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降雨條件下城市不透水面地表徑流削減影響因素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城市可透水面是截留、消納暴雨徑流的重要形式之一,能有效緩解城市內(nèi)澇災害,減輕城市排水管網(wǎng)壓力。通過現(xiàn)場模擬城市可透水面削減暴雨徑流過程,探討不同條件下城市不透水與可透水下墊面臨界面積配比,并分析徑流削減過程的影響因素,可為城市規(guī)劃用地布局及雨洪利用工程設計提供科學依據(jù)。本文根據(jù)重慶市沙坪壩氣象站提供的1892-2010的逐月降雨量資料分析了重慶市全年及汛期降雨特征,利用人工模擬降雨裝置、典型城市下墊面模擬裝置,通過模擬典型城市下墊面產(chǎn)匯

2、流過程,研究了不同降雨條件及坡度下的產(chǎn)匯流曲線,得到了相應產(chǎn)匯流特征值,并在此基礎上模擬城市不透水地表徑流流經(jīng)可透水面的削減過程,探討了不同降雨條件、不同可透水下墊面坡度及不同進水模式下不透水與可透水下墊面的臨界面積配比,分析了各影響因素對不透水面地表徑流削減效果的單因素及多因素影響規(guī)律。本試驗研究的主要結(jié)論有以下幾點:
   (1)試驗既定條件下,散流式與集中式進水模式不透水與可透水下墊面臨界面積配比分別為5:1和4:1。面積

3、配比與可透水面對不透水面地表徑流削減的效果呈負相關關系,同種面積配比不同進水模式下散流式進水模式的徑流削減效果要高于集中式。降雨條件及可透水下墊面坡度一定時,進水模式和面積配比兩種因素對徑流削減效果的影響次序依次為:面積配比>進水模式。
   (2)降雨強度與兩種進水模式下的臨界面積配比呈負相關關系,散流式進水模式下的臨界面積配比依次為6:1(i=0.60mm/min)=6:1(i=1.07mm/min)>5:1(i=1.43m

4、m/min)>4:1(i=1.92mm/min),集中式進水模式下的臨界面積配比依次為5:1(i=0.60mm/min)=5:1(i=1.07mm/min)>4:1(i=1.43mm/min)>3:1(i=1.92mm/min)。同種面積配比不同降雨條件下,散流式進水模式的徑流削減效果均高于集中式??赏杆聣|面坡度一定時進水模式、面積配比及降雨強度三種因素對徑流削減效果的影響次序依次為:降雨強度>面積配比>進水模式,其中降雨強度及面積配

5、比與不透水面地表徑流削減率呈負相關關系,進水模式與不透水面地表徑流削減率呈正相關關系。
   (3)可透水下墊面坡度對兩種進水模式下臨界面積配比的影響在坡度為15°時存在一定的界限規(guī)律,具體表現(xiàn)為:坡度小于15°時,散流式進水模式下的臨界面積配比依次為5:1(5°)-4:1(15°),集中式進水模式下的臨界面積配比依次為4:1(5°)-3:1(15°);坡度大于15°時,散流式進水模式下的臨界面積配比依次為4:1(15°)-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