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95.基于dlnsar技術的汶川地震形變場研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ndex:P694UDC:520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IogyMasterDegreeThesiSResearchforWenchuanEarthquakeDeformationBasedonD—InSARGrade2009Oandidate:ZhangBoAcademicDegreeAppIiedor:MasterSpeciaIity:MirleraIProspectingandEx

2、pIoratlonSupervIsor:ProfZhangWenjun西南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第1頁摘要我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嚴重的國家之一,嚴重的地震災害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為了減少地震帶來的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有必要研究地震的震源機理、地質(zhì)構(gòu)造分析、斷層活動性、地震地表破裂以及震前同震一震后形變場等,為地震預報及地震活動規(guī)律研究提供依據(jù)。為此,本文以汶川地震部分區(qū)域為實驗區(qū),嘗試利用臺成孔徑雷達差分干涉測量技術(D—In

3、SAR)提取汶川地震產(chǎn)生的地表形變信息。具體研究內(nèi)容和相關結(jié)論有:對汶川地震進行概括總結(jié),著重分析引起汶川地震的龍門山斷裂構(gòu)造、地層、地震活動等,并介紹了合成孔徑雷達差分干涉測量原理、方法及數(shù)據(jù)處理流程。研究了使用InSAR技術提取DEM的詳細流程及相關原理和算法,并對InSARDEM的精度及其與地形因子的關系進行了深入分析。結(jié)果表明:平坦地區(qū)DEM精度較高,地形起伏較大地區(qū)DEM精度較低,且隨著地形坡度的增加,其精度逐漸減小。以汶川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