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壓模具課程設計---落料模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學校代碼:__________</p><p>  學 號:0603200208</p><p>  本科課程設計(論文)</p><p>  BACHELOR DISSERTATION</p><p>  設計題目: 落料模 </p><p>

2、;  學科專業(yè):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p><p>  作者姓名: </p><p>  導師姓名: </p><p>  完成時間: 2011.06.29 </p><p><b>  目

3、 錄</b></p><p><b>  一、設計課題2</b></p><p><b>  二、設計內容3</b></p><p>  2.1 沖壓件工藝分析3</p><p>  2.2 確定沖壓工藝方案3</p><p>  2.3 主要設計計算5

4、</p><p>  2.3.1 工件尺寸公差轉換及毛坯尺寸計算5</p><p>  2.3.2 排樣及相關計算5</p><p>  2.3.3 沖壓力計算7</p><p>  2.3.4 壓力機初選8</p><p>  2.3.5 凸凹模刃口尺寸計算8</p><p>  3

5、.3.6 壓力中心的計算11</p><p>  2.4 模具的總體設計12</p><p>  2.4.1 模具類型的選擇12</p><p>  2.4.2 定位方式的選擇12</p><p>  2.4.3卸料方式的選擇12</p><p>  2.4.4 導向方式的選擇12</p>&

6、lt;p>  2.5 模具零部件設計12</p><p>  2.5.1 整體式凹模12</p><p>  2.5.2 凸模13</p><p>  2.5.3模架的選用15</p><p>  2.5.4 導柱導套的選用16</p><p>  2.5.5 壓力機的選用17</p>

7、<p><b>  三、模具裝配18</b></p><p><b>  四.結論19</b></p><p><b>  參考文獻20</b></p><p><b>  一、設計課題</b></p><p>  零件簡圖:如右圖所示&

8、lt;/p><p><b>  材料:黃銅H62</b></p><p><b>  材料厚度: 3mm</b></p><p><b>  精度等級:IT10</b></p><p><b>  生產(chǎn)批量:小批量</b></p><p&g

9、t;<b>  圖1.1</b></p><p><b>  二、設計內容</b></p><p>  2.1 沖壓件工藝分析</p><p>  該工件只有落料一個工序,材料為黃銅H62,為軟材料;</p><p>  工件的外形左右對稱;</p><p>  有文獻(1)

10、P65的表3-15有當交角<時,過度圓角;當交角>時有過度圓角,在此工件中圓角均遠大于這些最小值;</p><p>  該工件上無過長的突出懸臂和凹槽;</p><p>  該工件的精度等級為IT10,屬于一般的精度等級;</p><p>  由文獻(1)p67表3-20有沖裁斷面的表面粗糙度為</p><p>  綜上所述,該工

11、件的結構工藝性較好,沖裁較為容易。</p><p>  2.2 確定沖壓工藝方案</p><p>  該工件只有落料一個工序,可以有以下幾種工藝方案:</p><p>  方案一:采用一副簡單的落料模,其排樣圖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采用單排形式,其排樣圖如下圖所示</p><p><b>  圖2.2.1</b></

12、p><p>  第二種是雙排形式,沖裁時先沖一側條料上的工件,沖完之后將工件翻轉,沖裁安排在條料另一側上的工件,其排樣圖如下圖所示</p><p><b>  圖2.2.2</b></p><p>  方案二:在一副落料模中不同的位置設置兩副落料用的凸模和凹模,即在一次沖裁行程中同時沖下兩個工件,根據(jù)凸模位置不同,其排樣圖有兩種,如下圖所示<

13、/p><p><b>  圖2.2.3</b></p><p><b>  圖2.2.4</b></p><p><b>  分析比較:</b></p><p>  方案一:.采用單工序模生產(chǎn),模具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p><p>  方案二:一副模具

14、上裝兩副凸凹模,結構設計較為復雜,制造成本較高,但是生產(chǎn)效率高。</p><p><b>  方案確定:</b></p><p>  雖然方案二生產(chǎn)效率較高,但是模具的制造成本較高,結構設計較為復雜,對于小批量生產(chǎn)來說,沒有必要在模具上投入過高資本。相比之下,方案一模具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更適合進行小批量生產(chǎn),節(jié)約生產(chǎn)資本。</p><p>

15、  2.3 主要設計計算</p><p>  2.3.1 工件尺寸公差轉換及毛坯尺寸計算</p><p><b>  圖2.3.1</b></p><p>  按“入體原則”標注工件尺寸公差,由文獻(2)p257表3-2公差等級為10級時工件上的尺寸如下:</p><p><b>  毛坯的面積為</b&

16、gt;</p><p><b>  毛坯周長為</b></p><p>  2.3.2 排樣及相關計算</p><p>  采用導料板進行側向導料,且增加測壓裝置保證精度要求。</p><p><b>  采用單排,</b></p><p><b>  圖2.3.2

17、.1</b></p><p>  由文獻(1)p56表3-9查的最小搭邊值分別為:</p><p><b>  側面;工件間。</b></p><p>  為方便計算,此次設計統(tǒng)一取值為2.5mm。</p><p>  由文獻(1)p57表3-10查得工件最大寬度為11mm時,條料寬度的單向偏差為</p

18、><p>  由文獻(1)p58表3-12查的導料板與最寬條料之間的間隙值為</p><p>  則由文獻(1)p56式(3-14)有條料的寬度為</p><p>  由文獻(1)p56式(3-15)有導料板間距離為 </p><p>  相鄰兩工件之間的中心距為</p><p><b>  材料的利用率為&

19、lt;/b></p><p><b>  采用雙排:</b></p><p><b>  圖2.3.2.2</b></p><p>  由文獻(1)p56表3-9查的最小搭邊值分別為:</p><p><b>  側面;工件間。</b></p><p&

20、gt;  上下兩個工件的垂直距離計算 </p><p><b>  圖2.3.2.3</b></p><p><b>  ,取為13.5mm</b></p><p>  由文獻(1)p57表3-10查得工件最大寬度為21.5mm時,條料寬度的單向偏差為</p><p>  由文獻(1)p58表3-1

21、2查的導料板與最寬條料之間的間隙值為</p><p>  則由文獻(1)p56式(3-14)有條料的寬度為</p><p>  由文獻(1)p56式(3-15)有導料板間距離為</p><p>  相鄰兩工件之間的中心距為</p><p><b>  材料的利用率為</b></p><p>  由

22、于采用雙排排樣時材料的利用率較單排的利用率高,所以排樣方式選用雙排排樣。</p><p>  2.3.3 沖壓力計算</p><p>  由文獻(4)p29表1-50有黃銅H62抗拉強度——,在此次計算中取,采用彈性卸料和下出料方式進行沖裁。</p><p>  由文獻(1)p60式(3-20)有落料力:</p><p>  由文獻(1)p6

23、1表3-14有,并取n=7</p><p>  由文獻(1)p61式(3-22)有推件力為:</p><p>  由文獻(1)p61表3-14有</p><p>  由文獻(1)p61式(3-21)有卸料力為:</p><p>  由文獻(1)p61式(3-24)有沖壓工藝力為: </p><p>  為使壓力機安全工

24、作,取壓力機的公稱壓力為沖壓工藝力的1.2倍,則有:</p><p><b>  壓力機公稱壓力:</b></p><p>  2.3.4 壓力機初選</p><p>  根據(jù)沖壓工藝總力計算結果,并結合工件高度,初選開式雙柱可傾壓力機J23-10.</p><p>  2.3.5 凸凹模刃口尺寸計算</p>

25、<p>  由于工件的形狀較為復雜,所以凸凹模采用配作法加工。由文獻(1)P43式(3-2)由經(jīng)驗值法確定最小間隙值,則有</p><p><b>  圖2.3.5.1</b></p><p>  該工件屬于落料件,選凹模為設計基準,只需要計算落料凹模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凸模刃口尺寸由凹模實際尺寸按間隙要求配作。</p><p>

26、  由文獻(2)p257表3-2公差等級為10級時工件上的尺寸,及文獻(1)p48表3-7相應的磨損系數(shù)如下表所示</p><p>  落料凹凸模的尺寸如下圖所示:</p><p>  凸模刃口尺寸(圖2.3.5.2)</p><p>  凹模刃口尺寸(圖2.3.5.3)</p><p>  3.3.6 壓力中心的計算</p>

27、<p><b>  圖2.3.6</b></p><p>  由圖可知壓力中心一定在Y軸上,只需計算出圖中標注的幾部分的Y值即可,圓弧的壓力中心位置可由文獻(1)P63式(3-27)求得。</p><p>  理論壓力中心與模具中心的偏移量較小,所以直接取凹模幾何中心為壓力中心。</p><p>  2.4 模具的總體設計</p

28、><p>  2.4.1 模具類型的選擇</p><p>  由沖壓工藝分析可知,采用單工序沖壓,所以模具類型為單工序落料模,又由于精度要求不高,所以選用后側導柱型模座。</p><p><b>  圖2.4.1</b></p><p>  2.4.2 定位方式的選擇</p><p>  導料采用導料

29、板,并采用擋料銷、初始擋料銷定位。</p><p><b>  2.4.2.1</b></p><p>  2.4.3卸料方式的選擇</p><p>  由于材料較軟,在沖壓過程中板料可能發(fā)生翹曲變形,必須添加壓料裝置,所以采用彈性卸料和下出料方式。</p><p><b>  2.4.3.1</b>

30、;</p><p>  2.4.4 導向方式的選擇</p><p>  由于工件的結構較為簡單,同時為了節(jié)約生產(chǎn)成本,簡化模具結構降低模具制造難度,方便安裝調整,該單工序落料模采用后側導柱導套式落料模。</p><p>  2.5 模具零部件設計</p><p>  2.5.1 整體式凹模</p><p>  沖裁時凹

31、模承受沖裁力和側向壓力的作用,受力情況比較復雜,通常根據(jù)沖裁的板料的厚度和沖裁件的輪廓尺寸按經(jīng)驗公式來確定,由文獻(1)p86式(3-41)、(3-42),查表3-24中的凹模厚度系數(shù)k=0.5,得凹模的尺寸為:</p><p><b>  圖2.5.1.2</b></p><p><b>  2.5.2 凸模</b></p>&l

32、t;p><b>  圖2.5.2.1</b></p><p>  由工件形狀可知凸模形式為非圓形凸模,且通過分析比較:落料凸模截面較大,為固定方便采用圓凸臺固定較為可靠。</p><p><b>  凸模長度計算:</b></p><p>  L=h+(1520)mm;</p><p>  上

33、式中,--凸模固定板厚度;</p><p><b>  --卸料板厚度;</b></p><p><b>  --導尺厚度</b></p><p><b>  L—凸模長度。</b></p><p>  1520mm——包含凸模進入凹模的深度、凸模修磨量、沖模在閉合狀態(tài)下卸料板

34、到凸模固定板間的距離。</p><p>  凸模長度由上表可查得, L=50 mm</p><p>  由于此工件的形狀較為復雜,加工時比較適合采用線切割加工,考慮到加工工藝性要求,凸模采用直通式,固定方式采用鉚接式,凸模的長度取為50mm,</p><p>  當凹模的尺寸確定之后,由文獻(3)p128表5-3得彈壓卸料縱向和橫向送料典型組合尺寸(GB/T8066

35、.2-95)</p><p>  2.5.3模架的選用</p><p><b>  2.5.3.1</b></p><p><b>  表1 模架尺寸</b></p><p>  由于工件精度要求不太高,且考慮模具結構簡單。故選擇后側導柱模架。</p><p>  由 [3]

36、 105頁表4-6可查得</p><p>  表2 模座尺寸(單位:mm)</p><p>  2.5.4 導柱導套的選用</p><p>  由模架尺寸選用導柱導套,選用滑動導柱B型及滑動導套B型,由 [4] 78頁表3-38及表3-39 可查得導柱導套尺寸如下表:</p><p>  表4 導柱尺寸(單位:mm)</p>

37、<p>  表5 導套尺寸(單位:mm)</p><p>  2.5.5 壓力機的選用</p><p>  由前面沖裁力計算結果可知F= 88.71KN。由模具的設計及實際情況考慮選擇開式雙柱可傾壓力機J23-25。具體參數(shù)見下表:</p><p>  表 6開式雙柱可傾壓力機參數(shù)</p><p><b>  三、模具裝

38、配</b></p><p>  根據(jù)落料模的特點,先裝上模,再裝下模較為合理,并調整間隙,試沖,返修。具體過程如下。</p><p><b>  圖3.1</b></p><p><b>  四.結論</b></p><p>  通過對連接板零件沖孔落料級進模的設計,更深一層地了解沖裁模

39、的設計流程,包括沖裁件的工藝分析、工藝方案的確定、模具結構形式的選擇、必要的工藝計算、主要零部件的設計、壓力機型號的選擇、總裝圖及零件圖的繪制。在設計過程中,有些數(shù)據(jù)、尺寸是一點也馬虎不得,只要一個數(shù)據(jù)有誤,就得全部改動,使設計難度大大增加。條料送進時利用固定擋料銷定步距。操作時完成第一步后,把條料向上抬起向前移動,移到剛沖過的料口里,再利用導料銷繼續(xù)下一個工件的沖裁。重復以上動作來完成所需工件的沖裁,沖完一側的工件之后翻遍沖另一側的工

40、件,首次定位用初始擋料銷。通過本次沖壓模具課程設計,是我對模具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深刻認識到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模具設計人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非一朝一夕之事。再有,通過本次設計為今后的畢業(yè)設計,未來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p><p><b>  參考文獻</b></p><p>  [1] 李奇涵主編.沖壓成形工藝與模具設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

41、07年;</p><p>  [2] 甘永立主編幾何公差與檢測[M]·8版,上海:上海科學出版社,2008.1;</p><p>  [3].王立人,張輝主編.沖壓模具設計指導[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8;</p><p>  [4] 馮炳堯,韓泰榮,蔣文森主編.模具設計與制造簡明手冊[S]·第二版.</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