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鋯、鈧的室溫吸氘特性及其與鈀氘化物間的氘傳輸行為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核聚變技術的實驗研究中,金屬氚化物材料作為特種功能材料的應用日益受到關注,需求十分緊迫。這類材料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是氚自然衰變造成的3He釋放,這直接影響到含氚化物器件的使用壽命和儲存壽命。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人們一直在積極尋求具有高固氦能力的新型儲氚材料,但進展緩慢??紤]到Pd是迄今所知固氦能力最強的單質(zhì)金屬材料,本論文從發(fā)展新工藝的角度出發(fā),提出了一種將Pd與低平衡壓儲氚材料M(M=Ti,Zr, Sc)組合起來使用的新型儲氚體系

2、—Pd-M雜化儲氚體系;該體系總的設計原則是:體系內(nèi)各組元均保持各自的吸放氚屬性,而體系整體將同時具有低平衡氚分壓和良好的固氦能力;并且該體系可在室溫附近工作。該體系的提出為解決中子發(fā)生器用氚靶材料在長期儲存過程中的3He釋放問題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
  實現(xiàn)Pd-M(M=Ti,Zr, Sc)雜化儲氚體系的設計需開展Ti、Zr、Sc的室溫吸氚性能及其與鈀氚化物間的室溫氚傳輸行為研究。針對這一需求,論文選擇氘作為模擬材料,依次開展了

3、Ti、Zr、Sc表面鈍化層的真空熱穩(wěn)定性研究; Ti、Zr、Sc塊材、粉體及膜材的室溫及高溫吸氘性能的對比研究;鈀氘化物的室溫放氘動力學性能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開展了鈀氘化物與Ti、Zr、Sc粉體及膜材之間的室溫氘傳輸行為研究。相關研究結果為新型儲氚體系的設計提供了技術支撐,對解決現(xiàn)有氚靶材料在長期儲存過程中的3He釋放問題具有積極意義。
  (1)采用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原位研究了Ti、Zr、Sc表面鈍化層的真空熱穩(wěn)

4、定性,結果表明:在超高真空中加熱到700℃時可以獲得具有“清潔”金屬的Ti、Zr、Sc活性表面;而在小于300℃的低溫加熱時,Ti、Zr、Sc表面的氧含量則會進一步增加,并有相應的碳化物或氮化物形成;受基體金屬的影響,其中,TiO、ZrO2、 Sc2O3和TiN在600℃時發(fā)生分解, TiC、ZrC在700℃發(fā)生分解,而在本實驗條件下Sc的碳化物在700℃時不會發(fā)生分解。經(jīng)高溫熱處理獲得的Ti、Zr、Sc的活性表面,降至室溫時,會吸附超

5、高真空系統(tǒng)中的殘留氧而使所形成的活性表面被輕微氧化。在超高真空環(huán)境中,通過Ar+濺射和高溫加熱均可以獲得Ti、Zr、Sc的活性表面;其中,通過濺射方式更易于獲得樣品在室溫的活性表面。
  (2)采用PVT與數(shù)字顯微鏡相結合的方法對比研究了Ti、Zr、Sc片在室溫及高溫的吸氘性能,結果表明:Sc片在室溫吸氘存在孕育期;孕育期過后,可發(fā)生快速吸氘;吸氘量隨時間線性增加,吸氘速率受D原子穿過δ相ScD2層的擴散控制。4h后,D/Sc達到

6、1.21,7h后吸氘過程結束,吸氘量達到預定值D/Sc=1.62。XRD顯示,室溫吸氘結束后的樣品表層形成了具有CaF2結構的δ相ScD2。Ti、Zr片在室溫的吸氘速率則非常緩慢,1h后吸氘量仍然小于D/M=0.2(M=Ti,Zr);通過加熱的方式可以使Ti、Zr片繼續(xù)吸氘;升溫過程中Ti、Zr片發(fā)生快速吸氘的溫度分別為550℃和480℃。Ti片在升溫吸氘過程中表面形貌變化突出;升溫至550℃時樣品的形貌發(fā)生劇烈的變化,樣品的皸裂首先從

7、應力集中的邊界發(fā)生,然后呈圓環(huán)狀向中心部位快速推進。樣品形貌的這一獨特變化與Ti片在升溫吸氘過程中發(fā)生的多步相轉變有關。
  (3) Ti、Zr、Sc粉都存在吸氘速率隨溫度升高而下降的反?,F(xiàn)象。在低初始氘壓下(9~25 kPa),經(jīng)充分活化好的Ti粉在室溫附近可以快速吸氘,且吸氘速率常數(shù)隨溫度升高而下降,具有負的溫度效應;Zr、Sc粉在高溫可以快速吸氘,吸氘速率常數(shù)也呈現(xiàn)負的溫度效應。負溫度效應的出現(xiàn)與正、逆反應的平衡移動有關。<

8、br>  (4)采用PVT法研究了Ti、Zr、Sc膜的室溫吸氘行為。通過直流磁控濺射方法在Mo基片上制備了Ti、Zr、Sc薄膜,薄膜的厚度分別為6.94μm、3.69μm和4.20μm。在低初始氘壓下(100~300 Pa),Ti、Zr膜在室溫均可與D2發(fā)生反應,2·h后吸氘量分別為D/Ti=0.62和D/Zr=0.23; Sc膜在室溫吸氘時則存在孕育期,2h后吸氘量為D/Sc=0.68。掠入射X射線衍射(GIXRD)顯示吸氘實驗結束后

9、的Ti、 Sc膜表面分別形成了明顯的δ相TiD2和δ相ScD2;而Zr膜表面形成的Zr氘化物峰則較弱。根據(jù)殼層縮核模型估算出Ti、Zr、Sc膜表面形成的氘化物層厚度分別為4.40μm、0.51μm和3.04μm;其中Ti、Sc膜表面形成的氘化物層厚度可滿足中子管對氚靶厚度的要求,這表明Ti、 Sc膜在室溫吸氘實驗是成功的。
  (5)鈀氘化物的低溫放氘動力學特性研究表明:鈀氘化物在室溫附近可實現(xiàn)快速放氘,鈀氘化物放氘反應速率常數(shù)隨

10、溫度升高而增大,放氘動力學受化學吸附的氘原子在Pd表面復合過程的控制,放氘反應的活化能為30.02 kJ·mol-1·D2-1。
  (6)鈀氘化物與Ti、Zr、Sc粉體之間在室溫的氘傳輸行為研究表明:Ti粉經(jīng)1.5h、Sc粉經(jīng)2h可分別完全吸收鈀氘化物中的氘,達到預定吸氘量D/M=1.7(M=Ti,Sc),并使系統(tǒng)真空壓力降至0.1 Pa;鈀氘化物與Zr粉之間在室溫氘傳輸?shù)乃俾蕜t非常緩慢,經(jīng)歷1h,系統(tǒng)壓力始終維持在鈀氘化物在2

11、5℃的放氘坪壓4.0 kPa。鈀氘化物與Ti、Zr、Sc粉體間的室溫氘傳輸速率分別受Ti、Zr、Sc粉體吸氘速率的控制。
  (7)鈀氘化物與Ti、Zr、Sc膜材之間在室溫氘傳輸速率緩慢,10h后Ti膜的吸氘量僅為D/Ti=0.01,14h后Zr膜的吸氘量為D/Zr=0.30,40h后Sc膜的吸氘量為D/Sc=0.55。掠入射XRD顯示氘傳輸實驗結束后的Sc膜表面形成了ScD2; Zr膜表面形成的Zr氘化物峰較弱,而Ti膜表面則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