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轉基因玉米外源基因檢測方法研究姓名:肖一爭申請學位級別:碩士專業(y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指導教師:唐詠20070601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摘要本研究以6種轉基因玉米(MON810、Btll、Btl76、T25、GA21和NK603)為試驗材料,研究適合的基因組DNA提取方法,建立和驗證了轉基因玉米定性PCR檢測方法,并進一步對擴增的目的片段進行克隆、測序和BLAST同源性分析,制備出轉基因玉米檢測陽性樣品。還利
2、用定性PCR檢測引物建立和優(yōu)化了復合PcR檢測體系,同時參考Kuntrudi等MQDAPCR文獻中設計的探針,將復合PCR和基因芯片結合起來,建立了高效、可靠的外源基因檢測方法。得到的結論如下:1、研究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基因組DNA純度高、質量好。用玉米內(nèi)參照基因引物擴增改良CTAB法提取的基因組DNA,結果均為陽性,這能消除下游檢測出現(xiàn)假陰性結果。2、本研究對Kuntrudi等MQDAPCR文獻中設計的引物進行驗證,驗證結果表明
3、35S枷t、NoS—F瓜、BtllF/R、Btl76F/R、T25一F/R和MoN8lOF儂引物檢測結果穩(wěn)定,可以用于轉基因玉米的定性檢測,而GA21F瓜引物檢測結果不穩(wěn)定,本研究對其進行了改進,重新建立了穩(wěn)定的定性PCR檢測體系。3、本研究還通過查詢和收集轉基因玉米NK603外源基因的構建信息,設計了NK603F/R結構特異性引物,建立和優(yōu)化了轉基因玉米NK603定性PCR檢測方法。4、對8對定性PCR檢測引物擴增得到的目的基因進行回
4、收、克隆、測序與基因數(shù)據(jù)庫比對,發(fā)現(xiàn)這些基因的特異片段就是檢測的目標,因此可以將插入這些基因片段的質粒作為檢測工作中的陽性對照。5、本研究利用定性PCR檢測的引物,設計和優(yōu)化了復合PCR反應體系,能同時在一個PCR反應中最多擴增出6種轉基因玉米的特異性片段。6、利用Kuntrudi等MQDAPCR文獻中設計的探針,將復合PCR和基因芯片結合起來,同時檢測6種轉基因玉米的8個外源基因元件,包括CaMV35S基因、NOS基因、MaizeD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轉基因玉米中外源基因檢測方法的研究.pdf
- 轉基因番茄外源基因檢測方法研究.pdf
- 家蠶轉基因的外源基因導入法研究.pdf
- 轉基因小麥外源基因品質基因表達的遺傳研究.pdf
- snt11962012轉基因成分檢測玉米檢測方法
- snt11962012轉基因成分檢測玉米檢測方法
- 轉基因羊外源基因甲基化及納米載體轉基因技術的研究.pdf
- 轉基因三倍體毛白楊外源基因及其表達的檢測.pdf
- 玉米轉基因新方法的研究.pdf
- 外源基因在擬南芥轉基因植株中的遺傳研究.pdf
- 轉基因大豆檢測方法研究.pdf
- 轉基因阿爾巴斯白絨山羊外源基因沉默相關研究.pdf
- 花粉介導獲得轉基因玉米植株及轉基因玉米雜交后代研究.pdf
- 轉基因大豆、玉米、油菜品系鑒定方法.pdf
- 轉基因小麥外源優(yōu)質亞基基因的雜交轉育的研究.pdf
- 外源高賴氨酸含量基因在轉基因小麥的表達研究.pdf
- 玉米抗除草劑轉基因植株再生和外源基因遺傳穩(wěn)定性分析.pdf
- 轉基因飼料中bar基因檢測方法的研究.pdf
- 12701.轉基因玉米檢測的內(nèi)參基因篩選與鑒定
- 外源CpTI基因在轉基因蘋果中的表達及特性.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