒸汽)溫度 如下表: </p><p> 第一效: </p><p> ?1 =0.98-0.7×(0.127-0.106)=0.965</p><p> 第二效:
52、 </p><p> 0.98-0.7×(0.164-0.127)=0.954</p><p><b> =</b></p><p> =0.889+1084.76</p><p> 第三效: </p><p> 0.98-0.7×(0.237-0.16
53、4)=0.928</p><p><b> =</b></p><p> =0.889+0.0476+1197.57</p><p> 因為: W 1+ W2+ W3=13266 Kg/h</p><p> 得: W 1=3623.34 Kg/h</p><p
54、> W2=4306.14 Kg/h</p><p> W3 =5396.26 Kg/h</p><p> D1=3896.34 Kg/h</p><p> 與第一次熱量恒算所得結(jié)果比較并計算誤差得</p><p> =|1-|=0.149 </p><p> =|1-|=0.000199 &
55、lt;/p><p> =|1-|=0.1044</p><p><b> 計算各效傳熱面積</b></p><p> ?。?896.34×2113=8232966.42</p><p> ?。?306.14×2192=9439058.88</p><p> =3896.34&
56、#215;2231=8692734.54</p><p> =T1-t1=151.7-133.9=17.8℃</p><p> ?。?37.7-108.5=29.2℃</p><p> =116.6-78.9=37.7℃</p><p> 誤差計算得: 迭代計算結(jié)果合理</p><p> 所以取平均傳熱面
57、積 S=338.63m2</p><p> 四、 蒸發(fā)器工藝尺寸計算</p><p> 加熱管的選擇和管數(shù)的初步估計</p><p> 蒸發(fā)器的加熱管通常選用25*2.5mm、38*2.5mm、57*3.5mm等幾種規(guī)格的無縫鋼管??紤]蒸發(fā)器的處理量較大,所以選57*3.5mm規(guī)格。</p><p> 加熱管的長度
58、一般為0.6—2m,但也有選用2m以上的管子。管子長度的選擇應根據(jù)溶液結(jié)垢后的難以程度、溶液的起泡性和廠房的高度等因素來考慮,易結(jié)垢和易起泡沫溶液 的蒸發(fā)易選用短管。根據(jù)我們的設計任務和溶液性質(zhì),我們選用以下的管子。</p><p> 可根據(jù)經(jīng)驗我們選?。篖=2M,57*3.5mm</p><p> 可以根據(jù)加熱管的規(guī)格與長度初步估計所需的管子數(shù), ==338.6
59、3/[π*0.057*(2-0.1)]=995(根)</p><p> 式中 S=----蒸發(fā)器的傳熱面積m2,由前面的工藝計算決定;</p><p> d0----加熱管外徑m; </p><p> L---加熱管長度m。</p><p> 因加熱管固定在管板上,考慮管板厚度所占據(jù)的傳熱面積,則計算 時的管長應用(L—0
60、.1)m.</p><p><b> 循環(huán)管的選擇</b></p><p> 循環(huán)管的截面積是根據(jù)使循環(huán)阻力盡量減小的原則考慮的。我們選用的中央循環(huán)管式蒸發(fā)器的循環(huán)管截面積可取加熱管總截面積的40%--100%。加熱管的總截面積可按計算。循環(huán)管內(nèi)徑以表示,則</p><p> 所以 D1==162蒸發(fā)器加熱面積較小,取80%。
61、查標準鋼管規(guī)格表:</p><p> 選取管子為:108*24mm 循環(huán)管管長與加熱管管長相同為2m。</p><p> 按上式計算出的后應從管規(guī)格表中選取管徑相近的標準管,只要n和相差不大,循環(huán)管的規(guī)格可一次確定。循環(huán)管的管長與加熱管相等,循環(huán)管的表面積不計入傳熱面積中。</p><p> 加熱室直徑及加熱管數(shù)目的確定</p><p&
62、gt;<b> ?。?)管心距離:</b></p><p><b> mm</b></p><p> ?。?)計算管數(shù)中心線上管數(shù)</p><p> 正三角形:(為奇數(shù))</p><p> ?。?)初估加熱室內(nèi)徑</p><p><b> ()</b&g
63、t;</p><p><b> m</b></p><p> 分離室直徑與高度的確定</p><p> 高度和直徑都適于施工現(xiàn)場的安放。現(xiàn)取分離室中U=1.5m3/(m3*s)。各效二次蒸汽溫度查得各效蒸汽密度為:ρ1=1.9kg/m3,ρ2=0.9635kg/m3,ρ3=0.1307kg/m3</p><p>
64、 分離室體積的計算公式</p><p> (m3/(m3·s)</p><p><b> m3</b></p><p><b> m3</b></p><p><b> m3</b></p><p> 因為體積最大,所以選擇7.31
65、m3</p><p><b> 由體積確定直徑</b></p><p><b> 取</b></p><p><b> 解得</b></p><p><b> H=2.1m</b></p><p> D=2.1m
66、 </p><p><b> 接管尺寸的確定</b></p><p> 流體進出口接管的內(nèi)徑計算公式</p><p> 蒸發(fā)器的主要接管有溶液進出口、冷凝水進出口、加熱蒸汽進口與二次蒸汽出口</p><p><b> 溶液進口</b></p><p&g
67、t;<b> 第一效</b></p><p> 10.6% NaOH密度為1014 kg/m</p><p> =0.00657m3/S</p><p><b> m</b></p><p><b> 第二效</b></p><p> ?。?.
68、0056m3/S</p><p><b> m</b></p><p><b> 第三效</b></p><p> ?。?.0042m3/S</p><p><b> m</b></p><p> 因為第一效管子最大,所以選擇0.053m<
69、/p><p><b> ?。?)溶液的出口</b></p><p><b> 第一效</b></p><p> ?。?.0056m3/S</p><p><b> m</b></p><p><b> 17</b></p&g
70、t;<p><b> 第二效</b></p><p> ?。?.00421m3/S</p><p><b> m</b></p><p><b> 第三效</b></p><p> ?。?.0024m3/S</p><p><b
71、> m</b></p><p> 因為第一效管子最大,所以選擇0.487m</p><p><b> (3)冷凝水進出口</b></p><p><b> 第一效</b></p><p> ?。?.001m3/S </p><p><b>
72、 m </b></p><p><b> 第二效</b></p><p> =0.00119m3/S</p><p><b> m</b></p><p><b> 第三效</b></p><p> ?。?.00149m3/S<
73、;/p><p><b> m</b></p><p> 因為第三效管子最大,所以選擇0.0356m</p><p><b> ?。?)加熱蒸汽進口</b></p><p><b> 第一效</b></p><p> =0.6143m3/S </
74、p><p><b> m </b></p><p><b> 第二效</b></p><p><b> ?。?.46m3/S</b></p><p><b> m</b></p><p><b> 第三效</b&
75、gt;</p><p> ?。?.842m3/S</p><p><b> m</b></p><p> 因為第三效管子最大,所以選擇0.163m</p><p><b> ?。?)二次蒸汽出口</b></p><p><b> 第一效</b>&l
76、t;/p><p> ?。?.387m3/S</p><p><b> m</b></p><p><b> 第二效</b></p><p> =0.672m3/S </p><p><b> m</b></p><p><
77、;b> 19</b></p><p><b> 第三效</b></p><p> ?。?.059m3/S</p><p><b> m</b></p><p> 因為第三效管子最大,所以選擇0.256m </p><p> 五、 蒸發(fā)裝置的輔助設備
78、</p><p><b> 氣液分離器</b></p><p> 蒸發(fā)操作時,二次蒸汽中夾帶大量的液體,雖在分離室得到初步的分離,但是為了防止損失有用的產(chǎn)品或防止污染冷凝液,還需設置氣液分離器,以使霧沫中的液體聚集并與二次蒸汽分離,故氣液分離器或除沫器。其類型很多,我們選擇慣性式除沫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帶有液滴的二次蒸汽在突然改變運動方向時,液滴因慣性作用而與蒸汽
79、分離。</p><p> 在慣性式分離器的主要尺寸可按下列關(guān)系確定:</p><p> 式中: --------二次蒸汽的管徑,m </p><p> --------除沫器內(nèi)管的直徑,m</p><p> --------除沫器外罩管的直徑,m </p><p
80、> --------除沫器外殼的直徑,m </p><p> H---------除沫器的總高度,m </p><p> h---------除沫器內(nèi)管頂部與器頂?shù)木嚯x,m</p><p> ==0.312m=312mm</p><p> =312mm =468mm =624mm H=624mm h
81、=0.5*=156mm</p><p> 選取二次蒸汽流出管:ф325X10mm 除沫器內(nèi)管ф530X10mm 除沫器外罩管:ф820X12mm</p><p><b> 蒸汽冷凝器</b></p><p> 蒸汽冷凝器的作用是用冷卻水將二次蒸汽冷凝。當二次蒸汽為有價值的產(chǎn)品需要回收或會嚴重地污染冷卻水時,應采用間壁式冷卻器。當二
82、次蒸汽為水蒸氣不需要回收時,可采用直接接觸式冷凝器。二次蒸汽與冷凝水直接接觸進行熱交換,其冷凝效果好,被廣乏采用。</p><p><b> 冷卻水量 </b></p><p> 根據(jù)冷凝器入口蒸汽壓強和冷卻水進口溫度可查得由冷凝器進口蒸汽壓力20Kpa和冷卻水進口溫度25℃可查得1 m3 冷卻水可冷卻的蒸汽量X=46 Kg,則</p>&l
83、t;p> -----冷卻水量m3/h; </p><p> -----所需冷凝的蒸汽量,Kg/h</p><p> 與實際數(shù)據(jù)相比,由圖4-13計算的值偏低,故設計時取=(1.2-1.25)/X</p><p><b> 冷凝器直徑D</b></p><p> 由計算可知,進入冷凝器的二次蒸汽
84、的體積流量可計算得到冷凝器的直徑D</p><p> ==468取D=480mm</p><p><b> 淋水板的設計</b></p><p> (1)淋水板數(shù): D<500mm, 淋水板取6塊</p><p> (2)淋水板間距: D<500mm,Ln+1=(0.5~0.
85、7)Ln, </p><p> 又 L0=D+(0.15~0.3)m 取L0=0.48 +0.2=0.68m。</p><p> L1=0.6*L0=0.6*0.68=0.41m L2=0.6*L1=0.25m L3=0.6*L2=0.15m≥0.15m</p><p> 所以取 L0=0.68m L1=0.41
86、m L2=0.25 L3=0.15m</p><p> (3)弓型淋水板的寬度:最上面一塊=(0.8~0.9)D,其他各淋水板B=D/2+0.05 m </p><p> 所以=0.8*0.48~0.9*0.48,取=0.40m,其余取B=0.48/2+0.05=0.29m。</p><p> (4)淋水板堰高h: D=480mm<
87、500mm, 取 h=40mm</p><p> (5)淋水孔徑: 冷卻水循環(huán)使用, 取 d=10mm</p><p> (6)淋水孔數(shù): 淋水孔冷卻水流速, 淋水孔的阻力系數(shù)取η=0.95~0.98, 水流收縮系數(shù)φ =0.80~0.82 </p><p><b> 取整n=500</b>&l
88、t;/p><p> 考慮到長期操作易堵,最上層板的實際淋水孔數(shù)應加大10%~15% </p><p> 則: N1 =n*(1+12%)=500*1.12=560 </p><p> 其他各板孔數(shù)應加大5%,為n=500(1+5%)=525
89、 </p><p><b> 六、 課程設計心得</b></p><p> 這次課程設計經(jīng)歷了長達近兩個星期的準備終于結(jié)束了,確實非常的難做起來也很辛苦,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完全不知道怎樣下手,后來還是從網(wǎng)上借鑒了別人才慢慢知道如何去做,但是此次課程設計我的收獲很大,我覺得以前我們學過的理論知識都只不過是紙上談兵,沒有什么實際用處,尤其是今后到了工廠根本毫無用武之地
90、,雖然已經(jīng)掌握,但是不知道如何應用。而本次課程設計卻是一次非常不錯的“實戰(zhàn)”,它不僅要求我們對化工設計有基礎(chǔ)的了解,而且還要對化工原理、過程設備設計等一系列知識能夠進行綜合的運用,同時也對計算機繪圖提出了較高的要求。</p><p> 課程設計中,我遇到了不少困難,比如有些物料特性,各種管道的選取,各種系數(shù)的查找都非常繁瑣,需要查找很多資料才能知道,一個不仔細就可能算出來的結(jié)果完全對不上,所以不敢隨意,計算過程
91、中,要反復計算直到結(jié)果誤差滿足要求才行,因此計算量很大,這就要求我在課程設計中要做到一絲不茍,</p><p> 同時,課程設計加強了我的學習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將對我以后的工作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p><p><b> 參考文獻</b></p><p> 1.陳敏恒,叢德茲等. 化工原理(上、下冊)(第三版). 北京
92、: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p><p> 2.賈紹義,柴誠敬.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2</p><p> 3.鄭津洋,董其伍,桑芝富. 過程設備設計(第二版).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p><p> 4.時鈞,汪家鼎等. 化學工程手冊,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6年</p><p> 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課程設計--naoh水溶液蒸發(fā)裝置的設計
-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發(fā)裝置的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發(fā)裝置的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發(fā)裝置的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發(fā)裝置的設計
- 畢業(yè)論文---naoh水溶液蒸發(fā)裝置的設計
- 75kta_naoh溶液三效蒸發(fā)裝置設計-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kno3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發(fā)裝置的設計
- kno3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發(fā)裝置的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甘蔗糖廠四效真空蒸發(fā)裝置
- 畢業(yè)設計---處理量為15000kg.h的cacl2水溶液四效蒸發(fā)裝置設計
- 課程設計--并流三效蒸發(fā)器
- 化工原理課程設 計_naoh 蒸發(fā)系統(tǒng)設計
- 蒸發(fā)器課程設計
- 年產(chǎn)1.6萬噸蔗糖三效蒸發(fā)裝置設計任務書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雙效并流蒸發(fā)器設計
- 蒸發(fā)器課程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二效降膜蒸發(fā)器
- 乙醛-水溶液的滲透蒸發(fā)分離研究.pdf
- 多效蒸發(fā)海水淡化裝置的設計計算及性能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