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由于高效、潔凈、輸出功率穩(wěn)定等優(yōu)點吸引了人們的注意,由于一般工作溫度較高,對材料選擇和制作工藝的要求非常高,限制其發(fā)展,在保持電池原有優(yōu)勢前提下,降低燃料電池的工作溫度,就可以減少這些問題。在電池工作的過程中,陰極極化損失占到整個電池損失的50%,若能改善陰極的性能,提高陰極的能量效率,將會對電池的性能有很大改善。
具有A2BO4結構的類鈣鈦礦氧化物擁有混合導電性,較高的氧擴散系數,較低的熱膨脹系數,和鈣鈦礦
2、結構的氧化物相比有較好的熱化學穩(wěn)定性,這一系列性質預示著A2BO4型化合物成為潛在的燃料電池陰極材料。在本實驗中以Pr2NiO4(PNO)為研究對象。對其A位進行摻雜少量的Sr(PSNO),分析其物性,是否滿足陰極材料的要求。并在PSNO中復合具有離子導電性的YSZ,制成復合陰極,分析PSNO-YSZ復合陰極的性能。
實驗表明,用溶膠-凝膠法合成的PNO和PSNO粉體成單相。PNO的高溫電導率在450℃時達到最大值52.5S/
3、cmPSNO的電導率在500℃達到最大值107S/cm,PSNO的電導率復合陰極材料的要求。PNO的熱膨脹系數在30℃到850℃之間的平均值為14.26×10-6K-1,PSNO的為14.38×10-6K-1。PNO的曲線在450℃出現突變,可能是發(fā)生相變,而摻雜Sr后消除了這種相變。
分析YSZ的加入對復合陰極的基本物性和電化學性能的影響。經過測試,發(fā)現摻雜量為20wt%的陰極效果最好,在750℃測試,極化面電阻為0.22Ω
4、cm2,以PSNO-20YSZ為研究對象分析燒結溫度對陰極的影響,經過對電化學測試和SEM圖片分析,最佳燒結溫度為1050℃,時間3h。在不同的測試溫度測試其阻抗和過電位,結果表明隨著溫度的增加,電化學性能增強,原因是陰極材料對電極反應的催化活性增強。
復合陰極的電導率非常低,原因為YSZ離子電導率非常大,而電子電導率非常小,影響了電導率的值。熱膨脹測試顯示PSNO的TEC大于PSNO-20YSZ的值,說明YSZ的加入限制了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pr1.6sr0.4nio4基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性能研究
-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材料制備及性能.pdf
-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Pr2CuO4基陰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pdf
-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材料Sr2-xAxMnO4(A=La,Pr)性能的研究.pdf
- 中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Pr2-xSrxNiO4系陰極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pdf
- 中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材料的制備及電池性能研究.pdf
-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過程.pdf
-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BaFeO3基陰極材料的制備與性能.pdf
- 中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CuFe2O4陰極的制備及性能研究.pdf
- 低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材料制備及其性能研究.pdf
- 中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la1.6xprxsr0.4nio4δ的性能研究
- 中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材料LSMM的制備及性能研究.pdf
-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材料(LSM)的制備與性能表征.pdf
- Pr3+缺位Pr1-xBaCo2O5+δ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pdf
- (La,Pr)SrMnO鈣鈦礦氧化物作為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材料性能研究.pdf
- 中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離子浸漬的鈷基陰極制備及性能優(yōu)化.pdf
-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Cu基陽極的制備與性能研究.pdf
-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材料的制備與表征.pdf
-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電流收集的研究.pdf
- 氧化鉍基中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復合陰極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